建材加盟网
高中递进式议论文
时间:2017-04-27 06:49:33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议论文(递进式)第一种

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递进式)

训练目的:一.训练目的

1.学习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

2.教给学生构思议论文的方法,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写作指导:

一、概念

递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二、布局方式

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有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文1:

感受诗意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

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

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你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要感受诗意,更需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创造出诗意的生活。陶渊明,当“误落尘网中”,环绕其周围的阿谀之风、污浊之气遮挡了他“眄庭柯以怡颜”的明眸时,他便毅然突围彭泽,在南山脚、东篱下种下朵朵菊黄色的诗意,“晨兴理荒秽”理出了缕缕诗情,“带月荷锄归”也荷归了浓浓诗意。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便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之时。

再如海伦·凯勒,这个生活在无声无光更无诗意可言的世界里的伟大女性,却“聆听”到流过指间的细流的轻唱,用心“打量”着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然后将爱撒入人们心中。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世界。

诗意,一种仿佛离你很远的感觉,但只要你肯发现,懂享受,乐创造,诗意就将永伴你左右,永驻你心中。

例文2:

贵在坚持

有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至腹地,一人中暑了,又没水喝,不能行动。同伴给他一支手枪,五颗子弹,嘱咐他过了三小时后,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让他能辨别方向,回来会合。过了8小时,同伴提着满壶清水带着骆驼商旅循枪声找来。结果只见到一具尸体,其头部被一颗子弹穿透了,手枪和五个弹壳草散落在死者周围。他自杀了,没有坚持到还有被救希望的最后一刻。他的沙漠之旅的悲剧结局,从反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坚持,再坚持。(引述材料,提出本文中心。)

不论做什么事情,可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因为无论大小事情,从开始到终结都有一个过程,只有把全过程都按规定完成了,才是成功。不坚持就意味着半途而废,就必然到达不了成功的终点。大事要坚持,小事要坚持;耗时长的要坚持,耗时短的也要坚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打了8年,解放战争打了3年,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每个人的学业,小学6年,中学6年,有的上了大学还需4年,没有坚持就不能毕业。不说这些大事,就说简单的,如烧一壶开水,需要5分钟你烧了3分钟就熄火,春天去踏青,要走10里,你走了8里就回程,开水喝不上,美景也赏不成。(初论坚持的重要意义。先说事理,再举例子。选例有大有小,综合起来就能说明所有的事。)

坚持,在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因为越接近成功越艰难;二是因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如果因不坚持而失败,前功尽弃,尤为可惜。水烧到了99度,不坚持就不能沸腾;万米赛跑,跑了9999米不能计算成绩。这位沙漠探险者,已经熬过8个钟头,放弃了最后的坚持,终成戈壁冤魂。我们看过女排惊心动魄的世界比赛,她们在0∶2失利、第三局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了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反败为胜,结果以3∶2夺得胜利;也看到过以2∶0领先,又先得14分把对手逼到绝境的情势下因没有坚持拿到最后1分,结果痛失战机。欢笑与泪水,荣誉与失落,都只隔着一层障碍——坚持。面临险恶,坚持有时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面临顺境,大意则功败垂成,痛失荆州。坚持可贵,在危险中坚持更可贵,在最后关头坚持,则是最成熟的表现。只有坚持,才没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这一段把论证推进一层:从一般地说坚持,说到在危险情境和最后关头要坚持。)

坚持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坚持靠希望来支持。没有毅力就无法坚持。中途生厌倦,见异思迁,改弦易辙,当然无坚持可言。在时间和艰险的考验面前,第一批被击倒的就是那些意志薄弱者。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而一旦失去了希望,就等于砍倒了坚持的双腿,意志再强也得倒下。这位沙漠探险者,在放了最后一枪后,他觉得再也没有招来同伴的希望了,死神逼来,生机断绝,与其多受一阵煎熬再死去,不如自杀快捷而少痛苦,他是在泯灭了希望以后才出此下策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把至于险远的条件归纳为志、力、物,他把“志”放在极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志”是心理、意志的总和,希望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竞技没有希望争先了,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力量,有的人会逃下阵来;高考,没有录取的希望了,有的同学就放弃努力??人总是在希望中生存,为希望而奋斗。一旦绝望,坚持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谁要不屈不挠地坚持,就必须充满信心和希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再推进一层,论证坚持从何而来。两个源:一是意志力,一是希望。)

播种希望,收获坚持,播种坚持,收获胜利。(简短作结,概括有力。) 例文3

谈自立

时光漫漫,人类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个春秋,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多曲折,在大地上留下一句震撼人心的警句——要自立。

我国教育家陶行之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自立。特别是我们青年学生,更应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那种依赖父母,依赖他人的人,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年学生在父母家庭的庇护下长大,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遇事不能独立思考,分不清真善美和假丑恶,终于酿成了一幕幕悲剧——多么让人痛心疾首啊!

个人要自立,民族也要自立。只有自立,民族才能振兴。无数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自立,奋斗不息,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使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但到了近代,自从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华民族便丧失了独立自主,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备受外强的蹂躏践踏。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那天起,就逐步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富强的道路。如今,我们依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不仅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也要自立。只有自立,人类才能发展。苏联科学家齐奥欠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句话概括出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为了自立因而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从而使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代人,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但是人类如果停止了对自然的改造,永远都靠地球的赐予生活,那么最终是要走向毁灭的。今天,人类正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探索着宇宙的奥秘,正是为了写下人类发展史上更加辉煌的篇章——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类的发展,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个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要自立。只有自立,个人才能成长,民族才能自强,人类才能发展。这就是真理,一条永恒的真理。

篇二: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明确模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模式:标题:命题或自拟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三层层进)

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结论:照应全文

例1 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例文2 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

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

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

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

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

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

漓的舞蹈!(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例3 200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2号文,以类比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

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

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

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

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例文4

说 疑

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出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有探求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见疑不疑,主观臆测,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走到真理面前却失之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认为这只是“氯化碘”。后来,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试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教训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见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可尼就不可能设法不用导线把信号送过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

“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随主观臆测乱下判断,不被陈规旧章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从解释“疑”的含义入手,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论证分论点二: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论证分论点三: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训练提高】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点评

文章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理想、奋斗与收获是“诗意地生活”的真谛,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简明有力地收束全文。文章干净利索,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语言流畅、

优美。作者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论述中能随时加以引用。

文章的思想比较深刻,作者对“诗意地生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观点明确,文章整体上一气呵成,大气而老到。

动手写一写:

请概括《诗意地生活》(07年高考湖南考生优秀作文)的结构 :

写作训练:

1、2008安徽高考作文: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链接】

(2010年课标全国Ⅰ高考作文)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请试着审题立意,写出一个递进式的提纲

作文展示

丹墨莲梅

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

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环境固然可以影响人,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种子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但是它不会被永远埋没,依然可以择机萌发;雏鹰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但是没有因此而蜷缩待毙,依然可以勇敢地振翅高飞,翱翔天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

篇三: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明确模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模式:标题:命题或自拟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三层层进)

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结论:照应全文

例1 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例文2 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例3 200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2号文,以类比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例文4

说 疑

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出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有探求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见疑不疑,主观臆测,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走到真理面前却失之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认为这只是“氯化碘”。后来,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试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教训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见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可尼就不可能设法不用导线把信号送过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

“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随主观臆测乱下判断,不被陈规旧章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从解释“疑”的含义入手,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论证分论点二: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论证分论点三: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训练提高】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

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点评

文章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理想、奋斗与收获是“诗意地生活”的真谛,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简明有力地收束全文。文章干净利索,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语言流畅、优美。作者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论述中能随时加以引用。

文章的思想比较深刻,作者对“诗意地生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观点明确,文章整体上一气呵成,大气而老到。

动手写一写:

请概括《诗意地生活》(07年高考湖南考生优秀作文)的结构 :

写作训练:

1、2008安徽高考作文: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链接】

(2010年课标全国Ⅰ高考作文)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请试着审题立意,写出一个递进式的提纲


高中递进式议论文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02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