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时间:2019-08-12 11:25:50 来源:76范文网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资本,组织,研究,企业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观察,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能够创造企业价值的因素,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资源,而是呈现出一种“泛资源”的状态,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作为最具统筹的两项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关键词: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观察,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能够创造企业价值的因素,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资源,而是呈现出一种“泛资源”的状态,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作为最具统筹的两项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务管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的配置与有效的运用各项财务资源,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个任务的指引下,企业的财务资源和综合价值形成了必然的因果关系,资源决定了价值,价值又反映着资源。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些财务资源十分有限的企业创造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价值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一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繁乱复杂的商业现象在引发人们思考的同时,也让人们关注到传统财务报告未能发现的财务资源---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迁

(一)传统财务管理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从产生之日,就把有形的资产划为自然对象物,对它们的筹集、投放、分配与回收进行研究,也由此产生了诸多结论,如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收益分配理论等,如果是从结构体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无疑是完备和成熟的。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知识型资产的价值大量显现,传统的财务管理就显出了局限性。一言概之就是最能体现价值的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将创造企业主要价值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涵盖进来。以苹果公司为例,从1976年获得100万美金的创业资金,到2018年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它经历了至少五次的股权架构调整,公司的账面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占平均市场价值的96%下降到只占平均市场价值的30%。再如阿里巴巴以市值4086.5亿美元荣登国内最有市场价值的上市公司,它的账面价值占平均市场价值的48%。这些公司早就不是以传统意义能够定义价值的组织,它们用知识和信息打造的无形的资本中,最关键的就是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这些概念,已经很难用传统的财务管理进行解释。

(二)现代财务管理的拓展

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必然要关注一切可以驱动价值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泛财务资源的概念得以建立。它的确切定义是:“对企业所有有用或有价值的因素的集合。”从形态上对泛财务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大类。硬财务资源主要对应传统领域的有形资源,软财务资源则是以智力、知识等不可见资源为内容。如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对世界500强企业连续50年的观察显示,只有71家始终在排行榜上,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40年~42年。美国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中国民营组织发展报告》对中国企业的调查结果是: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些数据说明,至少在财务管理方面,我国的企业是存在战略缺失、规划不明、措施无力等问题的。企业过分关注效益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忽视了达成效益的驱动型因素。这也正好对应了这样的情况:新创企业的老总对未来充满信心、规划宏大,在谈到规划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措施时,只将关注要素放在项目、资金、市场等因素上,对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网络建设、员工学习等软财务资源,鲜有涉及。这种做法在《战略地图》中被称为“努力过度的短时财务行为”,根本无法应对外部激烈、复杂的竞争环境。以2008年破产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为例,158年的生存寿命足以说明这个公司的实力和耐力,但是因为放弃了稳健投资的财务理念,选择了冒进的投资行为,如介入风险极高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无度发放衍生性商品、增大财务杠杆等,致使其顷刻间“倒塌”,而投资理念正是属于组织资本的范畴。由此可见,一个企业要想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真正可以依赖的是软资源基础。

二、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概念辨析

(一)人力资本

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做出的定义是:蕴含在人的身体中,能够物化为商品或服务,从而增加商品或服务的,并创造出更多收益,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实现共享共用的资源。首先,定义中的“蕴含”表现出人力资本是一种有主观意识的产物,它可以自主的支配自己的走向和用途;其次,“物化”说明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性,揭示了人力资本在价值增长和财富积累方面能够发挥的积极的作用;再次,“共享”说明了人力资本是要和社会发生关系的,这种关系是由知识和经济的关系所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收益分配为核心的资本产权关系,人力资本能够享有资本产权的收益。

(二)组织资本

组织资本的学术解释也很多,因为它不是依赖于某个个体,而是作为一个集合体,涵盖了制度、规范、文化、结构等各种因素,所以更多体现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其资本属性的特殊就在于,因为无形所以不可辨认,成本的投入也不可计量。它不能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复制和转移,但是,只要企业一直经营,它的价值就会一直存在。虽然组织资本不依赖于个体,但是每一个个体的知识、技能与经验都在支撑着组织资本的运行。这些知识、技能与经验以企业知识库、档案资料、生产标准、治理结构、组织流程、文化氛围、制度规范等形式表现出来,增加了企业的软实力,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更多利润。

(三)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的辩证关系

因为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都属于泛资源范畴,所以在对企业无形资本的研究中,还是应该进一步明确两者的联系和区别。长久以来,相较于组织战略、知识信息、文化内涵等要素,学界对于人力资本究竟应不应该纳入组织资本进行着深切的讨论。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经济学家Atkeson和Kehoe、我国学者范薇等都认为两者应该区别相待,分属不同范畴。但是也有人认为两者不应该区别对待。笔者结合现有的理论和经济实践,认为关于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究竟应不应该属于一个范畴,应该从相同与相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两者的相异之处有以下四点:第一,生成的机制不同。人力资本来源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投资,组织资本则只是从企业的积累和投资中获得;第二,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人力资本是个人知识、技能、经验的表现,组织资本则是企业所有无形资源的体现;第三,两者的产权特性不同。人力资本是天然的、个人产权,组织资本则是企业中所有人的共同资源;第四,两者发挥效率的条件不同。人力资本能不能够发挥取决于激励与评价机制是否健全,组织资本能不能发挥效率,取决的要素比较多样,且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情况也会直接影响效率的发挥。两者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是组织资本的基础,是所有无形资源整合和物化的载体,是实现知识聚合和智商传递必要的条件。第二,两者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在企业壮大的过程中,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责任,而实现两者的耦合,则是企业的责任所在。

三、基于财务视角的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创新

(一)财务观念创新,树立“泛资源”意识

观念决定行为,要想革新企业的管理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拓展财务理念,认识到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是“活”资源,它们在创造企业的价值方面,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确定了他们的权益并通过合适的机制进行激励后,才能从中获取价值。因此,企业必须革新管理理念,通过研究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效率和价值的抛物线,建立和健全直接决定企业财务效率和效益的制度,构建科学合理、有效激励的机制。其次,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从创办期开始积累,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厚。尤其是组织资本,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资源,它包括了企业文化、领导力、协调性、工作风格等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有自己独立的特点,也会在整合的过程中,逐渐的辐射到企业的各个层面,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再有,新观念的诞生并不代表对传统观念的全盘否定,比较成熟的企业会兼而有之。一面应对传统的财务资本活动,如筹资、投资、分配等,一面建设企业在持续发展和价值增长方面的核心要素建设。简而言之,既能解决生存问题,也能解决发展问题,辩证看待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一直被商界所称道甚至艳羡的Google文化,在初创期也是经历了漫长的筹资过程的,但是他们同时非常重视企业的人才引入和文化建设,这让全世界的互联网人才都趋之若鹜。所以,将传统的财务理念和新兴的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理念融会贯通,在未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二)财务目标创新,注重最大化

传统财务理念只将关注点停留经济价值的创造上,而在融合了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之后,我们应该拓展财务目标的内容、范围和层次,将个人的发展、无形资本的利润创造等要素都涵盖在最大化的定义中,使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左膀右臂”。首先,企业应该关注人力资本的最大化。投资者、企业家、顾客、员工,他们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个体因素,只有实现了个人知识、技能的最大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最大化的价值。Google日本前总裁辻野晃一郎在他的书《谷歌的断舍离》中描述的工作常态,可以说是Google向全世界企业展示的最理想的人力资本最大化的实例。“我在准备一个英文的报告,有些拿不准英语表达。这种时候只要我给在线的美国同事发信息,尽管他们很忙,还有时差,也会很热心地立即看我写的文章并给我建议……我从未收到“我现在很忙,过一会儿再找我吧”这样的回复。我这样贸然加塞儿的请求他们一点都不嫌麻烦,而且会迅速而热心地帮我解决,这让我深受感动。”从独自努力到团体合作,Google让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了倍增。其次,投资者、股东主要为企业投入物质资本,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投入得到更大的回报。一个企业可以给予投资者最大的回报,已经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目标。再有,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企业财务目标拓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最大化在这个范畴里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广度的立体的架构,每个主体和因素都在这个范围内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应该实现的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最基本责任仍然是经济上的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然后从企业的角度尽自己能力来促进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更广阔的意义来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能力范围内,企业对社会的“反哺”,实际上也是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搭桥铺路”。

(三)财务治理创新,主题明确化

现代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接下来应该确立的是以企业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这个结构包括了两个重点,第一是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治理模式的多元化;第二,财务治理应该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两个要点都将“人”置于第一主体,让治理权不会平均分配,也不至于过分倾斜。人力资本的能动性获得了更多的治理性,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资源的投入本身就多,正是源自于他们的努力,才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理所应当占据更大的份额。其次,经营者与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是一种专属性的投资,这种投资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显现出愈加重要的作用。按照风险承担与控制权配置匹配的逻辑,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也是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赋予经营者和员工更多的治理权,他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归属感,尽自己的努力将风险和收益达至平衡。而从信息资源论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是信息优势方,比其他的利益主体更熟悉企业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当下的缺陷和劣势,因此,治理权的交付也说明了现代企业正在走向更加理性和稳健的发展之路。

(四)管理内容创新,重视“智力化”

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企业的财务管理自然对应的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三种分类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其中的内容却已经大为不同。首先筹资活动已经从资金范围扩展到智力范围,筹资+筹智让企业中的所有成员的所有能力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集合,进而形成更大的优势。这里所说的所有成员包括了投资者、员工、客户、管理者。从财务的视角考虑,筹智管理需要分析获取智力资本的成本,这些智力资本能够带来的收益以及蕴含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合理构建资本结构的行为,调整原有的财务决策方法和分析指标,让当下的财务管理内容既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又能显现创新的需求。经济学家王庆成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变按资分配为按资与按“智”相结合的分配。这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最大的“尊重”。这样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知识的价值,也在激励着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好的为企业的成长贡献力量。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是紧俏和首要的资源,理应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和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按”智”分配一定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收益分配的主体模式。

(五)方法手段创新,客观分析化

我国的国情社情决定了在创新管理企业财务时,必须将行政部门作为“第一责任人”,从制度的制定到生产要素的分配,从智力因素转换成股权融入到财务管理内容中到从实践工作中提炼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步都不能缺少行政手段的介入。确定了这样的宏观背景之后,我们就有了对无形资产创新管理的现实基础。关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控制方法、评估方法、决策方法等。控制方法着眼于资本的投入和效率之间的关系,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便把所有的无形资本都能涵纳进预算管理系统。评估方法是根据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属性和特征,探讨和运用适当的估价方法。决策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方法、财务杠杆分析方法、资本结构决策方法以及资本收益分配模式选择等。这三种方法是层层递进的,它和企业的制度“遥相呼应”,可以让各种资源“对号入座”,实现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信息时代的特征和互联网技术的特殊优势,一边利用它们开展财务管理,一边革新管理的方法,形成成熟而高效的模式,让企业由财务管理为基点,完成现代企业的转型。

四、结语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倡导现代财务理念的环境下,传统的财务理念的局限性愈加显现,“泛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模式,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程度也愈加深刻,它能有效的应对现代企业发展的诸多困境,提示管理者注意到真正推动企业的关键要素是无形资本,从而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让有形资本转向无形资本,构建出无形资本财务理论与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让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著,财务治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美)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美)大卫·诺顿(DavidP.Norton)著,战略地图[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张昕萌.大数据背景下公司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4]朱颖婷.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影响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20)

作者:唐玥 段贺明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060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模板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如何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格式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范例参考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语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范文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范例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格式大全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_人力资本,资本,组织,研究,企业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大全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格式模板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模板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格式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格式如何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如何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范文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范例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参考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模板下载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免费下载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模板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格式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语怎么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模板如何写 企业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研究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