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时间:2019-09-27 14:42:18 来源:76范文网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本文简介:

加强领导,推动县(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一、面临的困境(一)难激发主观能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后效应遗”尚未完全消除。一直以来,县(市)党委在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地会把县(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解决干部晋升的渠道和缓解组织人事工作压力的出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本文内容:

加强领导,推动县(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一、面临的困境
(一)难激发主观能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后效应遗”尚未完全消除。一直以来,县(市)党委在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地会把县(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解决干部晋升的渠道和缓解组织人事工作压力的出口,包括配备县(市)纪委常委也概莫能外。一般情况下,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场成长的道路十分狭窄,县(市)纪委常委(委员)从副科升职为正科在县(市)被视为是一种跨越。从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干部任用的历史情况分析看,在系统内从纪委常委(委员)提拨重用晋升为纪委副书记(副主任)的屈指可数,交流到系统外平级任职的也是很少,到系统外提拨重用的更是凤毛麟角。不可否认,机制不活,已使有的县(市)纪委常委(委员)有了“头顶天花板”的思想,加之在工作实践中既无实权又没有享有相应的政治级别待遇,责任意识弱化,任职激情不高,履职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二)难担当重大责任。在工作实践中,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履职的主要方式就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负责牵头或带队。由于职级所限或授权因素,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职能弱化,并不对乡镇部门或一个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担当重大责任。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责先天不足,使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领导意识发育不良,影响了工作能力的提高和进步。
(三)难提高工作效能。县(市)纪委(委员)在集体领导决策时,县(市)纪委常委(委员)都有表决权,但在执行决策过程中,纪委常委(委员)除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外,承担的是开展具体的业务工作。特别是对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工作评价、干部考核,看的是其开展具体的工作业绩和表现,而其作为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表现没有系统的考核或评价。功利思维的驱动,使县(市)纪委常委(委员)更愿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具体业务工作中。在新形势下,在面临的具体工作任务点多、面广、量大、领域宽、难度高的新情况下,这样的工作机制,使县(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承担的工作责任很大,面对的工作任务很多,投入事务性的时间精力过多。而其他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可置身事外,仅担当具体工作负责人的角色,身份也就转化成了业务人员。从身份角色、思想认识、服务意识、职能定位、工作激情等各个层面就失去了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职责,县(市)纪委常委领导作用就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县(市)纪检监察机关整体工作的效能。
二、原因分析
(一)组织制度泛形式。近几年来,经过省委巡视整以后,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组成结构有了明显改观,但纪委常委(委员)兼任内设科室负责人的状况依然存在,。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职责主要是传达上级党委、纪委和同级党委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研究确定县(市)纪委全委会议,讨论常委会向全委会和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及提请全会审议的重要事项。县(市)党委(委员)在配备县(市)纪委常委(委员)时使用的干部一般都是二线干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提拔重用成长的干部,也就是非后备干部,一类是乡(镇)纪委书记中履职年限已到的干部,一类是县(市)纪委(监委)内设科室的业务骨干。县(市)纪委常委(委员)一般的任职程序都是县(市)纪委会同组织部门提出意见,提交县(市)党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并报上州(市)纪委同意,再提交县(市)纪委全会选举产生。从县(市)党委在配备县(市)纪委常委的过程中可以看,县(市)纪委常委虽然是副科级干部,组织对这个职务干部的任用形式上十分严格。但在县(市)具体工作实践中,县(市)纪委副书记(副主任)的排位是在县(市)党委工作部门常务副职之后,县(市)纪委副书记的组织地位尚且如此,更何况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这充分表明组织对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位的重要性认可度不高。
(二)角色意识有偏差。在县(市)纪委常委(委员)中,除纪委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对自己职位的角色定位比较认可外,其他的组成人员对自己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职务身份自身不认真对待,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务更多是一种形式,是委员会这种制度的附属品,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务的实际效用就是多开会,目的就是形成集体领导和决策制度。从实践中看,经过一系列县(市)党代会及县(市)纪委全体会议的政治程序后,县(市)纪委常委(委员)拥有形式上的政治地位,但其级别待遇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乡(镇)纪委书记、内设科室负责人一致,不如在县(市)党委、政府部门任正职的纪委委员,更有甚者,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政治待遇不如有的党委、政府部门内设科室的负责人。这使得县(市)纪委常(委员)委确实对自已的身份角色无法认真起来。
(三)社会认同有差距。县(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央有什么机构,县(市)一般也有与其大体相对应的部门。县(市)一级工作,从政治、经济、文化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除了军事外交活动外,国家各项事务无所不有,无所不及,县(市)是一个人际关系最为复杂敏感的小社会、熟人社会。由于县(市)纪委常委(委员)是副科级,在工作中县(市)各乡镇、各部门只认可其所担任的实际职务,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在履职过程中,“常委(委员)”一职对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在我国政权组织架构中,机构格级和机构中干部的级别与对工作的推动力一般成正态分布。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虽然是“常委(委员)”,但在县(市)只是副科级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的同志或因为讲政治而认同常委(委员)的地位,但社会上认可哪个级别的干部就认同哪个级别的地位,副科级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只有副科级社会地位,也只有副科级的影响力和工作推动力,这在社会上是无庸置疑的。这很明显,社会对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务的认同度也是有问题的。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治地位,增强履职权威。要从根本上而不是从形式上保证县(市)纪委与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成为县(市)的五套班子,要从制度上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诸如收发文件制度、参加会议制度、五大办联席会议制度等。这样,就能够使监督方的权威性更高,监督威慑力更强,从而对被监督方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从理论上讲,实行县(市)纪委与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平行地位并非没有法理依据。《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因此,县(市)纪委与县(市)党委都是由县(市)党代会选举产生,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县(市)纪委(监委)不是县(市)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因此,提升县(市)纪委(监委)的政治地位在法理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二)抓好顶层设计,改革组织制度。要解决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履职面临的困境,顶层设计改革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组织制度是一项合理的路径选择。在县(市)纪委(监委)没有分开设置监督检查、审查调查部门的情况下,在县(市)纪委常委(委员)会可参照县(市)党委常委会组织制度,实行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分工负责制,
履行对乡镇和部门的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实行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分工负责制,要正确把握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正确把握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决策与落实的关系,正确把握分工负责与严格制度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纪委常委(委员)的职责、工作的规则、常委(委员)的责任,有利于克服目前县(市)纪委(监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些弊端,统一责权,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可以激发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纪委常委会领导班子的执政效能。
(三)实配常委(委员)职级,实现“三个”认同。《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地方纪委会全体会议,选举纪委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都是选举产生,经过同样的政治程序,县(市)党委常委和县(市)纪委常委应有同样的政治实体,享有相应的职级待遇。因此要理性回归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正常配置,一方面,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可不再兼科室负责人,另一方面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提名和考察不能对应省州政策搞上下一般粗,要扩面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并正常配置为实职正科级,而不是正科级纪检员的虚职。这是县(市)党委认可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能重要性最有效的途径选择,可以让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认真对待自已的身份角色,也可极大地提高社会对县(市)纪委常委(委员)职务的认同度。
(四)回归书记排位,增强履职能力。县(市)纪委书记是县(市)纪委常委班子的班长,县(市)纪委书记在县(市)党委常委中的地位决定了县(市)纪委常委班子履职的话语权。目前县(市)党委常委排名一般都是论资排辈,根据任同一职级时间长短进行排序。赋予纪委对被监督的同级领导干部直接的考察权、决策权,首先要理性回归县(市)纪委书记在县(市)党委常委中的排位,无论其任同一职级时间长短,排名紧跟在县(市)党委副书记之后。增强县(市)纪委书记在县(市)党委常委中的话语权,也可以提升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地位,极大地增强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对于县(市)纪委常委(委员)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就更有保障,在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会更足,“拍苍蝇”力度会更大。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本文关键词:浅析,纪委,常委,职能,提高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1471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模板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怎么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如何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格式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范例参考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语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范文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范例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格式大全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_浅析,纪委,常委,职能,提高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大全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格式模板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模板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格式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格式如何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如何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范文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范例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参考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模板下载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免费下载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模板怎么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格式怎么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怎么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语怎么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模板如何写 浅析提高县(市)纪委常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