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两弹一星元勋排名
时间:2017-05-02 05:43:55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23位“两弹一星”元勋情况

授勋时过世(7人)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12月10日逝世。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

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1922.9.3-1968.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

钱骥(1917.12.27-1983.8.18)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在空间物理和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上颇有贡献。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力学家、应用数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导了我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此后过世(8人):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做出贡献。60年代初,开始研究钢中过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内耗峰,澄清了过去文献中许多争论和谬误,证明只有钛才有足够的固氮能力,净化位错,消除钢的应变时效。1988年转向研究高温超导体YBCO中的氧扩散机制,求得了精确的氧扩散率和扩散激活能,在磁控溅射c取向薄膜中,发现膜的增氧速度,端赖于垂直c-轴单晶的位错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输运过程。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芳允(1916.4.3-2000.4.29)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专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研究员。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做了开创性工作,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项国家急需的电子系统课题,和合作者研制并参加组建成功我国人造卫星无线电测量控制系统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为发射我国通信卫星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研究适应中国需要的应用卫星系统,包括定位导航、遥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1986年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学家。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先后主持火箭和核试验用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30多年来,多次参与我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1986年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彭桓武(1915.10.6-2007.2.28)物理学家 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湖北麻城。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曾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在中国开展了关于原子核、钢锭快速加热工艺、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以及临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对中国第一代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核物理学家 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宜昌,籍贯湖北汉阳。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

国政协副主席等。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自动控制专家。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二院技术总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7年后主持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试制及改型设计,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设计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发射等系列关键技术。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篇二: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导弹人生写忠诚: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这是黄纬禄院士临终前的一句话。2011年11月,黄纬禄院士因病去世。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入党51年来,他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倾注于中国的导弹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献身航天、忠诚报国的赤子情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发扬民主、大力协同的优良作风,严己宽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 爱党报国勇于创新的导弹专家

1940年从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后,怀着科学救国的志向,黄纬禄赴英国求学,为了尽快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学成后立即回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1957年11月,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黄纬禄和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脚踏实地、刻苦攻坚,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

作为导弹的“神经中枢”——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黄陈淮领团队从基础学起,从仿制开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开拓性地深入进行原理分析、技术方案设计和各种试验,攻克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等技术难关,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情的导弹研制之路。几年间,中国第一型导弹、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导弹、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先后获得成功,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

上世纪70年代末,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型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面对研制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台、筒、艇”试验方案,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时间,开创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试验程序。1982年10月12日,“巨浪一号”发射成功,震惊了世界,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主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使中国具有了完整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使我国在世界上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有了足够的底气。他倡导“一弹两用”,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填补了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坚守使命敢于担当的航天帅才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黄纬禄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牢记肩负的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每次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首先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巨浪一号”第一发发射失利后,外界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大家心头,黄纬禄挺身而出:“我是总设计师,我来负主要责任。”放下“被追究责任”心理包袱的试验队员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将问题定位并彻底解决。后来该型号正式试验时,黄纬禄再一次顶着巨大压力,做出了艰难抉择,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航天型号工程是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专业和领域,需要百余家科研院所、生产研制单位的协同配套。每当工作出现分歧或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并拍板决定的时候,大家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黄纬禄。“他决定了的大家都信服,因为他是最权威、最公正的。”“航天需要像黄纬禄这样的帅才。”常年与黄纬禄共事的同志们这样说。黄纬禄倡导的“四共同”原则,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成为一条广为人知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在实践中应用的“金科玉律”,成为指导导弹型号研制乃至当前实施的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严己宽人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

“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像太阳那样,不论在哪里都要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时时处处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黄纬禄虽是一位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老专家,但却时时处处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正为范。每次出差,只要求能走出去、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就行;使用公车,坚持私人外出不用车、接送亲友不用车、家人有事不搭车。他曾先后3次拒绝了搬到条件更好的“部长楼”、“院士楼”、“将军楼”居住,直到去世,都是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房子里。

黄纬禄常说:“我们不光要研制出先进的型号,关键还要培养出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队伍,这才是留给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他将研究室、试验场和生产车间等处处当作课堂,不问大家“听懂了吗”,而是常常询问:“我讲清楚了吗?”他“品德比技术更重要”的谆谆教诲始终铭记在年轻人心中,这些年轻一代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黄纬禄因病去世后,他生前所在的单位掀起了“学习黄纬禄精神”热潮,无数年轻一辈航天人立志学习黄纬禄,学习他一生矢志报国的信念、敢为人先的志气、大力协同的精神、严己宽人的品格、诲人不倦的情怀、默默奉献的情操。

黄纬禄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起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生榜样。

时代先锋: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一点贡献” 不枉一生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12年2月10日)

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功臣,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今天的时代先锋,我们来认识一位已经逝去的老人:我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

北京永定路的一个小楼里,是黄纬禄生前的家。墙上的挂钟记录着时间的流逝,而关于黄老的故事,却记录进了历史。

1960年,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1966年,首次原子弹、导弹两弹合一试射圆满完成。

这些成就让世界不敢再轻视年轻的新中国。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成就背后,有一个名字功不可没,那就是:时任导弹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的黄纬禄。

作为40年代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高技术人才,黄纬禄很清楚:祖国仍然面临着核威胁。因为这些都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我国急需一种更先进的固体战略导弹。

于是黄纬禄和同事们一起,热火朝天地投入了固体战略导弹研究,但很快一场政治风暴来临,学术权威黄纬禄“靠边站”了。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那时候虽然靠边站,但是我还是希望在这个导弹的事业当中发挥一点作用。大家在做试验工作的时候,我就在那个地方给大家倒倒茶、送送水,有的时候看到他们有什么问题,我考虑到了我就提出我的建议同看法。

靠边站,仍然坚守着对导弹事业的热爱。1970年,黄纬禄终于迎来事业上的又一个春天: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可以说这是一次“临危受命”,因为固体导弹的研制实在太难了:它和之前的液体导弹完全是不同的技术途径。

(同期)

黄纬禄的同事、巨浪一号副总设计师 侯世明:那么从导弹的构成和它的设计、生产、试验,都是两个(不同的任务)。如果要说借鉴,就是有限的一些杂志,一些学术文章什么的看看。

白手起家,自主突破,黄纬禄统筹全国100多家参研单位,一埋头就是十几年的科研攻关。1982年,潜地固体导弹终于进入了试验发射阶段,检验成果的时刻来了,但是第一次实射,却失败了!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茶不思、饭不想、坐不安、睡不宁。经过六天煎熬,终于查明了失败的原因并采取了措施,但第二发导弹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这时候,作为总设计师的黄纬禄镇定地做出了决定:可以发射!

巨浪一号潜地导弹的成功,使中国具有了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使我国在世界上做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有了足够的底气!

黄老的一生,和我国的巨浪、东风、长征等系列的10个重大型号的导弹及火箭研制紧密相连。而他也在统筹协调中,为我国大型复杂系统工程管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协作原则。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许达哲:“四共同”的原则,也就是“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我们至今也是按照这四个共同来推动我国航天工程的建设。

到了晚年,黄纬禄开始写作,把他毕生的研究给年轻人留下重要的学习参考。

在他90岁的时候,《弹道导弹总体与控制入门》出版。2011年11月,在即将迎来95岁生日的时候,黄老离开了大家。

老人走得很安详,因为对于自己的人生,他早就有了这样的总结。

(同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黄纬禄(生前采访):对这个国家做了一点贡献,那么对自己也不枉过这一生。

本台短评:

留学归来研发导弹,身处逆境不离导弹,90多岁高龄还在牵挂导弹。中国之所以能在那么薄的家底子上创造那么多国防科技奇迹,就是因为有一批黄纬禄这样一生胸无杂念、舍了身家性命也要干出名堂的科学家和开拓者。科技创新需要高智商,更需要这种个人得失抛在脑后、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坚定信念。 《人民日报》报道:

长空铸剑魂

——追记“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2012年2月6日上午,北京永定路,寒风凛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大礼堂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聆听黄纬禄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以此纪念不久前逝世的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同志。

“研制固体导弹,虽说不上能让国家富强,但我们至少为国家做了一点点贡献,自己也不虚度此生”。报告会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现着黄纬禄生前的音容笑貌,将这位世纪老人的科技人生画卷徐徐展开。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光辉时刻:1982年10月12日,平静的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突然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作为总设计师的黄纬禄和在场的每一位技术人员一样,看着越飞越高的导弹,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大国地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介绍潜地导弹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时说。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爱有多深,责任就有多重!谁曾想一支竹蜻蜓几十年后会化作一枚划破长空的导弹,一飞冲天,震惊世界!它让人感叹:竹蜻蜓虽小,但同样可以作为民族脊梁的支撑!

1916年12月18日,黄纬禄出生在安徽芜湖市一个普通教师的家庭。上小学时,黄纬禄和同学们最喜欢玩竹蜻蜓,看着一只只飞向空中的竹蜻蜓,黄纬禄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许多竹蜻蜓组装在一起,底下放个炸弹,让它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正在南京上大学的黄纬禄和他所在的中央大学被迫一起迁往重庆。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望着滚滚而下的长江水,黄纬禄心情沉重:泱泱大国为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欺负?辗转求学和参加工作几年后,黄纬禄毅然选择了出国深造,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英国留学期间,黄纬禄亲眼目睹德国V1、V2导弹对伦敦的轰炸,见证了导弹的威力。在这期间,黄纬禄有机会参观了英国缴获的一枚德国V2导弹,成为较早见到导弹的中国人之一。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黄纬禄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犯我们了!

1957年,黄纬禄和战友们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走进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开始了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作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黄纬禄如饥似渴地利用一切时间从基础学起,常常挑灯夜战。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连续攻克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等系列技术难关,参与了我国“八年四弹”等重大规划的制订,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涉及导弹与火箭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还处于空白的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震惊了世界!10年时间,黄纬禄和战友们发扬自力更生和勇于登攀的精神,让中国导弹事业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巨大进步。

铸中华神剑,挺民族脊梁

信念坚定,步伐就会更坚定;胆识惊人,成功就会更惊人。黄纬禄的信念和胆识凝聚成一个新目标:一定要把中国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搞出来!铸中华神剑,壮民族之胆!

天有不测风云。“文革”中,黄纬禄和其他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技术领导一样,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迫“靠边站”。但他始终放不下自己热爱的导弹事业,为鼓励自己,他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抄录在笔记本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黄纬禄忍辱负重,每天坚持到工作现场,给大家倒茶水、送仪器、干杂活、做记录,以便多接触技术工作,多提工作建议,想方设法使我国的导弹事业少受一点儿损失。

当时,中国虽然拥有了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面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与核讹诈,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从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势在必行。

1970年,黄纬禄临危受命,担纲我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研制初期,面临起点高、难度大、无资料、无图纸、无仿制样品等许多困难,黄纬禄用技术实力和人格魅力组建并带领年轻的团队,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大大加快了“巨浪一号”的研制进度。

在研制过程中,黄陈淮领团队大胆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研制程序:第一步在发射台上做试验,第二步在陆上发射筒中打导弹,第三步在舰艇上打遥测弹。这一程序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上亿元的研制经费和大量的时间,开创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地导弹研制方法。

为了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模型弹投入水中入水深度的试验是一个必经的步骤。模型弹重约10吨、长10多米,如何投入水中、投在什么地方,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

黄纬禄知道,光靠计算数据说服不了别人,必须有“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上,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的骄阳下,黄纬禄和试验队员们光着膀子,反复以各种姿态将模型弹投入水中。最终,黄纬禄和战友们用一身的痱子换回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1982年秋,在潜地固体导弹遭受第一发失利时,试验队员们忐忑不安。第二发能否成功,试验队人员认识不一。

篇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三位非正常死亡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 王丹红专栏 饶毅 · 1 小时前

题图:三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从左到右依次为赵九章、郭永怀、姚桐斌

作者按:

民族和个人的悲剧不是用来写诗的。

1968年6月-12月,半年内,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功勋科学家相继非正常死亡,带给家人无尽的灾难和伤痛!这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悲剧中令人扼腕叹息的一幕,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所遭受的,都不应该被忘记!

撰文 | 王丹红

责编 | 李晓明

● ● ●

1.前言

最近我在写“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夫人李佩百年人生系列文章,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不少公开的报道中对郭永怀先生的介绍有一个事实错误。比如,2012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力学大师郭永怀》,有一句解说词:

“(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另外,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创的音乐剧《爱在天际》,也说:

“两弹一星功勋、空气动力学大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唯一授予烈士称号的科学家郭永怀??”

郭永怀是最早被追认为烈士的。1968年10月,郭永怀(1909年4月14日—1968年12月5日)赴西北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完成后于12月5日晨乘飞机返回北京,因飞机失事牺牲;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但是,郭永怀“牺牲”的悲剧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曾经在《知识分子》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独家解密 | 48年前“两弹一星元勋”飞机失事前后》),作了尽可能的考察。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郭永怀并不是唯一的烈士。另外一位“烈士”很少被人提及,而且他的“烈士”称号来之不易。

?“两弹一星”勋章。来源:百度百科

1999年9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朱镕基总理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章”的决定。在23位受勋科学家中,有七位科学家是追授,其中两位烈士,除了郭永怀,还有一位是姚桐斌。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是我国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事业的专家、创建者和领导人,1968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暴徒打死。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姚桐斌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在证书旁一栏详细写道:“1968年6月8日无辜遭坏人毒打,不幸牺牲。”

?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资料图)

在追授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还有一位非正常死亡的科学家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是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究竟物理学家,中国动力学气象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1968年10月26日深夜,在中关村的家中服安眠药自尽。

三位功勋科学家犹如昨日星辰,他们是牺牲者,我们应该铭记,同时不要忘了追问一句,发生这些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他们也是受难者,这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的。

2.姚桐斌的《革命烈士证书》

2003年3月20日,一个星期四的傍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演讲厅,我聆听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夫人彭洁清的演讲“航天情——我永远眷恋的桐斌”。

故事从那个从天而降的灾难时刻开始。1968年6月8日,如平常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彭洁清从北京西郊外国语学院乘坐公共汽车回到了位于南郊的家,翘首期待着每周一次的家庭团聚:已经下午5点过了,丈夫应该回家了吧、女儿们正围着爸爸叽叽喳喳??

?姚桐斌一家合影(资料图)

当她兴冲冲上登上三楼家门口时,门忽地打开了,保姆哭泣着说:“姚所长??被人打死了。”

三个惊恐的女儿跑出来抱着妈妈哭成一团,她看见了直挺挺躺在客厅沙发上的丈夫:白衬衫上血迹斑斑、灰色裤子上是污血和泥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保姆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6月8日,第七机械工业部两个对立的派性组织发生万人大武斗,姚桐斌仍然照样去上班,中午回家午饭,刚拿起碗筷,“无产阶段革命派”的暴徒就踢开门冲进家中,当着三个孩子的面,架起他就往楼下推,一面推一面拳打脚踢,到了大门口,几个头戴钢盔佩戴红袖章的同伙上来,打他的耳光、踩着他的眼镜骂道“打死你这个反动学术权威!” 一个家伙歇斯底里地嗥叫着狠狠踢他的下身,两个暴徒举起手中的钢棍向他的头部猛击??邻居将昏迷不省的他抬上楼,放到客厅沙发上,下午3时左右,他惨死家中!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黄土塘镇,童年时靠父兄小本生意的收入支持上完小学,由于小学毕业成绩优异,校长说服其父同意他上中学,1933年,他成为黄土塘第一名中学生。1941年,他考入当时迁入贵州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5年8月,他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大学毕业,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他考取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政府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1947年10月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伦敦帝国学院矿校冶金系深造并兼任实习指导员,获帝国学院文凭。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组织并参加了左倾的“中国科学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担任过留英学生总会主席等职务。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宣传新中国的蒸蒸日上。

姚桐斌的妹妹姚素珠在纪念文章《两弹一星功臣我的二哥——姚桐斌》中写道: 我至今仍珍藏着一封他1951年底在瑞士一个山城旅店写给家里的信。二哥在信中流露了对家里情况的挂牵:“母亲的赡养,涌弟的休养,珠妹的升学,都是我戚戚于心的,我常因不能分担家庭的责任,不能安慰老年的母亲及帮助弟妹而梦魂不安?? 在国外,也正需要适当的人去做很多重要的工作,我决定接受此项使命。以后我的工作也许同我的本行稍为脱离,但只要我对祖国一样有贡献,或甚至能完成更为迫促的任务,我想我的心里是会永远感到快乐的。”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他当时的使命是多么重要。

姚桐斌的行为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指控他“破坏皇家法律”、“进行颠覆”,吊销他的护照,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离开英国。1953年,在我国驻外使馆的指示下,他转移到西德亚亨工业大学,在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领导的研究所工作,同时继续为党工作,1956年9月,他在瑞士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洁清1947年在南京一所教会学校高中毕业后,赴美国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信托投资银行和“美国之音”工作。两人相识于一次留学生欢庆春节晚会。“那个晚上,桐斌再也没有请别的女生跳舞,我们一直共舞到曲终人散??人生的结合真是奇幻!我们萍水相逢一见钟情,互吐衷肠,很快结为连理。我以为我们会白头偕老,却没想到他正值成年却被撒旦夺走了生命!” 往事历历在目,彭洁清已无力悲痛。

1957年9月,夫妇两人回国。1958年春节,聂荣臻元帅指名要姚桐斌到刚成立的导弹研究院工作,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在南郊成立后,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七O三所,姚桐斌被任命为所长,他们的家也安置在南郊。

“我们家有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三间卧室,再加浴室和厨房。我们的家具都是公家提供的,客厅里的沙发、地毯、茶几、电话?..卫生间还有浴缸,令我十分满意。” 彭洁清回忆道。

1958年秋天,彭洁清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文系教授英文。不久后,他们的大女儿在协和医院出生,因产后身体不好,她申请留职停薪在家休养。1963年,她调到位于西郊的外交学院分院工作,两个小女儿相继出生。 1968年丈夫猝然离世,彭洁清痛不欲生!但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她发誓要顽强活下去:“杀夫之仇, 不共戴天!苍天作证,我一定为我的丈夫昭雪!我一定要为他报仇!”


两弹一星元勋排名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20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