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时间:2019-11-06 13:22:42 来源:76范文网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本文简介:【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真理的象征,它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人生抉择、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本文内容: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真理的象征,它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人生抉择、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采众长。它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生生不息的凝聚力量,是维系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情感纽带。它历经数千年沉淀及传承,已经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之中。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抉择的撞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逻辑和外延功能上有很强的契合度。他们教育目标一致性、内容交融性、资源共享性、传播手段相似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理念、情感认可的集中展示,它凝聚着中华民族集体认同感和共同接受的道德行为规范、思想本质和价值取向,具有十分广博的思想内核。它具有:“天地者,生之本也”农耕时代特性;“先祖者,类之本也”亲缘、情缘、脉缘纲常伦理特征;“君师者,治之本也”的君师一统的内圣外王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统一性、民族性、创新性、一致性属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库,它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石,它是塑造大学生纲常伦理、道德人格品质的精神力量,它是大学生构建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参照物。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中国伦理道德为内核,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人格结构及民族特性的内容。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倡导的主要理念有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身养性、人际和谐、集体主义、天下为公等等。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但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缘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发挥并不明显,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1.部分高校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不够,认识不足,感受不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与理解产生正确认知和认同,是塑造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着儒家,墨家、法家、道家、杂家、纵横家、朱程理学等诸子学派的精华。部分高校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系统了解及掌握,不清楚,不接纳,甚至道听途说,秉承僵化、陈旧、错误的思想理念,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是“四书五经”,是一种过时的纲常伦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全面抛弃,对外来文化却极为推崇。这种行为导致部分高校师生思想肤浅、行为失序、道德失范,导致其自身思想走向落后及异化。部分高校师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假日如清明、中秋、春节、端午节日认同度不够,热情不高,却对西方节日圣诞节、狂欢节、万圣节、情人节推崇之至,这种行为极大地弱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限制了其人生境界的发展。2.部分高校师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认知及现实实践环节上出现脱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师生身心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帮助及教导作用显著。特别是在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的培养和塑造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高校师生在为人尽孝、格物致知、劝人为善、抑人为恶、见贤思齐、明心知性方面存在偏差。在现实生活中过于注重功利、物质至上,过于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私主义,过分强调索取,在诚信方面存在着信义失范等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无法做到明是非、鉴是非、辨真伪、知善恶,无法做到温故知新、彰往察来,无法做到将个人价值及利益与集体、国家的价值及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片面性。在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重要平台。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缺乏更为科学、细致、深入、理性的关注与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将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简单等同,偏向用过多的时间来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案,忽略了系统性、整体性、深刻性,导致教学碎片化、模糊化、晦涩化、繁杂化、松散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递,忽略人文精神的关怀;只注重教课形式的多样化,忽略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只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与皮毛的普及与引导,忽略了深层次的价值导向、思想引领,无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无法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质,有针对性地传道、授业、解惑。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只倡导简单尊孔复古,极力推崇古代那种过时的、落后的、错误的纲常伦理,混淆了视听,模糊了界线,淡化了认同感。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差异多样化,利益需求多元化,思想观念多极化。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碰撞交融、此消彼长,风起云涌。各种社会诱惑层出不穷。部分高校师生出现了一些价值抉择混乱、理想信仰缺失、道德秩序失范现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出现断裂的现象,产生了蝴蝶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方面也有待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糟粕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彻底的清算和扬弃。当代世界已经进入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时代,国内外的各种文化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尤其是一些流行文化浪潮,如美国好莱坞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韩国的美容文化,欧洲的休闲文化、激进文化、保守文化等等,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渗透到国内各个领域。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它既有包容、融合、共生、传承、创新一面,但也有碰撞、冲击、撕裂,对立、替代、重组的一面。各个国家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特别功效以及民族特性。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行为习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与国外各种文化直接碰撞激荡、深度融合过程中,既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质,也要对国内外一些糟粕文化进行彻底清算和扬弃。比如落后腐朽的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国内文化,西方的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和侵略主义文化。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是一个客观事实,文化间交流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趋势,文化的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历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既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混为一谈。要有分层思考、综合考量,要坚持立足于本土,面向世界。2.网络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容忽视。网络不仅是技术革命的进程,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进程。网络是虚拟空间,但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文化开放性、便捷性、互联性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也有其弊端的一面。如各种庸俗的恶搞名人文化,抹黑文化,社会丑陋面无限放大,各种虚假的、落后的、反动的文化资讯、各种无厘头文化的流行,甚至是一些色情的、邪教文化时有出现。各种网络文化侵权行为比比皆是。国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渗透,极大地干扰了高校师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导致其价值观被“西化、分化、庸俗化”。在网络文化的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苗头、弱价值化、去权威化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我国高校师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3.高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出现不协调性。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场地,也是各种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文化自信与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当前部分高校发展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及长处了解不深、掌握不透,传承不够。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实践能力,而忽略人文素质和人文科学的智慧启迪。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法达到感染人、教化人的目标,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太过注重功利化发展,偏重短期目标,忽略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办学过程过于浮躁,忽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部分高校无法牢牢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无法做到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四、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路径探究

1.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中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一个重要平台。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1]。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领导、顶层设计,统筹安排,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通过系统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志存高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理想信念;培育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育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为本”的为人处事理念。要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板块,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势施教。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明、讲清、讲透、讲实、讲活,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深刻性,要通俗易懂,易学易会。要通过教学,使大学生养成“仁人君子,道德为重,学思结合”的思想。要从大学生的身心实际出发,从现实国情、社情、民意实际出发,从国内外文化发展脉络出发,从横向及纵向上进行教学。要引导大学生注重生活实践,要不断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体制。2.要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与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使高校师生入口、入耳、入脑、入心,传播载体是关键因素。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教学渠道外,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在校园内,在线上和线下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教化、育人、动力、认识功能,保留历史传统与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提升校风、教风、学风、考风,不断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高校师生的向心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要构建符合我国高校特色及大学生实际的校园网络文化,要始终坚持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及目标。要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来达到提升大学生身心素质,影响好、教育好大学生的教育目的。要积极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要加强理论学习,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员素质。要通过加强领导与组织、广泛宣传,积极参与、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要落实责任,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制。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的全覆盖。3.要发挥党和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力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学诗可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史可以明得失、知兴替、得智慧;学词可以养性情、悟哲思、思意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无以伦比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广博丰裕的活力源和动力源,它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根本”和“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它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复杂工程。它需要党和政府积极发挥行政主导作用,要全面、深刻地为高校师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时代和实践课题。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2]。”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要坚持文化自信,要整体规划,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有的放矢推动发展创造创新,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政策、制度、法律、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支持,要不断充实内容,完善文化体系建设。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党和政府要宣传引导好、制度建设好、服务协调好。要在立足于国情基础上,积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博采国外优秀文化众长,互学互鉴、交流融通,为我所用。要积极发挥各种现代传媒宣传引导作用,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其直观易懂性、大众性、交互性优势和长处,积极扩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及影响力。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要坚持主旋律,发挥正能量,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完善网络文化立法管理法规,强化行政部门的网络行政职能,要用网络技术手段设置各种过滤程序,确保网络文化健康科学发展,要引导互联网文化公司行业自律,要坚持控制与导向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作者:周岚峰 单位:莆田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209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怎么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何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格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例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例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格式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_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格式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格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格式如何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如何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范例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模板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免费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模板怎么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格式怎么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怎么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语怎么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模板如何写 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