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时间:2019-11-11 13:12:47 来源:76范文网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共进,在家,作用,校共融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本文简介: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人们对教育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热情,对子女成长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家长,应认识到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已经不能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全部支撑,家庭才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美好道德品行的重要力量,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共生共长,学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本文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人们对教育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热情,对子女成长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家长,应认识到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已经不能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全部支撑,家庭才是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美好道德品行的重要力量,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共生共长,学生的成长才有更加充分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看到,很多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甚至将学生的各种活动策划交给家长委员会。家长们热情高涨,学校乐享其成,那么,效果是不是达到了人们的预期呢?

一、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表面上,家校合作似乎已逐渐趋于成熟,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很多家校合作整体上仍然处于形式大于内容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家校合作的不平等、低共识与关注点的错位。一方面,作为学校,在教育上有专业优势,教师都要经过专业培养,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作为家长,很难有较高的职业水准,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家长配合教师的主从关系,在沟通中,自然会“以校为主、以家为从”,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自然无法形成相辅相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另一方面,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少年儿童,是处于发展变化阶段的个体,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殊性,由于各有所侧重,在对教育的认识上,教师和家长很难达成共识。一些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家长一味地把教育责任赋予学校,认为“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场所”,忽略了家庭对孩子成长成人的教育功能,家庭的教育责任逐渐弱化甚至边缘化。而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又过度拔高孩子在智力发展方面的期许。家长在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上天然地同学校存在较大差异。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很难进入彼此的话语系统,即使交流,也往往是一厢情愿的单方面输出,无法形成思想上的碰撞,从而难以达成高质量的共识。另外,很多家长考量教育的视角比较单一和狭窄,“在意愿上,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校成绩和表现,忽略了从长远视角看待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积极意义,这导致家校合作的低意愿”。综上所述,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家校合作,依然停留在各取所需的浅层次上,看似相互渗透,实则各执一端,相互制约,不能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合力。所以,推动家校合作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家庭教育回归本位,做好培根育苗的工作。家校双方在各尽其责的基础上,从配合关系走向相互融合,形成共商共建、相互促进的家校共同体,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

二、家校共融共进的有效策略

真正的合作,必然是以各自的独立为基础,每一方有独有的价值,又能发挥各自不同的功效,形成更大的合力。对教育而言,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了不可或缺的三方,加上自我教育,才能构成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应该互相配合、相互信任、互为支持、共同进步”。在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这四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没有哪一种是依附或者从属于其他一方的。家庭教育,自然也不应该与学校教育分出主次先后,而应该承担独有职责。

(一)家庭教育应帮助孩子建立强烈的心理安全感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基本没有视觉,依靠嗅觉和身体的律动辨别母亲。所以,母亲的怀抱往往能让哭闹的孩童平复情绪。孩子在幼年时,父母的陪伴越多,质量越高,彼此之间的情感就会越亲昵,心理的安全感就越牢不可破;反之,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会表现出陌生感,形成心理上的疏离。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父母越疼爱、关注度越高的孩子,往往表现得越自信、开朗、活泼,容易与人沟通;反之,则会表现出下意识的多动、自卑,甚至少言寡语。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他始终强调,人的生活风格在儿童时期所处的家庭环境中形成后,几乎一生不变。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依托,作为父母,应尽己所能为孩子构筑起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享受爱的温暖,长大后,孩子才会以更多的爱,回馈他人。

(二)家庭教育应建构基本的道德底线

良好的品德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曾国藩“日课十二条”,诸葛亮的《诫子书》,以及时常被很多家庭高高挂起的《朱子家训》,都反映出人们对家风家训的推崇。家庭作为每一个人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其教育影响的深远性和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他教育因素难以比拟的。美国作家露易丝·海在她的作品《生命的重建》中告诉读者,在成年以后,很多人会重复他们父母的情感模式。而且,“我们会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我们自己”。但是,很多家长将思想教育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认为老师的要求、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会让自己的孩子具备高尚的道德,事实上,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风格、政治准则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成为孩子终身的范本。所以,将思想品性的养成,完全推给学校,就是将自己的教育主权无条件地转让,不但得不到良好的收益,很多时候,还让自己的孩子带着一身的道德缺陷,走进学校,步入社会,反而会让孩子与周围的人更加格格不入,导致心理上进一步对立、逼仄,出现难以预料的恶果。这也是大多数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庭的根源所在。

(三)家庭教育应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

人生活在社会集体中,规则无处不在。遵守规则,才能为自己赢得最大限度的自由。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家庭,都存在以孩子为尊的现象。父母、祖父母疼爱孩子,往往任由孩子为所欲为,总觉得孩子还小,长大自然能够自我约束。还有些家庭,片面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把智力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辅导班,过多地涉入原本应该由学校承担的任务,片面地认为,只要智力发展突出,就能取得成就。殊不知,这样舍本逐末忽视规则意识建立的做法,必定得不偿失。“天才与人才不同。高智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而成才的不一定个个都有很高的智商。”一个连基本的规则都不能遵守的人,必然处处受制,怎么可能轻易取得成功?

(四)家庭教育应该呵护好孩子的探究意识

在幼儿时期,每一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这些好奇往往被扼杀在家长敷衍潦草的应答或者千篇一律的培养目标中。作为家长,应细致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有好奇,才会有质疑,才会有乐此不疲的思考和探究,而这恰是创新意识的前提。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培养创新性人才,家庭教育同样义不容辞。最好的合作,是各自独立,又相互映照。我们相信,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能够各尽其责,又能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期待的共融共进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朱丽.基于民主视角的家校合作审视[J].基础教育,2018,(4).

[2]杨晓,李松涛.基于共生理念的家校合作改革构想[J].教育科学,2013,(5).

[3]吴伟英.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4]海·L,徐克茹.生命的重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

[5]黄全愈.家教忠告——素质教育在家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纲论[J].教育研究,1999,(8).

作者:魏宏舜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小学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2176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模板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怎么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如何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格式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范例参考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语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范文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范例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格式大全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_家庭教育,共进,在家,作用,校共融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大全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格式模板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模板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格式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格式如何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如何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范文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范例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参考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模板下载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免费下载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模板怎么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格式怎么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怎么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语怎么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模板如何写 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融共进的作用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