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白岩松评论事件
时间:2017-05-08 06:17:16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论白岩松的语言特色

论白岩松的语言特色

摘要: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他朴实无华,一身正气,对祖国,对人民真诚的爱:决不哗众取宠,真是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实实做人,这就是白岩松。

关键词:白岩松 语言特色 做人

引言:对于以有声语言为传播工具的主持人来说,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造就其主持艺术不可或缺的因素。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所以,一个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能否获得受众的认同和喜欢,决定了他的节目是否有吸金夺人的魅力。论及当今主持人的语言特色,虽然万紫千红、各具功力,但比较起来,仍属央视支持人白岩松的语言风格显得独树一帜。

正文:这位十多年前还是央视栏目制片人的蒙族青年,凭借自己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语气、专家样的评论、学者般的反问……,为受众树立起当代中国一位严肃而亲民的电视主持人的典范。

语言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高低,归根到底是通过口才表现出来。通过口才,从各个角度展现出他的思想道德、人格修养、知识根基、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性格特征等深层次的内涵。因而,当我们认真梳理白岩松语言风格的同时,着重分析其与语言风格紧密相连的人格魅力,着重挖掘其与语言风采紧密相连的社会责任,对于时下播音主持队伍的自身建设,不但是十分有益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一、白岩松语言风格的主要特色

单从屏幕形象上看,白岩松几乎总是皱着眉头,表情凝重,只有藏在眼镜后面的明亮目光,显示着思想的深邃与沉稳。正是凭借自己语言犀利、修辞美丽的独到优势,成功铸就了其主持艺术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的风格。在广大受众心目中,这种风格已然达到了炉火纯青、自成一派的境界。剖析白岩松的语言风格,究竟具有哪些可圈可点的特色呢?又给我们业界同仁带来哪些思考和启示呢?

1. 刻意求新,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白岩松一直恪守这样的信条:“想让自己优秀,必须让你与众不同”。为了精心打造自己理想的主持品牌和语言风格,他坚持从始至终参与各种节目的策划,并坚持亲自撰稿,为自己一直积极倡导的“主持人中心制”在中国电视届的实施,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示范。对于自己精心策划的每一个节目,在认真准备、字斟句酌之前,他无不告诫自己:“一定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话!”

我们不会忘记,在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中,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正值参加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活动后,从拉萨返京路过成都,她当即主动请缨留下参加抗震报道。白岩松在与她的连线报道中由衷赞道:“谢谢泉灵,刚刚完成火炬接力,又进入生命的接力!”此番发自肺腑的话语,顿时打动了心系灾区的亿万电视观众。

我们对照白岩松独树一帜、刻意求新的语言特色,不难看出当前播音主持人中仍然存在的爱说俗话、惯说套话、常说废话、味如嚼蜡的弊病。大概是有些人由于频频“露脸”“出声”,无暇充电的缘故,不论主持什么节目,面对什么受众,总是那套八股的模式,苍白的问话,这种因为语言无光儿导致节目失色的教训,值得引起广大同仁的普遍警惕。

2. 诚实求真,贴近百姓暖人心

白岩松朴实无华,一身正气,收看他主持的节目,一种与受众肝胆相照、息息相通的亲切

感油然而生。在屏幕前,他时而与你促膝谈心,时而与你玩笑调侃,时而与你共同探讨,时而给你善意的提醒……,就放佛是一位推心置腹的朋友。

当前,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素质绝不可以背离现代公共关系学索倡导的“真实坦诚”的信条。“真诚”是公共关系的起点,惟有真诚,才能赢得信任,社会组织必须为自己树立一个真诚可信的良好形象,才能换气公众的理解、信任与合作。再时下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究竟哪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更有生命力?恰如白岩松自己坦陈的那样:面对忠实的受众,作为专业主持人首先看你怎样说话,是说流畅的废话,还是说并不流畅的却是发自内心内心的话?

白岩松在领取第九届范长江新闻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万众欢腾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一片沉寂时,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与其说这是颁奖典礼的即兴感言,不如说这是道出了当今媒体人追求的一种境界。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向崇尚“言有情,人有格”的立世准则,一个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与其说是来自敏锐的观察力,毋宁说是来自朴素的亲和力。诚实做人、老实说话,是一个合格播音员主持人起码的职业道德,更是自信与力量之所在。

3. 锐意进取,坚守并超越自我

白岩松一再强调,“新闻人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大流,要做一个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跟随者”。这既是他个人的职业追求,也是对广大同仁所谓善意忠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白岩松在事业的追求与探索上,永葆一颗“好奇而不满足的童心”。在他的工作词典里,充满了冒险、进取和开拓的关键词。“我可以没做成,但不能容忍没试”,这几乎成了他始终恪守的座右铭。当他成功地制作了《岩松看台湾》后,并不满足于现状,有易燃选择了《岩松看日本》这一敏感的题材,创新精神占据着他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思路:“敏感、冒险,正是新闻所在,蕴藏着媒体的最大的用武之地。”当然,拥有敢于冒险的魄力,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百分之百成功地把握。敢字当头,又赖于他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准备, 终于使节目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受众的一致认可。白岩松在探索当今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扮演了敢于冲锋的媒体人角色。

当2006年广电媒体上“民生新闻”大兴其道之时,有记者问到白岩松的看法,他直抒胸臆:“我一直就不同意该新闻这个词,在我看来‘两会’应该是最大的民生新闻,叫大爷大妈的不一定是民生新闻,我觉得关键是要做出所有新闻的民生性。”在潮流面前,坚持独立思考,不跟风、不媚俗,这正是白岩松的过人之处。检验今天的新闻实践,已越来越证明了其思想的正确性。他这种实事求是的鲜明态度,在当今总过专业新闻主持人队伍中,堪称气质和典范

相比较于白岩松独特的语言特色,个人更看重于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深刻的思想,一部《痛并快乐着》和《幸福了吗》让我为白岩松着迷,他对于事件的独特分析和见解,以及说到人心坎儿里话语,是那么准确和精密,让我崇拜不已,也学到了许多许多东西,甚至不夸张的说,他的思想可以影响我的一生,甚至更远。。。。。。

2000年,新千年,整个时代似乎都在因已知而又未知狂喜着。初为人父、事业有成、思想初定,30岁的白岩松说自己《痛,并快乐着》。著书满篇,既是对30年人生历程的纪念与总结,更有着对于前路漫漫的警醒与思考。看这本书,竟能从平淡的叙事中隐隐的读出一种莫名的希望——前方虽待探寻,希望也许不远。所以,那个时候他说:“也许10年之后我会写另外一本书,我相信到那个时候说出来的话也许会和现在不一样。”

白岩松说(引自梁漱溟):“人要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内心。在今天,面对自己的内心,更难却也更急迫。”当房子车子孩子、事业爱情信仰,已经从美好的追求急速的蜕变成为巨大的茫然,我们的身躯,要怎样才能承受得起?当每天早晨

一睁开眼,就会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你不得不向前猛跑,我们的内心,又怎么在喘息中感受平静?

不是没有人如他一般审视着我们的时代,也不是没有人如他一般反省着我们的生命。焦急的深刻固然震撼人心,可是思想的前进与蔓延不总是一蹴而就的。最起码,时代的进步让这样一部力作,变成了现实。

电视机里的白岩松,冷静而睿智,稳重而尖锐。劲气内敛的言谈,往往一针见血。而书里这个四十岁的白岩松,不惑又似乎处处皆惑。一句“幸福了吗?”,问着了我们,也似乎问着了自己。只是希望,这一句善意的质问,不仅仅能够在你我间回绕,而能够如同山间呐喊一般,向着更加未知的深处冲去,迸发出回响。

哪怕是我们终究要忘记,这个声音曾经的主人,叫做白岩松。

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岩松,一个完美的男人。

篇二:白岩松的经历

白岩松,蒙古族,1968年生于内蒙古,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就职于《中国广播报》。 1993年,白岩松出任“东方之子”栏目首任主持人,1996年任“东方时空”改版后的总主持人。之后,他勇于突破,出任“新闻调查”首任主持人兼出镜记者;创办“时空连线”“中国周刊”和“新闻会客厅”;2008年,与同事创办“新闻1+1”。

同时,白岩松参与主持中央电视台几乎所有大型新闻事件的直播,还承担大量特别节目的策划、撰稿与主持工作。1997年,参与策划撰稿并主持的十五大特别节目《中国之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5年,策划并撰稿主持的《岩松看台湾》成为建立海峡两岸新闻沟通平台的特别节目;而2007年推出的《岩松看日本》更成为两国“破冰之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2000年出版的《痛并快乐着》一书中,白岩松认为“出口成章”是对一个人口才的最高评价。今天,除了每周六期的日常栏目,白岩松的另一项重头工作在新闻现场―事实上,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始做直播起,从香港、澳门回归到汶川地震、奥运会、神七升空,他从未落下过一次。荧屏上的白岩松似乎无所不通:民生、国际关系、航天技术,甚至奥运会的击剑比赛,他都能应对自如。 不过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名嘴谈得更多的是他“出口成章”背后。

踉跄的职场第一步

1989年大学毕业时的白岩松求职之路并不好走:和每个外地生源一样,他首要考虑的是解决北京户口。

循着这一思路大四开学不久先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习,然而经历几个月从城东到城西的往返奔波之后被告知当年没有“中文编辑”的招聘计划;接下来的招数便没了章法,仓促地撒简历,一有机会就去面试,回老家、去青岛、到广东等等思路都曾在脑海中闪过,直到有一天遇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补招,自觉没什么希望的白岩松顺利被录用;却人生如戏,报到时被告知取消接收,因为有几封匿名信罗列了他一些问题。绝望的白岩松跑到圆明园划了一下午船,然后决定抓住最后的希望奋力一搏。离报到截止时间还有5天。他在这5天里寻找各样证人整理各种证明材料,每天把有关材料送到广电部。来回50多公里就靠骑单车,一天只吃一顿饭。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个下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接下来和其他新同事先到北京郊区学习一个月,又下乡锻炼一年。

然而考验并没有结束。不知是否受到匿名信影响,白岩松被分配的部门既不是帮过忙的新闻部,也不是14个专题部门,而是《中国广播报》 ―一份印象中以刊登节目表为主的报纸。

记者:您现在是知名主持人,很多人看到这层光环不免猜想您真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了解一些过去的经历之后发现似乎也不是这么回事。您怎样看待运气?

记者:您作为主持人,表达某些观点时遭到过质疑甚至网上的批评,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白岩松:中国媒体过去十年的重点是人和舆论监督,使传媒更有力量。而未来十到二十年的重点应该是: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起码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目标。大家不要以为时代都进步到这个地步了还要谈常识,我觉得大量糟糕的东西在于违背常识。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如果总是情绪化地骂人,不考虑理性的战略、策略和对策,那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在此过程中媒体有无数工作要做。我准备迎接骂声和不理解的声音。就像当初我反对抵制家乐福,当时骂的人非常多。可能100个人骂了你,很痛快,可是还会有5个人骂了你之后会认为你说的是对的。他最后改变了。下一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又有5个人觉得你说的是对的。就是说,使得非理性的言论和行为不那么顺畅。我猜想,那时有无数人看法和我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不说呢?所以当时我很沮丧,很多人在回避,明哲保身。我觉得有话语权的人在那个时刻应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勇敢地说。想着每天说的话所有人都爱听,就失职了。

来源:中国新闻

篇三:2016届材料议论文——白岩松回母校

2016届材料议论文——白岩松回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10=50分)

2003年白岩松回母校北京广播学院参加45周年校庆,一进校门师弟师妹们便争着与他合影,请他签名。对此,他说:“这不是广播学院的传统。我们那时候,不管谁来,迎接他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签名和合影。”

其实,白岩松遇到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

高二1班 刘漫卿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词,叫“脑残粉”,意思是对于名人的极度痴迷和疯狂追求,失去个人理智,对名人的言行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推崇。材料中北京广播学院的举动我们无妨说是一种“粉丝行为”,“签名”“合影”已有了一丝崇拜、追捧的性质。白岩松是主持人,在广院门口的追捧让人认为他是明星也不为过。

但是,严格来说,作为新闻记者的白岩松并非与影视明星同类的名人,虽然二者都从属于广义上的传媒领域,性质却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新闻注重严谨,而娱乐力求包装。新闻求真相,娱乐博卖点。新闻的严谨要求新闻从事者的严谨,遇到事情、权威时不能是盲从、盲动、盲信、盲争,而是通过质疑来拨开事情的真相,那是有一种使命感的。柴静曾说:“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而这探寻,便是质疑的一个过程。同样,新闻的严谨也要求着培养无数新闻从事者的北京广播学院的严谨,那些学子们以后都有可能走上白岩松的道路,白岩松在母校说出这样一番话,对于学弟学妹来说无疑是一种指引。他们今日对名人们权威们的盲从偏信,很可能就是他们日后分析新闻事件时发问无力立场模糊的先兆。

而新闻人的质疑之“疑”从何来呢?材料中提到“质疑”和“怀疑”,第二个字都是“疑”,都要提出疑问,第一个字不同,表明了提出问题的前提不同。怀疑是跟信任相对的,多侧重于主观的判断;而质疑与客观的事实相联系的。从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质疑比怀疑多了一丝批判的意味,多了一丝敢于说出口,敢于挑战权威的意味,所以材料中所提的是质疑的是说出口的问题,而怀疑的是独自凭感觉藏在身体里的目光。从这个方面看,怀疑是质疑的基础,得先有个怀疑的主观判断,才会根据判断寻找客观事实的论证,从而发现事情真相。因此,于新闻人而言,质疑并不是漫天发问,不是盲目争执,不是心怀恶意的刁难,而是客观冷静对事件真相的追寻,对各种思想的深入探询,对不合理事件的理性批评,正如白岩松在动车事故后对铁道部发言人的质疑,正如柴静对于华南虎照事件的质疑。

诚然,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这一特殊的行业,在我看来,拥有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也是有着指引和帮助的。从学习方面看,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科目,从而得出创新;从哲学方面看,他能让我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以增加,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因此,我们需要拥有怀疑的目光和质疑的问题,才能拥有独立的精神,不人云亦云,在学习生活中游刃有余。

不盲目的崇拜与不理性的质问

高二2班 崔羽涵

我不知道白岩松老师这番话是否意味着他希望自己被质疑、被否认。说实话,我不太赞同这位老师说的话,那些合影签名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盲目崇拜的脑残粉,其实也有真心认同他的吧。

我不认为合影签名就代表着盲目,而质疑的提问就代表着理性。白岩松老师是新闻评论人,若想要了解他的思想是相对容易一些的,如果有了解,自然就算不得盲目崇拜了。白岩松老师如何能因学生对他的认可,而感到心寒,又如何能断言这些认同是盲目的。

人们在一特定领域内拼搏,总会找一个偶像,或者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行为规范,这样也许会让自己以后的路在一定程度上走得容易一些、平坦一些。就像梅西曾以米埃尔为偶像,挺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这样的崇拜想必不能说什么不好吧。而北广的学生呢,谁又能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呢。说回来,本质上合影签名没错吧,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的崇拜不是更容易诱人努力吗?谁又能断言这是错的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一种理论,或者称之为一种主义,即对世界上的一切都要持质疑态度,当然,这是一件挺不错的事,但过了就不好了。我不知道曾经北广的学生是怎样一种情况,但窃以为白岩松老师太过一刀切了。认同便是认同,何必强迫自己刻意去质疑一番呢。崇拜归崇拜,又不是不能提问,有不明白自然要问,但大家可以坐下来和和气气的讨论一下,为何一定要针锋相对,搞得像找碴一样呢。

我所谓的“不理性的质问”,便是不以求知为目的的找碴,只是质问一番来显示自己的个性与头脑。这样的质问只是糖纸包裹着的石头,看着很积极,其实还是挺阴暗的,跟理性什么的根本不沾边嘛。

言而总之,崇拜不一定就代表盲目,质问也不一定就代表着理性。签名也好,质问也罢,都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独立思考。

印在心中的旗帜

高二6班 任杰

这是一个标语漫飞,旗帜陨落的年代。

标语,多么令人熟悉的东西:一块红的无法再红的布料,加之以粗大的白字,浅俗的内容,无处不在,向我们传达着种种粗暴的蛊惑;而旗帜,则垂首于孤高的旗杆之上,与人类千百年来凝聚的智慧、理想,一同沉寂于西风残照的萧瑟之中。

一句口号,不明不白,说来就来,说干就干,是不是太过鲁莽?但有多少人曾站在那冲击眼球的标语下,把它当作一生的仰望来追求,对它痴迷沉醉;而多少人心中的旗帜,已在黄昏中黯然落下,不曾有希翼,也不会有信仰。

标语,折射一个时代漫无目的的集体躁动;旗帜,承载人类贯穿古今的永恒追求。为我们指引方向的是旗帜,迷惑我们双眼的是标语。

白岩松面对着漫天的签名与合影,他茫然了。与他所鄙夷批判的欺名盗世之辈一样,他也不过是学生眼中的一幅标语,上面用最庸俗的字体写着成功、名人、金钱、地位??即使他大呼:“要质疑!要思考!”也不过是为这时代再多举一幅“要去质疑”的标语罢了。

我所悲哀的,不仅是标语内容的拙劣,更是人们高举标语时迷狂痴醉的表情。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盲从于标语,而迷失了心中旗帜的人啊。他们眼里的狂热,造就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智者的眼泪和鲜血,与愚笨者的尸体,没有惊醒他们,却铸成了他们的执念。当年的十字军东征,要清除全世界的异教;希特勒的野心,要灭绝全世界的民族。一幅幅“上帝永存”“领袖万岁”的标语,何以竟能够嘲弄人类千年的理性与智慧?

人类的意志,永远都应该是自由的,勇敢地奔跑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之上,用自己的双眼

去寻找方向,寻找未来。推动世界进步的,是独立思考、是大胆质疑,是用自己的心灵发现真理的旗帜,而为之奋斗。

今天,我们开始反思历史,看到的是无尽的洪流裹挟着旗帜的碎片漂来,每一片都显出了人类的进步,而每个进步都是幼稚而又充满勇气的,虽然战战兢兢,但却脚踏实地。而标语高高挂在燥热的空气中,没有旗杆为其坚守位置,永远被禁锢两边,注定扬不起永恒的风帆。

风中飞扬的,应该是旗帜,而不是标语。

“肤浅”之下

高二12班 杨天啸

“不管谁来,迎接他们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遥想那样的当年,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批判的眼光,但同时我也害怕那时的严谨到苛刻的态度以及那在踊跃激进下,显得有些压抑的气氛。这种气氛放在当下,恐怕会把已经被压力折磨的疲惫不堪的人们推向崩溃的边缘。

欢呼着围拢,索要签名和合影,这行为看似是肤浅的,然而我认为只是把它看做是无用的、肤浅的行为的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肤浅的。

对于广播学院的同学们来说,这种看似肤浅的行为却代表着他们对梦想的呵护。广播学院的学生有多少?全国的媒体有多少?而他们之中,能够像白岩松一样成功的又能有多少?大多数的学生都怀着远大的理想,然而这其中大多数的理想又终将破灭。学生们何尝不知道这点,在他们心中,总会有一份忐忑和不自信。然而白岩松的归来带来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重新点燃人们心中行将熄灭的梦想。而一份签名,一张合影就可以是这份力量的载体,当人遇到困难或长时间的逆境时,这一份力量,这种已成功者的光芒,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面对无数年轻的身影没有拥在大款与影视红星周围,而是跳跃着冲向代表理想的师兄,我们,哪里忍心去苛责他们的肤浅?

现今,随着微博,朋友圈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关注。“追星”的行为已经越来越普遍。这种看似肤浅的行为却体现了他们的某种希望。和学生们不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有些人会选择关注,追捧甚至崇拜某一个人。他们在众多八卦新闻中进行选择,把他们心目中的“明星”美化成近乎完美的人。这个“完美的人”是他们生活上的目标,整个人生的希望。正因如此,在诸如黄海波嫖娼,柯震东吸毒等负面新闻中,才会有那么多看似很傻的人在铁证面前选择不去相信,那是他们在保护他们心中的那个完美形象,从而保护他们的希望。

我不禁想起,中国好声音是一个逐梦者的舞台,然而从海选到决赛,歌手们被一波一波的淘汰,有太多人没来及展示自己最好最独特的一面就遗憾出局,他们的梦想就此结束了吗?我想没有。这次的学员,只要是进入了第二轮以后再被淘汰的都会被送予一份特殊的礼物,有的用于纪念,有的代表祝福。正是这并不昂贵甚至没有特点的纪念品会使得那些被淘汰的人的梦想不会熄灭,而对于他们而言,挽救这样一个梦想,就相当于挽救他们的一生。

不要简单的将“追星”理解成一种肤浅的行为。因为在这种“肤浅”之下。还藏着许多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现代人们最重要的,最急需的。

媒体人,不要停止质疑

高二12班 王浩男

白岩松曾经在母校的校庆批评“签名和合影现象”说,“这不是广播学院的传统,我们那时候,不管谁来,迎接他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签名和合影。”

或许白岩松的批评有着些许的苛刻,然而对于北京广播学院,对于未来的媒体人来说,确实需要具有质疑的眼光,确实不能让盲从的现象蔓延。

媒体人的第一要务是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而真实,往往来自于质疑的眼光。人们眼中的真实有时是“伪造的”,而质疑的眼光,正是打破伪装的原动力。当年,如果柴静在采访“华南虎系列”照片的拍摄者周正龙时没有带着质疑的眼光审视周正龙的描述,就不会执着地与他在咫尺毫厘之中探寻真实,找出所谓的“华南虎”照片的纰漏。质疑的眼光,给她追求事实的动力。她曾在自己的书中写到说:“精确是件笨重的事。”然而正是她质疑的眼光,她对真相的追求,才让她一丝不苟地去完成了这项笨工夫。

质疑同样能让人从感性的状态中脱离,进行理智的思考,从而找寻到真实。新闻的背后,往往有一条细而长的逻辑链条,而事实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这条逻辑链的终结之处——而真实,正是新闻的最大价值。有一位媒体人曾如是说:“准确是媒体人最重要的手艺,而真相往往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质疑,让人在涕泪交加中更加清醒。

媒体人需要有质疑的眼光,因为往往质疑所带来的是巨大的社会价值。媒体人报道新闻的终极目标是向观众们呈现一种理性的思考问题和探寻真相的方式。而那些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新闻或许夺人眼球,但却并没有质疑的价值。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与方舟子展开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现在我们还无法断言孰是孰非,他确确实实向人们呈现了一种质疑式的思考方式——他说“记者天生就质疑,有时候亲眼看到的都不相信,他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才相信”,并以行动刻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场辩论,让人们对于转基因问题更加关注,引起了多方专家参与讨论,促进了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标注的要求。这是崔永元作为一个媒体人的最大价值之一。当媒体人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用更多精力质疑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个社会,就会更深地理解质疑的力量,而媒体的社会价值,也将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媒体人要有质疑的眼光,有时甚至是质疑自己。质疑和反省,是每一个优秀媒体人的成长经历。他们“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在自己的质疑中,他们一次次重新解构自己,或是说报道自己,而“他们如何报道自己,他们就如何报道国家”。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尖锐与偏激从不是目的,改变才是。”这是他回望自己时的思考,正是因为自省,他才在不断改变,逐渐成为央视的顶台柱。同样的,闻名于世的美国主播芭芭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不断自省,改变了自己的风格,最终为职业生涯画上完满句号。正是质疑,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媒体人。

如果我们理解质疑对媒体人的意义,我们就能理解白岩松对广院学弟学妹的这番话中包含多少语重心长。媒体人要在成长中让质疑精神根植自己的灵魂。

对盲目捧吹说“不”

高二14班 周展平

只因白岩松享誉全国,师弟师妹们便趋之若鹜般合影签名,在这个盲目捧吹横行的时代,固然有名至实归的赞扬,但却掩盖不了盲从的事实。对盲目捧吹,我要坚决地说“不”!

放眼国内,类似的吹捧随处可见:某“专家”莅临某校引起轰动,某“大师”做客访谈受人瞩目,甚至娱乐明星也出席所谓的文化活动,讲授“知识”,而“教授”、“学者”则主持娱乐节目,倍受青睐??引起人们关注的更大不是名人本身的水平或内容的实质,而是他们被公众赋予的虚浮的名声光环。

如果说引得公众捧吹的是那虚浮的名气,然而这名气却又是公众自己吹捧炒作出的。试想,若没有公众的关注与吹捧,即便名人如何作秀,那跳梁小丑也难成气候。而表面上人们对于“名家”、“大师”们名气的吹捧则将人们自身对虚名浮声的追逐心理暴露无遗。追逐渴望之愈深愈切,对旁人名声的关注羡慕就愈深愈切,因而也就竭力吹捧名人。他们的眼中

心中只有虚浮之名,而无其实。

面对名人,切实中肯的赞美传递出一个社会对优秀的认可与崇尚,而对名不副实者的盲目吹捧所传递的则是重虚名轻内涵的不良风尚。当科学家不再关注实验而关注访谈,当作家不再静心书写而热心演说,当所有人都在心中根植对虚名的追逐而无视实在的能力,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再有创造与进取,甚至浮躁之风会侵蚀掉人类的思想与人格。

记得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曾发表过自己对于即将袭来的吹捧的忧虑,担心可能从此与佳作无缘。也常想起几年前于丹被北大师生轰下讲台的情景。我欣慰盲目吹捧之风还未侵蚀全社会的灵魂,我欣慰中国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还幸存着有辨察力、有独立思想的灵魂。改悔吧!用独立冷静的心去审视、去判断,让务实之风重驻社会。

对盲目捧吹说“不”,这是一个民族求真务实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对自身思想的尊重。

学会思考与质疑

高二14班 牛家赫

镁光灯下一个个光鲜靓丽的身影,宏伟的体系中一个个精巧的连接,我们站在那里,仰慕着表面的辉煌,崇敬着、盲目地追随着,却不曾想过那些精致外表掩藏着什么。我们只是一味地简单地追随、附庸风雅,却丧失了思考、质疑的能力。

这个问题的存在已不是一朝一夕了。十年前敏锐的学者白岩松就曾在相机的频闪中无奈言之。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碎片化阅读,扫着套红的标题和首页某明星的照片,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留个影签个名来炫耀一下——仅此而已。对从未深入了解过的明星何谈质疑?要的只是那个面容罢了,基于了解而谈的质疑显得多余。快速、快速,人们要的不过是个结果,那些深入思考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那么微不足道。

只是恰恰思考和质疑才是最重要的环节。人们追求的结果不过就是碳素笔在纸张上留下的划痕,不过就是两个人的合影,不过就是几句赞叹,物质的最终失去作用,空空如也的脑海静默得可怖。思考和质疑的力量是如此庞大,以至于造成的轰动让常人一时根本无法接受:经典力学体系正散发着最灿烂的光辉,经过奠基、建造、封顶,还有麦克斯韦令人咋舌的公式支撑,让人错以为那便是永恒——但对于普朗克,他更在意的是金色大殿边缘漂浮的一簇乌云,而正是对于这片乌云的思考,他向整座建筑提出了质疑,那一刻便是量子力学从经典力学体系中脱胎的时刻。我们可以试图想象那时经典力学被包裹在怎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光晕下,但我们难以想象提出质疑的普朗克历经了怎样缜密的思考。快节奏的生活、只要结果的理念让我们早已习惯熟视无睹、习惯只走眼睛不走脑子,对于类似普朗克这样耗时耗脑又未必有回报的工程,还有谁愿意去做?

但我们必须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如果没有达尔文在5年的环球航行中不懈的研究思考,继而向带着浓重宗教色彩的“上帝创世说”提出质疑,就不会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轰动的进化论出世;如果没有菲涅尔在光的本性的研究上的深入思考,没有他和泊松对于看似不可能的泊松光斑计算结果的质疑,人们也不会清晰地看到一片黑影正中光亮的小斑。思考和质疑是前进的动力,盲目的崇拜只会固步自封。光环不意味着无懈可击,我们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不应因任何因素而改变。这种技能是生命进步所必需的,也是当今人们所欠缺的。所以当我们再面对辉煌和光鲜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下来,用更智慧的方式与他们对话。

拿什么“迎接”名人

高二15班 叶清华

名人从本质的定义来看,是指有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群体;从感情层面出发,则是指大众所崇拜、广受喜爱,或至少广为了解的人们。名人是权威,是讲出来的知识要义就会被“信奉”得著名人物。每个地域,每个国家,都会有各个领域的名人群体。


白岩松评论事件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48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