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天安门前看升旗
时间:2017-05-09 06:13:07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小升初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天安门前看升旗

①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c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鸳,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②这回去北京,攀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③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④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倘样,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c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⑤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瑰碗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

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6)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

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真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

(7)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8)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9)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10)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12&&&(11)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看升旗前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用第①段中两个词语回答)

答案

2.看升旗后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

3.第①段中加点的似乎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

4.第④、⑤段中加点的居然、竟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5.在文段第(6)(7)段中写出国旗班战士的什么特点?

答案

6.第(11)段中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答案

答案

<<<12&&&

篇二:语文试卷

201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

中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教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迈着青春欢快的节拍,经过半学期的播种和耕耘,到了该

收获的时刻,相信你一定是硕果累累!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沉着动笔,祝你旗

开得胜!

温馨提示:1.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古诗文默写。(共9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春望》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 “ , 。”

③《泊秦淮》借古讽今,表达对统治者醉生梦死强烈不满的诗句是

“, 。”

④《己亥杂诗》,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句

子 ,。

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分)

主持人是观众的忠实“服务员”,主持节目必须热情诚恳,用语亲切自然,既不可呆板.

晦sè ,又不可哗众取宠 ,故弄玄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绿叶”。因此,话语过多等 .

xuān 宾夺主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恳 宠sè xuān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集》第十辑。(华书局1959年版)

B.“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犹豫。

C.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D. 我从架上抽下一本书,版式纸张和《目送》一模一样,封面上印着两个字背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为纪念二适诞辰11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开展了“二适书法精展”。

B.为了避免节假日不再出现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安定书院既重视传授知识,也重视陶冶情操、培养道德。

D.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2分) ( )

A.某年春节联欢晚会,因为大量植入广告,遭到了全国观众的口诛笔伐。 ....

B.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是微不足道的;再小的爱乘以13亿也能汇成爱的海洋。 ....

C.台风带来了巨大的城市内涝,几百名救援队员倾巢出动,迅速赶到受灾地区。 ....

D.交流活动上,王教授说:“我先来抛砖引玉,欢迎其他专家也踊跃发言。” ....

二、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八年级举行“长城·文明”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诗】长城是华民族的图腾,华夏文明的象征,请写出一句与长城有关的诗句。(1分)

1

7、【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的“长

城”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8、【画】2013年10月6日,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

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产生垃圾共计109

吨。右图为志愿者背着装有垃圾和塑料瓶的袋子下山。

请根据画面内容补出下联。(2分)

丢杂物损个人形象, 。

9、【话】2013年10月1日起《旅游法》正式施行,对

于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

名胜古迹的行为,可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围绕《旅游法》的出台,完成以下两道题目。

(1)《旅游法》,对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予以处罚,对此,你的看法是 (2分)

(2)假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你遇到一位六旬老爷爷因为刻下“到此一游”正与执法人员

发生争执,请你用委婉的语言劝阻他。(3分)

三、诗歌赏析(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经历的哪两件大事?(2分)

①②

11、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

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20分) 【甲文】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

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

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

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

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 .. ③晏子入见,立有间

④逸而知人之劳 .

2

⑤坐盗⑥圣人非所与熙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15、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1分)

答:

16、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2分):

①晏子

②楚王

③景公

17、结合甲文,谈谈晏子是如何战胜楚王的?(3分)(二)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0—15题。(16分)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批注

第一次流泪,是伤心。作者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我看

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

不大难。可是他A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B着上面,两脚再向上C;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D,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批注第二次流泪,看到年迈体胖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内心

非常感动,所以留下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

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

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坐下,我的

眼泪又了。③(批注第三次流泪,。)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④(批注第四次流泪,是怀念。以在晶莹泪光再现的父亲

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凄切动人。)又看见那

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8、为空白处填出准确动词,并说说动词的作用是什么?(4分) AB C D

19、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

儿买橘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0、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你认为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文中“我”四次流泪,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请仿照①②④处写法,在③处也加

上恰当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2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结合《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

学生的理由是《背影》“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9月14日“搜狐”听到这个消息,台湾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

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样做太无聊,《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

与美”。

(三)阅读《天安门前看升旗》一文,完成16—21题。(12分)

3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

都不在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

动怎就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相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

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去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

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

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个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

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

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

赶到时,早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

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

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

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

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

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

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

歌的旋律里。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23、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4、文开头写身居闹市久了,人容易变得琐细、淡漠,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这样起笔,

看起似乎有点离题,联系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25、文出现作者“未曾料到”和“未料”的情景各指什么?为什么都“令我吃惊”?(3分)

“未曾料到”

“未料”“令我吃惊”26、.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2分)

27、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眼眶里泪光闪闪,表露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作文(40分) (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岁月匆匆,十三四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

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

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

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昭阳三中201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

4

中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答题卡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古诗文默写。(共9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②“ , 。”

③ “, 。”

④ ,。

⑤“,”

2、(2分)恳 宠sè xuān ..3. (2分) 4. (2分) 5. (2分)

二、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6、(1分)

7、(2分)

8、(2分) 。

9、(1)(2分)

(2)(3分)

三、诗歌赏析(5分)

10、(2分)①②

11、(3分)

四、阅读理解(48分)

(一) (20分)

12、(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①缚②席 ③间 ④逸⑤坐 ⑥熙 14、(4分) ①译文: ②译文:

15、(1分)答:

16、(2分):①晏子 ②楚王 ③景公

17、(3分)

(二)(16分) 18、 (4分) AB C D

19、(3分)

20、(3分)5

篇三: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题a卷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题(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屏障() 哺育() 祈祷() ...

炽痛() 亘古() 默契() ...

答案:zhànɡ bǔ qí dànchìɡan qìlǒnɡ

2.文学常识填空。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国作家。

《木兰诗》选自,这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都德 法 《乐府诗集》 南北朝

3.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2)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答案:(1)比喻(2)比喻 (3)排比 比喻

4.名句积累。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3)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

(4)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 答案:(1)万里赴戎机

(2)对镜帖花黄

(3)明月来相照

(4)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10题。(14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5.本文段选自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 精神。(3分)

怪诞() .田垄() .

答案:法 都德 《最后一课》爱国主义

6.文段的“他们”指代的人物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答案:不同。前个“他们”指孩子们;后个“他们”指普鲁士侵略者。

7.小弗郎士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因为他在“最后一课”的特殊环境下,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因而细心听讲了。

8.小弗郎士为什么称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2分)

答案:因为韩麦尔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法语教师,现在由于敌人的侵略,他连在自己祖国的学校里教授祖国语言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表达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9.“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有什么含意?(3分)

答案: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愚昧,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之情。

10.文段中的“恨不得”和下文的“一下子”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表达了先生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祖国语言的迫切心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13分)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

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满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舒适的、安逸的小天地。它满可以在这里流连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摊烂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 不了它,小石块 不住它,小花草 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1.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3分)

答案:挽留 阻挡 吸引

12.文段中画线部分的“这里”是指;“这些东西”是指 。(2分)

答案:小潭 潭边的青草、野花

13.“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修辞手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 。(2分)

答案:拟人 生动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14.“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答案:因为泉水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15.文段中加点的“冒”“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分)

答案:不能。“冒”是由下向上溢出;“淌”是由高向低漫流。(意近即可。)

16.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2分)

答案:勇往直前 志向远大(意近即可。)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3分)

天安门前看升旗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

都不再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琐细() 徜徉() 擎旗() 肃穆() ....

答案:suǒyánɡ qínɡmù

18.第一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

答案:不行。因为有了“似乎”一词,“我”后面的思想变化才合理。

19.请在第四段描述作者想象的语句下面画横线,其中与下文第五段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话?(2分)

答案:在“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上画横线。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的一句话是“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

20.简析第四、五两段中加点的“居然”“竟”两个词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2分)

答案:这两个词一方面写出了人们观看升旗的热情高、来得早;另一方面写出了“我”对呼应者多,人来得早感到出乎意料和吃惊。

21.观看升旗后“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答案:原先是“淡漠”,“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再上心了”,观看升旗后,先是“心里起了波涛”,继而“感到一种责任”。

22.文章结尾写:“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过本文后又得到了哪些启示?试把你的想法说出来。(3分)

答案:升旗的仪式时间虽短,但观众却想了很多,如“我”想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要有责任感;“老者”想到了创业的艰辛;人们面对国旗,为之感动。第二问略。

(四)文学放飞(4分)

2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这个细节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段中“我”和“她”分别指书中的哪两个人物?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似的大鼻尖上。

答案:“我”指阿廖沙;“她”指阿廖沙的外祖母。

三、作文(40分)

24.题目:微笑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场面,但只要人们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变苦恼为欢笑。请以“微笑”为题,记叙生活中一个小插曲。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答案:略


天安门前看升旗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53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