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勤俭节约家风故事
时间:2017-05-11 06:01:33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最美家风是勤俭

最美家风是勤俭

电子邮箱:linqugaoxiaofen@163.com;联系人:高晓芬;

电话:13791661083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正是在这种成长环境中,我们体会着父母的言传身教、老一辈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家风是做出来的,好的家风都来自言传身教,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这句话是爷爷的父亲——我的老爷爷常常用来教育子女的话。老爷爷靠这句话在旧社会用勤劳的双手开了十几亩地,养育了六个儿女,并送他们上学。农忙时节,爷爷辈们利用业余时间帮家里种地,十几亩地全是家人自己耕种,不到万不得已不顾人。由于爷爷辈都受过教育,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两位爷爷成了八路军部队上少有的知识分子,由于老爷爷教子有方,他们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勤劳勇敢,一个成为师长,一个成为连长。他们一直以来成为老爷爷的骄傲,也是后辈家人的骄傲。老爷爷勤俭持家,家里很是富裕,老爷爷的一些知己的穷亲戚,常常来家里住,一住就是几个月的也常有,老爷爷从不嫌弃,还时常接济他们。多少年之后,那些曾来家里常住的亲戚还常常提老爷爷的好。我的印象中,老爷爷是一个长胡子的慈祥的老人,老爷爷晚年常常坐在大门口,我们这些七八岁的重孙子孙女围着他,大声嬉戏,他却从不嫌烦,路过的人看到此情此景,都夸赞老爷爷脾气好。老爷爷身体力行,勤俭日渐濡染,形成家风,代代传承。

爷爷也经常的提起“勤能补拙,省能补贫”,要求后辈谨记这句话,坚持勤学勤练,勤思勤鉴,这样才能学精学好,学业才会有成就;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也要求后辈自己多动手,多做事,培养多种兴趣,学习多种知识,掌握多种本领。爷爷本身就是劳作的好手,家里地里,样样好手,曾获得村里“小能人”的称号。爷爷虽然在家中是上学最少的,但却写得一手好字。由于是家里的老大,事事带头,给弟妹们做出榜样,所以爷爷是干活最多的。由于老爷爷家教很严,所以弟妹做错了事,他也跟着挨罚。每个弟妹对他这位大哥都非常尊敬,及至老年,还常常回家看望爷爷。爷爷喜欢讲一些过去家里的事儿,告诫我们,要不忘本,不忘过去,不忘勤劳、不忘俭朴,时刻保持勤劳敬业,艰苦朴素的好家风。爷爷在晚年还闲不住,特别喜欢种菜,有空余的地方,爷爷就会种上各种常吃的蔬菜,家里人都说吃爷爷种的菜格外香甜,爷爷听了便乐得合不拢嘴。

我的父母亲也是勤俭的典范,总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天早晨父母天不亮就起床,父亲去田间劳作,母亲则扫尘 做饭、洗碗,这已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父母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亲成年后曾在抚顺工作,在五八年大跃进时回到农村,继承了勤俭持家的家风,开始了一辈子的农民生活。由于父亲的算盘打得好便被村里任命为会计,在那个过年才能吃顿饺子的年代,父亲每天出工,挣工分,虽然这样,全家也是过着勉强够温饱的生活。直至生产责任制后家里的生活才有了改善,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仍然累弯了不善农活的父亲的腰。为了挣够子女的学费和家庭的开

销,父亲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使一家人的生活不至太清苦。母亲同样是五八年大跃进的牺牲者,由一个在扬州工作的工人转为一个地道的农家妇女。但母亲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从不因此而气馁,仍然成为勤俭持家的好手,家里的困难在她的手中一个个化解。农忙的时候,地里的小麦玉米、菜园里的白菜萝卜大葱,春种秋收夏耕冬藏,母亲样样学得来,样样在行,家里家外被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使在最忙的时段,她也能抽时间在家门口给鸡盖房,给鹅喂食。我家喂的鹅有下绿皮蛋的,说是营养特别高。有一只鹅很能飞,曾经有一次,这只鹅走到了大街上,被行人一冲,惊飞了起来,一直飞过高近十几米的大树,距离起飞地点一百米的地方才停下来,当时在村里人为这只能飞的鹅很赞赏了一阵子。母亲把鸡蛋和鹅蛋积攒起来,卖掉,去换取部分费用给我们攒学费。母亲还在家西面的菜园种韭菜、黄瓜、芸豆、豆角、茄子、西红柿??吃剩的豆角和茄子蒸熟晾干冬天吃,西红柿还能做成番茄酱,我们一年四季都吃自家的菜,全依靠父母勤劳的双手。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不喜欢吃的东西很多,爱挑食,而且还常常剩饭,吃不完有时就偷偷倒掉??我的小举动怎能逃过勤俭持家的母亲的眼睛,母亲很生气。在有一次饭桌上的愁眉苦脸之后,她便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她小的时候家庭很不好,大哥15岁便参军成了高奋的警卫员,21岁就牺牲了,从离开家到牺牲没回家过一次。二哥因生病没钱治病,18岁就死了,父亲也在外出的路上被国民党误认为八路用枪打死了。家里只剩下4岁的母亲和13岁的三哥、9岁的

姐姐。一个母亲领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生活可想而知,他们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有时别人看她可怜给她一个新摊的煎饼,那简直就是美食??生活的苦难使母亲不仅勤劳节俭而且坚强。母亲的教诲让我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一改往日挑食毛病,勤劳节俭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虽然母亲现在已经年过七旬,但她仍然闲不住。她的勤劳,有时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引发我们的担忧。现在母亲年岁渐长、身体大不如从前,却依然为子女操劳。我们经常劝她每天晒晒太阳聊聊天,安享晚年,但她还是闲不住,依旧勤劳操持家务,她在勤劳里收获丰衣足食,收获心安理得。勤劳深深地沉淀到母亲的血液里,流淌到她所操持的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灵缝隙间,并传递给我们。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一步步改变,社会财富的增多让现代人不自觉地感染了一些浮华的思想。可是父母的“勤俭”的家风跟着我走到现在,我仍然坚持用同样的道理去教育我的儿子。

我告诉儿子:“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只有勤奋才能换来劳动果实,那些坐享其成的人只能是败家子。人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父母,最后的生活还是靠自己,假如没有吃苦的劲头,将来便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所以年轻时勤学苦练,学点本领,将来才能立足于社会。 我叮嘱儿子:“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我在工作上勤勤恳垦,力争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靠勤奋弥补自己学历上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暑期测试连年优秀,在微课大赛中,我不断钻研,一遍遍修改,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条件好一点,无可厚非。但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俭会对社会,对整个人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节俭是对环保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我处处节约,做儿子的榜样。有时儿子不太理解,我告诉他我们有权利喝干净的水,有权利吃不被污染的食物,有权利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权利生活在不被污染的地方??所以我们有义务限制汽车的数量,少用一些一次性筷子、不要白色盒饭,停止乱砍滥伐,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多种树、不乱扔垃圾?? 购物尽量不用一次性方便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赚钱,以变地球为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水源清澈的美好家园为宗旨。如果人人都这样低碳,那未来的环境会更加美好。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逐步养成勤俭的习惯。时过境迁,父辈们都已离我远去,只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还陪伴着我,但他们的故事和言行所形成的勤俭节约的家风却已成为我辈子孙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我们仍然在用父辈传给我们的道德来影响我们的后代,希望能够代代相传!

篇二:优秀家风故事

5张静博

“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我们的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有欢乐也有争吵,但更多

地还是快乐。构成这种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是我们自定的那些不成文的“家风家训”,虽然

父母水平不高,能够教给孩子的知识有限,但是他们会教给我做人的原则和生活的态度,在

这种健康的、和谐的生活准则下,我会健康、自信地茁壮成长。

父母在家也给我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让我每天要坚持写观察日记。那时我才上 三

年级,刚开始的确很困难。有时候我也会跟家长抱怨:“妈妈,我实在写不出来啊,我能看

到很多东西,但是回到家动笔的时候我会发现,能记在脑子里的只有几句话。”那是,父母

都是很坚定地说“那不是还有几句话么,你就把这几句话写出来,数量我可以不要求,但是

质量必须要有保障,你记不住、不会写就是因为你看的书太少,所以你要都多看书,才能够

积累好句子”在父母要求下,我把写日记的好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我也不用担心写不

出好作文了。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这是父母给我定的第二条“家规”,在我懂事开始,父母就

教育我要尊重长辈,做人要诚实,不干坏事,不说脏话。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

因为小事就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做一个宽容、有涵养的女孩。到现在我都从未骂过人。

在家里,家长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

那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

量,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4刘首均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认为每个人的家中都应该有家风和家规。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门风,所

谓家规就是家庭中约束我们的规矩。百善孝为先,我家的家风是“孝”,家规共有三条,第一条是不许与长辈顶嘴,第

二条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大人操心,第三条是大人叫你去做事,不许慢吞吞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使我们的家

变得更加美好。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奶奶见了,对我说:“放

学回家第一件事应该是写作业,快把电视闭了,写作业去。”我听了奶奶的话,不情愿地说:“奶奶,你该忙什么忙什

么去吧!我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说完,我便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这时,妈妈不知从何处捧着一张圣旨般的家

规走了进来,说:“因为董姿岐违反家规第一条不许与长辈顶嘴,被罚晚上洗碗。”听完妈妈的话,我只好乖乖去写作

业了,不过,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依旧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正巧又被奶奶看见了,奶奶又批评了

我,我刚要顶嘴,就想起了第一条家规和那天的情景,我立刻对奶奶说:“奶奶,我知道了,马上就去写作业。”于是,

我赶忙把电视闭了。这时,我往门口一望,妈妈正手捧着家规,笑眯眯地看着我呢。 至于第二条和第三条家规,更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弟弟出生前,也就是我11岁之前,我一直是个独生女,家里的千金大小姐,而现在,收拾

书桌、整理书包、洗袜子等,都变成了我一个人的 事,同时,我也进步了很多。 其中最令我难忘便是去年的五一劳

动节。劳动最光荣,我们全家秉承着这个理念,那天,我们全家总动员,都开始打扫卫生,妈妈和奶奶负责擦玻璃、窗

台、镜子等,爸爸和爷爷是家里的顶梁柱,负责整理外面的卫生,我便负责收拾自己的东西。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这

时,我正在认真地收拾自己的小书桌。把每一本书都摆放得很整齐,每一个角落都擦得很干净,这时爸爸说:“快把那

个抹布递给我,姿岐。”我听了,答应一声,将抹布递给了爸爸,爸爸一边干活一边说:“这次姿岐表现不错,值得表

扬。”爷爷也点了点头,我听后,挠了挠头。 良好的家风、家规让我们身上积聚着正能量,让我们一家人的心贴

得更紧了,啊!家规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家风是无声的力量,无言的教育

3勤俭持家——凌莹

长在新时代下的我,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虽然,家里丰衣足食,但受

着父辈的影响,严守着老一辈人立下的规矩,我一直在学习和生活中,本着不浪费的勤俭家

风,我从来不让父母给我买名牌衣服,有时候,看着同学们身着“大嘴猴”运动服,脚穿“361”

的运动鞋,在绿草如茵的运动场上健步如飞,我也会投去羡慕的一瞥,有时也跟妈妈说一说

同学们都穿什么样的牌子的衣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领我去买品牌运动鞋,当妈妈准备

付钱时,我看到妈妈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用布缝制的钱包,那发白的钱包让我的心不禁一颤:

这个钱包妈妈从做生意的那一天就使用,至今已不下10年,钱包的一个角已经用线缝过了,

可是妈妈还在用着,我一把拉住妈妈的手,阻止了妈妈交钱。那时我就懂得了,妈妈做生意

是挣钱,可是,她从不给自己多花一分钱,我想起了她常说的一句话:“没穿破的衣服就能

穿。”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回到家里,我将姐姐穿过的旧鞋子翻出来,使劲刷干

净,让后穿上,就是这双鞋子,伴我跳绳、颠球、过杆等体育训练项目,你还别说,这几项

运动我都能达到合格标准!

勤俭持家是在父母身上看到和学懂的最基本的品质。直到今天我也在努力的做勤俭节约

的模范,平时的作业本正面用完了,我就用反面进行验算;铅笔用得剩下头了,我就自己动

手,用硬纸卷成桶,套在削铅笔头上,直到不能再用了......并通过每一件事情感染着身边

的同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知事明理——刘韵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品行都与家庭教育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觉得多读些好书,深

化思想,遵循家风自然就知事明事了。

我妈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老师希望我们不要只做听话的孩

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

因为老师常说: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而不见得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懂道理

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

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交流——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

的好孩子。我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妈妈做得很到位。例如,

妈妈经常对我进行诚信教育,除了用榜样的故事来教导以外,还时刻提醒我,不要做出与自

己所倡导的行为相反的事情。好的父母能为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他们只是在孩子

碰到困 惑时才给以建议和帮助,他们更善于引导孩子,善于和他们沟通。 在

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完全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在

这样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更多地体谅他们,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

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产生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其实,对孩子来说,打好基础和真正

掌握学习方法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应尽量将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

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点,让他们慢慢进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孩子可能

很早就放弃了。 家长应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变成对孩子的建议。当然这并不是说要

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也不是说要放弃履行家长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引导孩子。 家

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样只会培养孩子片面的竞争心理,对他们步入社会

后必须参与的团队合作将是个不小的障碍。 家长应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只是为

了分数而学习。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鼓励他们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

他们知道学习是有用的,而不是为了考高分。大家也许都记得,在学习时背诵历史年代或数一诚实守信文琪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品行都与家庭教育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觉得多读些好书,深化思

想,遵循家风自然就知事明理,诚实守信。

2刘韵

我妈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希望我不仅做听话的孩子,还要成为

懂事、明理、诚实守信的孩子。

一个双休日,我约了同学小丽一起进行跳绳比赛,可是,第二天小姨要去姥姥家,你还

不知道,我小姨可是个警察呢,我早就想戴上警帽照张相,这下我的愿望会实现了。一高兴

早把和同学比赛跳绳的事忘到脑后。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领着我奔姥姥家去了。在路上我突

然跳绳的事,于是我跟妈妈要手机,准备打电话告诉同学今天不进行跳绳比赛了,我要和小

姨去照相。我正准备拿起电话时,妈妈问我给谁打电话,我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妈妈,妈妈提

醒我说:以前学过的宋庆龄教小玲叠花篮的故事你还记得么?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想起了“我

不能失信”那篇课文,可一想到都骑这么远了,我有些犹豫,嘴里不停的说:“算了吧,也

许小丽也有事呢。”妈妈望着我说:“你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妈妈二话没说,连

忙把自行车掉头就往回骑。看到妈妈坚决的态度,我也乖乖的跟在妈妈后面。妈妈一边骑车

一边教育我说:“傻孩子,我们约好了人家,怎么能不讲信用呢?”我顿时哑口无言。

诚实守信是我们家的优良传统。

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的心灵,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想我们

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灿烂辉煌!

1文琪

我奶奶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经常给我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

事。

现在,妈妈也学着奶奶的语气,每次上学之前,总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导下,

我基本上没有和同学发生过矛盾。就连爸爸也教导我:“吃亏是福。” 现在,我已经上五年级,马上要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仔细想

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妈妈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爸爸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时刻牢记父母的话:“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的合格的大写的‘人’!”因此,他们为我树立良好的家风,并我希望将我家的家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父母教会了尊老爱幼,奶奶教会了我诚实守信。这些简单却又质朴的家风,影响着我生活的每一天,我会将它传承下去。

我们家的家风很简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当然他们也以身作则。记得在我10岁那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了,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边片刻不离,悉心照顾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

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我也对长辈很尊敬。在外面,我会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我会为头发花白的爷爷让座;在家里,我会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奶奶总是叮嘱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记得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买衣服,由于当时顾客很多,老板找钱的时候有点匆忙,导致多找了我们10元钱。奶奶当时也没注意,回到家后,奶奶一算账发现多了10元钱,奶奶立刻起身拉着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钱还给了老板。老板很感谢奶奶。

妈妈教会了尊老爱幼,奶奶教会了我诚实守信。这些简单却又质朴的家风,影响着我生活的每一天,让我受益匪浅。

篇三:家风小故事

家风小故事

-------勤俭节约

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且家风在时刻影响着我们。 爸爸说:“浪费是最不应该做的事。”只要我买了一些不买的东西,他就会严厉地批评我。

一次,正好过儿童节。我嚷嚷着要奶奶买礼物,奶奶痛快的答应了。到了文具店,看着琳琅满目的文具,我恨不得把他们都全部买回去,据为己有。我东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停在了一支蓝笔身上,正当准备结账时,我突然发现货架顶端有一支很漂亮的自动铅笔。我心想:现在用的这支笔正好太旧了,今天正好换支新的吧。但扫过条形码后,屏幕显示为70元,“呀,这么贵!”我的心里无比纠结: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最终,我把这支笔买了下来。回到家,这件事被爸爸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笔能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更好的笔和别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这种习惯。”

爸爸说的话让我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家的家风:要吃苦耐劳,勤俭朴实,从来不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家风故事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60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