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农村环境污染论文
时间:2017-05-16 06:21:28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与对策(论文)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具有旅游资源开发、地质考古、民俗文化建设等潜在发展优势的地区,深入系统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找准治理难点,是采取有效治理对策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趋向严重,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共性问题

近年来,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耕地资源质量下降态势严重。一是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工业化是伴随农村城镇化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垃圾,废水、废气、废物、粉尘等污染物,有相当部分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粉尘的污染是不争事实。二是农业污染令人堪忧。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还导致耕地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三是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尽管有些地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是很高,但同样具有因化肥的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的现实问题。

(二)农业污染致使水资源质量下降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特别是村庄周围浅层地下水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三)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导致卫生状况堪忧。一方面,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广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

1、如何解决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却较少,由此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差,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对于污染后的生存与发展没有任何危机感,由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深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此外,很多农村居民虽然觉得环境污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但却认为自己有心无力,也就任由污染越发严重,使得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满足的居民生活

需要。

2、如何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问题。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城市的各种环境设施也就难以在农村中出现,大量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倒,从而导致土质污染、河道堵塞,不仅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有些农村居民虽然对于环保有所认知,也希望减轻农村环境污染,但却由于农村环境设施欠缺,也只能将自家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如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革新问题。当前虽然对于农村环境技术发展有所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旧有较大缺陷,相关的科研队伍较为薄弱,而且素质较低,对于农村环境如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应用的现状及基本规律都缺乏充分分析,由此也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1、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区,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基于农村环境治理难点分析,对于农村居民,首先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村庄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励发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

2、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从而导致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而且严重匮乏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也导致一些具有环保理念的居民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对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

3、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发展的投资力度。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借助于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才能够弄清楚农村环境的发展规律,以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技术方面考虑,都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应当确保规模较小,或者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确保污染治理技术的可操作性,从而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使其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构建环保型社会提供有效帮助。

篇二: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论文.wps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艺术与人文系 广告展示《1》班 何伟军 200930500109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及地膜的频繁使用,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快速增加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水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3.工业企业污染。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4.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成因

2.1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差

在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已开展多年,但这项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的环保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教育普及覆盖面还很狭窄,致使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价值观缺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个体环保意识觉醒与群体意识薄弱之间的矛盾,个人投人与国家投入之间的矛盾,以及主张依法保护环境与法律知识缺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2.2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

传统的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也较小,畜禽粪便就大部分形成了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这种产业的污染总量便大幅增加,而且呈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则因在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放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等,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就不再过多使用畜禽粪便作农田肥料,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2.3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资金管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及其短缺,更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投融资机制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尤为突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2.4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已开始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还没有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有关专职人员和设备经费等都十分短缺,对农村环境还没有形成常规监测。比如,大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也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

3 促进农村环保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3.1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

要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首要任务。需要通过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要及时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3.2建立有效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使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并确定服务内容和配套标准,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3.3确实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要健全乡镇及每个村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并定期在农村公布环境信息,使每个村民拥有环境知情权。要对现有乡镇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下令停产治理;对新建乡镇企业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的产生。要确实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村违法排污行为;改革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制度。将农村环保考评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3.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环保资金来源

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的同时,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加大农村环保资金保障力度,把农村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农村地区产生污染的有关企业还要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的投入。引导和督促地方各级财政和相关企业,切实加大环境保护的投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3.5强化监督和管理.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

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农村环保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同时,制订农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协助他们运用先进生产技术,通过“绿色”生产经营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达到改善农村。

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

(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二、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

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3.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三、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2.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3.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篇三:农村水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农村水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严琼琳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水污染问题,并且总结了几点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问题;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对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产业备受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主要重视的是城市环境污染以及治理,并没有重视农村生存环境,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很多农村水资源并未经过处理,而且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净化处理生活废水,就直接将污水排放出去,或者直接让生活废水顺着地势流淌。一直以来,因为废水排放量大大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水资源,而且对农民生活生产用水造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可能会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安全,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集约化养殖场以及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治理力度不足。乡镇企业废水COD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布局不合理的话,也会大大降低污染物处理率,甚至会比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还低。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作坊式生产企业的整体布局规划不合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中型、大型污染企业污染发生转移,而治污费用也被转嫁。地方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并没有注重环境治理工作。

2.过度使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化肥年应用量在4800万吨以上,基本上已经达到了40t/km2,比发达国家为了避免化肥对水体、土壤造成危害而导致的安全上限值都还要高。农药的年使用量大概为150万t左右。化肥施肥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且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极易流失,这样极易导致土壤污染,使水体有机污染以及富营养化污染进一步加重。一般被作物吸收的农药只达到1/3左右,剩下的2/3农药都会进入到农产品、土壤、水体中,这样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

3.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由于没有合理规划,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建设过程中,只关注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并没有注重和环境产业发展以及土地等规划的联系。同时,农村聚居点由于没有合理规范导致城镇和沿公路带状发展、农村聚居点、工业区混杂。现阶段,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在防治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方面,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健全的农村污染治理体系。

4.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目前,很多农村人口并没有全面认识环境危害的源头以及危害程度,通常比较注重有形经济利益,通常会直接忽视潜在环境危害,导致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危机意识较为淡薄,甚至很多农民都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有的私营企业为了一味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根本都没有考虑环境保护。其次,很多地方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认为最大的功绩就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二、有效防治农村水污染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环境知识宣传制度。当前,我国在农村环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当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农村污水处理法律发规。为此,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农村水污染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制度,努力做好农村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工

作,而且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同时,当前农民的学历文化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相对低下,并没有明确、清楚的认识环境危害源头及其危害程度,往往重视有形的经济利益,并没有注重潜在环境危害。为此,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以及宣传力度,增强地方政府、乡镇企业以及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自身水污染防治责任感,而且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将环保工作也纳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以及政府工作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2.合理规划企业布局。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采用综合治理措施。而且应该严格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污水处理厂以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当然政府部门应该将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及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政府应该合理进行乡镇建设规划,制定一系列有助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大力鼓励对于环境污染较少甚至没有污染的行业或产品发展,主张能够循环利用资源,积极推进工业清洁生产。

3.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大量应用农药以及化肥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发展生态农业,不断研发一些具有较高抵抗力、高产量的作物,广泛推广残留量少、毒性低、高效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使用农药以及化肥,通过秸秆还田技术或者天然肥料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经过国内外经验总结表明,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运作方式可将农田径流带走的N、P量减少60%多。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增加对于生态工程研究方面的投资力度,从根本上杜绝农业污染,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4.不断提高农村污染治理能力,制定新的污染控制模式。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因为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条件较差,也欠缺充足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维护人员。因此很难直接套用城市污水处理体系,为此一定要结合农村地区环境条件以及资源状况大力开发、推广一些成本较低、可行性高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国内外学者长时间的研究以及实践,总结出农村污水治理的对策可以采用就地回用处理模式以及分散处理模式。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因为没有消耗动力,因此运行以及维护工作相对比较简单,这已经发展成一种新型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技术具有优良的再生水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适应范围比较广,而且建设以及运行费用较低。尤其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就比较适合采用氧化塘技术或者人工湿地配合沼气池的模式。采用沼气池不仅可以将大部分环境污染物去除,而且也有利于产生沼气,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沼气池后面的氧化塘系统或者人工湿地经过光合作用,可以利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将污水中的N、P等污染物吸附降解,从而进一步使污水得到净化。

5.合理控制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大力推广能源生态经济模式。想要有效解决养殖业污染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养殖业规模规划,而且应该建立一个生态型养殖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应该严格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相关标准实施监督。其次,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尿可以采用堆肥处理、沼气发酵处理以及饲料加工。如果养殖场规模比较小,可以采用堆肥处理畜禽粪尿,而且应该就地施用。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农村水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一定要全面、深入了解农村水污染的主要特点,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村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的农村水污染治理及防控措施,提高农村水资源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家炜,周志勤. 浅析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适用技术[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 1) : 5 -99.

[2]吴炜. 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2010( 11) : 41 -45.

[3]郭冀峰,李胜.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0) : 10868 -10869,10890.


农村环境污染论文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73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