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从批评中进步
时间:2017-05-20 09:18:21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批评是一门艺术

龙源期刊网 .cn

批评是一门艺术

作者:许雪飞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批评与表扬是班主任常用的两大“武器”,是班级治理的“法宝”。正所谓表扬是甜,批评是苦。班主任的批评要以尊重学生为核心,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乐于改正。那么,如何做到给学生正确、合理和适度的批评呢?本人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点体会。

关键词:批评的艺术 尊重学生 班主任工作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掌握一些批评的艺术,批评得法,提醒学生知错就改,从错误中进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淡追查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教师对课堂上发生的违纪事件往往厉声质问,或言辞训斥,甚至班上公开点名批评和处罚。如一次课堂中,任课教师正滔滔不绝地授课,发现一位学生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搬弄一架小飞机,并且入了迷,周围学生的注意力也全部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他那儿去。教师察觉后,悄悄地站在他身旁,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可是那个玩飞机的小男孩一点儿也不在乎。他这种傲慢的行为激怒了教师,教师气得脸都红了,没收了小飞机,并要求那个学生下课后去找他。让人意外的是那个学生没听老师的话,而是跟着跑上讲台,又把那架小飞机拿了回去,并对着全班同学大声地说:“小飞机是爸爸送我的,谁也别想拿。”顿时,讲台上出现了一位难堪的教师,讲台下也响起了议论纷纷的声音。虽然课后经过班主任的教育,那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任课教师道歉了,可一节课也泡汤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一次语文课中,我正与学生进行能说会道的练习,有两个男生在课桌下面互相丢纸团。刚开始时,我没留意。后来,这两个学生越丢越兴奋。我发觉后,不动声色,而是提高讲课的声音,再用责备的目光盯着他们,并慢慢地向他们走去。当我走到他们身旁,这两个学生脸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连忙端正地坐着,专心致志地听课。我对着他们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然后继续上课,这真是无声胜有声的目光批评教育。课后,这两个学生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可见,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师能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还其自尊、促其自爱,就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方法,就是一种积极、高明的教育方式。

二、暖批评

篇二: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论文)

兰州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

研究论文

课题:《中学英语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策略研究》

学 校:七里河区杨家桥学校

姓 名:蔡 小 燕

时 间:2011年4月

《中学英语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策略研究》

研究论文

兰州市七里河区杨家桥学校 蔡小燕

关键词:表扬批评艺术前联后推 前堵后截

内容摘要:介绍教师教学过程中表扬与批评艺术的对教学所起的作用,掌握使用的尺度和原则,并结合实际对表扬的前联后推与批评的前堵后截原则进行了具体阐述。表明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只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手段,而绝非目的教学观点。 教育心理学上把表扬和批评称之为强化手段,是最常用、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恰当的表扬能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进步。适度的批评能提醒孩子知错改过,从错误中进步。那么,每个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怎样把握好这两把标尺呢?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的表扬与批评不仅有利于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级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

但表扬与批评要有一个度,一味地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听不进不同意见,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面对困难。一味地批评则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丧失自信心和上进心。所以,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要讲究艺术。

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教育专家提出运用表扬与批评艺术的六大原则。表扬时:(1)以发现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2)不能太具体;(3)扩散并牢记;(4)当众且反复;(5)不但前联更要后推;(6)对事也对人品。批评时:(1)以允许的心态、接受的心态;(2)一定要具体;(3)尽可能收敛且忘记;(4)单独进行并只有一次;(5)不但要前堵更要后截;(6)对事不对人。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艺术

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表扬与批评的第5条原则,表扬的前联后推与批评的前堵后截策略。

所谓前联,就是教师在表扬学生优点或获得的成绩时,要尽可能联系他以前的优点或成绩,向他和其他学生证明,他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的。

所谓后推,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时的优点或成绩,积极地推测并期待该学生今后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成绩,表现出更多的优点,从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所谓前堵,就是教师在批评学生某一缺点或错误时,应该指明该缺点或错误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而非一贯的、必然的。教师对学生以前的失误或过错,要表现出一种大度和宽容。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以前的过错经常挂在嘴边,学生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放弃继续努力的尝试。

所谓后截,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不把学生现时的缺点或错误当成永久不变的事物来看待,而是积极乐观地相信学生犯错只此一次,希望并相信他今后会克服缺点,不再重犯此方面的错误,防止学生自暴自弃。下面用几个案例做具体解释。

案例一:

我在八、四班上课。康明连续两次举手表示要发言,我都给了他机会。康明发言后,我连忙表扬他:“今天,康明两次举手发言,说明康明今天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问题。(及时肯定)我由康明今天的表现,猜想康明以前也是很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比方上次期中考试他由原来的班级第21名进步到这次测验的第18名。(前联)我相信就凭康明的这种学习状态,今后无论在哪门课堂上,都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期末的考试名次会再前进几名的。(后推)”

在这个案例中,我表扬康明时就遵循了前联后推的原则。不但表扬了学生,还借题发挥,肯定了学生肯学习、爱思考的优点,并对他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试想,即使是一位平时很不爱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位教师的这番重视,以后再上课时他有可能就会认真听讲的。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得非常深入,但仍然可以依据学生当前的一些行为对学生做出善意的评价和美好的期待。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是受既有的学生观所决定的,而教师的学生观又受制于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假设。当教师积极地看待人生、看待社会时,他就会认为绝大多数学生本性都是向善的,都是想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的,都是可以变得更好的;而假如一位教师消极地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就会把学生的一些行为看成缺点,进而把某些缺点看得很严重,从而严厉甚至苛刻地对待学生,看学生时时处处都不顺眼,把学生的人品往坏处想。

我们再假设如果我在表扬康明的优点时给予的不是前联和后推,而是前堵和后截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我在八、三班上课时。李佳曾三次举手表示要发言,我给了他充分的机会。李佳发完言,我对他说:“李佳今天虽然两次站起来发言,回答都很正确,但并不能说明你以前学得很好,只是这次偶然回答对了问题。(前堵)而且,你以后上课能否像今天这样积极发言,我看难说,还不能肯定。(后截)”

也许我此前就知道李佳在班上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也许我并不知道李佳以前的表现。但我都是出自一个良好的动机,即为了不让李佳被表扬后骄傲自满,于是就对李佳进行“善意”的提醒,以示他要戒骄戒躁。但李佳听了我的这番话后心中会做何种感受呢?其他同学又会对李佳留下什么印象?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会想象得到。

案例二:

在2009年5月一位学生在我英语课堂上用手机发短信。我发现后,示意这位学生停下来。我对这位学生说:“我猜想你可能有急事一定要把信息发出去,是不是你爸爸正准备上飞机出差、妈妈刚刚出差到家,或者爷爷在手术室要动手术,你想把你的牵挂和你对他们的祝福表达出来。(接受并理解现在的行为)我知道,你以前上课时从来没有或者很少玩手机。(前堵)我更相信,你以后在上

课的时候是不会再用手机发短信了。你说我说的对吗?(后截)”

学生既然敢于在课堂上发短信,就已经准备了充足的理由对付老师,或根本就是在向老师挑衅:看你拿我怎么办?其他同学可能也正准备看热闹。如果此时教师对学生来硬的,一定要学生面子上不好看,教师自己注定会很被动。教师前堵后截的批评艺术不仅使得学生没话可讲,而且也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不是像上述这样处理,就有可能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那是2010年3月的一节英语课,课堂上王玉贵玩手机。我发现后,立即走过去,大声说:“王玉贵,你上课又玩手机了!学校怎么规定的,不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吗?可你从来都不听,上课总是玩手机。(前联)今天,我一定要没收你的手机,否则,你以后上课时还会玩手机的。(后推)”结果是这位同学大发雷霆,不可收拾,这件事使我记忆犹新。 分析一下,当玩手机的学生听到我这样的话时,第一感受是什么?肯定是大叫“冤枉”并试图辩解,“我这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发短信,我家里有急事,我什么时候总玩手机了,顶多是第二次,你也不能说我总玩手机呀!你怎么就知道我以后还会玩呢?我以后若不玩了,你怎么办?”当教师用前联和后推的方式批评学生时,学生会不服气的。而当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就事论事、前堵后截时,学生一肚子想说的话都无从说起,因为教师并没有“冤枉”他。而且,旁边那些想看热闹的学生,看到老师息事宁人的态度也就无奈的打消了念头。

案例三:

八、四班有一个学生叫李伟,其他课程学习都还不错,但始终对英语学习不适应。甚至一度产生过放弃的想法。期中考试,这个学生英语考了40分。我把这个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翻开这个学生以往的成绩单说:“你看看,你上次的考试成绩是30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你居然提高了10分,(前联)要是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还了得!刚学英语,很多人都不适应,只要慢慢摸索,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你得为班里那些暂时落后的同学做个榜样,把他们带起来。(后推)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我。”这个学生被老师叫来,本来以为要挨整,结果一路咧着嘴儿回了教室。设想一下,如果老师把他叫来,说:“你看看你,上次30分,这次40分,老是在死水湾子里打转转,(前联)你说你以后还会有什么出息?(后推)!”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处理方式。显然,前者比

篇三:批评-进步的垫脚石

评判-进步的垫脚石

对于批评,大家都不陌生,从我们记事的时候起,就有来自父母、老师的批评;参军入伍后,又有来自部队首长的批评;特别是当前,在连队全面抓建、管理压力大的情况下,有的同志受到的批评可能会更多一些。由于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造就的能力素质就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存在一定的弱项十分正常。当自己的不足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尽管对方是一片好心,但有的人心里会有不同的思想反应。有的对批评者有抵触情绪,有的感觉伤害了自尊心。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如何重要,干得如何辛苦,别人如何地不理解,甚至怀疑别人别有用心,道德品质有问题等,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不能正确接受别人的批评。

一、对待批评的几种不正确心态

(一)盲目开脱

不问批评是否属实,极力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责任。好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了人们爱听好话的心理。有的人听得起表扬,受不起批评,当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找理由给自己开托推卸。一是从客观的环境中找开脱。有的人为自己犯了错很受委屈,自己不是没努力,只因客观环境太差,各种不利因素太多;二是从同类问题类比中找开脱。以发生在过去的同类问题错误没有受到批评和处理为由而不愿意接受批评教育,或我也不应该受到批评;三是从功劳的温床中找开脱。有的人感觉自己平时工作表现不错,偶尔犯点错误,不犯原则性的大错不会有什么事,领导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过多的批评,有时感觉自己表现还算可以,有点错误不会影响大局,最多是功过两相抵。

(二)质疑批评者

不问批评是否是属实,竭力降低批评者的批评资格。譬如,有的人发生了问题。面对批评,却不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是口口声声指责批评者存心要和自己过不去,存心把自己的大好形势抹黑。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给自己想法开脱,以消极的态度抵触批评者的意见。归结为一句话:领导,你居心何在!譬如,有领导批评下级,言之凿凿,板上钉钉。但有犯错的人不是反思自身有没有此事,下步如何改正,而是四处散发这样那样的怪话。要么说是领导是与自己过不去,在捏造事实,纯属公泄私愤,怀恨在心所致,大家不必介意等等。要么指出领导

是小题大做,是鸡蛋里挑骨头,这在杀鸡给猴看。错误的认为自己不但没有错,反而成了受害者。

(三)破罐子破摔

不问批评是否是属实,心理原因导致的恶性反应。有的人心态不够好,把别人善意的批评当成了恶意的攻击,感觉别人的批评是对自身人格的极大侮辱,是对自己工作的彻底否定,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的消极的反应。有的人在受到批评后,感觉自己以前的工作白干了,功劳全埋没了,期盼上进的良好愿望因一时的错误而被击的粉碎,思想披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自我调节不及时,便引发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种不良心态造成的恶性循环,使得受到批评的同志在以后的工作状态中判若两人,令周围同志惊诧不已,不敢相信曾经朝夕相处的人怎会突然变得如此陌生。

那么你对批评持有的是什么态度?是热情欢迎,虚心接受,认真改正,还是以种种借口拒绝批评,或者表面表示欢迎,暗地里埋怨指责。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什么人,都难免有缺点错误,由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缺点错误,自己有时是察觉不到的。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给指出来,这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无论是对自己的成长进步,还是对工作都有好处,应持欢迎态度。我们应该善待批评,尊重批评。如果对自身的缺点错误看不到,天长日久,就会小错铸成大错,到时后悔莫及,毁了自己的前程。

当然,别人的批评也不可能完全正确,有时方式方法也许欠妥些,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批评的理由,正确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如此,我们才会少犯错误,正确的走好人生路。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去对待批评?

二、正确认识批评

为什么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批评呢?那是因为这些同志对批评缺乏正确的认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难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一名同志有了缺点错误,给予必要的批评甚至处分,是对其个人成长和部队建设负责的表现。批评对人的帮助、挽救、促进作用,是其他方法和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一)批评是治病救人的“手术刀”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臻于犯错误。”因此,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怎样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思想。批评就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是针对人们思想、语言、行为上存在的“病灶”进行治疗,目的是要把病治好。有缺点毛病的同志受到批评后,就会在思想上引起震动,促使认识错误、吸取教训、改掉毛病,从而变成一个健康的、有益于大家的人。

(二)批评是人生道路的“修偏仪”

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们大多数同志由于阅历不丰富,思想及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经验,在前进道路上难免发生主客观不相符的情况,或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及时给予批评,甚至对错误严重的同志给予必要的处分,正是要把这些同志从偏差和错误上拉回来,端正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方向。受了批评处分,有利于有缺点错误的同志清醒头脑,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以警示自己,主动预防和避免犯同类错误,防止重蹈覆辙。

(三)批评是维护纪律的“助推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个人、办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规矩和尊守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有军纪。部队的纪律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的纪律,无论任何人违反了纪律,都必须进行坚决纠正,包括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如果光是提倡怎么做、怎么自觉,而对那些违反规定的同志不给予批评乃至处分,就不能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遵守的自觉性。

三、勇于接受批评

勇于接受批评,是改正缺点毛病、争取更大进步的必由之路。

(一)要“闻过则喜”

一棵树长了多余的枝杈,只有及时进行修剪,才能长成栋梁之材。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只有敢于正视现实,诚恳的接受批评,才能清除身上的“细菌”和污垢,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有句话叫“脊背上的灰自己看不见”,有了缺点毛病,就好比脊背上有灰尘一样,往往自己看不见,而旁观者就看得比较清楚。如果不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帮助“拍打脊背上的灰尘”,怎能保持肌体的健康呢?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批评,就应当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十分欢迎他人经常给自己“拍打拍打”,即使“拍打”得重一点也应愉快接受下来。

有工作就有失误,这很正常,犯错误的事是不可避免的。有了错,就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要把别人的批评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接受善意的批评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小肚鸡肠不敢面对现实不愿接受批评的人,很难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不同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就不同。在一个大的环境中,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内在的工作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感觉自己工作上受了冤屈,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把你放在上级的位置上,你的部署犯了错,你应当怎么办?是放任自流还是悬崖勒马?再说了,领导批评你是为了正确的指导你,为了使你今后不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而不是故意把你引向错误深渊吧。当然,领导有时批评的也不一定全对,方法艺术不一定很适当,作为被批评者,你可以在会上提出来,也可以私下与领导沟通,大家胸怀坦荡荡,凡事好商量。批评的话是没有几句是中听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善意的批评只有方法上的不当,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因此也扯不到个人的品质问题。如果因为领导批评我们就说某某人品有问题的话,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不会有好人了。因为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上,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对待情况处理的意见不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领导的批评是用多年的经验教训,甚至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我们要客观对待批评,辨证的看待自己。

(三)清醒认识自己的错误

有的同志受到批评时,往往态度不冷静,不注意认真反省,急于辩解和开脱自己,这是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的表现。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妨先冷静地把批评接受下来,严格认真地检讨和反省自己,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并作出真诚的检查,这比辩解要强百倍。即使确有解释的必要,也要先承认错误先检讨,然后找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再说明情况。如著名的雷锋式战士王杰,有一次利用休息时间去帮邻近的一位老大爷喂牲口,他顾不得一天施工的劳累,一口气干了四十多分钟,帮老大爷挑满了一缸水,铡了一百多斤草。谁知刚回到班里,就挨了班长的批评,说他组织纪律性不强,外出不请假。王杰开始感到做了好事还挨批评,实在太冤枉,心里不是滋味。后来他认真想一想,感到班长的批评是有道理的,

自己外出不请假,违反了纪律,尽管是为群众做好事,也应该批评。于是,王杰在班务会上主动检讨了错误,并恳请班长今后对他要求更严些。王杰同志严以律己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受了批评就觉得没面子,工作做不好会不会觉得没面子呢?交给你一项任务,你能否独立把它圆满完成呢?人不是全才,所以要去学习,去认识提高自己。工作能力不强,又不善于学习,这是万万使不得的。有错不知错,才是最大的错。浪子回头金不换,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才是做好工作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这才能体现一个人虚怀若谷、追求向上的人生境界。人,要在哪跌倒了从哪爬起来,别拿无知当幼稚,别让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任何时候大家都不能忘记“正人先正已,做事先做人”的人生准则。

(四)要严于解剖自己

这是勇于接受批评的内在动力。古人曰:“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聪明,这是颇有哲理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经引用过曾子的一句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一天要几次反省自己,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更应该严于解剖自己,认真检讨和反思缺点错误,敢于把“刀子”指向自己的痛处,这样才能真正与缺点错误一刀两断,从而获得新的进步。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严于解剖自己、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光辉典范。周恩来同志生前经常讲自己的缺点,说:“有错误要逢人就讲,既可以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以借鉴。”在晚年,他还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陈毅同志一生光明磊落,也经常用自己在参加革命初期因缺乏经验而走过的一些弯路来教育干部。他在63岁生日时,写下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中夜尝自省,愧悔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能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严于解剖自己,不努力清除自己思想上的尘垢呢?

四、坚决改正缺点错误

《周易》一书中写到:“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句话讲的就是对待批评以及改正错误的态度。受到批评,光勇于接受还不够,还要做到坚决改正缺点毛病,而不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或者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从批评中进步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81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