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猫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2017-06-18 10:22:47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猫的故事》课文解析

《猫的故事》课文解析

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这里写住的地方,强调是“一个深巷里”,有何用意?明确:目的是告诉读者自己寓居的特点,为下文写猫从窗户钻来钻去作铺垫。】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①的,卖硬面饽饽②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③的梆子④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⑤。【句解:写周围环境的万籁俱寂,正是为了反衬猫叫的声音之大。】这时候屋瓦上嗥⑥的一声猫叫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⑦,然后一阵跳踉⑧,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句解:写猫叫春,搅得人不安,也为下文写猫育子埋下伏笔。】如是者数日。【句解:“数”表时间之长,意在强调猫叫的烦人。】

【字词全解】

萝卜 ①[卜 (bǔ)占卜

②[饽饽(bō·bo)]杂粮面制成的食物。

③[值更(gēng)]夜间值班。更,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④[梆(bāng)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⑤[万籁[lài)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⑥[嗥(háo)](一些动物)大声叫。

⑦[如诟(g?u)如詈(lì)]像指责又像辱骂。诟,怒骂;辱骂。詈,骂。 ⑧[跳踉[liáng)]跳跳蹦蹦,跳跃。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写“我”在北平居住时,经常有猫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干扰。

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⑨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她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地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句解:此处是全文非常重要的一处伏笔,与后文发现真相、揭示谜底构成强烈的对照。】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一之已甚岂可再乎⑩?【句解:出人意料,猫又从原处进入,

“我”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11),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12)不住了。【句解:一如既往地破窗而入和凌乱不堪的现场,暗示了猫不是为捕食而来。】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13)的人,除了调和鼎鼐(14)之外还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15),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叼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16),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句解:“足智多谋”“贯通”暗示猫难逃一劫。】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17)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句解:介绍捕猎机关的安装方法。】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句解:厨师发明的办法可谓巧妙,照应上文对厨师“足智多谋”“贯通不少的左道旁门”的介绍。】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18)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19)。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20)地赫然(21)挂在那里!【句解:“瘦”“奄奄一息”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同情。】

【字词全解】

⑨[窗棂(líng)]窗格子。

⑩[一之已甚岂可再乎]意思是说:一次就已经很厉害了,哪能还有第二次呢?

(11)[凌乱不堪]不整齐,没有秩序,让人不能忍受。

(12)[按捺(nà)]抑制。

(13)[足智多谋]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14)[调和鼎鼐(nài)]指做饭。鼐,大鼎。

(15)[左道旁门]指非正统的宗教、会道派别。这里比喻不合正统的技艺。

(16)[殚(dān)智竭力]用尽心思,费尽精力。殚,尽。

(17)[箍]读gū。

(18)[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巨的任务。

(19)[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20)[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21)[赫(he)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段解】“我”在厨师的帮助下,将骚扰“我”的猫捉住。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22),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她缓颊(23)。【句解:表现厨师对生命缺乏珍爱之情,与“我”形成对比。】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24),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25),即在猫身上原来的铁丝上系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句解:因为“我”的求情,猫终于免于一死。】只见猫一溜烟似的稀里哗啦地拖着罐头绝尘(26)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怎样理解将绝尘而去的猫比作“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明确:新婚夫妇度蜜月心情愉悦,开车速度快,这里比喻猫逃亡之迅捷。】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27),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句解: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艰难逃生的状态。】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重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28)。

【句解:“我”高枕无忧的想法,也是为下文猫的再次骚扰埋下伏笔。】

【字词全解】

(22)[宽假]宽恕、原谅。

(23)[缓颊(jiá)]为人求情。

(24)[开释]释放。

(25)[膺(yīng)惩]讨伐,打击。

(26)[绝尘]脚下不沾尘土,形容奔驰得很快。

(27)[滚滚]形容急速地滚动或翻腾。

(28)[高枕而眠]垫高了枕头睡觉。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第二部分(2、3):故事的发展。写“我们”对猫进行了适度的惩罚,以免“她”再光顾“我”的书房。

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啦哗啦地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猱升(29)跨院(30)的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地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句解:刚刚死里逃生的“她”,竟冒险重“游”故地,“她”究竟为了什么?】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夤夜(31)

又复光临寒舍(32)?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地念念不忘?【这里连用两个问句,意在表现什么?明确:第一个问句表现“我”对猫的担心,第二个问句表现“我”对猫的深夜光顾疑惑不解,造成悬念。】

【字词全解】

(29)[猱(náo)升]像猿猴一样灵活地攀援。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

(30)[跨院]正院旁边的院子。

【字词全解】

(31)[夤(yín)夜]深夜。

(32)[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段解】写猫不顾一切地返回“我”的书房。

哗啦一声,铁罐坠地,显然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她低声地呻吟了一声,好像是初释重负(33)后地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句解:深夜探险,到底为了什么?再设悬念。】

【字词全解】

(33)[初释重负]刚刚放下重担子,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段解】写猫重新回到“我”家,历史重演。

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典(34),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句解:突出作者对这只猫的憎恨程度,为后文赞颂猫埋下了伏笔。】我先到书房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

(35)?【句解:对猫的异常行为大惑不解。】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36),吓我一大跳,原来“她”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地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句解:行文至此,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她”是为四只小猫而甘愿冒险,表现了母猫伟大的爱。】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37)。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临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句解:“我”的愤怒被临门的喜事所产生的喜悦心情取而代之。】天地之大德(38)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有情(39)。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地冒着危险回来

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40)!【句解:议论,表达了自己对猫的母爱的伟大的理解与赞美,这时,“我”先前对猫憎恶的态度已转变为了感动、热爱。】

【字词全解】

(34)[重典]重法;严刑。

(35)[酣(hān)睡]熟睡。

(36)[窥(kuī)视]暗中察看。

(37)[优待]好的待遇。

(38)[大德]语出《周易·系辞上》。大德,意为大恩、大功德,后来翻译佛经时转意为有很高功德的人。

(39)[有情]佛教用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人和物。

(40)[无以复加]形容已到了极致。

第三部分(4~6):故事的高潮。“我”发现了猫的秘密。

猫的秘密被我发现,

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工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句解:猫生下幼子后一旦被人发现就立刻搬迁,这是猫的特性,也体现了动物母爱的伟大。】

第四部分(7):故事结局。猫把“她”的儿女运出了“我”的书房。

篇二:小学语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的。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课题扩充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

二、段意合并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共写了五方面内容:(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地球是十分渺小的;(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又遭到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毁坏,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5)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三、分析比较,突出重点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如《落花生》一文,第一段讲的是种花生和收花生。第二段讲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花生,谈论花生。显然第二段是重点段,一家人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以花生喻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以此为核心,联系文中其他内容,就不难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一家人在后园过花生节,他们边品尝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以花生来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一定一次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内容的主次,准确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和重点段落,主要内容也就容易归纳了。

四.将设计的问题串起来

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漂流了多少年?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认真思考然后回答,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五、抓重点语句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文章的不同题材,采用不同的概括方法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能力是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帮助学生从浅易处人手,消除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带来的苦恼,使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准确、全面。当然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与平时的教学工作,扎扎实实的进行语文教学,不断地探索,创新。

篇三: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

1、观潮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2、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

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

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一 (二)第二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5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

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6、爬山虎的脚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7、蟋蟀的住宅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语文园地二

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这次“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正是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本组课文的几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这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花名歌谣,按一年12个月的顺序排列,易读易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试读,提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给予帮助。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浅

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内涵的部分。

第三单元

(一)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9、《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回家,不让孩子去他家的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的花园。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的偏见,春

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这篇童话是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

10、《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

11、《去年的树》是一篇沉重的话题,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这是关乎千秋大业之事,连小鸟都看出人类的错误,何况人类自己。通过小鸟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和承诺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类的生活的需求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12、《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求人家的帮助。通过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社会上是有不讲道理的人存在的,这个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战胜困难也很重要。

第四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园地》。

13、《白鹅》、在这篇文章之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整篇课文用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对鹅的

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

14、《白公鹅》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

15、《猫》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母鸡》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


猫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23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