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对油画的认识
时间:2017-06-22 05:38:22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浅谈自己对中国写意油画的认识

浅谈自己对中国写意油画的认识

摘要:在油画发展的道路中,寻求东方与西方的融合,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地方色彩的中国油画,是艺术发展的大的趋势,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发展中国的写意油画,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还要学习西方现代艺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意境 色彩 笔墨 形式 笔触

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形式,油画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油画最初引进中国的时候,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解决方式。20世纪20年代留学归来的一些油画家林风眠、徐悲鸿、都以各自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60年代初以罗工柳为代表的一些留苏艺术家直接提出了“油画民族化”的见解。到90年代,艺术家们对油画表现东方精神的认识走向客观、平实。有关中西方艺术结合的讨论也更具有现实意义了,其中就有一种对油画的“意象”和“写意”的认识。写意油画就是其中引人关注的一支。写意油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情怀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油画家。

一.什么是写意,何为写意油画?

《辞海》对写意一词的解释是:“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向。”它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似与不似:这句话是齐白石先生对花鸟画的总结,和倪云林先生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是一个意思。二是以意写: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情感。三是以少胜多:写意画的笔墨要高度的简练概括,发挥其“意到笔不到”的作用,齐白石画虾不画水但是感觉到虾在水中游;八大山人画荷只是聊聊几笔就使人有身历游池的感觉。当然写意并不是简单的平涂,而需要画家长期的艺术修养的积淀和在技法上的磨练。其共同的目的是重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意向,通过抒情写意来传达自己的画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伍蠡甫先生在《中国画论研究》一书中曾经说过:“意境的根源是自然,现实,意境的组成因素是生活中的景物和情感,离不开物对心

的刺激和心对物的感受,因此情景交融,而有意境。”所以艺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对自然物像简单的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三方面取得的和谐统一的体现。写意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写意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当中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它是通过简练而且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和描绘对象的意态和神韵,从而表达自己的一种情趣和品格。写意的表现方法,画面比较简略,概括,是超脱对象表面形状之后的主观写意,中国写意不是对照现实的模仿和再现,而是通过毛笔的书写性表达画家的思想情趣与精神品格,是从毛笔的书写性演变而来的一种绘画语言。因此,书法成为了中国写意精神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写意中的“写”字,把作者的心灵和对象之间沟通了起来。

二.中国写意油画的现状

中国写意油画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在当代探索中,出现了多样性的探索和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

有些画家秉承"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传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罗工柳、董希文、吴冠中等前辈名家都为这一课题做出过不懈的努力。王克举、王琨等画家也擅长对大自然作画写生,王克举的写生风景把西方表现主义的结构意识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相结合,以一种动态的视野,形成更具本质特征的意象,色彩强烈、激情饱满。王琨以书入画,质朴醇厚。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在油画表现中带有中国绘画思维的烙印,以单纯凝练“写”的方式把感受的意象转化为对事物本质的塑造,当然还有一些画家更注重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意象,传达文化的深层理念。在中国当代艺术得到迅猛发展的近几年,艺术界非常繁荣。写意油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论修养深浅与手上功夫高低,无数的人都奔向写意油画这座“圣殿”,近几年选择吸收和借鉴乃至模仿中国传统写意油画的人很多,借鉴和吸收的角度各不相同,有一部分人简单模仿搬用文人意味和水墨趣味,在表面效果上反复纠缠,有些作品的面貌已失去油画语言特色与优势。表现出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的倾向。写意艺术的深层指向是文化人格的直接外化,古老的文化传统非常讲究人品和画品的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意从来就不是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轻松轻巧,精神和思想的含量才是它冰山下的最大部分。

三.写意油画作品赏析

庞均老先生的油画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表现的笔墨线条,与油画丰富的艺术语言作了完美的结合,成为他画下鲜明利落的分割表现。他对色、线、行的提升和对印象派色彩的的运用在他画下鲜明的呈现出来,成为独树一帜的(庞均风格)不拘泥於传统油画的束缚,融入了中国写意画的潇洒脱俗,凝聚东方浓郁的人文精神,以自由画写意的笔韵构架出具有中国哲学内涵的艺术品味,处处充满类似书法般的抑扬顿挫与流动节奏。庞均老先生以特殊的书法体签名与自创的印章式落款,使其自然而然的与画面产生共鸣。立即体现出其主观的色彩及精神性。画面跳脱三度思维走向二度空间,似与不似,意到笔不到的画风更显得自由豪放,气韵生动 。总之庞均独创的油画风格,具有东方色彩。他在西方近代艺术大师的创作中,看到他们追求的写意性和表现性。正是中国水墨文人画的的特长。他的画打破过去以学院素描为第一的概念,以及画作必须以实物详尽的古典主义,以油画创作出东方人的浪漫韵味。独创带有东方写意趣味的油画风格。在油彩的运用上,庞均一方面综合了西方印象派和野兽派的特点,展現西洋画的热情及表现力;另一方面则结合了中国人文艺术哲学,蕴含东方文人画注重气韵的诗情画意,最终以融会东西之所长的精神及技法,展現出如梦似幻的意境及画品。庞均的作品以色彩和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他的画本中国画的点线面运用非常好,他的运笔追求中国写意画的运笔,一笔所下,力求不改,定行,定色。例如:2005年的《牵牛花与瓜架》(见图1),2006年的《线条》(见图2《白屋小巷》(见图3),2007年的《红色火鹤》(见图4)《玛格丽特》(见图5)《墙里佳人笑》(见图6)从他的画中不难看出,他对艺术的虔诚及磨练,以自由豪放、气韵生动的画趣笔法,抒发西式的热情与爆发力,色彩运用更有他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经验,绘画技巧从繁至简,画面跳脱平面思维走向二度空间,似与不似中、意到笔不到的画风,每每令观者感到趣味与自然轻松。

通过解读庞均的作品。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既保持了油画的语言特色,又把中国画的写意性融合到里面。他油画的写意性不仅仅表现在技法和样式上,他更注重眼睛的观察 ,重视心灵的体悟。他写的不仅仅是客观对象,而且更在于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幅幅静物,一幅幅人体,一幅幅风景都渗透的是作者的情和思,他笔下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精神,但是却丝毫不概念。他把水墨画自由抒

情的笔法引进油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心态很真诚,他以虚静的态度来作画,所以他的画很自由,轻松,外在形式自由洒脱但内在却很有深度。

中国油画家戴士和先生说:“油画也有‘写’出来的,也有‘写’出味道来的。与‘描’相比,‘写’的不止是外形,而是对象的意味;与‘描’相比,‘写’的行笔过程更是对象在画面上形神相生的过程;与‘描’相比,‘写’的每一笔包含更大的精神活动。‘写’的好处并不在于引进书法的程式,而在开辟了新的生机。它让画家的每一笔都变成有趣的甚至可以是惊险的了。”(戴士和《02 03 04笔记三年集》)这正符合齐白石先生所说的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之意。他笔下的《齐白石》(见图7)大块的白色笔触凌厉而潇洒的塑造出了老人头部的基本形象,之后用轻动凌厉的线条准确勾勒出老人颧骨,上下颚及眼镜等边缘,依托灵动有力的笔触衬托出齐白石先生当年的音容笑貌。而白石老人的眼睛则用狂草般的笔法轻松带过,只是寥寥两笔,却让人亲身的感受到白石先生深邃空灵的眼神;而先生颌下地的胡须则凭感觉随笔意做了虚化的处理,这一做法使的画面中老人的表情出现了和蔼可亲。童真无邪的效果。整幅画面气韵生动,一气呵成,大刀阔斧的用笔很概括的表现出齐白石老先生的音容笑貌,看起来极其像但却有很大的造型差异,恰到好处的把握了写意画的似与不似的特征。

青年油画家刘小东的近几年的作品在严谨的笔触中正逐渐结合轻柔写意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例如2002年创作的《眼镜》(见图8)一画男孩面部虽然可以看清五官但额上的那条笔触和面部的笔迹都可以说明他打破理性的束缚,放弃的好多细节的刻画,凭借主观意向,在画面上寻找形式趣味,这正是“心由笔生”的外在表现,是刘小东以意“写”画的印记。他后来的《三峡移民》(见图9)、《温床》(见图10、图11)、《十八罗汉》(见图12)、《吃完了再说》(见图13)他没有追求人物细节的刻画而用飘逸潇洒的大笔触,将巨幅画中的人物表现出来,而且有的背景都留空白。

对我自己来说,一副作品结果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艺术的行为过程,因为绘画过程是心灵表达最活跃的阶段。绘画过程是自然的,随性的,无意的,瞬息的,忘我的,不需要矫揉造作,刻意设计,修修补补,改来改去的去经营。艺术一旦追求唯物主义就失去灵魂。我认为作画没有固定的方法,艺术行为不像数理化那样套公式,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天性,生活方式,

生活环境各不相同。面对所要表现的物象时要从自己最感性趣的地方入手,直接用油画笔作画。用铅笔或木炭条来描型定位是非常糟糕的方法,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对所要表现的物象的第一感觉就会消减。凡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的视觉艺术必须抓住瞬间美。作画时应少用油,或不用油,正如水墨大师李可染名言看齐白石,黄宾虹作画十年总结出六个字即“少用水,行笔慢”。印象派的基本作画方法是用油少,行笔慢,一笔一笔拢颜色,一层一层叠来叠去。写意油画要用油少,行笔快,颜色厚。用笔快速“拖拉”而下。快速逆笔而上推,快速左右横扫,快速拍打,重压,滚卷颤柔等等。这样方可用笔自如使颜色结合与画布。调色应在画布上,不要在调色板上。调色板只是存放颜料的地方。作画时不要刻意的去描应是笔触之间的挤压和叠加产生的形。我的作品《李宏历的肖像》(见图15)我觉的他的鼻子很有特点,我就从鼻子着笔。《袁静同学》(见图14)则重在表现她在白色环境下的状态,手和腿只是大笔概括。《晨曦中的农家》(见图16)重在表现农家幽静。诚然,油画写意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好走的路子,艺术创作不能刻意,凡是刻意的作品一定是矫揉造作不能动人。油画技巧要达到自如的境界,首先必须不停画笔,即使是“天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无法进步不成气候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写意”、“精神”的“悟”。

写意油画的境界全在一念之间,秒差之落笔“定形”、“定色”。一但出手落笔不改,瞬息万变定成败,画中必有瑕疵,但这“瑕疵”正是一般人不知的妙处和天趣。写意的境界不是凭空而产生的,他需要坚实的绘画基础和功力。梵高一生中仅有十年的艺术生活,但却留下了一千多幅油画,幅幅无懈可击,无与伦比。十年春秋三千六百天而已。平均三日半一幅杰作。油画要达到此速度技巧必须百分百的把握,下笔不改,如同水墨。从庞均,戴士和,刘小东的作品中就能清楚的看到。油画用笔和中国的毛笔的用法有同工之妙笔,许多人看油画喜欢软绵绵不见笔触的感觉,这是俗目之见。梵高的个性全在笔触,中国书画家认为,用笔的弊端:“一曰‘描’,二曰‘抹’。”恰恰这是油画自古常用的技法。油画与水墨比较真是望尘莫及,笔触的快慢流动是生命的痕迹。所以艺术性的高低,全在用笔的功力。黄宾虹说:“如挽强之功,如举九鼎,力有一分不足,即是勉强,不能自然。”经现代油画学会了用线条加强张力。古老的方法是先画重色,暗色“压”出线条,现代许多画家反其道用线条,即直接在没有干的颜色上勾勒

篇二:油画课程的心得体会

油画课程的心得体会

得知这学期要上油画课以后,心情不免有些紧张。因为它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油画。我曾欣赏过无数中外优秀的油画作品, 陶醉于画家笔下那灵动的线条,丰富的情感和栩栩如生的色彩,但通过这次自身的油画课实践,终于明白了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对艺术领域的积极投入。任何优秀的作品并非一朝一夕的历炼,它源于画家毕生心血的投入。所以说,任何成功并非偶然。

通过这次的两次模特写生和一次临摹,让我从不会画油画,到会画一点油画, 比想象中要简单一点。在此之前一直都没有接触过油画,认为油画很难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画了一幅再到第二幅的时候,慢慢的就得心应手了,就觉得油画充满了情趣。它体现了我们做事的态度。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要仔细观察人物的外部特征,同时要准确地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喜怒哀乐,并通过造型和色彩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

通过前两张人物写生,我认为色彩的运用很重要,一幅好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内容丰富,感情细腻,色彩充满魅力,一开始我对于色彩的运用很生疏,尤其是人物的脸部色彩把握不好,导致调出的颜色不协调,整个人物看起来是僵硬呆板的,后来,在老师改画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技巧。初学者的我们,太拘拟于造型,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忽略了整体的把握,导致画出来的作品缺乏生动性,但老师的绘画手法潇洒而富有活力,很注重整体效果的把握,做到形中有神,神中有形,神形兼具是画人物画的关键。

画最后一幅画的时候,绘画有了感觉,因为是临摹,所以激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首先从选材上再到上色的时候也是比前面的画更游刃有余。通过临摹,我学到了优秀作品中色彩的运用,画中的色彩统一而不单调,人物生动而富有内心独白。经过一番练习,惊奇的发现画油画蛮有趣的。看着自己认真画出来的作品, 心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

通过这次油画课,我学到了很多画油画的技巧,同时认为做任何事的时候,态度很重要,绘画需要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热爱我们的生活,同时把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艺术。绘画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充分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的表达出来。

学习油画要从最基本的着手,也就是基础。首先是素描,画素描绝不单纯是打轮廓,素

描不仅由线条所组成,它还是具有表现力,有内在的形,有画的全局,是艺术的

雏形。我知

道在素描之后将产生什么东西,它本身包含着全画的四分之三强。阿佩列斯说: “

不要虚度

哪怕是一天连一根线条也画不出的日子

。他已经说的这样肯定,在研究描绘对象时,首先

必须注意整体,向整体要答案。其次,色彩尤其是水粉,我们所要掌握的只有一般规律,即

人物的基本解剖知识,

基本形体结构,

及明暗调子和色彩变化的规律。

要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或人的个性特征,空间感,色调和谐,色彩关系准确等等。我们在水粉写生中,要求形色合

一。

素描中的黑白灰概念在彩画中要以冷暖色块来代替,

用改变色彩冷暖来表现形体的变化。

再次,速写。绘画学习方面以速写最为方便,最简便的方式。速写语言简洁,生动,操作直

接,方便,

趣味的自由变化是它在艺术门类之中不可代替的。

应该说,

速写是一种综合能力

的训练,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有利于锻炼迅速捕捉生活瞬间的能力,

增强形

象记忆能力与造型能力,

保持画家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与交流,

更有利于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

和认识,而且,

跟不同人的多样实践体会,应有很多特殊的收益。

那么最终速写写什么呢?

写形,写神,更主要的是写情。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想,对于我自己方面创作一个大胆的尝试充满兴趣,不时的思考着一些问题,在精心准备之余,却发现还被自己否定,然后在不断的调整,不断的修改,再去探索,这样反复进行着,回头看看自己的仅有的几幅创作,题材大多取自陕南大自然场景,在我的记忆里面,我常常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来画完我的构思,其实在我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情况是边画边想,根据一个形体,或者一块颜色,启发我创造另外一块色彩或者一个更有意思的形体,不断的充实画面和丰富画面。这种尝试在创作中我不是经常用,当然一般情况是先想好了基本的方案,然后形体搭配基本上符合我的构思,就开始动笔了。一幅作品其实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过程是强调感受,没有感受,画面打动不了观者,笔者认为作为创作,首先要打动自己。

当前的议题是创作,在创作中,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从走上书画之路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

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其实,争论远不如实践更实际些。

我曾经想从国外艺术中吸取点东西。色彩更纯一点,运用了许多装饰性的表现手法。色彩上用了较淡的、弱的对比,强调画面构成感,后来又在中国画大写意中,看到了创作动机,中国画写意的韵致和对形的认识与处理方法,很有意思,打动了我,这种写意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觉得他们对所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是吃透了的,下笔的时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笔成形,以形写神。每个局部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都服从一个总的神韵和节奏的要求。在这总的要求下,画了一些国画山水,然后在来创作油画,每放一笔,是笔墨,也是形的一部分。油画如能吸收这种技艺,并结合油画的色彩造型,也许会出现新的面貌,如此而已。 大量地连续地作画,对我的实践很有好处。不断地画,不断地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想法,随时补充一些新的设想,随时试验。首先,很认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图,把画面的构图安排,黑白、色彩构成都考虑成熟,这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动油画刷子就大胆了,也主动了。

为了使画的对象更朴实、更粗犷一些,我用大笔表现留有一些有节奏的笔触,用色在统一中求变化,表现对象大多是农村中常见的生活场面,和陕南特有的风景,来表现这种乡土气息。

这些尝试是在工作之余的油画创作的心得,是我至今油画探索学习的继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就是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修养:首先要有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先进的世界观决定着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格调与品味;科学的审美观使我们正确的把握艺术审美的标准,去追求更高更理想的艺术境界;还要积累丰厚的文化素养,学识素养能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创作的境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艺术表现力;丰富的生活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材料和前提条件。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以及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是绘画创作中必须培养的。

接触油画创作好些年头了,可到现在还没有画出一张好的作品来.怎么搞创作

各种花样变革都被玩遍了,自己无论哪方面都追不上别人.那我画画还有意义吗?

回忆自己从前画油画创作都是先拍好多照片,然后选一些有特点的来画,搞点形式感,色彩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吸引眼球.但有时也感到怀疑,自己这样的表现方法有生命力吗?渐渐对自己的创作方法有了怀疑.后来接触到具像表现绘画基本方法,当时对其了解也不深入.开始学习塞尚的作品,逐渐开始了解莫兰笛,阿西加,贾克梅蒂,弗洛伊德,森,山方这些大师的作品.不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画家笔下的世界是那么的感性和丰满,富有生气!我渐渐理解观看才是绘画表现的源泉.有不同的观看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画面.看引导绘画.那我又反问自己,到底应该学会怎样的观看方式呢?后来接触了司徒立的具像表现绘画方法论文,强调在观看之前要悬置那些先入为主的观验和各种各样的知识的影响.让物呈现原始的混沌状态.所谓澄怀味象,尝试遗物以观物,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不能瘦其真.观看是不断的质疑,画家以笔提问 “我看见的是这样的吗?”画家的看如探般的逼近事物本身,遭遇那种可能的存在的到来,这种看是物我交融的看,是活生生的当下的呈现。能够进入我们的视野是些很难下定义的块面,色彩,线条。当它呈现的同时很快又反身隐匿了,于是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如何才能抓住这种不断呈现不断逃离的感觉呢,在静止的画面上实现这种感觉似乎是不可实现的。然而只有那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眼睛对这种感觉有一种综合的能力。 他能够使各种视觉信息汇聚,聚集。使之呈现一个严密的逻辑和秩序。也许可以称为一个内在的系统。在不断的观看与抹去重画的过程中,各种散乱的感觉幻化为画面上的一些痕迹存留在画面上,然后汇聚到一起,呈现一个深度的空间。这样的画面呈现一种视觉的感性的丰满。画家不断的以笔提问,不断的抹去重来,写生的过程就是视觉不断体验的过程,同时不断地在画布上涂抹,使画面与你的视觉体验达到同一,要关注画面的色彩和结构的秩序,使画面呈现具有在场的气息,

这种气息来源你对微妙色彩关系和结构的把握,来源与你绘画时真实的视觉体验.我想做的就把目光回归关注身边的景物,是把这种转瞬即逝的的体验抓住.使画面呈现视觉的丰满.也许最终没有抓住那种不断逃离不断流变的感觉,也许这张画永远不可能完成,但画家在绘画时所获得的丰富视觉体验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画家画完一幅画后往往会对自己说“也许我只是看见了可见世界的一点点东西而以,”所以画家要不断的挥笔作画,不断的去寻找.

现在的视觉环境已然是一个图像或影像的世界,在新的视觉环境下,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现成的图像成为非常重要和普遍的趋向。这也是执着于当代油画图像符号研究的批评家鲁虹,在看到罗琦那些有意反对机械观看世界的痕迹而透视着油画技艺的古典诗情的作品时,感到有些惊愕的原因之一。

篇三:对油画风格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cn

对油画风格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作者:刘永刚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摘 要:油画发展到今天,其风格另人目不暇接,对多变的风格我们应报什么样的态度?笔者认为,应该认识到风格的形成不是刻意的,与画家的性格、环境、时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油画; 风格;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27-001

油画传入中国是20世纪初期,其发展演变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面对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绘画面对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我们应该报什么样的态度?是学习古典传统不放还是全盘西化演绎个性、演绎前卫呢?真的像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宣布的一样“绘画死亡了”吗?我们在风格上应该如何选择?是决裂?是继承?还是浑浑噩噩不作判断,哪黑哪住呢?

一、作品的风格取决于画家的个性、时代背景

油画传入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19世纪印象派、后印象派画风,凡高与高更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保罗·高更为例,作品总以浓烈的色彩打动我们,走进高更的世界,你会感到热风、热土、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他的作品风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可以讲画家的经历很重要,没有经历就没有生活就没有伟大的作品。

时代背景对一个画家风格来讲是很重要的,可以讲是决定性的,“时代可以造就人”。没有纸的发明就没有魏晋以来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没有佛教的传入就没有敦煌壁画的壮丽景观;没有唐、宋的强大国力就没有山水画的发展完善,明清以来,国画“仿”成为一种风气、与其国力衰败不无关系;没有建国初期的“走出去”(李铁夫、徐悲鸿、颜文梁、刘海粟、林风眠)就没有今天的中西结合,没有“文革”就没有畸形的政治图解。正因为改革开放才产生架上绘画成为边缘的现象,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图像泛滥、信息膨胀,人们需要新的视觉刺激,行为艺术、装置艺术进入大众传媒。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只有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才能不断激发创作的冲动,才能“有感而发”。时代决定生活,生活决定画家的体验,体验成为画家风格形式的决定因素。所以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与其性格、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风格主张借鉴、创新,反对做作、生搬硬套


对油画的认识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30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