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乳痈中医护理方案
时间:2017-07-03 05:40:45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乳痈护理表1111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ID: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气滞热壅证□ 热毒炽盛证□ 正虚毒恋证□ 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ID: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热下注证□ 正虚邪恋证□ 阴液亏虚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ID: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其他:

篇二: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舌红,苔黄。

(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

(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肿胀

1.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 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 2.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

2.使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肢活动。

3.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

4.怀孕6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预防乳痈。 (二)饮食指导

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1.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品,如白萝卜、白菜等。食疗方:萝卜丝汤。

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的食品,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

3.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

2.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 ID: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气滞热壅证□ 热毒炽盛证□ 正虚毒恋证□ 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篇三: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内三科)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妇产科)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内一科、综合科)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妇产科)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外一科)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综合科)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外二科)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外二科)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内五科、外二科)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取胃脘部。

7.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

8.遵医嘱拔火罐,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

(二)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内关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三)纳呆

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

(2)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药熨法(详见附录2)。

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拔火罐(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5.避免服用止痛药物,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及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强的松等。

6.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有无出血情况发生。

(二)饮食指导

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

1.肝胃不和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品,如佛手、山楂、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山药粥、萝卜汤。

2.脾胃气虚证:宜食补中健胃的食品,如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方:大枣山药粥。


乳痈中医护理方案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49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