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现场改善读后感
时间:2017-07-05 07:05:07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的知识--第四章》读后感

读《现场管理第四章“标准”》后感

企业的正常运营应该按照那些已经活得一致认同的准则来进行。这些准则的文字化就是标准。常言道‘无规规矩不成方圆’,标准是用来判定技术或成果好不好的根据,也就是说产品质量、生产流程的好坏、都是由标准来决定的。标准化是质量保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标准,就无法建立一个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在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将生产流程的标准化,通过PDCA、SDCA、5S等方法,科学系统地对生产过程的优化,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以及时间、物料、人力、能耗等的浪费,以减少投入,提高产出,并且产出的是合格产品,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益。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过程和结果的优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长久发展的唯一途径。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只有持续地改进,不断自我完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个人觉得生产活动是始于标准、终于标准,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准,标准是为了规范生产,生产是为了检验标准,正如书上所说的,为了保持运作,这些标准应当得到长期检查与提高。因此公司的质量改善道路,意味这永无止境地检查现行的标准。环境改变,标准也会随之改变,标准本质上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篇二:花小钱办大事--读《现场改善》有感

花小钱 办大事

---读《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有感

闲暇之余读读公司近期发的一本书:日本改善大师今井正明所著的《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

今井正明认为:提高质量和改善工作效果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体现,最具关键性的地方是现场,也就是实际发生行动的场所。所有企业赚取利润的三项主要活动(开发、生产和销售)发生的场所都是“现场”。他强调“现场改善”与欧美管理方式的最大不同处,在于不需要复杂的技术、烦琐的程序和昂贵的设备,只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方式、可视管理等,便能轻易解决组织积弊,获得高水平的质量和巨额利润。

他认为,解决企业各种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创新”--应用最新、最高成本的科技,投资大笔的金钱。另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工具、检查表及技巧,不需花费多少金钱---涉及到公司每一个人---从组织内的首席执行官(总裁、总经理)开始---每一位员工的计划和工作。

他认为,虽然“改善”的步伐是一小步的进行,阶梯式的,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它会带来戏剧性的重大成果。长期而言,所积累的大成果足以得到回报。而“创新”通常借助科技上的突破、最新的管理思想或最新颖的生产技术,来进行大步伐的革命性改变,所带来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令人瞩目、感受到实质性、且经常有争议的成果,“创新”是昂贵的。

“改善”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因为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发觉有不妥之处,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回复到原来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要耗费大成本。这点也是很能适应一般的企业的生产特点,因为企业的生产一般是大规模

的,如果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创新”,一旦发现这次创新有不妥之处,那么再回复过去的话所造成的损失时无法想象的,所以企业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循环式的低风险的改善。在日本企业哲学中,改善被视为逐步提高、逐步转好和深化的进程,是最明确、最简单、最快捷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势之路。

作者还提出,“改善”的实质是持续不断地改进,即隐含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改进工作方法。主要的改善活动有全面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及时生产方式(丰田生产体系)、全员生产保全、方针展开、提案建议制度、小集团活动。“改善”的切入点是“现场”。“改善”的金科玉律是环境维持、消除浪费、标准化。“改善”的目标是实现质量最优、成本最低、交货期最短。

本书构筑了简单的现场改善理论框架,追求用常识性、低成本方法来解决制造企业的问题,接近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

“现场改善”的主体是“员工”,即只有“员工”认同了现场改善的重要性和好处,主动参与和开展一系列改进工作方法的改善活动,才能实现质量、成本、交货期最优的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此说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等至关重要。

如何在员工身上花最低的成本(即用最小的投入)获取巨大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凝聚员工自律地从事现场改善活动,这是所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公司各级管理者在工作“现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下认为:

首先,投入占总成本不到1%的必要的工资、奖金、合理的福利等成本,

保证职工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企业不能轻易通过裁员、解雇或组织重整等各种方式来剥夺员工工作、生存的机会。

从大多数生产企业成本组成来看,人力资源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份额是非常小的,大约占0.63%左右。假如一个企业投入较大精力去做伤害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忠诚度、去削弱经验丰富且技能素质较高员工的士气,降低占产品总成本不到1%的人力资源成本,而放弃了降低占产品总成本99%的其他主要成本,此举措划不来,实属“花大钱办小事”之为。

二是,投入部分情感成本,关注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尊重人、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公司用有所长、用有所用、体现自身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智慧和才能,去参与现场改善,真心诚意地为公司也为自己去实施环境维持、消除浪费、标准化作业(即采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解决和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本增效,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投入奖惩分明的办事成本,多肯定和表扬主动、能干且干好本职及相关岗位工作的职工,适当的惩罚做不好及做不了本职工作的职工,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抑制和弱化人性中不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壮大服务。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逆耳的忠言让人感到不舒服。职工更是如此,有些职工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再苦再累,只要听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一句肯定和表扬的话,疲劳将即刻消减了许多。而我们有个别人非常吝啬赞美之词,甚至于对员工说:这是你的工作。尽管对职工而言,做好本职工作是份内之事,但对领导来说,对大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一个职工不

仅能主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干好相关联岗位的工作是企业和领导幸福、省心的美事。假如遇到如此的职工:就做好本职工作其他事不管我的事,或者领导你怎么布置我怎么做,甚至于领导工作布置得非常详尽我还做不了,你领导不是照样要亲力亲为地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

所以,各级带长的领导,千万不要对你的部下吝啬你的赞美、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回报。

四是,投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务实”成本,营造忠诚做事、真正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让员工感到在公司工作就像在自家做事一样轻松。

1、倡导讲实话、讲真话的良好氛围,摒弃虚伪、捣江湖的工作作风。

2、倡导敢于实事求是揭示问题的良好氛围,摒弃碰到问题相互推卸、掩盖问题、避实就虚的工作作风。

3、倡导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的工作氛围,摒弃埋怨、指责、批评、不分清红皂惩罚的工作作风。

4、倡导制度、规章、规定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摒弃因人而易的不良作风。

五是,投入教育和培训成本,帮助员工立足岗位制订学习和发展规划,提升员工 “保值和增值”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在我们平时人和人的交流和交往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人是想充实自己,想每年、每月、每天学点或做点什么,每天都有一个新起点,每天都有一个超越的开始。

企业何不给予职工搭建和提供更多的平台,比如:引导技术人员多一点

钻研业务少一点人情世故;当他们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像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一样,带头并鼓励他们问“五个为什么”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哪怕是自身的原因)并解决之;培养他们爱业务、钻业务、懂业务、干好工作的浓厚兴趣。

总之,这些花小钱办大事,收大益的成本是值得投入的,而且非常方便办成,不需要经过策划、预算、计划、实施、检验等许多步骤才能实现,只有从现在开始实施即可获取效益。 (侯思 2011-10-26)

篇三:改善读后感

《改善》读后感

2014年1月16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在第六届职工代表大会上作了《价值观是企业的生命线 改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讲话。我矿领导根据集团公司持续改善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也为了提升我矿中层管理人员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把改善工作更好地落实下去,专门购买了日本今井正明著的《改善》一书。通过学习,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改善的意义就是将问题逐一发现并解决,以此推动进步的一种脚踏实地的解决方法。通过这一过程,在企业形成一种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素质、培养人才,使工作的标准确立后不会随意变动的机制,从而又进一步促进了有效的改善,使企业进一步发展。

二、改善的目的是节约成本,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经营发展。

三、改善管理的根基是企业核心文化的培养。改善注重实践和阶段的重复累加,在长期的改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具运用和文化融入成为中国企业改善推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改善的过程涉及的思想、思维意识、以及人队自我的认知是改善推行的基础。作为改善的基础应该是文化的合力,除了制度和改善样板的推广,更加需要传承和不断的思维意识锻

炼,从而实现改善的持续化发展根基。

四、改善的作用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的作用就是由小见大,不要太大的成本投入,通过内部的资源和人的能动性的积极锻炼,加以正确的方法运用,将身边的事物分解,并追求其发展空间的完美化。在公司内部的生产间隙,应该有无数个形成具体的,实战性强的改善人员,通过专业化眼光发现改善点,对员工加以引导,实现全员参与的改善。

五、改善无处不在。在现实生产中,解决企业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利用最新、最高科技和大量资金;另一种就是改善,利用现有工具、技巧和不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改善与西方管理方式不同,它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只需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方式等就能轻易解决生产中的弊端。改善就是持续不断地改进,是一种低风险的生产方式,如果在改善过程中发现偏差或不妥之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纠正。

六、改善永无止境。改善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循序渐进,持续不断。因此,每个人都要把改善做为工作中的一部分,“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成长,年年有成就”。让改善成为企业发展的阶梯,让改善成为员工晋升的桥梁。

总之,通过学习是我认识到:改善是一种思想,它告诉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和思考,不断地否定现状、寻求更高水平。改善也是一种文化,它能为创造具有活力的现场和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改善还是一种习惯,它能让我们养成敏锐的眼光和思维。改善又是一种提高员工品质的有效途径,它要求

我们必须立足现地、现物、现实和坚持原理、原则,将自己融入到整个团队当中。


现场改善读后感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53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