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建瓯历史沿革
时间:2017-07-07 06:59:35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福建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文化

新华网福建频道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 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2O00年底,全省设9个省

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摇篮。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建设专家詹天佑等。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福建人民为反压迫、反侵略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福建人民贡献出万千优秀儿女,作出了卓越贡献。福建是全国重点老区省份之一,老区分布

遍及的62个县(市);其中有46个老区县(市)、518个老区乡(镇)、7772个老区行政村、2919个革命老区基点村。

福建历史沿革

新华网福建频道

(一)闽越族的变迁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广东东部潮梅一带、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古闽人是拜蛇为祖先的。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周晋王卅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疆与楚威王作战,失败被杀,国亡于楚。越王族于是航海入闽,越国国民徙居越迁山(今福建长乐县)。越族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惯与中原华夏族有很大差别,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纹身"的习俗。但勾践却自称为夏禹后裔,居然同北方的齐鲁晋卫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识。越国人善冶炼,福州市北的冶山和剑池,就是欧

冶子铸剑的地方。

·越族入闽之后就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闽越族由此形成。

·无疆又七传至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成为闽越族的首领。与当时的越东海王摇同为越王勾践的后裔。秦始皇占领福建后,废无诸、摇的王号,降为君长,但仍留在闽中,秦没有像对南越那样派守尉令长治闽。秦始皇在福建设立闽中郡,但只是名义而已,并没有实施统治。闽中郡是福建最早的建制,辖地与七闽基本相同(实际上它还包括了今江西铅山县)。

·为了加强对闽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闽越族人迁移到现在的浙江北部和安徽、江西境内等处;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闽中来。这一政策客观为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和闽越族的汉化创造了条件。

·秦末暴发农民起义,无诸率兵由闽中北上,闽越军队跋涉关山,深入中原,参加中州的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达8年之久。作为传播中原文化的工具的汉语,当时给闽越语言极大的影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因无诸有功,封其为闽越王。

·闽越国重新立国后,国势日强,多次扩大领地,成

为汉王朝劲敌。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朱买臣率领大军,兵分四路进攻闽越,无诸的继承者东越王余善在闽中筑城抵御汉军。余善兵败,闽越内部发生兵变,余善被杀。汉武帝把闽越贵族官僚势力阶层、军队、部分人口集中的闽越人都迁到江淮一带居住,闽越国92年的统治到此结束。

·前111年汉置揭阳县,所辖包括整个潮汕、兴梅和闽南、赣南一些地方。前85年,汉廷在福州设立冶县,属会稽郡,这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冶县建立之初,户口不及1万,主要集中在闽东和闽北山区,居民结构主要是闽越遗民,还有少数南下吴(汉)人。

·由于福建的闽越北迁,泉州一带人去楼空,而因秦亡汉兴而不得归的秦人的后裔,则开始在泉州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家园。这前后历时300多年。这批汉人带来的汉语在与少数闽越遗民交际中接受土著语言的一些影响,吸引了它的一些语言成分,但基本保留了上古汉语的主要面貌。潮汕、兴梅一带土著因未遭迁徙,仍不时作乱,波及漳州,而泉州一带仅存失势的闽越遗民,无法形成气候,对汉人无从构成威胁。于是,分散于闽中郡各地的先秦遗民,无不纷纷寻找安靖之处,相聚到此时已人烟稀少且又富庶的泉州一带。 闽越入北迁,汉人入

篇二:福建省情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福建,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地。秦置闽中郡,中央政权始达于福建。汉初为闽越国疆域,闽越北迁之后,自汉始元二年(前85年)汉承认冶县、置东部都尉开始,中经东部都尉从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县,到设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军事管制之下。

三国时属吴国,设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将乐、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以及候官、东安(南安、同安)共9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南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自晋宋至齐梁,福建初属于扬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属下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又归东扬州管辖。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下领建、晋、南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还属东扬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原设置的15个县裁并为四(即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由建安(建瓯)移至闽县。

唐武德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唐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福建经略使开始时专管军事,后来发展为福建观察使、福建节度使,统管福建全省军事、民政、财政,取代道一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府虽然尚存,实际已无权力。唐末,由节度使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属江南东道。5州计24县,其中,望县1个,紧县3个,上县7个,中县2个,下县11个。此外,还有9场、3镇,为以后县的增设准备条件。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先后为闽、殷、南唐、吴越各国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称东都,领福、泉、建、汀、漳五州。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府、州、军实际是同一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福建号称"八闽"。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

破宋都临安(今杭州),宋帝赵显被俘。益王赵昰、广王赵昞逃到福州,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力图恢复宋室江山。后因王积翁叛变,南剑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帝昰由朝臣拥戴渡海去广东。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福建境内同时设立福州、泉州2个行省。嗣后撤复不定。元代中叶,全国分为11个行省,福建境内设8个路,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直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恢复福建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

汀州八府。成化九年(1473年),恢复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终明一代,福建设八府一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下南京,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杀。郑鸿逵、苏观生等迎唐王朱聿键来闽。六月,朱聿键在福州即皇帝位,建元隆武,改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翌年,隆武政权覆灭。

清代,福建区划继承明制。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八府及福宁州。顺治十三年(1656年),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又在澎湖设安抚司。郑经治理台湾时,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增设台湾府,属福建统辖,下设三县一厅。雍正二年(1724年),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龙岩两县为直隶州。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府单独设省。到清末统计,福建省共设有9府、2州、58县、2厅。省与府之间还设4个分道作为派出机构:宁福道驻福州,辖福州府、福宁府;兴泉永道驻厦门,辖兴化府、泉州府、永春州;汀漳龙道驻漳州,辖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延建邵道驻南平,辖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

此外,清代在福建设置闽浙总督(驻福州或杭州)和福建巡抚。督、抚原属临时设置,可是后来迄未取消。由于督、抚权力很大,成为全省最高军事、民政长官,原来正式的省一级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反成属官。另外,清朝还设置管领满洲驻防旗兵的镇守将军,原和地方行政无关,却兼管海关和粮储道、盐法道,遂也成省级官员。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央政权均置福建省。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制度,分设东、南、西、北四路观察使。民国3~16年(1914~1927年)改设闽海、厦门、汀漳、建安4个道;合并闽县、侯官为闽侯县,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改永春州、龙岩州为永春县、龙岩县;废除厅制,改平潭、云

霄为县;析出同安县的厦门岛成立思明县。经过改革,全省计有4道、61县,仍然是省、道、县三级建制。民国23年(1934年)末,废除道的制度,成为省、县两级制;设10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别驻长乐、福安、南平、仙游、同安、漳浦、龙岩、长汀、邵武、浦城等地。这是福建划分专区的开始。经过一段试行,又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在这前后,对县、市也作了调整。民国17年(1928年),从龙溪县划出华安县;民国22年(1933年),改思明县为厦门市;1934年,把光泽县划给江西省(1949年划回);民国29年(1940年),从沙县、明溪、永安县各划出一部分设立三元县,从建瓯划出一部分设水吉县;民国34年(1945年),柘洋(原属霞浦)、周墩(原属宁德)两个特种区改建柘荣、周宁二县;民国35年(1946年),把闽侯县的鼓楼、南台、仓山等地划出设立福州市。这样,从民国35年(1946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共分7个行政督察区、2市、67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直辖福州、厦门2市,分设8个专区、67县。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行政区划调整为2个省辖市、8个行政督察专区、67个县(含金门县)。

1950年,8个专区依次更名为建瓯、南平、福安、闽侯、泉州、漳州、永安、龙岩专区;泉州专区更名为晋江专区,漳州专区更名为龙溪专区,建瓯专区更名为建阳专区;德化县由永安专区划归晋江专区;林森县复名为闽侯县;设立泉州市、漳州市(县级)。

1951年,福州市设立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水上、盖山、鼓山、洪山9个区。1952年福州市设立新店区;厦门市设立开元、思明、鼓浪屿3个区。1954年厦门市设立禾山区。1955年撤销福州市盖山、鼓山、洪山、新店4个区。1956年,撤销建阳、闽侯、永安3个专

区和水吉、宁洋、柘荣3个县以及福州市大根、小桥、水上3个区;三元、明溪2个县合并为三明县;设立南平市(县级);闽侯县划归省直辖。变更后,全省共辖5个专区、2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63个县、7个市辖区。

1958年,撤销厦门市禾山区,闽侯县划归福州市,同安县划归厦门市。1959年恢复闽侯专区,辖闽侯、闽清、长乐、连江、永泰、福清、平潭7个县,专署驻闽侯县。松溪、政和2县划归福安专区。1960年设立三明市(地级),以三明县城为三明市行政区域,三明县归三明市管辖;清流、宁化2县合并设立清宁县,松溪、政和2县合并设立松政县,龙溪、海澄2县合并设立龙海县;撤销南平县并入南平市;福州市设立马尾区。1961年恢复柘荣县;撤销清宁县,恢复清流县、宁化县。1962年撤销松政县,恢复松溪

县和政和县;连江县、罗源县分别从闽侯专区和福安专区划归福州市;龙岩专区的永安、清流、宁化3县划归三明市。1963年设立三明专区,三明市改为县级市,三明专区辖三明市和三明、永安、清流、宁化4个县;福州市撤销马尾区;连江、罗源、古田、屏南4县划归闽侯专区;晋江专区的大田县划归三明专区;福州市撤销马尾区。1964年从南平市、建瓯县、顺昌县析出建西县,三明县更名为明溪县。至1965年全省共辖7个专区、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63个县、6个市辖区。

1966年厦门市开元区更名为东风区,思明区更名为向阳区。1968年福州市鼓楼区更名为红卫区,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福州市、厦门市均设立郊区。1970年撤销建西县并入顺昌县;撤销柘荣县,并入福安、福鼎2县;撤销松溪、政和2县,合并设立松政县;福州市撤销郊区,设立马江区和北峰区;福安专区的松政县划归南平专区;闽侯专区的古田、屏南、连江、罗源4个县划归福安专区;晋江专区的莆田、仙游2个县划归闽侯专区;厦门市的同安县划归晋江专区;南平专区的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个县划归三明专区;南平专区驻地由南平市迁驻建阳县;福安专区驻地由福安县迁驻宁德县。1971年各专区更名为地区;南平地区更名为建阳地区;福安地区更名为宁德地区;闽侯地区更名为莆田地区。1973年莆田地区的闽侯县划归福州市;晋江地区的同安县划归厦门市。1974年恢复柘荣县;撤销松政县,设立松溪县和政和县。1975年福州市撤销北峰区设立郊区。

1978年厦门市设立杏林区;福州市设立环城区,撤销马江区;福州市红卫、赤卫、朝阳3个区分别更名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1979年厦门市东风、向阳2区分别更名为开元区和思明区。1981年撤销龙岩县,设立龙岩市(县级)。1982年福州市设立马尾区,撤销环城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设立三明市(地级),三明市设立梅列区和三元区;撤销莆田地区,所属闽清、永泰、长乐、福清、平潭5个县划归福州市,莆田、仙游2个县划归晋江地区;撤销邵武县,设立邵武市(县级);设立莆田市(地级),莆田市设立城厢区和涵江区,辖晋江地区的莆田、仙游2个县;宁德地区的连江、罗源2个县划归福州市。1984年撤销永安县,设立永安市(县级)。1985年撤销晋江地区,设立泉州市(地级),泉州市设立鲤城区;撤销龙溪地区,设立漳州市(地级),漳州市设立芗城区。1987年厦门市设立湖里区,郊区更名为集美区;晋江县析出石狮市。1988年建阳地区驻地迁驻南平市,并更名为南平地区;撤销宁德县,设立

宁德市。1989年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县级);撤销福安县,设立福安市(县级)。

1990年撤销福清县,设立福清市(县级);撤销漳平县,设立漳平市(县级)。1992年撤销晋江县,设立晋江市(县级),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县级)。1993年撤销南安县,设立南安市(县级);撤销龙海县,设立龙海市(县级)。1994年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南平市(地级),原县级南平市改设延平区;撤销长乐县,设立长乐市(县级);撤销建阳县,设立建阳市(县级)。1995年福州市调整五个市辖区,同时将郊区更名为晋安区;撤销福鼎县,设立福鼎市(县级)。1996年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漳州市设立龙文区;撤销龙岩地区,设立龙岩市(地级),原县级龙岩市改设新罗区。1997年泉州市设立丰泽区和洛江区。1999年撤销宁德地区,设立宁德市(地级),原宁德市改设蕉城区。2000年泉州市设立泉港区。 2003年,厦门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七个行政区,调整为六个行政区。新设翔安区;局部调整集美区;将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将鼓浪屿区、思明区和开元区合并成新的思明区;同时保留现有的同安区和湖里区。

篇三:南平市域体系规划综合报告

前 言

南平市规划局组织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4月开始,2002年9月形成评审稿,2002年11月完成送审稿。2003年7月,南平市人大组织编制组,到各县市人大和政府部门征求意见。同年11月16--18日,福建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评审论证。按照各部门的意见和专家组的技术审查意见,编制组认真修改,完成规划成果。

在此之前,为编制“十五”计划及长远规划,南平市委、市政府已进行了南平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建设生态城市的研究等,以及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了极其丰富、非常实用的素材。城镇体系规划更多地是从空间角度加以落实、加以协调、加以引导。为此,编制组对上述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规划编制单位:

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 院 长:何继光 高级规划师 副院长:郑灵飞 注册规划师 总 工:李圣文 教授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 郑灵飞

编制人员: 何继光 郑灵飞 李圣文 黄钿 福建师范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 所 长: 李永实 教授 副所长: 伍世代 副教授

编制人员: 李永实 伍世代 刘恭祥 王晓文

张善金刘喜波赵小芳

第一章 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坡、闽江上游,故俗称“闽北”。东与宁德市交界,南与三明市相邻,西与江西省接壤,东北与浙江省毗连。界于北纬26o

14′~28o

02′、东经117

o

12′~119o

12′之间。代管省辖邵武、武夷山、建阳、建瓯四市,辖延平区及顺昌、光泽、政

和、浦城、松溪五县。2000年末,总人口304.08万人,土地总面积26280.54平方千米,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城市。

二、历史沿革

南平是中国南方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古闽越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闽越文化。秦汉时期是闽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曾出现过李纲、宋慈、朱熹、杨时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素称“闽北邹鲁”。南宋时成为理学的中心,称为“道南理窟”。

从历史沿革上看,秦代隶闽中郡。汉时,初属闽越国,后为侯官地。建安初年(196~199年)分侯官地置建安(今建瓯)、南平(今延平)、汉兴(今浦城)、侯官(今福州)等5县,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三国时期,南平为东吴辖地。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置建安郡,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郡,郡治建安。下辖10县,即建安、建平(今建阳)、吴兴(今浦城)、东平( 今松溪)、将乐、昭武(今邵武)、绥安(今建宁、泰宁)、南平、侯官、东安(今同安、南安一带)。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治建安。五代时期析建州地置剑州,治所延平,辖延平、剑浦、富沙三县,成为南平境内第二个州级建置。北宋置邵武军,辖邵武、归化(今泰宁)、建宁三县,是南平境内第三个独立行政区。此后,元为建宁路、延平路、邵武路;并与福州等地一起称福建行省。明清为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民国初期曾改称北路道、建安道,后各县直属省。

建国初,分设南平专员公署和建阳专员公署。1956年合并为南平专区,专署驻地南平。1970年专员公署迁至建阳,1989年建阳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称南平行政公署。1995年撤消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至今。其中,1983年邵武县改市、1989年崇安县改制武夷山市、1993年建瓯县改市、1994年建阳县改市。

福建省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报告

三、资源特点

(一)热量资源

南平市地处亚热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年均气温17~19℃,秋温高于春温;年均日照1700~2000小时,春季日照少、夏季日照多;无霜期为227~315天。由于市域内地形起伏变化,热量资源在垂直方向的变化非常显著。 (二)水资源

南平市年均降水量1750~1900mm,北部高山、半高山地区在1800~2000mm之间,是全省最大的降水中心之一。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水的三分之一。

南平市境内河流众多,福建最大的河流——闽江干流横贯其中,闽江三大支流中的建溪、富

屯溪两大溪流及支流遍布全市,有“一江三溪七十二支流”之称。河网密度平均达0.18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70条。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资源总量272.62亿立方米,人均8938立方米、亩均8600立方米;分别为全省人均水平的2.61倍、亩均水平的13.41倍和全国人均水平的4倍、亩均水平的44倍。由于地处山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87.4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150万千瓦,现已开发66.33万千瓦,开发率仅为44.2%,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主要河流有建溪、富屯溪、沙溪和闽江干流南平段。降水是区内河流的主要补给,因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夏、秋、冬径流量分别约占年径流总量的36%、39%、14%和11%。

表1-1 南平市主要河流概况

河流 长度(km) 流域面积(km2) 年平均流量(m3/s) 年径流量(亿m3)

建溪 294.7 16396 579 164 西溪

285 13733 482.8 152 闽江干流

70

3235

1430

450

·西溪为富屯溪与沙溪在南平境内汇合而成。

全市现有小(二)型以上水库441座,总库容76236万m3,兴利库容59313万m3。其中,大(二)型水库一座(总库容10180万m3),中型水库13座(总库容37543万m3),小(二)型水库360座(总库容6775万m3)。“九五”期间新建引提水工程50多处,全市农田灌溉面积达到243.32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78.23%。现有防洪堤总长863.67km,其中十个城区防洪堤总长82.13km。

(三)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3259.3万亩,占市域面积的82.58%。其中,有林地面积2946.2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均拥有林业用地10.86亩。森林覆盖率74.7%,绿化度93.1%,活立木蓄积量1.8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为南方重点林区。同时,南平还是全国竹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现有竹林524万亩。其中,毛竹林518万亩,毛竹立竹7.1亿根,竹林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的五分之二;丰产毛竹42万亩,占竹林面积的8.02%。国家林业部首批命名的全国十个“中国竹子之乡”中有两个在南平(建瓯、顺昌)。

同时,全市林区还是全国小区域单位面积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特异性和过渡性十分突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659.96平方千米,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2.5%。各县(市、区)建有自然保护小区1127处,面积达810.73平方千米。其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蛇的王国”、“鸟的乐园”、“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球多样性保护区”等美称。 (四)土地资源

南平市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岭耸立、低山起伏、丘陵广布、河谷与盆地错综其间。武夷山西北28千米处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为华东第一高峰。基岩多为片岩、片麻岩、花岗岩构成。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市域总面积的85%以上。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海拔700米以下)、黄壤(海拔700~1900米)、黄棕壤(海拔1000~1300米)、山地草甸土(海拔1500米以上)。市域土地面积26295平方千米(3942.15万亩)。根据土地详查情况,截止1998年底,南平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1-2)。

其中,南平市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9.21%,人均耕地面积1.03亩,为全省人均水平的1.98倍。这是南平市发展商品性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但从发展来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南平,实际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容忽视,其人均耕地已比1988年减少了0.4亩,耕地资源的保护已成为南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南平的山林资源极其丰富,这也是南平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资源优势所在。 (五)矿产资源

南平市目前已发现四大类,48种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41种。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7处;铌钽矿、萤石矿储量居全国前列;花岗岩、硫铁矿、金矿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有12种优势矿产的已探明保有储量和可望在近中期(2005年前)探明开采储量,其潜在的初级产品经济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1997年价格水平的静态值)。

福建省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报告

表1-2 南平市土地利用状况(1998年底)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万亩) 占地类面积的比重(%)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土地总面积

3942.15 100 耕地

342 100 8.68 灌溉水田 175.3 51.26 望天田 150.7 44.06 旱地 13.63 3.99 菜地 2.37 0.69 园地 118.3 100 3.00 果园 68.23 57.68 桑园 0.16 0.13 茶园 41.72 35.27 其他园地 8.19 6.92 林地 3144.23 100 79.76 有林地 2659.4 84.58 灌木林 15.77 0.50 疏林地

18.51 0.59 未成林造林地 440.2 14.00 迹地 10.10 0.32 苗圃 0.25 0.01 牧草地 0.54 100 突然草地 0.05 9.26 人工草地

0.49 90.74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1.63 100 1.56 城市用地 2.53 4.11 建制镇用地 4.42 7.17 农村居民点用地 40.58 65.84 独立工矿用地 10.54 17.10 特殊用地 3.56 5.78 交通用地 32.88 100 0.83 铁路 1.90 5.78 公路 16.43 49.97 农村道路 14.55 44.25 港口码头 水域

101.16 100 2.57 河流水面 45.18 44.66 湖泊水面 水库水面 5.06 5.00 坑塘水面 5.11 5.05 苇地 0.84 0.83 滩涂 11.70 11.57 沟渠

33.08 32.70 水工建筑物 0.19 0.19 未利用土地 141.41 100 3.60 #荒草地 80.16 56.69 沼泽地 0.06 0.04 沙地 0.47 0.33 裸土地 0.55 0.39 裸岩、石砾 4.01 2.84 田埂 56.13 39.69 其他

0.03

0.02

注:土地面积数据来源于2000年南平市土地管理局详查资料。

(六)旅游资源

南平市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市域内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夷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面积最大(999.75平方千米)。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茫荡山、归宗岩、湛庐山、浮盖山),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茫荡山、将石),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宝山寺大殿、宋代古瓷窑),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1-3)。此外,还有邵武、建瓯、武夷山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延平峡阳镇)和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

表1-3南平市主要旅游资源

(七)人力及社会文化资源

2000年末,南平市总人口304.0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6人。各县(市、区)人口状况见表1-4。与全省的人口分布相比,南平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266人的43.61%。而且,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都比较明显。河谷盆地及城镇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人口比较稀少。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30.71万人。

表1-4 南平市各县(市、区)人口状况(2000年)

(万人) (人/ KM2

增长率(‰)

人)

南平市 304.08 116 8.76 130.71 延平区 49.46 186 8.52 16.37 邵武市 30.18 106 8.24 10.77 武夷山市 21.53 77 9.66 8.63 建瓯市 51.45 122 7.81 25.66 建阳市 33.90 100 5.19 13.94 顺昌县 24.25 122 8.55 10.12 浦城县 40.22 119 11.45 19.31 光泽县 15.50 69 15.80 7.21 松溪县 15.78 152 4.03 7.96 政和县

21.81

126

10.64

10.75

福建省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据抽样调查,2000年南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5元、职工年平均工资8503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1平方米。

南平历史上人才辈出,现状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570人,占总人口3.2%。其中,高级职称2845人,中级职称25096人。

同时,南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共发现各类遗址860余处,其中古文化遗址800处、古窑址

59处、古建筑135处。近年来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末全市有文化产业机构189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4个、博物馆10个。建阳市、邵武市和松溪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傩舞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拥有两个国家一级图书馆。

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历史上,南平也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一直是福建与内地物流的主要陆域通道,历史称为闽北“黄金通道”,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全省前列。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11.70亿元,占全省的13.44%,位居第三位;在山区地市(南平市、龙岩市、三明市)中名列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区位优势的凸显、其他山区地市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及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强,南平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低于沿海及全省平均水平。2000年,南平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22.78亿元,仅占全省的5.68%,为全省第七位,在山区地市中居末位;人均GDP 7344元,为全省人均GDP的63.03%,仅高于宁德、莆田两市。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1.28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9.57%,位居全省第六位,在山区地市中名列第二位;第二产业产值77.51亿元,占全省的4.53%,居全省第八位,仅超过宁德;第三产业产值84亿元,占全省的5.36%,为全省第五位,在山区地市中位居第一(表1-5和表1-6)因此,就现状而言,南平是福建省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山区城市。

从发展上看,南平市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至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15.87%。 “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41%。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6.09%、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28%;财政收入11.68亿元,年均递增9.71%。但与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其增长速度比较缓慢。1980年至2000年间,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从87.06亿元增加至3920.07亿元,增长了44倍,年均递增20.99%。

表1-5南平市在全省的经济实力对比(2000年)地 市 GDP 第一产业产第二产业产第三产业产人均国内生比增(%) (亿元) 值(亿元) 值(亿元) 值(亿元) 产总值(元) GDP 人均GDP 福州市

1003.235.18 466.73 401.36 16990 10.2 9.2 7 厦门市

501.87 21.24 265.02 215.61 38021 15.2 15.2 莆田市

198.45 36.74 96.68 65.04 6670 12.0 10.7 三明市

254.98 70.29 101.17 83.53 9546 7.6 7.2 泉州市

1045.080.69 559.62 404.77 15907 11011.8 8 8 漳州市

477.36 113.66 188.57 175.13 10607 11.8 10.7 龙岩市

226.68 55.59 93.47 77.63 7922 9.6 8.6 宁德市

218.73 65.91 75.87 76.95 6756 8.6 7.8 南平市

222.78 61.28 77.51 84.00 7344 6.7 6.0 南平市位次 7 6 8

5

7

9

9

表1-6 南平市在全省的经济实力对比(2000年)(续表)

地 市

产业结构(%) 工业产值总人口 其中:农业人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亿元) (万人)

(万人) 福州市

13.47 46.52 40.01 390.55 589.23 424.04 厦门市

4.23 52.81 42.96 232.99 131.27 65.05 莆田市

18.51 48.72 32.77 78.54 298.97 265.19 三明市

27.56 39.68 32.76 84.81 266.72 199.87 泉州市

7.72 53.55 38.73 503.02 654.62 563.61 漳州市

23.81 39.50 36.69 154.46 450.27 373.40 龙岩市

24.52 41.23 34.23 76.93 285.89 234.25 宁德市

30.13 34.69 35.18 62.16 323.57 274.65 南平市

27.50 34.79 37.71 206.98 304.08 223.64 南平市位次

3 8 4 4 5 7 从比较优势和资源特色来看,南平市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突出。1980-2000年,其第一产业年均递增13.63%、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5.58%、第三产业年均递增18.84%。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从1980年的40.68:36.58:22.74调整为2000年的27.51:34.78:37.71,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

由于南平市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全市经济发展在空间上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1-7、1-8)。从经济总量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延平区是最低的政和县的16倍,延平、邵武、建瓯、建阳四市(区)的GDP就占全市总量的65.37%;从相对量来看,人均水平最高的延平区是最低的政和县的3.15倍、地均水平最高的延平区是最低的光泽县的5.03倍。

福建省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综合报告

表1-7南平市各县(区、市)基本情况(2000年)

土地资源 人口状况 总面积

比重 人均耕地 年末总人口 比重 #人口密度 #非农业人口 (KM2)

% (亩) (万人) % (人/ KM2)

《万人》

南平市 26380.54 100 1.03 304.08 100 116 80.44 延平区 2659.66 10.08 0.52 49.46 16.27 186 23.75 邵武市 2851.62 10.81 1.11 30.18 9.92 106 10.22 武夷山市 2802.77 10.62 1.52 21.53 7.08 77 5.82 建瓯市 4214.03 15.97 0.96 51.45 16.92 122 10.00 建阳市 3378.19 12.81 1.38 33.90 11.15 100 8.40 顺昌县 1991.95 7.55 0.79 24.25 7.97 122 6.84 浦城县 3374.73 12.79 1.26 40.22 13.23 119 6.72 光泽县 2232.33 8.46 1.39 15.50 5.10 69 3.48 松溪县 1040.25 3.94 0.96 15.78 5.19 152 2.41 政和县

1735.01

6.57

0.92

21.81

7.17

126

2.65

表1-8 南平市各县(区、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总值 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亿元) % 产总值(元)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南平市 222.78 100 7344 61.28 100 77.51 100 84.00 100 延平区 54.79 24.59 11083 8.47 13.82 27.24 35.14 19.08 22.70 邵武市 32.31 14.51 10734 8.24 13.45 11.49 14.83 12.58 14.98 武夷山市 17.35 7.79 8109 4.37 7.13 4.52 5.83 8.47 10.08 建瓯市 35.58 15.97 6932 10.22 16.68 10.71 13.82 14.65 17.44 建阳市 22.95 10.30 6762 8.77 14.31 5.44 7.02 8.74 10.40 顺昌县 18.18 8.16 7508 4.66 7.60 6.64 8.58 6.87 8.18 浦城县 15.21 6.83 3799 6.70 10.93 4.32 5.57 4.20 5.00 光泽县 9.42 4.23 6110 3.24 5.29 2.57 3.32 3.61 4.30 松溪县 9.34 4.19 5920 3.54 5.78 2.56 3.30 3.24 3.86 政和县

7.64

3.43

3521

3.06

4.99

2.01

2.59

2.57

3.06

(一)农业生产现状

农业长期以来一直都是闽北的特色和优势,南平市也是全省重要的林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农业经济日趋繁荣,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已成为“中国竹乡”、“南方


建瓯历史沿革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56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