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品牌对比网 > 知识宝典 > 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 正文 本文移动端: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

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

2017-04-05 05:48:09 来源网站: 品牌对比网

篇一:南昌二中初三语文课练卷七

南昌二中初三语文课练卷七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yùn赏赐cì倔强qiáng 恍然大悟huáng

B.淳朴chún 玷污zhān 祈祷dǎo梦寐以求mai

C.奢望shē犀利xī湛蓝zhàn 头晕目眩xuàn

D.屋檐yán篡夺cuàn 征兆shào 莫衷一是chō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渡假蜂拥而至安祥低回婉转

B.松弛变幻多姿藉贯提纲擎领

C.提炼不可明状恬静通宵达旦

D.气概迫不及待和谐融会贯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综合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的结果,“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被正式定为广州城市形象的表述词。

B.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目的是通过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平台,让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

C.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迹。

4. 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变为整句。

他是一个热心人。有谁遭遇不幸,他总是去安慰周济;遇到别人家办喜事,他会登门祝贺;逢到雨季,还会去帮人家检查屋漏。

5. 下面句子顺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

①姐姐一直知道我渴望有一个笔记本的愿望,特意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把日记本寄给了我。

②越抄越多,当日记本已经被我幼稚的字体填满了大半本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日记本写满的话,这

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

③这一年,姐姐当上了劳动模范,单位奖励了她一个日记本。

④它是我中学时代至关重要的宝贝,我开始将以前写在田格本或横格本上的东西,一一抄写在这个日记本上。

⑤第一次用上日记本,是上初二时候。

⑥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日记本,墨绿色的漆面,雪白的道林纸,里面还有彩色的插页。

A.①⑥⑤③④② B.③①⑥⑤④② C.⑤③⑥④②① D.⑤③①⑥④②

6. 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提取三个主要信息短语。(每个不超过6个字)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地震发生时,我们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要保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鼻。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搜救信号,就要

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要:

(1) (2) (3)

二、古诗赏析(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凄凉的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文言语段阅读(10分)

阅读宋濂的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9-13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俟其欣悦 ( ) ②媵人持汤沃灌( ) ..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或遇其叱咄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B.故余虽,卒获有所闻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C.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以中有足乐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加点的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品性?谈谈你的理解。(2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1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2分)

四、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土地平旷,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3. 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雄心壮志。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 分)

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________传四海

[情系节日]

(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扬传统]

(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历史像条棉被

商志强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2003年第14期,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2、文章第②、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4、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篇二: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

《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6分) ....6..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孟子告子上》)

②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⑧,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9分)

枯树是xiāng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好像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

生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槐梧的枯树,你得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它肯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得不想,它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它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还是大自然的风刀霜剑?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再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八躺着的枯枝,那情景就像曾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訇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

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命,这是其最后的无私奉献。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xiāng( )嵌 訇然( ) 哺( )育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风姿绰约”中,“绰约”的意思是。“风刀霜剑”的意思是。(2分)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4分)

(1)《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 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2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书中的主人公是。(2分)

4.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学校和班级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请你积极参与。(12分)

(1)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雷锋”的氛围,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 “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 “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3)学校团委将评选校“学雷锋标兵”,请你以班级团支部的名义,为本班同学张光明写一份“学雷锋标兵”的推荐信,参加学校的评选。(50字左右)(4分)

(4)下面是某同学主题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修改其中的语病。(4分)

在春风送暖、万物吐翠的阳春三月,[A]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雷锋的光辉形象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响彻神州的号召。多年来,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并越来越强烈地展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B]我们应学习雷锋精神,奋进求实,刻苦学习,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为使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①[A]句应改为:

(2分)

②[B]句应改为:

(2分)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分)

读书也要讲“姿势”

①看见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觉得很奇怪。可不是吗?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读书也要讲“姿势”?这就难以理解了。

②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不难理解的。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人们日常的每个动作,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几乎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某种姿势。正确的姿势和不正确的姿势,产生的结果往往很不相同。同样,在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验的时候,大家也很认真听取老师傅和熟工人关于操作规程的讲解,并且在机器旁边从事操作的过程中,很注意每个动作都保持正确的姿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一看,情形却很不一样。在这些地方,一部分同学往往表现得很随便,有的顶着阳光,有的背着光线,或者斜倚在书桌旁边,或者蹲在阴暗的角落里,埋头在看书、做习题。还有的虽然坐着写东西,可是,偏偏又把头侧向左边,搁在左臂上,斜着眼睛看右手的笔尖在练习本上移动。为什么他们在这些地方,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就完全不讲究姿势呢?

④我想劝告这些同学,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事实早已证明,有的同学因为马虎大意,缺乏正确的读书姿势,以致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近视、驼背等。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惋惜?现在只要努力纠正,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以外,一般是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的。希望教师们、家长们,配合同学们自己,共同创造条件,形成风气,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

⑤不管是读书或者是写作,不拿出真精神就一定搞不好。坐着比较容易提起精神,这完全符合生理规律。即便我们现在不一定都要强调像古人那样“正襟危坐”,但是,能够坐得端端正正,也决无害处,只会有好处。而且坐的地方还必须注意光线,不要阳光直射,也不可背光。如果能够做到“窗明几净”就更好了。

⑥至于躺着看书等,固然不必绝对反对,可是的确不应该当做正确的姿势。对于一般健康的人来说,如果认真阅读重要的书籍,最好不要躺着。所谓“卧常可以作文”也只能是思索文章的若干要点,或者是病人口授文章的内容而已。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唐代的杨炯,虽然都是有杰出才能的,特别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盈川,在儿童时期就被称为神童,这两人可能有独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们卧读的例子也仍然不足为训。

⑦如今青年同学们读书的风气很盛,大家对于读书的姿势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5.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观点?(2分)

6.第⑥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7.第②段讲了什么道理?与下文之间的论证关系如何?(4分)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作用何在?(4分)

9.请谈谈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二] (23分)

晒旧衣

摩 罗

①要出远门,自然要先去看看母亲。自从十七岁那年,远离家乡去念书,便一直生活在异乡,很少有时间与母亲相伴。每次回家见到那日渐衰老的容颜,都会生起些陌生感,常常不知该说些什么,似乎我离母亲已越来越远。

②正是盛夏天气。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扇,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③家里有两只旧木箱,全塞满旧衣裳。每年夏天,母亲都要翻晒一次。我总要批评母亲太爱破烂,那些东西,何不早日毁弃。然而直到现在,母亲这个习惯还是没改。

④母亲一抱一抱地将旧衣收进屋来,衣服堆里散出热气。我说: “怎么不当垃圾烧掉,晒了几十年了,有什么用?”母亲望望我,那眼神似很委屈,我乃默然。母亲搬过一把木椅,认认真真坐下,像是做着十分重要的事,一件一件整理旧衣。每拿过一件,都要抚弄再三,还常常凝神默想,似乎对这旧衣着迷了。

⑤“这是你父亲的西装短裤,”母亲抬起头,这样告诉我, “是他年轻时做的,只穿过两三回。”那件短裤我早已熟悉,以前每年翻晒,母亲都要跟我讲一遍。每次听到,我都犹如看见,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短裤,在田间耕作。

⑥“这是你外公送你的小袜子。那年你三岁,我带你去浮梁看外公,回来时,你外公抱着你送我们上车站。到了车站,你赖着不从他怀里下来,我抱了你上车,你就乱哭乱蹦要外公。这时候,你外公一边哭,一边塞给你这双袜子。”外公中年迁居浮梁,相隔几百里,我一生只见过他这一回。“他已经死了十五年了!”母亲将那双破烂的小袜子攥在手里,眼睛望着门外,似乎期待着外公的影子突然在门口出现。“那一年,我拿着电报赶到浮梁时,他已经躺在地下,只见一个圆土堆。那边的坟跟我们这边的不同,是圆的。”

⑦母亲流了几滴泪,叹着气,又去收拾别的旧衣,一件一件折好,几乎每一件旧物,都有一段故事在里边。

⑧母亲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收进箱子,神情很是专注,几乎带着一种虔敬,同时还有一丝欣慰。我忽然想到,母亲每年翻晒旧衣,都是过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她既有失落的痛苦,又有怀旧的慰藉。母亲以这一丝慰藉,装点孤寂的老年。

⑨母亲收拾好了,我走上前,将那只箱子搬进房去。吃晚饭时,母亲看了我很久,试探着问我: “你到城里上学那年,穿的那件蓝咔叽褂,还在不?”我说还在。“怎么不拿回家来?”我不再说这有什么用,而是说: “下回带来吧。还有别的几件旧衣,我也一起带回家来。”

⑩母亲听了“下回”,别过脸去,似乎黯然神伤,过了一小阵,才喃喃地说: “这回走了,哪知道何时回来。”  ○11我这回出远门,不是一般的出门,的确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临走的时候,我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请她把我的那些旧衣服,全都寄给我母亲。

 ○12母亲一定会每年都翻晒一次,一定会抚着我的旧衣,追思我的音容。可是,当她含着老泪,讲完一段故事,猛抬头,却见旁边没有人在听。

1988年,写于广州

10.母亲对旧衣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联系全文来看,母亲为什么对旧衣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11.“我”对待母亲翻晒旧衣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方框内填写上恰当的内容。(4分)

忽然明白母亲翻晒旧衣时的心情,答应下次带回旧衣

12.文章选择了父亲的西装短裤、外公送给“我”的小袜子和母亲跟“我”要的蓝咔叽褂这三件“旧衣”来叙写,说.....

说作者为什么如此选材。(4分)

13.本文选自作者摩罗的文学作品自选集《西风的竖琴》,在摩罗的博客里也有这篇文章,其中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正是盛夏天气。我刚放下行李,母亲泡了一杯糖水,送到我面前。又拿起一把麦秸编织的扇子,扇那热气腾腾的杯子,一边说:‘累了吧?这么热的天!’待我喝完糖水,母亲便去太阳底下收东西,原来母亲今天在晒旧衣。”

与本文的第②段相对比,你能否发现作者在整理出版本文时做了哪些细微的修改?从写作语言的角度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5分)

14.结尾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录毕,走送之走: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媵人持汤沃灌 .

(4)同舍生皆被绮绣 .

(5)右备容臭 .以:汤:被:臭: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1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宋濂在求学时,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三、写 作(55分)

19.生活中,你有时可能不经意间随口吐了一口痰,随手摘了一朵花,随心讲了一句话,随意毁了一本书??一般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值得一提。可是,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时候小事变成大事,小错酿成大祸。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待生活中所谓的“小事”。

请以“这可不是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写作提纲:

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一

一、

1.(1)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镶 hōng bǔ(各1分)

(2)槐梧 魁梧(各1分)

(3)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各1分)

(4)你不得不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2分)

3.(1)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两(各1分)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各1分)

4.(1)示例:学习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分)

(2)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或: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把它用在挤公交车上。)(2分)

(3)答题要点:正文中被推荐人的身份明确,推荐理由充分,行文流畅,结构完整,语言简明、得体,50字左右。(4分)

(4)①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雷锋的光辉形象,耳边总会回响起一代伟人毛泽东响彻神州的号召。(2分)

②我们应学习雷锋精神,奋进求实,刻苦学习,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好学生。(2分)

二、

[一]

5.读书也要讲“姿势”。(2分)

6.不能删去。(1分) “可能”一词表示猜测,若删去,表明曹操和杨炯“有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肯定的了,不符合

篇三:对联创作的苦与乐

对联创作的苦与乐

作者:段步武

古人在创作过程中曾经感慨道:“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既说明他治学严谨,也道出了创作的艰辛。贾岛的“推敲”故事更是尽人皆知。作为一个20世纪的中专生,要创作一幅令人满意的对联是何其之难。不过我也不怕人笑话,也想仿效起古人来创作几幅,以自娱自乐。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时,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2008年一场暴风骤雨使我堂弟仅有的三间瓦房轰然倒塌,所有的家具、衣服被絮、粮食毁于一旦,这对于本来就穷困潦倒的堂弟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他跪在风雨中哭了一天一夜。。。。。。乡村干部闻讯赶来,决定筹集一万元救灾款帮助他重建家园;崇阳县民政局龚局长也带来了2000元救助款,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建起了三间平顶房。迁居日,我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

执政为民情深似海

扶贫济困恩重如山 横批:喜迁民心居

写完后,我反复读了好几遍,不仅为自己信手拈来了一幅对联而沾沾自喜,更是从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我为自己能在十几个字中把对政府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而感到有点骄傲和自豪!

2009年8月,我同事沈庶唯的两个儿子双双考取大学,小儿子考得最好,被武汉大学录取。这可是一件大喜事,这不仅是沈氏家族的幸事,也是整个铜钟的幸事。这么大的喜事, 必须设盛宴款待教师和道贺的众亲友。按习惯,在家设宴是要写幅对联以示庆祝的。我是老沈的老朋友又是老同事,我早就说过,他的儿子上大学时我要送他家对联。现在该是兑现的时候了。写什么好呢?一般来讲,升学典礼应当体现孩子学业有成,还要体现孩子前途远大。按照这个思路,我想出了这样一幅对联:

十年寒窗终越千重雄关

一鸣惊人竞驰万里征途雄鹰展翅

写完后又一想,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这不多见,必须在对联中体现出来才好。经过反复推敲,决定作如下修改:

攻书山兄弟联袂跨越千重雄关

步青云哥俩并肩驰骋万里通途 升学典礼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正是他们兄弟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不把这个意思体现出来,那这幅对联就失去了特色。这样修改后,表情达意都做得比原先那幅好多了。 事实上这两个孩子进入高等学府后不负众望,成绩非常优秀,小儿子武大毕业后仍然继续学习,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专业课就是地理学。于是我想到了这样一幅对联,想送给这个孩子以自勉:

勤学苦练岂只光宗耀祖

博学多才志在经天纬地

上联中的那个“只”字,如果改成“为”字,效果怎么样?有待进一步去研究。 2010年春暖花开时节我回到农村老家作客,正是何十云家喜迁新居之时,主人要求我为他家撰写几幅对联以示庆祝,写什么好呢?我边思考边踱步到村前田园小路旁,抬起头来,

只见村前一片竹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绕过村前,浅浅的溪水清彻透明,在布满了的鹅卵石上翻腾而下,阳光照在被击碎的溪水上,溪水闪闪发光。。。。。多美的家乡山水啊,于是我提起笔来,写了这样一幅对联:

风吹绿竹摇苍翠

日照清溪翻金浪 横额:洞天福地

又在他家的机器加工坊贴上一幅对联:

皮带传动财源滚

机器轰鸣家道兴 横批:勤劳致富

前一幅对联,字面上是在写家乡美景,而实际上是从内心里表达出党的富民政策好,已经让老百姓得到了大大的实惠,而且他们过上了阳光般的生活,农村真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0年襟弟甘天完在崇阳县隽水河畔四级电站旁买了一套商品房,要求我为他撰写一幅对联。写什么呢?我无从下手。只好来到他家进行实地观察,这样也许会触动灵感吧。我骑上摩托车沿着宽阔的沿河路,来到四级电站的大门口。进到楼梯间,拾级而上,爬上六楼新房,推开窗户,只见远处城市、乡村风光尽收眼底;近处便是那条宽阔的隽水河;高大雄伟的四级电站拦截滔滔的河水,利用河水落差发出强大的电流输往四面八方。看到此情此景,我猛然联想起古人的一句名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灵机一动,何不借用一下这句名联?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

窗含隽水千秋业,

门临通衢万里长。 横批:安居乐业

虽然对仗不很工整,但意义和气势多少也有些不同寻常。有许多客人看了这幅对联后都说借用得妙。听了人们这样的赞赏,心里自然是乐滋滋的。

年轻的教师王老师,于2004年5月在天城镇建起了一栋新房,迁居之日,要求我写幅对联。我想,对于工资收入非常低的青年教师来讲,是很不容易的。

联想到这些,我提笔写道:

智慧托起明天太阳

俭朴造就今日辉煌喜迁新居

虽然比较普通,却也道出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兴家立业的艰辛。

2009年10月27日 ,是我的同事程国助、廖细华夫妻乔迁志庆的大喜日子。他们也提前通知我作好准备为他撰写一幅对联。这二位是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非常负责任,在2009年夫妻双双分别评为乡级和市级劳模;在家里孝敬父母,爱护孩子;对同志也是热情有加。生活非常俭省,有了一点积蓄后就在天城镇光彩大道旁建起了一栋楼房。乔迁之喜,作为同事和朋友理当效劳。毕竟水平有限,为了这幅对联真是绞尽脑汁,写了丢,丢了写,最后形成了对联的雏形:

传道解惑树师范长放光彩

创业兴家传美德永驻天城

这样写了,仔细读一读,总觉得不满意,因为这两位老师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发挥,现在的荣耀不能代表他们的将来。经过认真思考后,作了如下修改:

传道授业铸师魂荣焕光彩

砺志兴家杨美德誉满天城乔迁志庆

这样修改后读起来就顺口多了。

大约在2004年左右,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初三学生分成快慢班,有许多被分在慢班的同学感觉脸上无光,学习起来没劲儿。我作为一个老师,决不能让孩子们去自暴自弃而坐视不管。所以,除了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辅导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他们鼓劲。元旦到了,我们决定举办一次比较隆重的文艺晚会,让孩子们自己去排练节目,自己去组织活动。我主动为他们撰写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怎么写?我颇伤了一番脑筋。写点吉祥喜庆的话也可以,但没有多大意义。我想,现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鼓励,那就写点鼓励的话吧,说不定小小的一幅对联对孩子们的人生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呢。这两个慢班正好相邻,就写两幅,让两幅对联联成一体。于是我想起这样两幅对联来:

自尊奏响生命的乐章

自信杨起理想的风帆 好好学习

自爱铸就高尚的人格

自强演绎精彩的人生天天向上

在文艺晚会的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发了言,这些发言,感动了所有的学生。我也借此机会,针对这两幅对联而借题发挥,对学生们进行鼓动工作。说也奏巧,这两个班在中考中竟然有三位学生考取了重点高中。这当然不完全是这两幅对联的功劳,这得归功于学生们的勤学苦练和教师们的精心辅导。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老师对孩子们的不离不弃并且做出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还能有这样的成果吗?

2014年10月14日,是老沈的儿子沈冰浪与儿媳陈祈晨喜结良缘的大好日子。老沈在办公室谈到对联由谁来写时,我说:“你家时哥不是名噪一方的才子吗?他不仅才思敏捷,一手毛字也是风流得很啦!就让他来写吧!”老沈说:“这段时间他特别忙,我不想打扰他。”德武便提议:“就让老段来写吧!”这下就把我难倒了,从内心来讲我倒很乐意为他撰写这两幅喜庆对联,可是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担心难以胜任,因为他的那个家族文人特别多,儿子儿媳又是非常优秀的学子,亲朋好友又都是很有头脸的人,弄不好就会影响到他家的喜庆气氛。但这是不能推托的,决不能却了朋友的信任,于是欣然答应下来。答应是答应了,可是怎么构思呢?我瞑思苦想,就是想不出来一个好的构想来。这时候我忽然想起我的老同学罗亚雄来,他不是写对联的高手吗?何不向他求援?于是我便发个短信,请他帮帮忙。果然,他答应为老沈出一点力送他家一幅对联。

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另一半还是由自己来完成吧。首先我想写一幅嵌名对联,将两个孩子的名字嵌进去,然后,将他们既是同学又是恋人的关系写了进去。这样构思后,我动

笔写下了这样一幅:

学海冲浪共杨理想风帆竟达彼岸

蓝天比翼同祈爱情花开终成眷属 永结同心

写完后读一读,觉得有点呦口,问题就在上联中的那个“共”字上,如果改为“齐”字则顺口多了;还有,一个“浪”字和一个“祈”字,虽然把他俩的名字嵌进去了,可是在对联中的位置却错开了。不行,换一幅吧。于是我又顺着原来的思路写下了这样的一幅对联:

同窗友谊如冰清玉洁常留人间

纯真情爱似晨曦晓日永驻心中佳偶天成

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不行,好像有点古板,更多的是别扭做作,也缺乏喜庆气氛,平仄上也有问题。我想,还是将上一幅修改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于是我想到这两个孩子读书时上进心强,是高等学府的高材生,将来一定前途无量;我们做长辈的也无不希望他们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于是我又提起笔来,将前一幅改成这样的:

学海冲浪竞风流前程似锦

蓝天比翼秀恩爱幸福如歌喜结良缘

这一幅比前两幅好多了,不光有点文气,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两个孩子的蓬勃朝气和恩恩爱爱;也写进去了我们长辈们对孩子的良好祝愿。不管怎样,至少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自然。我决定就用这幅对联!当这幅对联写成时,老同学罗亚雄也用短信发来了一幅对联:

同窗结连理同跨骏马驰千里

共笺缔良缘共托关睢咏百年诗题红叶

这幅对联对仗工整,也与两个孩子的经历相吻合,无须修改。于是我拿起手机,把这两幅对联用短信发给了老沈,希望老沈也斟酌一下。

回到学校,老沈和德武都认为我老同学的那幅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对我写的那幅却提出了不同意见,都说我写的那个“秀”字不妥。我说,这是个网络热词,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含蓄和保守,做什么事都想让人家看看,借此来推销推销自己,同时也让大家来分享一下他们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体现了当今年轻人的自信和进步。可是他们还是坚持认为不妥,好像孩子们的恩爱是为了让别人看的。我一想也是,一般人是无法体会到我的这层意思的。改了吧,可是用哪个词来代替呢?我们一同想了很多词,都没有想出更合适的,最后就用德武说的那个“相”字,虽然不尽人意,但总比那个“秀”字强。下班时,我骑着摩托车都在想:那个“相”字也不合适呀。既然是在蓝天上比翼双飞,那蓝天上不是有白云也有太阳呀?我们不是经常说“去沐浴阳光吗?”如果把那个“秀”字改为“沐”字岂不更好?终于,一幅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对联撰写成功了:

学海杨帆竞风流前程似锦

蓝天比翼沐恩爱幸福如歌喜结良缘

这幅对联看似寻常,其实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而创作出来的!有人说:“好汉是逼出来的!”这句话不假,如果老沈不要求我创作,恐怕我只有照抄别人的份了,当然也就看不到这样一幅对联了。

我有个姐夫,做生意多年,因为没有文化,不懂经营之道,生意时起时落,有时候被人

算计几乎倾家荡产。但他在挫折面前从不屈服,表现出了一种大丈夫的骨气和傲气。我对他的这种傲骨精神深表钦佩。有一年过春节,我在家里为他撰写了一幅春节对联:

铁骨铮铮笑看人生风风雨雨

财源滚滚喜迎新春火火红红 财源广进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对联书籍更是浩如烟海,有无数的名句千古传颂。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负有传道授业的重任,更要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4.11.2.


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出自:品牌对比网
链接地址:http://www.yuan0.cn/a/301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
相关文章
  • 关于学业有成的对联

    南昌二中初三语文课练卷七南昌二中初三语文课练卷七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2分)1 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