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化学知识的总结
时间:2019-03-22 10:26:24 来源:76范文网

化学知识的总结 本文简介:

化学知识的总结(一)离子反应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个基本要求(1)与事实相符。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即产物必须符合反应物的性质、量的多少、离子配比的大小等因素(2)化学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①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2SO4、HNO3、HCl、HB

化学知识的总结 本文内容:

化学知识的总结
(一)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四个基本要求
(1)与事实相符。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即产物必须符合反应物的性质、量的多少、离子配比的大小等因素
(2)化学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
①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2SO4、HNO3、HCl
、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及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
②微溶物的处理: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一般写成化学式;反应物的微溶物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灰乳写成化学式Ca(OH)2,而澄清石灰水则写成离子符号Ca2++2OH-
,
Q-
R$
\+
d4
w"
V:
M,
H??G

③多元酸的酸式根离子,在水溶液中除HSO4--外,其它均不能拆开,如NaHCO3在溶液中只能写成Na+、HCO3--,而不能写成Na+、H+、CO32-
??g0
i&
V.
J"
q"
a)
I;
^0
o+
w*
\
(3)符号符合实际。“↑”“↓”“=”“≒”等符号要符合实际,如NH4++OH--:一般未作说明或在浓溶液中应写成NH4++OH--=NH3↑+H2O;而在稀溶液中反应可写成NH4+OH--≒NH3·H2O。又如盐类水解若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其产物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由于双水解反应很彻底,故生成物出现不溶于水的物质或气体物质,均要打上“↓”或“↑”符号,中间用“==”连接!
R%
_,
M"
H2
n5
B9
s
(4)两边守恒。两边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
$
R&
b:
G.
k"
Y0
n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
Z;
y3
i%
u0
z:
S-
u(1)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与SO42-、Ca2+与CO32-、Ag+与Cl--等$
L!
q+
v.
H;
B*
R"
f#
S
(2)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S2-,NH4+与OH--等
(3)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OH-、CH3COO-、F-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I-;NO3-(H+)与Fe2+、S2-、I-等
(5)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Al3+分别与CO32-、HCO3-、SiO32-、AlO2--等
(6)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C6H5O-(C6H5OH)等
(7)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如HCO3-、H2PO4-分别与H+或OH--等
(8)注意题目提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应多H考虑+或OH-8
d4
r/
H&
V/
v-
[%
N#
h
(9)注意题目是否为无色溶液,应考虑具有颜色的离子,如Fe3+(黄)、Fe2+(浅绿)、Cu2+(蓝)、MnO4--(紫)等离子
(二)酸式盐知识归纳(碱式盐相关知识类比)7
i"
h;
|;
v7
y"
x.
b
一、酸式盐的生成
酸碱不完全中和:H2SO4+NaOH=NaHSO4+H2O
正盐与酸的反应:NaCl+H2SO4(浓)=NaHSO4+HCl↑
过量的酸性氧化物跟少量的可溶性碱溶液反应:CO2(过量)+NaOH=NaHCO3
过量的酸性氧化物与少量相应酸的正盐或更弱酸的盐反应:4
~5
R&
o??J/
u!
y!
n!
x
Na2CO3+CO2+H2O=NaHCO3
/
d$
i7
?7
[#
@8
]??I9
t"
XNaAlO2+CO2+2H2O=NaHCO3+Al(OH)3↓
二、酸式盐的性质
1.酸式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规律一般是:酸式盐>正盐。但是碱金属元素中有例外,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比NaHCO3要大。
5
?"
i"
x0
X"
q:
I6
`0
B3
k"
l??l2、与酸式盐有关的反应: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含强酸酸式盐)反应。另外,弱酸的酸式盐受热通常易分解
三、酸式盐的水解及电解
酸式盐的水解
:
`$
Z%
]6
i-
A6
j#
Q1
D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如,HCO3-+H2O≒H2CO3+OH-
酸式盐的电解?
?若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式盐的水溶液,假如是含氧酸的酸式盐,实质为电解水。
四、离子共存问题
弱酸的酸式盐离子(如HCO3-、HS-等),不能与H+或OH-大量共存
HCO3-、HPO42-等酸式盐离子,在溶液中能与Al3+、Fe3+等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因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当Al2(SO4)3与NaHCO3起反应时可得到Al(OH)3并放出CO2这个反应原理应用于泡沫灭火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V%
e&
q9
Q9
R2
O7
`&
T#
|
AlO2-与HCO3-在溶液中也不能大量共存。但这不是水解,而是因为AlO2-的水解促进了HCO3-的电离,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CO32-
%
x+
[5
X&
S.
v.
bHS-、HSO3-等酸式盐离子通常具有还原性,因而不能与Fe3+、ClO-等具有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e$
|-
B.
[9
H&
Y(三)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4
k/
H-
K#
D&
t4
B1.差量法1
x%
U*
d6
s,
k(
y.
f9
v8
{?
?
差量法是根据变化前后,化学方程式中某种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热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关量成正比。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由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比例式,解出答案。常见有利用质量差求解、利用气态物质体积差(或气态物质的量差)求解等
%
Q:
j6
x5
z;
M*
O"
\)
K0
m6
c2.守恒法+
J3
Y;
a,
?,
a6
M
?
??
?以化学式中某两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守恒。运用守恒法解题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提高解题速率,又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常见有根据原子或离子物质的量守恒计算、根据质量守恒求解、根据正负电荷数守恒求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原则等*
K6
I,
@*
_;
T+
?9
m2
y%
u*
]
3.关系式法
*
`-
R4
~$
j+
q)
k8
k??|

?
?
多步连续反应(即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初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快速、准确地解出答案。用关系式法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而建立关系式一般途径是:(1)利用微粒守恒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方程式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和建立关系式等
除以上常见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外,二元混合问题常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但因为十字交叉法表述麻烦本人不推荐在计算题中采用这种方法但推荐在客观选择填空题采用这一方法快速解出答案;另外有些题目需采用极值法,这类题目一般条件不全无法求出确切答案,须借助极端讨论的方法来求出答案的可能范围等
(四)有机物专题$
|0
](
J3
a+
J9
J"
@
?
??
???详见《谈高一的有机学习》
"
^&
t-
r"
O+
C:
s3
z,
x(五)氯及卤族元素
+
G7
o*
L,
^9
G5
m2
d#
z2
I?
??
?
卤族元素向来是每次考试的热点,普通考试这样,高考也这样,需深入掌握"
c3
|0
d???8
J?
??
???卤族元素即为VII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化学符号分别为F,Cl,Br,I,At。
(
w2
f;
K8
k??E,
|-
\$
r一、氯气
9
Y??6
I+
N7
z0
}1、化学性质——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
%
`4
N6
K2
X)
H5
x$
U;
n(1)与金属反应——Cl2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除极少数不活泼金属),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2
Z&
\*
[2
d6
U:
v-
i
2Na+Cl2=2NaCl(白烟)
:
@&
[??Y*
G4
Z.
|2Fe+3Cl2(△)
=2FeCl3(棕褐色)"
};
G??g8
f0
w;
V.
v/
|3
J2
h
Cu+Cl2(点燃)=
CuCl2(棕黄色的烟)
7
I"
K-
~$
v#
N%
b9
o!
D注意:由Cu在Cl2中燃烧的现象说明无水CuCl2为棕黄色固体,只有溶于水其颜色由于浓度不同显绿色或蓝色.#
w%
A!
^&
W???&
\6
~"
y
(2)与氢气的反应3
z%
C6
r,
d/
l"
X:
r0
A
.
y4
i3
q#
S(
S8
L&
B
纯净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HCl气体,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即盐酸。
:
u"
x,
W0
@+
N3
T2
D-
P二、卤族元素
1
P/
}-
l#
U"
O#
F,
I#
s1、物理性质6
M0
t!
["
V9
F2
h/
B7
u;
l
(1)熔、沸点低,均为分子晶体,
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
s#
H"
X:
_8
Q"
o7
@
(2)颜色
"
_/
y*
z/
`1
n:
s逐渐加深,F2
(浅黄)→
Cl2
(黄绿)→Br27
l&
L4
j+
b5
V%
R;
P??2
H
(红棕)→I2
(紫色)
*
q.
e+
X!
h1
y(3)溶解性:①水中,除F2与H2O反应外,其余均不大

$
j"
F+
D:
a,
Y;
E*
[②有机溶剂中,比水中增大得多。颜色:溴:浓度由小变大,颜色从棕红到红棕。/
E&
d"
o,
O"
`:
m.
X"
K
I2
在介电常数大的有机溶剂中,呈现棕黄→红棕(浓度大),
在介电常数小的有机溶剂中,呈现紫色(分子状态存在)

1
w#
e#
w;
j"
G1
F$
x)
h:
N0
^:
F0
M"
v
③碘还可溶于碘化物(如KI等)中,形成多碘离子6
C5
W3
\7
c"
w&
R$
l,
n
2、化学性质
*
q8
K#
F9
v&
a#
U"
d&
e,
I8
n8
u⑴
与金属、非金属的作用7
N(
x,
E4
I3
x$
L;
T
 氟能与所有金属和非金属(除氮、氧和一些稀有气体外)包括氢直接化合,而且反应常常是很猛烈的,伴随着燃烧和爆炸。氟与单质的反应总是把它们氧化到最高的氧化态如把Co、S、V和Bi氧化为:CoF3,SF6,VF5,BiF5;而氯与它们反应生成的是:
CoCl2,SCl4,VCl4,BiCl3)
X6
C5
f,
w/
g6
])
_6
V%
W 在室温或不太高温度下,氟与镁、铁、铜、铅、镍等金属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金属氟化物薄膜,可阻止氟与金属进一步的反应。在室温时氟与金、铂不作用,加热时则生成氟化物4
{,
f7
D3
d2
H*
U
氯也能与各种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除氮、氧、稀有元素外)直接化合,但有些反应需要加热,反应还比较剧烈,如钠、铁、锡、锑、铜等都能在氯中燃烧。9
c"
w6
A1
_+
a;
N;
s(
T
 潮湿的氯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铂起反应,干燥的氯却不与铁作用,故可将干燥的液氯贮于钢瓶中。氯与非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如氟#
I0
T??d+
Q)
J!
f(
X8
c)
\
 一般能与氯反应的金属(除了贵金属)和非金属同样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的活性不如氯,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5
z,
d7
W(
t"
q(
[(
k"
Z#
P6
M
三、卤化物
,
z6
@??L&
S)
a卤素和电负性较小的元素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化物。卤化物又可分为金属卤化物和非金属卤化物两大类$
V.
I"
O"
t5
}:
H#
r#
z0
E3
N
1、非金属卤化物3
?5
t??p/
h$
U1
~9
h5
H*
W8
k
非金属如硼、碳、硅、氮、磷等的卤化物它们都是以共价键结合,具有挥发性,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有的不溶于水(如CCl4,SF6),溶于水的往往发生强烈水解(如AlCl3)。
(
p+
o???%
`$
C7
o!
k"
f2、金属卤化物
"
V4
R??D%
T;
w$
|7
o溶解性:大多数卤化物易溶于水,Cl、Br、I的银盐(AgX)、铅盐(PbX2),亚汞盐(Hg2X2)、亚铜盐(CuX)难溶。氟化物表现反常"
H-
`??M/
i+
|#
z*
A??q
若基本上是离子键型时,则氟化物难溶,如CaF2难溶,CuCl2→CaI2易溶4
A5
G3
_6
E3
H-
k&
K&
C9
v!
j
若基本上是共价键型时,则氟化物易溶,如AgF易溶,AgCl→AgBr→AgI
难溶,且逐渐降低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z8
j1
H-
z3
O4
]+
C4
g9
]一、基本常识
&
q-
h&
t!
|!
`5
\4
w??L8
T1.试管加热时,外壁有水珠未擦干会引起炸裂
(
f1
T%
m.
j:
B8
K2.试管加热后为了迅速冷却,下端浸入水中会引起炸裂"
}&
~+
Q"
e/
s%
z
3.试管加热时,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不加热时不超过1/2&
B(
R??w;
N"
f-
s+
U!
K
4.烧杯不可加热,应加垫石棉网
6
T:
p??Y1
?2
]5.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但不能迅速冷却
9
Y#
A%
G(
f6
V"
@/
D7
Q6.蒸发皿和坩埚都要用坩埚钳取放8
}&
S;
I+
l2
J2
U
7.酒精灯中酒精洒在桌面上,用湿布扑灭
+
^%
J4
f!
z-
~&
J8.锥形瓶可以代替圆底烧瓶组装气体发生装置3
V4
e!
U0
q"
R9
^"
v9
f5
K*
l
9.干燥的,无腐蚀,不吸潮的块状固体如锌粒应放在称量纸上称量,若为腐蚀吸潮固体或液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I6
V8
k+
V5
e??\$
_;
K
10.量筒不能量取热的液体,不能稀释溶液,也不能用做反应器
&
d/
N(
U9
t??Y,
q8
K8
g.
r11.容量瓶上若标有20℃字样,则转移到瓶中的溶液应在20℃左右
$
g&
}6
[)
u:
{-
_+
m3
M12.配制NaOH
或H2SO4溶液时,需要冷却后再转移定容
#
~$
t&
R,
`;
l5
o$
l#
}*
t8
e13.为控制水浴温度,温度计应悬挂于水浴中,水银球不触碰器壁
0
N*
Z"
m+
b3
u!
c
1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的略下部位
9
[.
@/
s0
l9
k#
p15.几种烧瓶都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p5
U3
},
~0
`-
p6
N
二、基本操作
:
J-
i(
e7
x.
[7
x.
q1.坩埚用于固体物质高温灼烧,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和浓缩溶液。

+
[;
o$
O1
_4
B.
S/
c-
g:
M"
Y&
a2.燃烧匙在较高温度下灼烧能与其材料反应的物质时,需在匙底部放一层沙或用石棉包住3
Y0
U(
S9
I*
j9
Q0
I5
M%
s8
j+
|
3.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左物右码)。加砝码的顺序应遵循从大到小原则
#
f??N,
I%
F4
e4.分液漏斗分液时,遵循的顺序是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防出
#
a/
R;
B(
@"
k5.易潮解,腐蚀性固体或液体类型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仪器中称量
5
l??Z3
e!
h??D+
t5
{9
w6.称量前游码在“0”刻度,左盘高于右盘,应调节调平衡螺母
6
_!
w-
K,
d7
@$
P3
f-
T7.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装水倒立看是否漏水,再旋活塞180°后重复,看是否漏水。
:
r!
o,
v+
t1
x8.坩埚应在泥三角上加热
$
h!
G4
O0
z+
{4
D9.盛酸性物质或强氧化性物质如高锰酸钾不能用橡皮塞和碱式滴定管
#
]:
R"
n9
g4
D9
g!
w7
U.
R10.量筒无0刻度,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托盘天平0刻度在标尺左端
!
x??D7
D5
}1
G11.洗涤滴定管时先用洗涤液,再用水冲洗,最后用待装液洗涤2~3次&
T#
q/
s0
^.
~:
~3
G5
o,
E:
R
12.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应放入少量的细沙或水防止暴裂2
i9
j6
h$
t+
P.
K(
K
三、实验操作
/
T??t1
Z7
^/
w

1.常用的试纸以及用途:pH试纸:测pH值,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碱,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酸,淀粉KI试纸:检验氯气,品红试纸:检验SO2气,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6
e??L(
V1
P:
{??T
2.试纸检验溶液的方法:取一张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玻璃棒蘸取,看颜色(注:检验溶液前不湿润)6
G,
q*
R-
P.
W+
s
3.玻璃仪器洗净的的标准:壁上水不成股流下
4
_7
W&
{(
J9
g
4.配制1mol/L的H2SO4溶液需用到的仪器:量筒,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注:若固体溶解配制量筒改用天平)"
?0
o/
i(
`??c"
`&
J
5.测CuSO4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用到的仪器:天平,坩埚,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干燥器,坩埚钳,研钵,三角架
1
T3
d8
X-
z3
N)
N
6.实验仪器装配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
Q2
Y$
Z:
x8
f9
J
7.证明沉淀已完全方法:取少量上层清夜置于小试管中,继续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了#
h"
K??m9
~4
b
8.仪器上附着难溶物的洗涤方法:特定试剂洗后再用水洗。.
X,
m6
k"
`1
?)
E
久盛石灰水的容器:附着碳酸钙,用稀盐酸洗
+
O&
[)
p#
S;
L1
\%
U
做完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容器:附着二氧化锰,用浓盐酸洗要加热
"
j&
J:
`6
D2
@3
S7
S
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附着银,用稀硝酸洗
(
n9
c-
E+
t(
w
盛过苯酚的试管:附着苯酚,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
[1
}!
t3
i3
H/
V
制酚醛树脂的试管:附着酚醛树脂,用酒精洗
,
x:
i5
N1
Z*
s0
|)
z
沾有硫的试管:热氢氧化钠溶液或CS24
u%
y??{0
Q0
G"
U;
s5
i(
s;
D
还原氧化铜的试管:附着铜,用稀硝酸
5
K??@"
q$
t*
^"
r(
y-
@
长期存放三氯化铁的试管:附着氢氧化铁,稀硫酸或稀盐酸
"
D!
E*
j!
I8
N/
X:
o2
?1
U
石蜡催化裂化后的试管:极性很低的物质,用酒精或汽油洗/
U:
@2
k%
l1
e4
A
铝水壶中残留的水垢: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浓硝酸洗,还能钝化防止铝壶溶解
6
B+
{7
q7
~(
p2
?5
Q)
k7
p
做过碘的升华的烧杯:附着碘,用酒精洗
盛放过硬脂酸的试管:用氢氧化钠,不能用纯碱
6
}7
l??n.
h4
s??L
做过焰色反应后的镍铬丝:稀盐酸
;
Q??g:
m6
s6
Y#
G/
x&
k(
j
9.实验安全:
(
T&
d"
J&
B"
[*
Z)
_:
l%
r5
[
沾到手上的有害药品一般先用水冲洗,然后再用能与其反应的试剂冲洗,如酸用NaHCO3洗,碱用硼酸洗等
手上沾有苯酚:酒精洗,不能用氢氧化钠洗;
D/
J5
Q0
q#
a2
C&
m1
x
手上沾有浓硫酸:先抹布擦,后大量水冲,再涂NaHCO3稀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
7
g,
s6
E7
P,
})
Y
手上沾有浓碱:水冲洗,涂硼酸.
L*
o1
~)
B&
U
酸溅到眼睛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X4
J5
g6
T!
Q"
W
点燃可燃气体前都必须进行:纯度检验
(
T3
h%
M-
A+
n2
y4
J"
E
稀释浓硫酸时顺序是: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慢慢注入浓硫酸:
j5
x4
w(
z.
K#
w
温度计的水银球打碎在地面上:用硫粉吸收8
U4
C*
g*
l)
@6
?%
s+
C+
r
酒精灯中酒精撒于桌面上:用湿抹布扑灭
??h3
p+
B)
b&
F"
u9
Y-
P-
F
金属钠或钾燃烧灭火:沙
(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
])
]1
m)
~5
W5
V.
u一、化学反应速率4
}??R*
C;
C4
v:
R(
i!
|
?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常用mol/(L·s)或mol/(L·min)。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此外,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8
A,
q7
z#
n;
I%
m
二、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
G7
N&
k)
A??t0
O)
{&
^3
z
?
?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q8
E&
t:
o&
n4
v
8
g4
v%
H
?
?
化学平衡的动态平衡,可以从正反应达到,也可以从逆反应达到。在平衡状态时,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当浓度、温度等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被破坏,并将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这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7
G9
k4
{1
K9
k5
K.
Q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
K%
|??r0
y4
o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
d7
U(
U3
c"
M,
[9
y8
C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r7
T*
S;
[5
|,
u#
{
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
s!
D??t"
n:
r5
S?
?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也叫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
e.
i#
w&
r??j?
?
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但是使用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v%
D&
x$
V&
w/
p2
~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9
U$
x+
|)
S2
F&
G
?
?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弱酸、弱碱等属于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溶液中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和已电离的离子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叫做电离平衡。!
V5
b??B/
J"
@"
G??L1
|:
A5
\(
L.
k7
B!
l
?
?
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当浓度、温度等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w3
{:
v&
K8
Q6
s/
o2
A
四、盐类的水解!
i-
b"
C5
{+
H2
R??e#
M
1、水的电离
7
w8
x8
z+
n3
l6
R;
L,
L+
w)
P?
?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地电离出H+和OH-,在25℃时,水中c(H+)和c(OH-)的乘积为1×10-14。(
B??T1
D6
t$
u6
d7
P(
_
?
?
当c(H+)>1×10-7mol/L时,其pH<7,溶液呈酸性;当c(H+)=1×10-7mol/L时,其Ph=7,溶液呈中性;
:
K9
~$
_9
@??Q2
{9
Z?
?
当c(H+)<1×10-7mol/L时,其Ph>7,溶液呈碱性;9
e%
s
7
f2
M*
t1
s8
A#
T/
o*
u
2、盐类的水解8
T(
r1
i:
O$
c,
i#
i4
W*
s#
@
?
?
盐类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相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例如: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溶液呈酸性
$
g2
|.
o2
r(
L8
b;
t"
p规律:谁弱谁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4
d9
_??I"
L??Y-
{#
@
五、酸碱中和滴定
0
^.
m1
x,
o5
W6
g?
?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
Y-
U"
_!
E+
q%
z5
E2
q5
j0
@?
?
如果用A代表一元强酸,用B代表一元强碱,则cB==cA*VA/VB
&
s(
W5
e2
u.
Y(
[??o(八)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
@3
z%
S(
B#
o)
U8
e$
c
一、水#
c??h&
w#
I1
V)
?4
p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n4
w!
B(
B-
n&
i&
}:
l
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M!
z(
@*
^6
A-
@)
v)
q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8
r8
i4
I"
n%
z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0
[*
K+
u/
K/
E$
}:
g:
t①
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
k%
p6
b-
E1
D6
_5
|&
j$
`!
Q.
G2H2O===2H2


O2

&
W/
i0
[$
`,
T6
S!
G;
L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T6
f8
P#
@6
f"
T$
m
二、空气6
i7
L5
K6
Z4
]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其他0.03%
9
k2
Q9
L.
x8
?-
?2
X*
R2.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物、酸雨-----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0
X1
l9
k*
A0
s7
D#
\0
@)
k三、氧气

$
s*
n8
C-
h4
x-
M??s*
H!
L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h1
E+
x*
D"
m;
o(
F
2.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6
F(
p4
S0
A2
V+
y
3.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3
c"
C(
h??t8
W
四、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
u$
o-
D(
c.
K%
Y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6
^*
V1
|"
w:
`!
X??p1
l&
m(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
c0
R??m3
p(
Q/
\8
E:
z6
x/
v(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3
z*
\2
e*
b%
^3
N9
R)
f#
v6
L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
/
v!
V%
c$
_6
Q"
P??F五、铁的性质&
x*
p0
D*
Q-
^
1.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Y:
P(
\6
h-
Y#
Q!
S(
U3
r
2.铁的化学性质:(1)铁跟氧气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Z)
z9
R#
Z3
x5
V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1
s0
j??|#
f0
z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6
Z1
u&
y"
g8
h#
a3
]+
C8
G!
T(2)铁可跟酸(盐酸或硫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②铁跟酸反应
0
k0
B#
z8
^&
a6
S&
?.
T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
4
r;
C$
a(
s$
a"
f#
b氧化亚铁FeO2
f"
p)
S7
z"
r"
]9
K.
h"
E
四氧化三铁Fe3O4
2
U"
R4
N4
Z0
_;
x!
R*
i"
D3.生铁和钢:是混合物,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I#
Q*
a&
S:
[-
p8
C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九)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F:
r/
v&
D1
Z*
u)
_$
V3
M;
m6
n
一、原子结构
4
w3
~5
@6
c;
o:
G6
z7
v1、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7
_)
Q-
z1
j7
e5
O;
C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
W%
B"
G??s.
?4
I??{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
E:
S4
g#
_%
{:
p(
U)
})
^2、核素、同位素
(
C(
Z,
h8
B/
w#
~2
@-
a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8
w)
g.
B*
E+
]6
e"
V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由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
E3
N5
s"
o0
u2
m3
v3、核外电子的排布
5
p4
k"
E$
G!
M4
b#
h!
n(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好像带负电的云雾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现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M$
k7
]5
b%
]8
u3
\
(2)电子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l1
M4
s-
n3
B
(3)电子排布倾向能量最低: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1
D/
C!
V#
_*
G3
S
(4)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h2
R+
h7
i1
`(
d8
d
(5)电子层排布的表示方法:电子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
K%
q%
u7
D4
V,
{7
M??s"
c,
B"
B-
C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v9
[4
R"
V-
u;
j7
b.
P1、元素周期律
1
Y5
G:
_/
V??z#
A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0
h2
^8
D:
^.
L9
{(
_6
r2
`#
G
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核外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等的周期性变化方面
"
|4
S7
|)
}-
p6
e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K&
O:
s!
T;
A!
S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w3
z/
})
G(
W???#
M2、元素周期表:
T9
U;
g,
G:
u2
G&
h;
C*
N(
`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8
f-
V"
R*
R7
W4
u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
@&
O)
J$
`!
O(
_??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b#
f"
b+
W8
@6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
d&
U3
?&
c,
G;
B2
M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1
q$
W4
z&
f-
i3
R"
E(
e5
E
主族元素的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
T/
N9
A.
U"
J&
W
三、化学键
%
j-
f-
j3
_:
a;
L1、化学键: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5
y,
o7
F;
u7
{(
Q!
S
2、离子键和共价键
2
v%
b"
p2
{:
A8
Y??^0
b#
u(1)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Y#
}0
A*
h"
e,
O,
X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
s!
p??B1
B/
}??T7
_①非极性键: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
/
o!
^-
H-
l%
x3
F②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4
o/
m0
r??`"
k/
d&
e(
M$
Y
(十)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G0
i3
D8
w/
N+
e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
y&
g9
U3
w"
A5
h!
N"
p??|二、氧化还原反应
"
h#
s5
H2
}1
l"
W表现: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
p:
i-
N+
m&
I(
o5
|??{-
M4
a"
U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E*
`4
T??{2
l??s6
w"
H7
_
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剂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
V7
J)
j"
\%
T1
r,
H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5
w??f??J;
x5
{%
r/
[
三、离子反应
1
L$
b&
y2
B"
j!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V4
U!
R(
Z,
D3
m一种物质可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一种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7
n+
M(
K+
M6
f!
|"
k4
G:
R(
E!
P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5
u6
B%
m9
Q9
Y!
w#
e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等)4
a1
j!
?"
A(
d5
b
4、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的离子反应9
b:
D%
?$
d.
J3
`%
n"
M(十一)化学推断题与证明题
2
_1
l4
_/
}6
F8
d一、常见方法
%
x+
^2
o/
`$
[5
p"
H??G8
u?
?
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4
D&
e/
G+
j??C
二、常见的突破口
,
\/
g,
w$
h9
z9
p4
b0
W?
?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推断题的关键。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3
q4
s(
}(
n3
Y7
k2
\*
_%
y4
T
1、物质颜色
3
{,
i"
a/
B&
r$
w#
o;
p(
s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5
[+
n!
}!
k5
O*
Y
橙色:Br2的溶液,
E!
I+
Z8
y4
r,
I-
R
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L/
F2
N&
J*
Y+
\+
H/
e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
-
B"
C7
\(
x??q/
x2
}9
v&
r;
I4
a蓝色:Cu2+(aq)、胆矾、Cu(OH)2%
q0
?-
Y&
A%
D4
r;
S"
?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
P#
s!
B8
V$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I5
M!
y#
I9
["
K??_2
T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
B+
^#
]-
~)
J2、物质状态
#
w)
t8
G7
l%
L.
p0
i;
d7
i液态单质:Br2、Hg
:
q:
a$
f4
R$
|(
D%
p)
v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9
g5
u5
i5
w2
o0
p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
J)
w1
t+
m2
E0
@:
V1
Z1
c;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
\3
m4
O0
q1
K4
D)
E0
o4
v"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Z/
o#
{!
U-
R0
K8
n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
x$
Q6
v,
E"
g+
D.
Z0
U(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
K6
r2
{9
P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N0
[$
I#
H0
J)
o!
a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Z&
e8
{*
L$
_:
t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1
b(
l0
A1
^7
c3
\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
x:
y8
V.
C%
K&
\!
w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h9
P9
R/
Y(
c%
K5
p6
e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
@??f$
|#
U-
u.
?3
p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
R6
w??p7
\&
S9
Q7
l2
T6
I%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8
F0
o7
F9
};
v$
m8
a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
M;
L:
P7
Z$
s.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
f&
y$
c-
@%
C8
`,
G(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1
\,
b;
N1
P4
l(
w7
i4
V#
w.
W(
^7
f(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0
g"
f;
B!
V,
Q+
Y,
^"
\!
`6
@.
X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8
r#
C;
d1
[;
\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
k9
o"
?1
f-
W)
^"
O/
T/
}(8)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7
f!
S2
m)
x:
m*
l(
D:
@;
g)
H(9)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
n)
S??u"
S:
M+
z
(10)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
f%
_"
l$
R/
F+
W+
\)
P,
A,
K8
v(1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6
o6
x*
L0
_4
B(12)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5
j"
k#
P3
U:
d7
Y(13)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4
i2
]%
p;
{.
[%
^;
`.
Z7
Y
(14)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
等+
s1
\#
x7
i#
~/
B
(15)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o"
I/
L,(十二)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
J4
E"
J8
c/
m:
j*
C"
a(
E"
P
1.氧气#
x,
V)
O&
H-
f8
[1
n;
r:
w
反应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
8
b/
G!
e#
p1
N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
}7
q,
{3
C??V"
}7
|反应物状态:固固加热,
J2
z"
v"
l)
N6
x2
e3
~水溶性:难溶
%
N*
Y!
]1
C3
h2
R4
S9
j,
`9
n1
P颜色:无色
??v2
}:
H6
B-
g+
Z/
P(
L8
?)
W气味:无味
;
j*
c)
H1
a5
z2
z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2
l!
C!
})
t2
~!
P8
^&
O!
|排空气验满方法:带火星木条,复燃
&
u#
k5
{,
`0
???[:
g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
F1
?;
o3
E9
E-
|/
A(
@其他制取方法:2KMnO4=△=K2MnO4+MnO2+O2↑;2H2O2=(MnO2)=2H2O+O2↑??o/
L9
X(
f"
r7
V"
f/
f$
F
注意事项:KClO3催化分解时试管中不能混有任何可燃物,否则引起爆炸。
7
@9
y6
M,
j%
b#
a:
~0
Y2
V2.氢气2
z+
k"
j$
h2
P;
F8
D-
u,
n
反应方程式:Zn+H2SO4(稀)=ZnSO4+H2↑
#
R+
O8
D1
s,
w,
t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
J9
V"
L&
B*
H.
e6
B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0
G-
w4
b0
N:
^#
}/
Z
水溶性:难溶#
g&
O%
q4
D,
A9
D7
?1
`
颜色:无色4
A5
s,
o3
v9
h%
m!
{)
`6
Q:
s
气味:无味$
J-
H&
v6
N8
C??N.
i,
q4
t5
d,
\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W/
L0
G??q&
s8
d1
e"
?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
B%
m/
l!
W.
Q.
]0
v(
y其他制取方法:2Al+2NaOH+2H2O=2NaAlO2+3H2↑;CaH2+2H2O=Ca(OH)2+2H2↑;
s8
g#
L1
T5
A8
k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浓H2SO4和任何浓度的HNO3。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
S0
@-
Y9
e(
C+
A+
x5
c3.氯气
$
u-
q#
_#
~!
_.
s(
t+
U;
k(
g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
l:
Q0
H/
l??{!
W??a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4
G??Z;
h*
d9
R1
Y3
u-
D水溶性:可溶(1:2)
-
Z;
v3
L)
c"
@/
g颜色:黄绿色
8
]/
w(
?!
d*
C:
V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
J%
n2
@3
K3
K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
O+
t5
Q8
c7
v-
I+
g#
T%
v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6
A"
f"
R&
z*
l8
A:
h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6
]+
_(
q4
t7
J)
o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R8
@:
J"
Z9
x*
J
4.氨气
1
T:
X/
D1
u"
`+
u3
z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2NH3↑+2H2O7
O8
m/
m*
`2
d6
i1
@-
s0
j-
f
反应物状态:固固加热0
u??s8
p9
V0
i8
|3
H.
a%
D!
G
水溶性:极易溶(1:700);
z!
H&
Z4
F!
A#
]"
c+
Q"
g(
Q
颜色:无色
)
Y2
]3
k$
C#
h4
W&
f,
J气味:刺激性气味8
h;
D8
l;
j7
K4
]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5
|"
o)
q0
W8
h"
k/
@,
r%
K*
n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出现白雾
$
v"
K7
D$
A;
a4
f+
w4
]??O可选用的干燥剂:碱石灰
"
^0
G(
r"
]-
Z/
O8
v其他制取方法:Mg3N2+6H2O=3Mg(OH)2+2NH3↑
"
c3
l3
o5
[6
z??c5.二氧化碳
;
w)
T1
b??_&
K$
J:
D&
o#
k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
@)
j:
^$
b+
d;
X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
u6
D:
o)
x1
e0
]水溶性:能溶(1:1)
$
s9
X!
u;
B#
h:
X%
E&
n;
P颜色:无色
2
I%
z7
{#
U*
C5
u6
["
S#
p,
d/
k气味:无味$
~5
~0
M"
h;
[+
q6
x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
f:
_(
l"
E%
Z*
M)
q排空气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熄灭
0
d"
T7
\5
w9
}"
j4
z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1
y0
H%
B/
a/
t)
i#
Z;
U注意事项:不能用H2SO4代替HCl,因生成CaSO4沉淀阻碍反应继续进行。5
`.
L:
J??I2
k0
a!
l/
}-
M
6.二氧化氮
*
`5
V6
O2
P??_3
S9
A%
r&
X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r1
a"
n9
r7
~*
Q8
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
O:
R$
A5
B9
q!
E.
W(
T水溶性:和水反应
7
J#
E:
R,
G#
L-
[)
m颜色:红棕色
2
z0
A8
C5
H(
O-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
Y;
V!
q/
z)
s8
s#
P??E%
P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j(
H;
d3
O9
h6
@6
D8
?
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
F)
H-
i??X$
~;
n8
D+
v0
P:
p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c-
u!
Y!
u&
R:
v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
l(
],
J5
b9
c-
K2
F&
h2
_7.乙烯
3
e3
{*
D,
x(
s*
A!
N反应方程式:C2H5OH(无水)=(浓H2SO4)=170℃=C2H4↑+H2O
+
Y/
F$
O5
G5
j3
t??@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
j0
t/
E"
r2
f*
Q反应物状态:固液控制温度加热:
T8
p"
]#
G;
_!
q(
a6
k&
y;
W4
I
水溶性:难溶(
y7
G4
a*
t$
|;
t1
v
颜色:无色
"
G(
p9
q(
s"
}"
n(
D??k+
e气味:略带甜味
/
p9
W!
p)
J-
m9
w-
H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4
a9
c"
T4
N6
Q5
l??z"
r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e4
g6
Y9
b$
N:
w
注意事项:要使反应物迅速达到170℃,以免在140℃时生成乙醚。7
G"
|??~4
v!
q,
n6
l)
F%
J9
Q
8.乙炔5
A,
R.
S:
e6
E
化学式:C2H2
,
m!
`9
j"
L/
`$
P相对分子质量:26
,
X$
q#
J%
}"
e3
`/
a1
q:
y1
T3
e反应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
E(
U8
|$
x"
c4
P!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
k,
q)
h"
V.
K??\"
S+
K)
o"
}#
K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0
g*
[1
`(
q8
G(
P4
o*
K"
c&
w水溶性:难溶,
W)
n#
A(
R7
}*
{4
P#
^"
c
颜色:无色#
V0
B8
s3
~6
j"
V(
O
气味:无味+
c2
j&
l"
N1
A-
a
收集方法:排水法4
O1
_*
^%
F5
I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4
Z7
M4
m8
P!
j6
a#
w??I#
H%
O1
d#
K注意事项:水一定要一滴一滴地滴进,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更好。
(十三)巧解化学计算与有效数字的保留
%
x8
u"
M&
F;
@(
I0
u$
\&
`7
L0
f1.巧解化学计算+
u2
E/
Z-
n/
y-
A
巧解化学计算的方法一般方法都是利用质量守恒法。
5
I,
C/
V,
T9
E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f8
K0
o"
o0
Y1
?;
C9
k??u
  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3
~3
m??t"
J8
L
  
变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s:
e"
F2
Z4
o8
z2.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
C??p%
?&
K,
`#
I6
V(
`)
x有效数字定义:一个数据中,所有确定的数字,再加一位不确定数字。即一个数字的最后一位是可疑数字或称估计数字。
.
j8
R"
?*
K7
E#
G4
k0
?有效数字的确定:
:
z(
?:
M6
@??L6
K6
{(1)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是不确定数字,倒数第二位反映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单位。
-
l3
n/
~-
e3
L8
w7
Z3
U(2)数字“0”是否为有效数字取决其所在位置。数字之间或之后的“0”为有效数字。如:21.20
;5.07
,数字之前的“0”只起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如:0.0875
/
I"
P!
i;
j+
B3.运算规则:
"
Y6
@*
~7
H)
?+
D(
a!
D"
f3
`,
E加减运算:结果所保留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应“先取齐后加减”。例:0.1325+5.103+60.08+139.8→0.1+5.1+60.1+139.8=205.1
/
E%
b;
j)
^8
P/
~乘除运算:结果所保留的位数取决于相对误差最大的数(即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应“先乘除,后取舍”。例:0.1325×28.6×0.15=0.576
p7
W+
w0
X.
i1
r+
{&
T)
G!
m:
C#
f-
q-
s
(十四)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分散系
"
q5
I#
Z(
d3
U!
`+
a.
V;
j-
o一、混合物与纯净物
6
U.
K??l"
r.
v$
l"
x4
L1、从宏观上讲,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上讲,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有多种分子。在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
@4
P!
E"
G1
p2、常见的混合物包括:3
n0
B%
A+
g.
S1
T+
z.
^%
s"
X
⑴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等);
7
p0
B1
w:
f"
`.
V*
t2
F⑵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2
X(
w"
r(
D"
F#
i3
N3
C2
c
⑶同分异构间的混合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含邻、间、对三种)
4
M6
d5
S;
o7
^9
E-
`4
q*
v
⑷同素异形体间的混合体
"
G0
y7
y/
M+
K⑸其他:
.
x-
{%
M6
q&
m4
~#
b①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
*
_(
b!
d:
v;
S4
o:
T9
~8
M%
t②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
G:
d-
w5
k*
N(
["
X.
}:
\*
r
③钢、生铁、普钙、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
?0
O&
Z!
],
E.
S2
F.
A!
y
④煤焦油、石油及其各种馏分、植物油和动物油。
9
S(
[2
?"
v8
F4
K%
t5
z二、单质与化合物
6
G,
{$
i$
Q;
Q(
Q0
q*
o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O2,Cl2,N2,Ar,金刚石(C),铁(Fe)等,HD也属于单质。
;
N5
L2
K$
c&
M7
Z/
["
s(
N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从不同的角度,化合物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
f*
j??k/
u$
R$
Z/
p1.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S"
T&
}2
a#
N)
P1
W0
Z"
g
(1)酸与酸性不同,酸性是指酸所具有的性质或溶液的pH<7的性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可以是盐、氧化物、单质的水溶液,如NaHSO4,AlCl3,SO3,NO2,Cl2的水溶液显酸性,但这些物质显然不是酸。)
p6
|8
C.
T"
o
(2)酸的强弱与酸性的强弱
4
J:
^"
t"
|2
J:
E??Q  酸的强弱是物质本身的属性,是指酸电离出H+的能力,与成酸核心元素的非金属强弱、价态、结构等因素有关。对于含氧酸一般非金属性越强,价态越高,酸越强。
&
Z??V:
Q??_$
q*
I7
g#
q2.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般是碱。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
^:
L6
p)
o;
r(
Z+
Q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
n9
Z1
r4
z.
V(1)盐可以理解为是酸和碱中和后生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盐是各种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盐是化学反应时的常见生成物。
,
D,
@7
?4
F$
T#
M+
t8
K(2)从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盐可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0
i7
L3
Q;
m#
_
(3)盐的一般分类#
k9
@,
f/
X#
E8
i
正盐:酸碱完全中和后的生成的盐。如:NaCl,Na2CO3,CuSO4,K2S等。
:
c??O*
Z#
G"
X7
?酸式盐:酸中氢被部分中和后生成的盐。如:NaHCO3,NaHSO4,Ca(H2PO4)2等。1
|,
O1
B??A&
U2
I;
Z0
}碱式盐:碱中氢氧根被部分中和后的生成物。如:Cu2(OH)2CO3等。
-
@!
Z-
x4
[1
b%
f8
m-
`"
W+
e;
X9
l复盐:电离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其中一种也可以是铵离子)的盐。如:KAl(SO4)2·12H2O,KCl·MgCl2·6H2O等。
$
O*
F6
Z.
]0
z??M*
k(4)盐的一般性质
&
Z,
C3
P5
{/
O"
{,
E1
F*
_①绝大部分盐是离子化合物,是强电解质;
;
@#
m.
a3
v%
X$
F②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
6
j!
E/
s4
a??N5
Y9
D+
b#
}③盐的绝大部分在通常情况下是晶体(固体);
!
B#
~7
n;
~2
D!
V2
y"
P1
S8
?④盐溶液可显中性、酸性或碱性。-
]+
z8
_$
N6
H.
[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CO2,MgO,Na2O2,H2O,Fe3O4等,而KClO3,H2SO4因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可称为含氧化合物。
;
Z:
M0
{5
M:
Z1
i,
R8
J?
?
氧化物的分类:
;
A+
D9
Y1
}3
E*
m"
C(1)按组成元素分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x#
e9
g4
L3
v3
M6
{"
D&
V(2)按化学性质分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O4
`-
l??c6
J$
a
二、分散系
0
W"
|(
Q8
\,
P7
X:
[1、分散系定义
+
v+
W&
t0
w8
J$
V;
[%
a#
q)
X0
W(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组成的混合体系叫分散系)
h,
n3
u%
B7
J;
J
(2)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5
J9
J5
`1
f"
m2
x&
R
2、分散系分类
!
k9
U+
_-
C&
l5
r;
o.
k(1)分散系一般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9
M7
U)
B(
g;
w6
C7
P
(2)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体系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分散质直径颗粒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分散质直径颗粒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分散质直径颗粒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浊液。
;
w,
e5
b3
]1
w-
d3
R8
w6
C(3)三种分散系的特征区别:溶液和胶体是稳定、均匀、透明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不均匀、不透明的分散系,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颗粒均能通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颗粒不能通过滤纸;溶液中的分散质颗粒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胶体和浊液中的分散质颗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0
i5
L/
j#
h#
Z)
x#
R6
B3、胶体的分类
??{6
l9
[.
O6
V0
u)
L"
V3
q(1)根据分散剂不同分为:气溶胶(分散剂为气体),如烟、雾等;液熔胶(分散剂为液体),如氢氧化铁胶体等;固熔胶(分散剂为固体),如有色玻璃等。
,
K1
~)
M"
{3
N/
|(2)根据分散质带电不同分为:正溶胶(分散质颗粒带正电荷),如氢氧化铁胶体;负溶胶体(分散质颗粒带付电荷),如硅酸胶体。
7
g/
}!
X7
j:
R/
s*
t4、胶体的制备
7
C6
P7
f2
l1
P.
E.
A&
W3
L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就可以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条件:加热).
b4
^&
m!
I??X%
O:
R??Z:
F9
l7
N8
U-
`8
L??R5
c3
B7
G$
@(2)蛋白质胶体:将鸡蛋白加水振荡后得到的溶液。*
\#
p3
x8
b8
p2
B7
w)
r
5、胶体的一些性质,
{-
I.
l9
`&
l.
?!
R%
j
(1)丁达尔现象:将一束光通过胶体,在光的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该现象就是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主要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
+
I3
x??},
S+
W(2)布朗运动: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在水分子各个方向的撞击下,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
M#
S*
H1
s2
W"
L)
w"
[(3)电泳现象: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会向一个方向移动,如分散质颗粒为有色粒子,则通电于胶体一段时间,就会在电极的两段呈现颜色的深浅。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带电。3
|+
]*
G.
g5
Z5
B/
o
(4)胶体的沉聚: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从分散剂中析出或与分散剂形成不会流动的冻状物,这就是胶体的沉聚。一般胶体在加电解质溶液、加热及加带相反电性胶粒的胶体,都有可能使胶体沉聚。0
s-
N/
U!
|,
O6
O%
e
6、胶体的净化"
R(
G??F9
~:
b8
e#
z??z
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小分子可透过半透膜,因此将胶体和溶液混合分散系装入用半透膜制作的容器里,并将此容器浸泡在水中,就可以通过渗析将胶体中的小分子及离子除去,用此法可将胶体提纯。
(
M:
t,
k9
y7
}(
q,
g,
F;
v7
U7、胶体的应用:
,
\*
}2
Y*
D"
D??T8
g%
r(1)士壤的保肥作用
+
A*
f$
z#
q1
R,
r.
D9
a/
g!
s
(2)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F1
K/
F,
{5
K6
s9
p8
~!
M
(3)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
})
f1
@2
u(
Q;
Q7
j4
d#
M9
i
(4)明矾净水原理
(十五)电解质溶液与原电池.
p/
N-
p6
J)
]4
T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
\9
z-
r,
z1
R,
s"
Y
(1)电解质9
s"
y*
c;
n7
g*
O9
q%
x
?
?
在溶解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一般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酸、碱、盐等化合物。
3
A8
@"
J,
C"
J#
m:
n5
e??Q!
\(2)非电解质
(
S%
N;
Z$
l4
F??u"
["
i?
?
在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一般是由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绝大部分有机物。
)
Z/
i.
Z!
B/
Z1
w+
G??^9
o(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U,
@3
i3
}$
Y4
D"
@6
G8
A
?
?
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有本质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电解质本身具有离子(如离子化合物)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离子(如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因此电解质本身的结构特点是电解质导电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正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后,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就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和实质。即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离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有新物质生成,故电解质的导电属于
化学变化。-
`,
^3
k,
@??A(
_"
X2
a/
r"
L
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时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过程中不产生新物质,故金属的导电属于物理变化。
??x4
r)
f7
l#
M1
G$
H"
f2
j5
I(4)电解质的电离%
Q6
x:
j5
g1
e:
Z
?
?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与正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也就是破坏化学键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3
A8
n"
V,
a-
w6
R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写电离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P#
n+
M7
M)
D"
u6
Y3
z&
m
(1)常见的强电解质:,
R"
I&
q0
H1
T
强酸:如HNO3、HCl、H2SO4、HBr、HI、HClO4等。
9
w/
s0
y+
T7
B3
E#
Y4
Z4
y*
z3
k*
L强碱:如KOH、NaOH、Ba(OH)2、Ca(OH)2等。
,
c!
P;
x$
`:
D"
Z9
g&
O1
O*
H??t*
b大多数的盐类:如NaCl、KNO3、CH3COONH4、Al2(SO4)3等。
0
s/
o,
O$
x5
F%
g;
j0
Z(2)常见的弱电解质:"
C1
t*
O;
Y8
D9
J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HF、HCN、HClO等。HF酸是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弱电解质。H3PO4、H2SO3从其酸性强弱看属于中强酸,但仍属于弱电解质。
%
C*
?/
i.
J&
G"
o/
f*
U弱碱:NH3·H2O,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等]。
!
H/
H"
g.
~,
A"
g个别的盐:如HgCl2等。??W"
@5
L7
O/
d
水:是由强极性键构成的极弱的电解质。
:
V"
k"
T#
B*
S"
n!
z!
d3.原电池;
Z6
`!
I1
p4
t4
C!
}.
l
?
?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e8
^&
k*
H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0
t3
d5
|:
\+
K$
W)
S,
j2
i
①有两个电极,可以是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导体(如石墨)或金属氧化物(如PbO2等)。
"
w??h"
p:
c,
X:
P②要有电解质溶液,且两个电极浸在勾通的同一电解质溶液中,构成离子的通路。
;
w5
T5
U(
???C)
X4
q6
A③两个电极经导线相连,构成电子的通路;其中一个电极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
?!
{$
Y&
W+
Z6
[$
}5
r#
r(3)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
R/
A"
q!
b)
Q5
J.
Z#
c?
?
金属的腐蚀过程就是指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时,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而受到腐蚀损耗的过程。$
o1
e&
}7
^2
F6
Z,
e7
_6
o
①化学腐蚀,
J#
G%
i!
{6
_;
E.
E0
v,
B
?
?
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一般是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没有电流产生。如金属跟接触到的O2、Cl2等直接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氯化物等。
-
G"
H;
t1
j6
R#
w9
A7
G+
?①电化学腐蚀#
m??v/
~;
`5
Q,
s.
D
?
?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跟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所引起的腐蚀。电化腐蚀过程中伴有电流产生。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所发生的腐蚀就是电化学腐蚀。
"
C(
_(
V$
k%
F+
})
j4
V/
_,
Q7
b+
x:
G?
?
根据金属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酸性强弱不同,电化腐蚀又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进行的腐蚀,在正极上有氢气析出,叫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弱或中性溶液中,正极上是水膜里的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叫吸氧腐蚀。
5
W1
e-
p"
O&
k.
@*
k2
~#
b?
?
金属的防护原理为破坏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具体措施是: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使其不易腐蚀,如不锈钢等。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隔离金属与外界的接触,如涂油漆、油脂,覆盖搪瓷或塑料、电镀、喷镀等。电化学保护法中应用较多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z&
p0
x&
O#
_$
E)
]-
V;
S(十六)中学常见物质颜色归纳$
z"
i:
D8
|.
L6
t
一、单质
7
U:
R;
\"
o/
U:
D+
U
Cu-紫红5
f.
H"
N6
y"
[&
[
Au-黄
-
?2
E:
g)
\??s:
U,
oS-黄
&
?#
z(
}!
j&
P)
J/
a+
O9
M0
iB-黄或黑
9
a0
t$
v,
j;
i1
d,
c7
v4
|1
`7
kF2-淡黄绿8
}6
L7
o,
x9
E9
p-
b
C(石墨)-黑??"
R)
G,
k-
h+
m*
[,
h0
c(
I+
l
Cl2-黄绿
(
^#
c(
O1
f(
W-
Z#
r4
?(
F??Q
C(金刚石)-无

/
Z"
e2
G6
~4
|5
kBr2-红棕??4
X&
J6
J#
h7
K:
h-
v*
G
Si-灰黑??4
h"
O!
r7
\2
`*
S
I2-紫黑??+
o6
`5
b"
^0
A5
v)
j)
S
P-白、黄、红棕9
R0
G,
i;
F6
H;
_,
M5
g
二、氧化物

+
?7
@$
f#
L,
G,
yNO2-棕红??
0
n2
t#
{3
W+
h(
mClO2-黄3
R1
{8
V&
i8
K0
Y/
g
Na2O2-浅黄??
-
[8
A:
U??y-
W1
U3
QK2O-黄??6
Y4
r(
|.
X(
g:
[-
C1
}.
s
Pb3O4-红??
%
F(
A3
g9
R"
V6
`??zCuO-黑
4
i#
?6
D)
J#
B??L2
UMnO2-黑??
-
B$
x4
x,
N!
}Ag2O-棕黑??
2
?%
u"
A)
x)
p:
u:
V;
_&
D??D/
bFeO-黑??
$
b7
\??Z"
u6
M5
u#
C5
BZnO-白??+
N1
?;
]5
s9
z*
b#
n&
~
Fe3O4-黑??
5
H,
D$
Z"
F%
v6
}/
N#
pHg2O-黑??S,
n(
a8
~"
]5
_,
F,
g8
g
Fe2O3-红棕;
v!
U!
R7
t6
T&
a)
L&
h9
g8
n
HgO-红或黄??5
]4
R9
D)
_7
X$
n)
V
Cu2O-红
&
X7
l2
n0
{:
z1
[5
\;
r$
x$
P1
[三、氧化物的水化物

9
i9
O2
w!
}6
L.
G#
Q&
R)
uFe(OH)3-红褐?
?HNO2-溶液亮蓝?
?Cu(OH)2-蓝(
T2
b6
A9
q9
k-
k
四、盐

9
[2
k(
z.
}3
eCuFeS2-黄?
?ZnS-白
Ag2S-黑?
?FeS-黑棕
FeS2-黄?
?Sb2S3-黑或橙红
"
A8
x*
h)
a6
y;
B
HgS-红?
?bS-黑?
?CuS、Cu2S-黑?
?FeCl3·6H2O-棕黄?
?FeSO4·9H2O-蓝绿

3
P5
v+
k-
{#
n*
AFe2(SO4)3·9H2O-棕黄?
?Fe3C-灰?
?FeCO3-灰?
?Ag2CO3-黄
Ag3PO4-黄

5
i5
a:
U;
`"
_0
U;
J"
r0
pCuCl2-棕黄
AgF-黄?
?CuCl2·7H2O-蓝绿?
?AgCl-白?
?CuSO4-白?
?AgBr-浅黄

&
x.
H??d/
Z#
a&
r0
x&
ACuSO4·5H2O-蓝?
?AgI
-黄?
?Cu2(OH)2CO3
-暗绿
#
t-
R&
x*
\8
u2
h;
x,
}五、盐溶液中离子特色:

#
^/
h(
D"
M(
N6
^2
ACu2+
蓝?
?MnO4-
紫红?
?[CuCl4]2-
黄?
?Cr2O72-
橙红?
?Fe2+
浅绿
Fe3+
棕黄
7
t*
s,
R1
X.
c+
c$
c/
u六、非金属互化物#
R.
T#
?:
C/
m8
z#
J
氯水
黄绿、
溴水
黄—橙
、碘水
黄褐、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
、I2的有机溶液
紫红

化学知识的总结 本文关键词: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的总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化学知识的总结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738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化学知识的总结模板 化学知识的总结怎么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如何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格式 化学知识的总结范例参考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语 化学知识的总结范文 化学知识的总结范例 化学知识的总结格式大全 化学知识的总结_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的总结大全 化学知识的总结格式模板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模板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格式 化学知识的总结格式如何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如何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范文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范例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参考 化学知识的总结模板下载 化学知识的总结免费下载 化学知识的总结模板怎么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格式怎么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怎么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语怎么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模板如何写 化学知识的总结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