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地下管廊施工规范
时间:2017-04-21 06:51:07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管线管廊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范SH3011-2011

4 管廊的布置

4.1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4.1.1 管廊的形式宜根据设备平面布置的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

a)设备较少的装置可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

b)设备较多的装置可根据需要采用“L”型、“T”型或“Π”型等形式的管廊;

c)联合装置可采用主管廊和支管廊组合的结构形式。

4.1.2 装置内管廊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纵梁式;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管廊、钢管管廊和组合管廊。

4.1.3 管廊在装置中应处于能联系主要设备的位置。

4.1.4 管廊应布置在装置的适中位置,宜平行于装置的长边。

4.1.5 管廊的布置应缩短管廊的长度,且有效利用管廊空间。

4.1.6 管廊的布置应满足道路和消防的需要,以及地下管道、电缆沟、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间距要求,并应避开设备的检修场地。

4.2 管廊的布置要求

4.2.1 管廊上方可布置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空冷器”),下方可布置泵(或泵房)、换热器或其他小型设备,但应符合本规范第5.3.6条、第5.5.3条、第5.9.7条和第5.9.8条的规定。

4.2.2 管廊下作为消防通道时,管廊至地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4.5m。

4.2.3管廊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多层,最下一层的净空应按管廊下设备高度、设备连接管道的高度和操作、检修通道要求的高度确定。

4.2.4 当管廊有桁架时,管廊的净高应按桁架底高计算。

4.2.5 管廊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的数量、管径及其间距:

b) 架空敷设的仪表电缆和电气电缆的槽架所需的宽度;

c) 预留管道所需的宽度;

d)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空冷器构架支柱的尺寸;

e) 管廊下布置泵时,泵底盘尺寸及泵所需要操作和检验通道的宽度。

4.2.6 管廊的柱距应满足大多数管道的跨距要求,宜为6m~9m。

4.2.7 多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大小和管廊结构确定,上下层间距宜为1.2m~2.4m;对于大型装置上下层间距可为2.5m~3m。当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成直角相交时,管廊应错层布置,错层的高差宜为0.6m~1.2m;对于大型装置可为1.25m~1.5m。

4.2.8 混凝土管廊的梁顶应设通长预埋件,预埋件的型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SH/T35的要求。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

8 管线综合布置

8.1 一般规定

8.1.1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相结合,统 一规划。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等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 应相互协调、紧凑合理、节约集约用地 有利厂容 用地、有利厂容。

8.1.2 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工艺和材质要求、生产安全、 交通运输、施工检修和厂区条件等因素,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 后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可燃性、爆炸危险性、毒性及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采用地上敷设; 2 在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有毒性气体的场所,不应采用管沟敷设;必须采用管 沟敷设时,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

8.1.3 管线综合布置,应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集约用地。当条 件允许、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采用共架、共沟布置。

8.1.4 管线综合布置时,宜将管线布置在规划的管线通道内,管线通道应与道路、 建筑红线平行布置。

8.1.5 管线综合布置,应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当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 时,应力求正交,在困难条件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 45。

8.1.6 山区建厂,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应避免山洪、泥石流及其他不良地 质的危害。

8.1.7 具有可燃性、爆炸危险性及有毒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 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辅助生产及仓储设施、贮罐区等。

8.1.8 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管线布置应全面规划、近期集中、远近结合。近期 管线穿越远期用地时,不得影响远期用地的使用。

8.1.9 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或支管较多的一侧,也可将管线 分类布置在管线通道内。管线综合布置宜按下列顺序,自建筑红线向道路方向布 置:

1 电信电缆;

2 电力电缆;

3 热力管道;

4 各种工艺管道及压缩空气、氧气、氮气、乙炔气、煤气等管道、管廊或管架; 5 生产及生活给水管道;

6 工业废水(生产废水及生产 6 工业废水(生产废水及生产

7 生活污水管道;

8 消防水管道;

9 雨水排水管道;

10 照明及电信杆柱。

8.1.10 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不应妨碍现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当 管线间距不能满足本规范表 8.2.10~表 8.2.12 的规定时,可在采取有效措施适 当缩小,但应保证生产安全,并应满足施工及检修要求。

8.1.11 矿区管线的布置,应在开采塌落(错动)界限以外,并留有必要的安全

距离;直接进入采矿场的管线,并应避开正面爆破方向。

8.2 地下管线 8.2.1 类别相同和埋深相近的地下管线、管沟,应集中平行布置,但不应平行重 叠敷设。

8.2.2 地下管线和管沟不应布置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内,并应 避免管线、管沟在施工和检修开挖时影响对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8.2.3 地下管线和管沟不应平行敷设在铁路下面,并不宜平行敷设在道路下面, 在确有困难必须铺设时,可将检修少或检修时对路面损坏小的管线敷设在路面 下,并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8.2.4 地下管线综合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压力管应让自流管;

2 管径小的应让管径大的;

3 易弯曲的应让不宜弯曲的;

4 临时性的应让永久性的;

5 工程量小的应让工程量大的;

6 新建的应让现有的;

7 施工、检修方便的或次数少的应让施工 检修不方便的或次数多的。

8.2.5 地下管线交叉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

2 可燃气体管道应在除热力管道外的其他管道上面;

3 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

4 氧气管道应在可燃气体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

5 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及碱性、酸性介质的排水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下面; 6 热力管道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

8.2.6 地下管线(沟)穿越铁路、道路时,管顶或沟盖板顶覆土厚度,应根据其 上面荷载的大小及分布、管材强度及土壤冻结深度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 管顶或沟盖板顶至铁路轨底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1.2m;

2 管顶至道路路面结构层底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 0.5m;

3 当不能满足本条第 1、2 款的要求时,应加防护套管或设管沟。在保证路基稳 定的条件下,套管或管沟两端应伸出下列界线以外至少 1.0m:

1) 铁路路肩或路堤坡脚线;

2) 城市型道路路面、公路型道路路肩或路堤坡脚线;

3) 铁路或道路的路边排水沟沟边。

8.2.7 地下管线不应敷设在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下 面,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管线距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边界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 2m;

2 应避免布置在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地下水的下游,当 不可避免时,其距离不应小于 4m。

8.2.8 管线共沟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信电缆和物料压力管道共沟;

2 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道应位于腐蚀性 介质管道上面;

3 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

4 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 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

5 凡有可能产生相互有害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

8.2.9 地下管沟沟外壁距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水平距离,应满足施工要求,

距树木的距离,应避免树木的根系损坏沟壁。其最小间距,大乔木不宜小于 5m,

小乔木不宜小于 3m,灌木不宜小于 2m。

8.2.10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宜符合表 8.2.10 的规 定,并应满足管线和相邻设施的安全生产、施工和检修的要求。其中位于湿陷性 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工程设计的规定。

8.2.11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宜符合表 8.2.11 的规定;其中地下燃气 管线、电力电缆、乙炔和氧气管与其它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

8.2.11 的规定。

8.2.12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宜符合表 8.2.12 的规定;其中地下燃气 管线、电力电缆、乙炔和氧气管与其它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应符合表

8.2.12 的规定。

8.2.13 埋地的输油、输气管线与埋地的通信电缆及其他用途的埋地管道平行铺 设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07-99 的有关规定。

8.3 地上管线

8.3.1 地上管线的敷设,可采用管架、低架、管墩及建筑物、构筑物支撑方式。

敷设方式应根据生产安全、介质性质、生产操作、维修管理、交通运输和厂容等 因素,经比较后确定。

8.3.2 管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架的净空高度及基础位置,不得影响交通运输、消防及检修;

2 不应妨碍建筑物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3 应有利厂容。

8.3.3 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性、腐蚀性及毒性介质的管道,除使用该管线的 建筑物、构筑物外,均不得采用建筑物、构筑物支撑式敷设。

8.3.4 架空电力线路的敷设,不应跨越用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火灾危险性属于 甲、乙类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贮罐区。其布置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 和《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 的有关规定。

8.3.5 通信架空线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42 的有关规定。

8.3.6 引入厂区的 35KV 及以上的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应减少在厂区内的长度, 并应沿厂区边缘布置。

8.3.7 地上管线与铁路平行敷设时,其突出部分与铁路的水平净距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 2 的有关规定。

8.3.8 地上管线与道路平行敷设时,不应敷设在公路型道路路肩范围内;照明电 杆、消火栓、跨越道路的地上管线的支架,可敷设在公路型道路路肩上,但应满 足交通运输和安全的需要。

8.3.9 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 8.3.9 的规定。

篇二:综合管廊施工方案

保山中心城市青堡路A2标 综合管廊(沟)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书

云南保山鹏程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青堡路A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组织综合说明

一、 二、 三、 四、

编制说明 工程概况 工程目标 项目管理策划

第二章 专项施工方案

一、 主要材料用量及要求 二、 总体施工工艺

三、 各施工工序专项施工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2、 平整场地 3、 测量放样

4、 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 5、 地基处理

6、 综合管廊底面防水处理 7、 综合管廊钢筋砼浇筑 8、 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处理 9、 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 10、 基坑回填

11、 总体质量要求 12、 进度计划表

13、 人员、材料、机械计划表

14、 临时设施布置及施工用水、用电情况

第三章 保证措施

一、 二、 三、 四、 五、

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保证措施

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检测监控措施

六、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七、 环保保证措施 八、 应急预案

第四章 工程交验后的服务措施

一、 工程交付 二、 服务及保修

第一章 施工组织综合说明

一 编制说明

1.1根据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保山中心城区青堡路道路综合管廊(沟)工程施工图》编制。

1.2根据保山市万润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保山中心城区青堡路道路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编制。

1.3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4相关技术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TGJ107-200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二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保山中心城区青阳组团片区内,青堡路设计为城市I级主干道,路基标准宽度50米,综合管廊设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下,全线长5545.0米,其中A2标境内起止桩号为:K0+-010.00~K1+780.00,长度为1790.0米。综合管廊为矩形双仓断面,其中西侧为电力仓,标准段内净宽高尺寸为1.4m×2.3m,东侧为综合仓,标准段内净宽高尺寸为2.2m×2.3m。总净宽高尺寸为4.85m×2.3m。

综合管廊平面位置布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下,综合管廊顶面距路面约1.5米,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施工,混凝土为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

综合管廊平面线形基本上与所在道路平面线形一致。对于圆曲线半径,满足收纳管线的最小转弯半径及要求,并尽量与道路圆曲线半径一致。合理布置通风口、投料口、人员进出口、管线引入引出口等节点,在满足使用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将节点布置在绿化带上,与周围景观绿化融合在一起,以起到美化作用。

三 工程目标

3.1、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3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10月1日,实用工期214日历天。

3.2、质量目标

实现优良工程,确保一次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以上。 3.3、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机械事故发生,施工负伤率低于行业标准。

四 项目管理策划

公司在保山中心城区青堡路A2合同段K0+400右侧200米处设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本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项目部按精干高效的原则,设项目经理室、项目总工室、工程技术科、试验室、安全质检科、综合管理科六个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全标段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施工单位的组织设置,人员配备见表1-2。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配备表

表1-2

第二章 专项施工方案

一、主要材料用量及要求

1、砼:C30混凝土约9000m3,C15混凝土约2000m3。

要求:综合管廊主体结构:C30,抗渗等级:P6;综合管廊基础垫层:C15; 2、 钢筋:1623吨,要求:

HPB300级钢筋( :fy=300Mpa ); HRB400级钢( :fy=360Mpa); 3、焊条:

HPB300级钢筋采用E43型焊条, HRB400级钢筋采用E55型焊条,

焊接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焊缝长度: 双面焊>5d;单面焊>10d;焊缝高度>0.5d。 4、预埋件及吊钩:

预埋件采用Q235B钢材。预埋件锚筋应采用HPB300级;

预制盖板吊环采用HPB300级;吊钩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绑扎在钢筋骨架上。所有外露铁件均须先刷防锈漆二度。

二、总体施工工艺

因本综合管廊施工长度较长,故在施工的时候以20米为一个施工单元,其施工程序为:

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基坑支护及开挖→地基处理→架设垫层模板→浇筑垫层混凝土→综合管廊底面防水处理→架设底板模板及底层钢筋→底板钢筋砼浇筑→架设墙身及顶板模板、钢筋→墙身及顶板钢筋砼浇筑→墙身及顶板防水处理→基坑回填

其附属工程及涵背回填工作所有管廊全部浇筑完成后统一处理。

三、各施工工序专项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

由总工组织技术员熟悉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员对各施工班组及机械手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无误。机械手所有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在施工过程

篇三: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5.管廊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①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每条管廊轴线的定位放线,最后是管廊分项工程的施工测量配合。

②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③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④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⑤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

①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②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根据管廊的结构形式、埋深以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综合管廊施工图,及时校对构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

③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方面。

3)控制网测设流程

4)施工测量方法

①控制测量

A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a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b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c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与综合管廊走向平行的一侧。

d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e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

提出疑议或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f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g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沉降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B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a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

b

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②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5)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测设

①工艺流程

②管廊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

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管廊转弯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

A管廊开挖施工前,应根据定位的管廊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管廊开挖线、基坑边排水沟线、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管廊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

B管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每半月复测一次水准点。

C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开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D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

E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管廊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的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6)管廊分项工程施工测量配合

在各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模板安装、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时,测量人员与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测量配合,本内容在各分部分项工程中进行叙述。

7)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其内容包括:地下管廊中心线、高程、横断面图示、附属结构的实际位置与高程。

(2)基坑土方开挖

1)土方工程施工工序

处于适宜的工程建设区域(I)与较适宜的工程建行区域(II)的各段管廊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复测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人工清底→验槽→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处于适宜性较差的工程建设区域(III)的各段管廊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复测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土钉墙施工→地基处理→报验→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复测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涵管顶进操作井土方施工工序:测量放线→报验→土方开挖→按要求放坡→排水沟与集水坑开挖→土钉墙施工→垫层混凝土→测设管廊中心线→复测报验→测设其他施工线

①土方开挖前,测量人员根据基础设计尺寸加两侧作业操作面2000mm绘制开挖放线

平面图,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放线。

②基坑(槽)挖土施工结束后,用经纬仪将基础中心线、外框边线测设到基底或边坡适宜操作地方的临时控制小桩上,以方便垫层混凝土模板施工。

③垫层混凝土施工完后,用经纬仪将基础中心线(设备中心线)精确测设到垫层混凝土顶面,经复测验收后,用红油漆涂三角标示,按图纸设计基础几何尺寸弹划基础平面尺寸线(包括洞、坑、槽位置、预埋螺栓、铁件平面位置、尺寸线),同时提供高程控制点。经复测检查确认无误后,用红油漆涂小三角标示。

2)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A人工清理坑底

人工清挖基底土前,由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20cm,每隔2m打一个小木橛,在挖至接近基地标高时,用尺量测坑底标高。最后由坑外控制点引桩拉通线,由工长检查基底尺寸,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铲平基底清除浮土。清底操作应加强控制,严禁超挖。

B基槽地基处理完毕后及时通知监理、业主、勘探等单位进行验槽。

(3)基坑边坡支护

本工程综合管廊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箱涵为1~3孔,净高2.4~3.5m,覆土埋深2.5~3.0m左右。管廊宽1.8m~10m,管廊底埋深约为6.0~8.0m,每30m左右设一道沉降缝。基坑开挖采用明挖法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发展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防水工程等。

地下工程施工明挖法中边坡支护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当开挖深度大的时候,


地下管廊施工规范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74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