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9-04-25 10:39:40 来源:76范文网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

工程咨询证书:工咨甲xxxx号xxxx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年X月目录前言VI1.第一章总论11.1.工程由来11.1.1.项目背景11.1.2.项目由来21.2.工程名称、地点及业主单位21.3.设计规模、服务范围及指标21.4.编制依据41.5.主要标准及规范41.5.1.工艺专业41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工程咨询证书:工咨甲xxxx号
xxxx污水处理站
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年X月目



VI
1.
第一章


1
1.1.
工程由来
1
1.1.1.
项目背景
1
1.1.2.
项目由来
2
1.2.
工程名称、地点及业主单位
2
1.3.
设计规模、服务范围及指标
2
1.4.
编制依据
4
1.5.
主要标准及规范
4
1.5.1.
工艺专业
4
1.5.2.
建筑、结构、给排水专业
4
1.5.3.
通风专业
5
1.5.4.
电气、自控专业
5
1.6.
编制原则
5
1.7.
编制范围
6
1.8.
环境概况
6
1.8.1.
城市概况
6
1.8.2.
自然条件
7
1.8.3.
道路交通
8
1.8.4.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8
2.
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0
2.1.
xxx镇加强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10
2.1.1.
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
10
2.1.2.
城镇发展的需要
10
2.1.3.
保护生态的需要
11
2.1.4.
保护三峡库区的需要
11
2.2.
法律依据
11
3.
第三章
污水厂设计总则
13
3.1.
设计范围、规模
13
3.2.
污水水质
13
3.2.1.
进厂水质预测
13
3.2.2.
南方城市进水水质
14
3.2.3.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15
3.3.
出水水质
15
3.4.
工程选址
15
3.4.1.
选址原则
15
3.4.2.
污水处理厂厂址
15
3.5.
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
16
3.5.1.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16
3.5.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6
3.6.
排水体制
16
3.7.
排放标准
16
3.8.
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
16
3.9.
污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17
3.10.
站内给水、排水、回用水
17
3.10.1.
站内给水
17
3.10.2.
站内排水
17
4.
第四章
站外截流干管工程设计
18
4.1.
设计依据
18
4.2.
设计原则
18
4.3.
污水管道流量及高程确定原则
18
4.4.
区域内污水排放概况
19
4.5.
污水量预测
19
4.6.
污水干管设计方案
19
4.6.1.
设计流量计算
19
4.6.2.
管线水力计算
20
4.6.3.
污水干管的流量
20
4.7.
管材选择
20
4.7.1.
管材选择
20
4.7.2.
检查井
21
4.8.
管材应用、接口及基础
21
4.9.
主要工程量
22
5.
第五章
污水厂工艺方案比选
23
5.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23
5.1.1.
常规二级处理工艺
23
5.1.2.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24
5.1.3.
主要深度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综述
27
5.2.
污水处理方案选择
33
5.2.1.
处理工艺的目标
33
5.2.2.
污水处理流程
34
5.2.3.
方案工艺流程
35
5.2.4.
主要构筑物
36
5.2.5.
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36
5.2.6.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38
5.3.
污泥处理工艺
40
6.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41
6.1.
工艺流程简述
41
6.2.
构筑物设计
42
6.2.1.
隔渣调节池
42
6.2.2.
PASG生化池
42
6.2.3.
加药间
42
6.2.4.
变配电间、值班室
43
6.2.5.
综合控制房
43
6.3.
总图运输
43
6.3.1.
设计依据
43
6.3.2.
总体布局
43
6.3.3.
竖向设计
45
6.4.
建筑设计
45
6.5.
结构设计
46
6.5.1.
工程场地概况
46
6.5.2.
结构设计
46
6.6.
运输
48
6.7.
电气设计
48
6.7.1.
设计依据
48
6.7.2.
设计范围
49
6.7.3.
供电电源
49
6.7.4.
动力负荷情况
49
6.7.5.
配电系统
50
6.7.6.
电能计量
50
6.7.7.
功率补偿
50
6.7.8.
启动控制与保护
50
6.7.9.
主要设备及材料选型
51
6.7.10.
照明
52
6.7.11.
防雷接地
52
6.7.12.
电缆敷设
52
6.8.
自控系统及仪表设计
53
6.8.1.
设计依据
53
6.8.2.
自动化系统设计
53
6.8.3.
仪表设计
54
6.8.4.
综合布线
55
6.8.5.
通讯
55
6.9.
通风与空调设计
56
6.9.1.
设计依据
56
6.9.2.
设计内容
56
6.10.
化验
56
7.
第七章
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与实施计划
57
7.1.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
57
7.2.
人员编制及生产班次
58
7.3.
人员培训
58
7.4.
建设进度
58
8.
第八章
环境保护、安全与工业卫生及消防
59
8.1.
环境保护
59
8.1.1.
设计标准
59
8.1.2.
建设地区环境概况
59
8.1.3.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59
8.1.4.
控制污染物的措施
60
8.2.
安全与工业卫生
60
8.2.1.
设计标准
60
8.2.2.
有碍安全和卫生的因素分析
61
8.2.3.
预防措施
61
8.2.4.
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
62
8.2.5.
安全与工业卫生投资
62
8.2.6.
安全与工业卫生的预期效果
62
8.3.


62
9.
第九章
节能
63
9.1.
能源利用原则
63
9.2.
合理用能技术措施
63
10.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
10.1.
资金筹措
64
10.2.
估算编制说明
64
10.2.1.
编制依据
64
10.2.2.
编制说明
64
10.3.
污水处理厂投资估算
65
10.4.
项目资金来源
71
10.5.
项目运行费用
71
11.
第十一章
工程效益
72
11.1.
环境效益
72
11.2.
社会效益
72
11.3.
经济效益
72
12.
第十二章
结论、建议及存在问题
73
12.1.
结论
73
12.2.
存在问题
73
12.3.
建议
73


城市污水处理站是市政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实施,它不但可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同时还可以改善流域水质,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城镇建设规划在今后一定的时期内不但要考虑社会体制、宏观经济,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环境等因素。
xxx镇幅员面积22.92平方公里,2011年底,场镇面积1.3平方公里。xxx镇拥有耕地15500亩,人均耕地0.91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93个经济合作社。地属浅丘,有涪江冲积坝一北崖坝,由涪江大围堰控灌坝区。气候温和,四季直耕,年平均气温16.7℃,降水量886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与苏家河,其中涪江河最大。镇内有旅游景点2处:XX寺和基督教堂。
为保护和改善城镇环境、保护xxx县及下游城市人民的生活水源的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xxx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出川的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特提出修建xxx镇污水处理站,解决xxx镇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保护涪江饮用水源安全已经迫在眉睫。
我单位受XXXXXXXX的委托,编制“xxxx城镇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市市委、市政府、xxx镇党委、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尊敬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敬意!
1.
第一章


1.1.
工程由来
1.1.1.
项目背景
(一)城市污水处理率比较低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年2月6日),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年实际处理量210.31亿吨。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194.41亿吨,占92.5%;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设施)处理(不包括工业企业内仅处理本企业工业废水的处理设施处理量)12.90亿吨,占6.1%;其他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3.00亿吨,占1.4%。
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792座,处理能力达9904万立方米/日;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977个,设计能力约5527万立方米/日。全国655个城市中,已有507个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共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266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8858万立方米/日。其中,36个大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319座,设计日处理能力3919万立方米。全国共有473个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级单位)建成了522座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覆盖率达到29.1%。
但是截至2009年9月底,仍有148个设市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占全国设市城市总数的22.6%;特别是有18个地级市还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超过70%的县城还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
从总的来看,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率还是较低,尤其是欠发达和偏远地区,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了地表河流湖泊,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
三峡工程已经蓄水,三峡库区水质引人关注。监测结果表明,目前三峡库区水质尚好,但大肠杆菌超标。专家分析,原因是库区集水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不高。据监测,2009年,在全国七大水系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55.0%,劣Ⅴ类为20.8%;与上年相比,七大水系Ⅰ~Ⅲ类断面比例升高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
相对于严峻的水环境而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晚。《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2010年我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而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目前仍有不少城镇还急需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污水处理厂现存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环境监管难到位。调查已建成的53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仅有85座实行了市场化运营,90%仍由政府包办。
我国近40%的污水处理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完全正常运行。此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使雨、污水不分、生活和工业污水不分,造成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还有部分工业企业以已缴纳污水处理费为由,超标、超总量向污水处理厂排污,使城市污水处理厂难以接纳,造成处理效率低下,污染物被二次排放。
1.1.2.
项目由来
在汶川大地震中,xxx镇城镇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由于地震对xxx县给水管网造成的破坏,以及二级供水管道尚未铺设,xxx镇近期仍在本镇分散开采地下水,镇区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很大影响。且xxx镇污水管网在地震中受到了极大破坏,镇域污水收集率极低,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地表水体,对地表水体影响极大。
随着灾后重建步伐的加快,为了改变XX面貌,提升xxx镇形象,给xxx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就必须对xxx镇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完善道路、排水管网、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本项目实施后,区域内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将呈现出新的面貌,这是与xxx镇居民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的头等大事。项目建成后,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改变城镇形象和投资环境,而且能吸引外地投资商投资和外地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1.2.
工程名称、地点及业主单位
工程名称:xxxx污水处理站;
工程地点:xxx县xxx镇;
业主单位:xxx县xxx镇人民政府。
1.3.
设计规模、服务范围及指标
1、设计规模:3000m3/d,总变化系数:1.5;
2、污水管网工程:截流干管D500,总长3.0公里。
3、建设期限:2012.1-2012.12。
4、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5、工程服务范围:xxx镇镇域规划区。
6、水质:
A、进水水质
表1-1
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pH
最高水温
最低水温
设计进水污水水质 (mg/L)
380
200
200
28
40
4
6-9
25℃
12℃
B、出水水质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7年12月20日以“川办函〔2007〕356号”文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四川省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及项目业主的要求,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为:

表1-2
污水厂设计排水水质
污染物指标
pH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T-N
mg/l
NH3-N
mg/l
T-P
mg/l
水质指标(mg/L)
6~9
50
10
10
15
5(8)
0.5
备注:括号外为水温>12℃的控制标准,括号内为水温≤12℃的控制标准。
7、推荐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以PASG(地埋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人工清掏外运。
8、受纳水体:污水收集管网,最终受体-涪江河。
9、尾水排放:重力排入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最终排入下游涪江。
10、运行管理:定员2人,设有国内外先进集散型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
11、建设标准:
各项指标满足并优于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
建设标准(2001修订)》要求;设备除选用国内一流产品外,部份关键性的设备和仪表引进或采用合资产品。
12、污水厂建设用地:5亩。
13、投资额:2030.86万元。(含3000米DN500截流干管)
编制依据
(1)
《xxx县xxx镇总体规划》;
(2)《xxx县xxx镇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3)《污水处理厂厂址地形图》1:500;
(4)
xxxx污水处理站基础资料汇编。
1.4.
主要标准及规范
1.4.1.
工艺专业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版);
5)《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4号文)。
1.4.2.
建筑、结构、给排水专业
1)《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6)《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6);
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2)《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2001);
14)《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6)《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138:2002);
17)《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范》(CECS117:2000);
1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9)《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3.
通风专业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TJ19-75);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4.4.
电气、自控专业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7)《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63-90);
8)《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9)《可编程仪器的数字接口》(ANS1488)。
1.5.
编制原则
?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
从xxx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逐步解决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
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积极稳妥地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提高运转的可靠性,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操作条件,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
?
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
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
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
厂区竖向设计,在满足防洪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减少厂区挖填方量、土方运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
?
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1.6.
编制范围
根据《四川省XX市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规模3000吨/天;截流干管3公里的方案进行论证,提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报告。
1.7.
环境概况
1.7.1.
城市概况
xxx镇距县城1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2.92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14700人,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5437人。其中非农人口近万人。幅员面积22.92平方公里,2001年底,场镇面积1.3平方公里。xxx镇拥有耕地15500亩,人均耕地0.91亩。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93个经济合作社。地属浅丘,有涪江冲积坝一北崖坝,由涪江大围堰控灌坝区。气候温和,四季直耕,年平均气温16.7℃,降水量886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与苏家河,其中涪江河最大。镇内有旅游景点2处:XX寺和基督教堂。

1.7.2.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xxx镇位于四川省xxx县城北10公里,东与争胜乡隔河相望,南与乐安镇相接,西与前锋乡接壤,北与刘营镇毗邻。
场地等级:该场地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
地震烈度:一般建筑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重点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提高一个等级设防。
不良地质现象:本区无崩塌、断裂等不良地质条件,场地基本稳定。
2〕气候
xxx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性气候特别明显,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降雨量少,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暴雨较多,伏旱较少,常有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阴雨连绵,冬季少雨多阴天。
3〕水文特征
镇域河流多由北流向东南,主要河流有涪江河,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涪江南流经平武县、江油市西南部,XX市、xxx县、射洪县、遂宁市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市市区汇入嘉陵江。全长700千米,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72立方米/秒。涪江还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流域宽广。
4〕地震
xxx镇地处龙门山脉地震带,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1.7.3.
道路交通
xxx镇处在成德绵主要发展轴线上,是四川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之一,极具活力的宏观经济环境无疑为XX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同时,XX距xxx县城仅10公里,是三台溢出产业最便捷的承载地。
1.7.4.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根据《xxx县xxx镇总体规划》,确定规划年限:近期2008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1、现状
给水:xxx镇镇域给水现状为集镇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来自自打地下水井。
排水:xxx镇无污水处理厂。镇区内主要道路布置有雨污合流管道,部分地区为排水明沟。镇域居民生活污水几乎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规划
(1)水量计算:
根据《xxx县xxx镇总体规划》,xxx镇规划中期(2015年)规划城镇人口0.54万人,规划远期(2020年)规划城镇人口0.8万人。务农人口近1.3万人,规划远期(2020年)规划务农人口1.8万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因此预测用水量指标不宜盲目偏大。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并参照同类城镇综合用水指标,确定城区平均日综合用水指标为180升/人·日,农村居民平均日综合用水指标为150升/人·日,规划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产生率85%,xxx镇近、中、远期用水量预测见下表:
表1-3

xxx镇近、中、远期用水量预测表
预测期
年份
人口数(万人)
服务范围人口(万人)
生活用水总量(m3/d)
污水产生率
污水收集率(%)
生活污水产生量(m3/d)
近期
2010
1.47
1.45
2310
85
80
1570
中期
2015
1.84
1.82
2922
85
80
1987
远期
2020
2.6
2.55
4140
85
80
2815
(2)供水规划:
由于地震对xxx县给水管网造成的破坏,以及二级供水管道尚未铺设,xxx镇近期仍在本镇分散开采地下水,随着地震受损管网的修复,以及二级供水管网的完善,远期xxx镇区由XX市自来水厂统一供水,供水量镇区为1500m3/d,集中居住点自行打井设置水塔供水。
c)排水规划:
xxx镇镇区污水经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入涪江河,处理量以规划远期污水产生量为根据,确定为3000吨/天。
根据xxx镇的给水、排水量的预测,同时考虑到xxx镇总体规划及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xxx镇新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3000m3/d是适宜的,是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水治理政策,也是符合xxx镇场镇发展要求的。
2.
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xxx镇加强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xxx镇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随着xxx镇近两年灾后重建步伐的加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居住人口也大量增加,生活污水增多,仅经过化粪池等简单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汇入射水河,最终汇入涪江,为保护xxx县自身环境及涪江的水环境,对城市规划区域范围的水环境治理已是非常必要,十分紧迫的。
2.1.1.
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
xxx镇镇域河流多由北流向东南,主要河流有射水河,发源于土门镇的三溪寺,横穿镇域中部;其二是龙蟒河,发源于金花镇玄狼沟,在XX境内汇入射水河,其三是干河子(又名白水河),发源于九龙镇白云山,在境域内流入汇水河,该河为季节性河流。
射水河发源于三台土门三溪寺侧卧牛山。相传蜀王射三箭入山脚,水涌成河,故名。经土门、XX,在XX与龙蟒河汇合,在射箭台与白水河汇合,在观鱼两河口与马尾河汇合,至赵家嘴汇合石亭江,再入广汉、金堂,流入涪江。境内河长12.2公里。
xxx镇境内河流属于涪江水系,最终均汇入涪江。xxx镇生活污水未处理达标便排放对下游饮用水安全有威胁。因此,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在涪江上游xxx镇建设污水处理站是十分必要的。
2.1.2.
城镇发展的需要
随着灾后重建步伐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xxx县人口、企业迅速增加,城市环境设施条件已经成为该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xxx镇位于XX市的西南部,地处东经104°8’-104°11’,北纬31°16’-31°20’之间。
幅员面积25.3平方公里。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xxx镇被列为xxx县重点发展的城镇之一。xxx县采取了倾斜发展政策,即首先发展中心城区和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镇。xxx镇既是省级重点镇又是国家级重点镇。因此,xxx镇近年来发展速度相当快。在涪江上游xxx镇建设污水处理站是十分必要的。
2.1.3.
保护生态的需要
经过近年发展,xxx镇雨水排泄和城镇污水收集能力严重欠缺,现状基本是雨污直排河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对区内污水做到集中治理和有序排放,在科学发展的同时对区内、对下游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项目势在必行。
2.1.4.
保护三峡库区的需要
保证出川的江水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保证三峡水库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修建xxx镇污水处理站、解决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2.2.
法律依据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在我国环境保护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全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国家颁布的有关防治水污染的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1989年5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年3月)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3月)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
为具体执行上述法规,国家还颁布了以下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802-9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T3070-1999)
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总法,是各项有关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依据,其要点如下:
?
环境监督和管理
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质量和标准及环境监督大纲方面的职责,由中央政府制定国家环境标准,省、市政府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补充项目和指标。
?
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工业排污的程序和制度,并提供各种环境保护措施。
?
法律责任
授权给各级环境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警告和惩罚污染者。
3.
第三章
污水厂设计总则
3.1.
设计范围、规模
xxx镇建设的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规模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工程效益。根据《xxx县xxx镇总体规划》,xxx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主要收集xxx镇镇域范围内部分居民生活废水,污水处理站规模:3000m3/d。其主要隔渣调节池、PASG综合生化池、加药间、配电间等一次性建成。公用设施如下:
电:由xxx镇35KV变电站供电;
水:XX市自来水厂由市政管网引入(DN100);
交通:污水处理站距离xxx镇50m,交通较方便;
设计规模: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规模:3000m3/d。
3.2.
污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与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以及污水收集方式密切相关,要准确预测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建成后服务期的水质,难度较大。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人均当量法、实测法和类比法进行城市污水水质论证。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容量的确定。设计水质确定过高,将造成工艺的不合理或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增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水质确定过低,则满足不了出水水质要求,不能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
根据勘踏,该污水处理站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xxx镇镇域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基本无工业废水。
因此,在目前进水水质测定不准确的情况下,考虑到随着xxx镇建设的发展,排水体制的逐步完善,污水水质、水量都将逐渐稳定的实际情况,进水水质拟通过对污水污染物指标进行推测(人均当量法),并参照南方部分城市的进水水质(类比法)确定本工程的进水水质。
3.2.1.
进厂水质预测
本设计生活污水污染负荷按每人每天排出的污染物指标考虑,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我国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指标:BOD5为20~35g/cap.d,SS为35~50g/cap.d。取BOD5为25g/cap.d,SS为35g/cap.d。一般城市污水CODcr=2.0(BOD5),TP=0.1TN。每人每天废水量180升。
表3-1
城市污水典型水质浓度单位:mg/L
污染物名称
CODCr
BOD5
SS
T-N
NH3-N
T-P
高浓度污水
1000
400
600
100
50
12
中等浓度污水
450
200
250
40
25
6
低浓度污水
250
120
150
25
15
4
超低浓度污水
150
60
100
15
10
2
由以上数据计算出本工程进水的水质如下表:
表3-2
xxx镇城市生活污水数值计算表
污染物名称
CODCr
BOD5
SS
T-N
NH3-N
T-P
水质指标(mg/L)
277.8
138.8
194.4
20
24
2.0
根据表3-1全国各个典型城市污水水质的统计的数据,可以确定xxx镇属于低浓度城市污水。
3.2.2.
南方城市进水水质
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西南方大省,其污水水质有其相应的特点,相对于北方城市,其水质都偏低,目前正在运行或设计的四川省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情况汇总见表3-3。
表3-3
四川省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值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BOD5
(mg/L)
CODCr
(mg/L)
SS
(mg/L)
NH3-N(mg/L)
T-P
(mg/L)
1
阆中污水处理厂
200
300
200
24
4.0
2
彭山县污水厂
150
300
150
30
3
3
彭州污水处理厂
150
300
150
30~45
4
峨眉污水处理厂
150
300
225
30
3
5
眉山污水处理厂
160
260
180
20
1
6
西昌污水处理厂
180
260
180
35
3
7
德阳污水厂
150
400
200
25~30
从表3-1可以看出,四川省部分城市污水厂的设计进水水质BOD5为100-200mg/L;SS为120-260
mg/L;CODcr为200-400
mg/L;T-N为20-40
mg/L;T-P为3-4
mg/L。
3.2.3.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根据xxx县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地区的发展实际状况、xxx镇建设的污水处理站服务区域情况、水质预测情况以及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特点,初步确定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如下:
表3-4
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




BOD5
CODCr
SS
NH3-N
T-N
T-P
pH
设计进水污水水质 (mg/L)
200
380
200
28
40
4
6-9
3.3.
出水水质
根据本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及区域环境现状,本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为:
表3-5
污水厂设计排水水质
污染物指标
pH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T-N
mg/l
NH3-N
mg/l
T-P
mg/l
水质指标(mg/L)
6~9
50
10
10
15
5(8)
0.5
备注:括号外为水温>12℃的控制标准,括号内为水温≤12℃的控制标准。
3.4.
工程选址
3.4.1.
选址原则
污水厂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为:
?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远期发展的要求;
?
位于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城市的下风向;
?
少拆迁、少占良田,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
尾水及污泥排放较方便,场地不受水淹;
?
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较方便。
3.4.2.
污水处理厂厂址
规划的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位于xxx县xxx镇海江村七组。
按照《xxx县xxx镇总体规划》要求,规划的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位于xxx县xxx镇海江村七组,无工程选址比选方案。
经现场踏勘,本污水处理站的选址具有如下优势:选址位置对污水排放比较有利,污水排放以重力自流为主,同时污水处理厂选址位置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能满足扩建的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利条件,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利用。选址位置不存在拆迁,地势平坦开阔,填挖方量较小,需搭建施工便道约50m,投资较省。
3.5.
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
3.5.1.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l
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l
根据进站污水水质及出站污水水质要求,选用适合本站特点的、先进的、成熟的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期达到低能耗、低运行费、低基建费、少占地、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的目的;
l
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厂的管理水平,保证污水厂运行在最佳状态。选用的监控仪表能运行稳定,维修方便,操作简便;
l
污水处理专用设备,选用质量好、价格低、效率高的通用设备,减少维修工作量,增强运行的稳定性;
l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及运行成本;
l
工艺流程先进、简洁、可靠,便于操作管理。
3.5.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采取PASG工艺,该工艺本身是以厌氧为主的新型工艺,剩余污泥产生量极少,且工艺自带了剩余污泥消减措施。故PASG工艺只需半年~1年清理一次剩余污泥即可。
3.6.
排水体制
根据《xxx县xxx镇总体规划》,新建管网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涉及污水处理站与3km截流干管,不涉及镇区配套管网)。
3.7.
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执行。
3.8.
污水处理站尾水排放
污水处理站站址附近的地表水体为排洪沟,因此,污水处理站处理尾水就近重力排入收集管网,最终进入射水河。
3.9.
污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及当地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规定,污水厂的污泥、沉砂、栅渣等固体废弃物送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3.10.
站内给水、排水、回用水
3.10.1.
站内给水
污水站站内给水是由xxx县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引入(DN100)。
3.10.2.
站内排水
站内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制,污水汇集至污水提升泵,送入处理系统处理,雨水排入就近受纳水体。
4.
第四章
站外截流干管工程设计
4.1.
设计依据
l
《xxx县xxx镇总体规划》;
l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l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CJJ-92);
l
相关法规、规范、标准。
4.2.
设计原则
坚持雨污分流原则,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区域性、系统性出发,保护水资源,提高环境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合理地选择污水干管的路径,保证污水处理站顺利运行。
1)
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与供水、环保规划相协调;
2)
远近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3)
污水管道规划按照远期规模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污水干管和厂站建设要统筹安排,互相协调;
4)
采用雨污分流体制,以重力流管网布局为主;
5)
充分论证干管路径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可实施性;
6)
充分考虑接通片区已建成的污水管;根据地势情况,主要按重力流方式,由高向低排入污水处理站。
4.3.
污水管道流量及高程确定原则
根据《xxx县xxx镇总体规划》,采用单位面积定额法确定污水管道排水设计流量,并根据用地性质产生的污水量进行校核,xxx镇的干管规划参数为0.7L/s·ha。
污水干管按非满流设计,设计充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执行;管材按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考虑,粗糙系数n取值0.014;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V≥0.6m/s,最大设计流速V<5m/s。
污水干管控制高程确定:考虑接入沿途污水,均以重力流方式排入污水处理站。初步确定管道最小埋深为1.5m,最大埋深为3.5m,平均埋深为2.5m。
4.4.
区域内污水排放概况
污水干管直径为DN500,总长度3000米。
4.5.
污水量预测
按生活用水量预测污水量,详见1.8.4小节。
4.6.
污水干管设计方案
4.6.1.
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道的建设应根据城镇规划远期考虑,根据地形的情况适当的考虑远景的排水量与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关系。
其设计流量计算原则为:
考虑规划确定的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毛密度)。
人均综合排水指标:给水工程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180升/人·日,综合排水定额为综合用水量指标的80%,则综合排水定额为144升/人·日,该水量定额为平均日排水定额,即qO
=144升/人·日。
考虑总变化系数KZ、根据不同管段的汇流平均流量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年版)选择,KZ=1.57。
考虑地下水及雨水渗入量、根据一般情况约占污水量的5%计(即m=0.05)。
设计污水流量为:
Q=qO×N×F×KZ×(1+m)/86400(升/秒)
式中:

Q—设计管段的污水流量(升/秒)
qO—综合平均日排水定额
(升/人·日)
N—人口密度(人/Km2)
F—管段的控制汇流面积(Km2)
KZ—管段流量的总变化系数
m—地下水、雨水渗入率。
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设计,设计充满度不同管径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年版)选用。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n=0.014
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V≥0.6m/s,最大设计流速V≤5m/s(非金属管道)。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年版)在街道下污水管管道最小管径为d300,最小设计坡度为i=0.003。
4.6.2.
管线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采用曼宁公式:
V=1/nR2/3I1/2
式中n为管道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n=0.014;聚乙烯缠绕管,n=0.009
管道设计充满度,最小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
管内的最小流速为0.6m/s
管内最大流速为5m/s
管道平面布置见附图。
4.6.3.
污水干管的流量
采用单位面积定额法确定污水管道排水设计流量,管道规划参数为0.7升/秒·公顷,总干管设计流量为500L/s。根据管道流量,并适当考虑放大管道等级,确定污水干管的管径为500mm。
4.7.
管材选择
4.7.1.
管材选择
管道材料的选择关系到管道运输的方便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最终体现为投资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新型管材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污水管道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对各管材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确保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目前,排水工程常用管道材料一般有以下几种:
l
钢筋混凝土圆管;
l
玻璃钢管(缠绕);
l
玻璃钢夹砂管;
l
HDPE管(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增强管);
l
PVC-U加筋管
管材的选择:依据管材的适用性、水力条件、管件的运输、管道的连接方式、管道的敷设方式、管道的施工方法、管材本身的价格等因素。
(1)从管材的价格来看:
化学管材(玻璃钢管、玻璃钢夹砂管、HDPE管)的价格为钢筋砼管材的3-6倍。
在化学管材中的玻璃钢管价格昂贵。
玻璃钢夹砂管与HDPE管价格互有持平。
(2)由技术上看:
钢筋混凝土管——使用历史悠久、施工技术成熟、抗压性能好、刚度大,管壁粗糙率较大(n=0.014),管长度较短、接头多、施工安装重量较重、需要作砼基础,沟槽开挖断面大,抗震性能差。施工工期长。
玻璃钢夹砂管——新型的化学管材,重量轻、强度高、刚度较玻璃钢管高、抗腐蚀、性能好、水力性能好、管壁粗糙率小(n=0.009)、管长较长(可为6-12m)接头少,施工安装重量轻方便,不需要作砼基础,只需作简易的基础处理。沟槽开挖断面较小、运输方便,因此施工工期短。
HDPE管为新型的化学合成管材,施工技术正在探索成熟、水力性能好、管壁粗糙率小(n=0.009)管长较长(6-10m)接头少,施工安装方便、不需要作砼基础处理,沟槽开挖断面较小。抗震抗腐蚀性能好。具体见表4-1。
表4-1
管材比较表
性能
管材
埋深
粗糙系数(n)
施工难易
耐久性
渗漏
日常维护
管材重量
管内H2S产生
抗震性
价格
1
钢筋混凝土
可埋深
0.014

长久

较多

促进

最便宜
2
HDPE管
可埋深
0.009

>50年

较少

削弱
很好
较高
3
玻璃钢夹砂管
可埋深
0.009

>50年

较少

削弱
较好
较高
综上所述,综合工程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实施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设计采用钢筋砼管,价格低、最经济、可行。
4.7.2.
检查井
管道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规格为:Φ1000,Φ1500,Φ2000,
3000×3000(矩形)。凡是重力流管道,管道转弯、交汇、高程变化、管径改变及直线一定距离都需要设置检查井。
4.8.
管材应用、接口及基础
污水干管的敷设,根据各区的地形特点,尽量采用重力流,沿道路敷设。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规格应符合GB/T11836-1999标准。管顶覆土不小于0.7m,或管道过河时,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承叉管,360°混凝土满包基础;管顶覆土0.7m≤H≤7.0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或企口管,180°砂石基础。管顶覆土0.7m≤H≤4.5m时采用Ⅱ级管,管顶覆土4.5m9.0m,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360°混凝土满包基础。
接口采用承叉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按04S516-27标准图实施;
若接口采用平口时,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按按04S516-25标准图实施;
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柔性接口管道不小于0.1Mpa(刚性接口管道不小于0.15Mpa)。
管道地基位于回填区域的处理:当管道地基有不足1/3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该部分管基以下0.6m厚用8%灰土加强。
若遇流沙、污泥、松散杂填土等软弱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
4.9.
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收集xxx镇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最终通过污水干管进入污水处理站。具体见表4-2。
表4-2
管道工程建设内容表
序号
名称


深埋度
长度
备注
1
钢筋砼管
DN500
埋深3.0~3.5m
3000m
包括检查井
5.
第五章
污水厂工艺方案比选
5.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处理程度要求、用地面积和工程规模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视工程的具体条件而定。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常年运行费用保证出厂污水水质达标排放。
根据对污水水质的分析,本工程要求的污水处理程度较高,对BOD5、CODCr、SS、NH3-N、PO-34-P去除率要求分别达到86.67%、82.86%、86.67%、73.33%、75%以上,对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十分慎重。本方案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xxx镇城市生活污水量、水质、处理程度以及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对污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力强、调节灵活、低能耗、低投入、少占地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处理工艺。下面对各种传统处理工艺的特点进行论述,以便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
5.1.1.
常规二级处理工艺
在常规二级活性污泥法中,不同的污染物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除的。
1)SS的去除
污水中SS的去除主要靠沉淀作用。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直径的有机颗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就可去除,小直径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径的无机颗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胶体和亚胶体范围内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同时沉淀被去除。
污水厂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不仅涉及到出水SS指标,出水中的BOD5、CODCr等指标也与之有关。这是因为组成出水悬浮物的主要是活性污泥絮体,其本身的有机成分就很高,因此较高的出水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的BOD5、CODCr均增加。因此,控制污水厂出水的SS指标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应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采用适当的污泥负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悬浮层的吸附网络作用等。在污水处理方案选用正确、工艺参数取值合理和优化单体构筑物设计的条件下,完全能够使出水SS指标达到10mg/L以下。
2)BOD5的去除
污水中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来完成的。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经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由此可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使处理后污水中的残余BOD5浓度很低。
3)CODCr的去除
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与BOD5基本相同。
污水厂出水中的剩余COD,即COD的去除率,取决于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它与城市污水的组成有关。
本工程服务范围内的城镇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其BOD5/CODCr比值为0.34,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5.1.2.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1〕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性
根据进厂污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可知道各项污染物要求的去除率,如表5-1所示。
表5-1
要求达到的污染物去除率


进水浓度(mg/L)
出水浓度(mg/L)
去除率(%)
BOD5
200
≤10
≥95.0
CODcr
380
≤50
≥86.8
SS
200
≤10
≥95.0
T-N
40
≤15
≥62.5
T-P
4
≤0.5
≥87.5
NH4+-N
28
≤5
≥82.1
由上表可见,本工程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要求相当高。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对BOD5、CODcr、SS都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对N的去除率仅15~25%,对P的去除率仅10~20%,满足不了本工程要求,因此,项目污水处理工艺必须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
2)氮的去除
污水脱氮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类,目前生物脱氮是主体,也是城市污水处理中经济和常用的方法,生物脱氮工艺比较多,原理是一样的:物理化学脱氮主要有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氮、空气吹脱法去除氨氮。物理化学法脱氮由于处理成本较高,管理不便而很少在市政污水处理中使用。生物脱氮因处理成本低,易于管理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下面对污水生物脱氮原理作简要介绍。
氮是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广泛存在于城市污水之中。在原污水中,氮以NH3-N及有机氮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式的氮合在一起称之为凯氏氮,用TKN表示,而原污水中的NOx-N(包括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在内)几乎为零,故通常进水总氮即近似等于凯氏氮。
氮也是构成微生物的元素之一,一部分进入细胞体内的氮将随剩余污泥一起从水中去除。这部分氮量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机物被氧化的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氮也被氧化成氨氮,并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龄足够长的情况下进一步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机物被氧化的同时,污水中的有机氮也被氧化成氨氮,并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龄足够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因为氮在水体中是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氮是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控制指标之一。
脱氮菌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硝酸盐(NO3-N)中的氮作为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将硝酸盐中的氮还原成氮气(N2),从而完成污水的脱氮过程,生物脱氮工艺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由此可见,要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完全硝化是先决条件。因为硝化菌属于自养菌,其比生长率μn明显小于异样菌的生长率μh,生物脱氮系统维持硝化的必要条件是μn≥μh,也就是说系统必须维持在较低的污泥负荷条件下运行,使得系统泥龄大于维持硝化所需的最小泥龄。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运转实例,设计污泥负荷在0.18kgBOD5/MLSS·d及以下时,就可以达到硝化及反硝化的目的。
3)磷的去除
污水除磷主要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两大类。对于城市污水一般采用生物除磷为主,必要时辅以化学除磷作为补充,以确保出水的磷浓度在标准以内。
A、
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是污水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受到压抑而释放出体内的磷酸盐,产生能量用以吸收快速降解有机物,并转化为PHB(聚β羟丁酸)储存起来。当这些聚磷菌进入好氧条件下时就降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用于细胞的合成和吸磷,形成高浓度污泥,随剩余污泥一起排出系统,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生物除磷的优点在于不增加剩余污泥量,处理成本较低。缺点是为了避免剩余污泥中磷的再次释放,对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
据资料介绍,在厌氧段释放1mg的磷吸收储存的有机物,经好氧分解后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合成、繁殖,能够吸收2~2.4mg的磷。因此磷的吸收取决于磷的释放,而磷的释放取决于污水中存在的可快速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一般来说,这种有机物与磷的比值越大,降磷效果越好。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其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为1.5~2%,采用生物除磷工艺的剩余活性污泥中磷的含量可以达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2~3倍,在设计中往往采用4%。
生物除磷工艺的前提条件是聚磷菌必须在厌氧条件下受到抑制,而后进入好氧阶段才能增大磷的吸收量。因此,污水除磷的处理工艺必须在曝气池前设置厌氧段。
B、
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主要是向污水中投加药剂,使药剂与水中溶解性磷酸盐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将磷从污水中除去。固液分离可单独进行,也可与初沉污泥和二沉污泥的排放相结合。化学除磷的药剂主要包括石灰、铁盐和铝盐。
化学除磷的优点是工艺简单,除加药设备外不需要增加其它设施,因此特别适用于旧厂增加除磷设备,缺点是药剂消耗量大,剩余污泥量增加,浓度降低,体积增大,使污泥处理的难度增加,同时还要消耗水中碱度,影响氨氮硝化。因此,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中,仅当出水含磷要求较高时,才考虑化学法辅助除磷。
4〕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能性
能否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需对污水厂进水水质进行生物处理分析。剖析指标见表5-2。
表5-2
生物处理剖析指标
分析项目
指标值
原污水
BOD5/CODcr
>0.3
0.52
BOD5/TN
>3
5
BOD5/TP
>20
50
CODcr/TN
<12
9.5
CODcr/TP
<30
95
¨
BOD5/CODcr指标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最常用的方法,本项目BOD5/CODcr=0.52,生化性能较好,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
BOD5/TN是辨别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指标,本项目BOD5/TN=5,符合硝化和反硝化要求比值,可采用生物脱氮工艺。
¨
BOD5/TP是辨别能否采用生物除磷的指标,一般认为该值要大于20,比值越大,除磷效果越明显,本项目BOD5/TP=50,说明可以采用生物除磷工艺。
¨
CODcr/TN与
CODcr/TP这两项指标,也是衡量能否进行生物脱氮除磷的指标,一般认为CODcr/TN<12时以脱氮为主,CODcr/TP<30时以除磷为主。从上表中可得,CODcr/TN<12,而CODcr/TP<30时,以脱氮为主。
由于本项目要求出水达到一级A标,对脱氮除磷要求较高,工程主导工艺PASG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且工程在末端增加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化学除磷(当出水P不达标时备用),化学除磷采用FeCl3作为除磷药剂。
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可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PASG)+
FeCl3化学除磷,并以脱氮为主要目标。
5.1.3.
主要深度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综述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污水的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当地温度、用地面积、发展余地、管理水平、工程投资、电价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
能够脱N除P的生物处理工艺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A/A/O法、氧化沟系列和SBR系列等等,现就上述几种工艺介绍如下:
1)
改良型
A/A/O工艺
传统A/A/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法,其三个阶段是以空间来划分的,是在具有脱N功能的缺氧—好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同步脱N除P的工艺,该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脱N除P工艺,其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要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如Bardenpho工艺)。在经过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小于100,处理后的泥水分离效果好。
该工艺在运行时厌氧和缺氧段需轻缓搅拌,以防止污泥沉积。
本工艺的缺点是既需混合液回流,又需污泥回流,因而能耗较高;由于生物处理池与二次沉淀池分开建设,占地面积也较大;机械设备多,维修养护麻烦,投资较多。
针对传统A/O法及A/A/O法的缺点进行改进,将沉淀池和生化池合建,同时消除回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其脱氮效率,回流污泥首先进入预厌氧区以利除磷,同时控制和适应厌氧区、缺氧区对碳源的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5-1所示。

混合液回流
厌氧区
缺氧/好氧区
沉淀区
进水

出水
图5-1
改良A/A/O法工艺流程框图
改良A/A/O法的改进原理如下:
l
回流活性污泥首先进入厌氧区内进行反硝化,降低其中的溶解氧及硝酸盐氮,这样可以保证厌氧区的厌氧效果,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
l
回流活性污泥中硝酸盐氮的反硝化是靠分配部分进水中的碳源(BOD5)进行反硝化,其反硝化速率远远高于依靠内源呼吸作用进行的反硝化,因此需要的反硝化停留时间短、容积小。
l
当出水对T-N、T-P都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除氮靠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携带硝态氮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来完成。由于污泥回流率在运行过程中随多种因素而变,一般回流率为100~150%,大多数情况回流率在100%左右运行,因此需有混合液回流才能达到处理效果。
l
生化单元运行时,系统内生物量的平衡主要靠活性污泥回流来实现,反硝化所需的硝态氮主要靠混合液回流来实现。而同等流量的回流(包括污泥回流+混合液回流),污泥回流所需的能耗远高于混合液回流所需的能耗。为此,既要保持生化系统内的生物量,又要达到除氮的目的,需合理调整、控制这二个回流率。为了除氮的需要,而加大污泥回流既不经济又不利系统的运行。
l
设有混合液回流,可以回收氧和碱度(反硝化1gNO4-N可以回收2.86g氧和回收3.57g碱度)可有利系统的运行,可降低能耗。
2)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把连续环式反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随着氧化沟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沟技术已远远超出最初的实践范围,具有多种多样的工艺参数、功能选择、构筑物形式和操作方式。如DE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
2000)氧化沟、三沟式(T型)氧化沟、欧珀(Orbal)氧化沟等。
A、
DE氧化沟工艺
DE氧化沟生化池又称双沟式氧化沟,它的生物脱氮功能是通过特殊的运行方式,创造一定的条件,使硝化和反硝化在沟中交替发生而完成的。它利用PLC使污水交替进入氧化沟,并利用双速转刷来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以达到在沟中交替进行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a、运行
阶段1:污水和回流污泥先进入沟A,沟A中转刷低速转动,维持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并去除一部分快速可降解BOD,然后进入沟B,沟B中高速转动,维持好氧状态,在好氧条件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并进行硝化,沟B出水。
阶段2:污水和回流污泥仍引入沟A,沟A和沟B转刷都高速旋转,两沟都进行含碳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反应。
阶段3:污水和回流污泥先进入沟B,沟B中转刷低速转动,维持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并去除一部分可快速可降解BOD,然后进入沟A,沟A中转刷高速转动,维持好氧状态,在好氧条件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并进行硝化,沟A出水。
阶段4:污水和回流污泥仍引入沟B,沟A和沟B转刷都高速旋转,两沟都进行含碳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反应。
b、特点
i.DE氧化沟生化池污水处理工艺与常规处理法相比,不需建初沉池和单独的二沉池,占地少,也没有混合液回流设施,可以节省大量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维护工作量及费用。
ii、DE氧化沟生化池采用2沟作为一个单元,采用单元式设计,利于污水处理厂调节污水处理量或规模的扩建。
iii、系统处理效率高,对BOD5去除率达90-98%,对CODCr去除率达80-85%;通过对运行程序过程的调节,能有效到去除N、P等生物营养盐;能有效保证出水水质良好。
B、
Carrousel
2000氧化沟
传统的氧化沟没有除P功能,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缺氧池,脱N是在各曝气机之间形成的缺氧区域内进行,因此脱N能力有限。美国EIMCO公司和荷兰DHV公司在原Carrousel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Carrousel
2000系统。该工艺又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具有较高的脱N除P效率,其工艺流程见图5-2。
Carrousel
2000氧化沟在沟的前端增设了厌氧池,在沟内增加了缺氧区,因此具有较高的脱N除P功能。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的氧化沟工艺与A/A/O工艺很相似,除具有A/A/O工艺的优点外,还克服了A/A/O工艺需要大的混合液回流量的缺点,因而减少了设备,节省了能耗,是一种比较好的污水处理工艺。
但该工艺需要设置专门的二次沉淀池,又由于采用表面转刷曝气或表面充氧叶轮,氧化沟水深不能过大,因此占地面积也较大。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图5-2
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流程简图
C、
欧珀(Orbal)氧化沟
欧珀(Orbal)氧化沟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采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因而在各沟道创造了不同的环境,有利于脱氮除磷。
但该工艺需设置二沉池系统,又由于采用表面转碟曝气,氧化沟水深不能过大,因此占地面积也较大。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3)SBR工艺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各个阶段反应是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与A/A/O工艺、氧化沟工艺不同的是其脱N除P的厌氧、缺氧和好氧段不是由空间来划分的,而是用时间来控制的。在同一容器中的不同时段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完成脱N除P过程,而后开始沉淀并通过滗水器出水,完成一个周期。
(1)
传统的SBR工艺
传统的SBR工艺是完全间隙式运行,即周期进水、周期排水及周期曝气。图5-3是传统SBR工艺脱N除P运行方式图。
传统SBR工艺脱N除P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A为进水搅拌,在该阶段聚磷菌进行厌氧放磷;阶段B为曝气阶段,在该阶段除完成BOD5分解外,还进行着硝化和聚磷菌的好氧吸磷;阶段C为停止曝气、混合搅拌阶段,在该阶段内进行反硝化脱氮;阶段D为沉淀排泥阶段,在该阶段内既进行泥水分离,又排放剩余污泥;阶段E为排水阶段。在阶段E后,有的根据水质要求还设有闲置阶段。

图5-3
SBR工艺运行方式图
(2)
ICEAS工艺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SBR运行方式:连续进水、周期曝气,ICEAS就是以这种方式运行的。ICEAS即间歇循环延时曝气系统,该工艺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该工艺在反应池的前端设有一个停留时间很小的小反应器,称为生物选择器。由于污水从生物选择器内引入,在生物选择器内起始基质浓度很高,局部地提高了污泥负荷,菌胶团细菌迅速在选择器中增值,而在这种高负荷下,不利于丝状菌生长,这样即达到了利用基质作为推动力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了菌胶团细菌,使其成为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
ICEAS工艺的脱N除P程序与前述的传统SBR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阶段A中,由于污泥负荷较高,存在大量可快速分解的有机物,更有利于细菌释放磷;阶段C进行反硝化脱氮时,由于仍在进水,可以为反硝化提供碳源,因而可获得更好的脱氮效果。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ICEAS工艺单池处理能力有限,处理量10万吨/日的污水厂至少需8个反应池,所以系统较复杂;ICEAS工艺必须污泥回流,其结构、操作较复杂;ICEAS工艺间歇排水,系统在变水位的情况下运行,水头损失较大;ICEAS工艺有闲置期,容积利用率低。
(3)
MSBR工艺
MSBR法即改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其中的专利技术属美国芝加哥的Aqua
Aerobic
System,Inc所有。MSBR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反应器,其实质是A2/O系统后接SBR,因此具有A2/O工艺的生物除P脱N功能和SBR工艺的一体化优点。MSBR系统原理图如图5-4所示。

缺氧池
好氧池污水
SBR池
出水
污泥分离池
预处理
厌氧池
预缺氧池
污泥处理
内回流
图5-4
MSBR系统原理图
MSBR法运行原理如下:污水进入厌氧池,回流活性污泥在这里进行充分放磷,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有机物在这里被好氧降解、活性污泥充分吸磷后再进入起沉淀作用的SBR池,澄清后的出水被排放。此时,另一边的SBR池在1.5Q回流量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化、或起静置预沉的作用。回流污泥则首先进入浓缩区进行浓缩,上清液直接进入好氧池,而浓缩污泥则进入缺氧池,一方面可以进行反硝化,另一方面先消耗掉回流浓缩污泥中的溶解氧和硝酸盐,为随后的缺氧放磷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还有1.5Q的回流量,以便进行充分的反硝化。
由其工作原理可以看出,MSBR是具有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效果好。但MSBR工艺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也较高。此种工艺,仅适合某些场合,本次设计不予推荐。
4)PASG工艺
采用单一的厌氧、好氧活性污染法或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时,由于方法上的差异,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但是,如果三者结合使用,这些优、缺点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掩盖”其中的缺点。
PASG技术是由原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所长杨靖霞教授开发并完善的专利新技术——地埋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PASG技术),其专利号:ZL00223671.0。
采用厌氧、生物膜和悬浮生长工艺相结合的PASG处理工艺可以克服单一厌氧、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不足。利用PASG技术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出水与生物膜技术联合应用除氮,进水流速为lm/s,能将TN-N浓度控制在10mg/L,出水可用于农灌用水。RBC/SC处理系统能提高RBC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其中SS、总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6%、18%和17%。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是在常规活性污泥和两段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处理技术。A段为高负荷的生物吸附区,B段为低负荷处理区。为满足深层次的水处理要求,特别是对除磷、脱氮的要求,对经典AB工艺进行联合工艺的改进:将B段替换成其它工艺,如曝气生物滤池、A/O法、A2/O法、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等,对A段采取多种运行方式(厌氧、缺氧、好氧等)。将RBC结合到A/O工艺中,在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碳、氮、和磷方面效果显著。
PASG工艺主要构筑物包括厌氧池、综合生化池和集水池。
在添加了特殊高效菌种的厌氧池内,主要污染物CODcr在短时间内去除率能达到60%-80%,厌氧容积的设计基础是厌氧接触时间。这是在干季条件下进水加上回流污泥的停留时间。在厌氧的这段时间内,会产生低分子量的脂肪酸(如乙酸),同时磷会从微生物体内被释放出来。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低分子脂肪酸,会促进磷的释放。因此,(厌氧)接触时间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得到低分子脂肪酸或者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作为碳源),停留时间取16~18h。厌氧池内置填料,提高厌氧菌总量和厌氧接触效率。
在综合生化池内,由布水系统和布气系统将污水和空气均匀的分布于池内,在低CODcr浓度、高NH3-N浓度的情况下通过优势菌种及特殊载体经历厌氧/好氧/兼氧不同的生物处理过程,使通过高效厌氧后污水中剩余的CODcr及NH3-N等主要污染物得以去除。
集水池收集综合生化池出水,准备进入下一处理流程。
在上述系列工艺中,从处理效果看,均可满足处理要求。但每种工艺均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到本工程项目,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对水质、水量的适应性、投资的合理性、运行的稳定性等综合影响因素。根据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从上述诸多的工艺中筛选出同样具有除磷脱氮功能,且工艺较简单的PASG工艺与传统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中确定推荐方案和备选方案。
5.2.
污水处理方案选择
5.2.1.
处理工艺的目标
根据进厂污水水量、水质和处理标准,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有利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减少污水处理厂的经常性运行费用,确保达到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根据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以去除有机物、悬浮物、总氮和总磷为主。
因此,本方案设计优先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投入、少占地、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
5.2.2.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污泥处理和中水回用。
(1)预处理
预处理段通常包括粗、细格栅、提升泵房和沉砂池,这是污水处理厂必备的工段。其中格栅用于截留大块的悬浮物,对后续处理构筑物及水泵具有保护作用。
沉砂池的功能是从污水中分离出比重较大的颗粒。旋流沉砂池与普通沉砂池相比,具有沉砂效率高,沉砂中夹杂有机物少等特点。
本工程预处理工艺采用格栅和旋流沉砂池。通常,同样的预处理构筑物和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生物处理工艺的预处理要求,因此在本工程方案选择中,选用同样的预处理构筑物及设备,不再进行论证。
(2)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通常指初沉池,污水经过初沉后,SS降低50%左右,BOD5相应降低20%左右,但对于NH3-N的去除则很少。对于不同停留时间的初沉池,其出水BOD5/N和BOD5/P值均下降,设初沉池对脱氮除磷不利。就本项目而言,其进水SS为240mg/L左右并不高,可以不设置初沉池。
(3)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在此阶段被去除。目前,国内外在城市污水二级处理中普遍采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至于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只能去除由于细菌细胞生理需要而摄取的数量,氮的去除率约为有机物降解量的20~40%,而磷的去除率仅为5~20%。根据本工程的进出水水质要求,必须选择具有除磷除氮功能的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磷酸盐达标。
(4)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以防止对人类及畜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和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化学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及其化合物、臭氧、紫外线、重金属离子等是生化处理补充部分,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因此本工程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
(5)化学除磷
由于二级处理只处理了一部分的磷,因此为了确保处理后的废水中磷的排放达到一级标准的A标准,需做加药除磷工艺。药品选用常用的FeCl3。
5.2.3.
方案工艺流程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选取PASG处理技术(地埋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主导处理工艺。
(1)
PASG工艺流程
综合污水
提升
一级厌氧生化池
隔渣调节池
提升
工艺风机沉渣收集
综合生化池PLC中央控制

消毒
清水池

提升直接排放
注释:
?
污水流向

?
工艺控制

?
空气流向


加药流向
图5-5
PASG工艺流程图
PASG工艺是一种具有脱氮磷功能的一体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2)
PASG工艺特点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它脱氮除磷工艺相比,PASG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很好,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整为以下几种情况:若只需要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不需要回用,则可用最少的运行费达到或优于一级排放标准;若需要回用作为杂用水,或用于绿化浇灌等,则可处理达到杂用水质的标准;需增加消毒过程和回用费用。
②运行费用很低,能耗低。本方案中所采用的两级生化处理过程都是生化处理中能耗最节省的过程。两级生化池皆只消耗输送水泵运转的电力。通常为常规技术在相同条件下的运行费用的1/2~1/3。
③整套设施可以埋于地表之下,而且地表土壤可以再利用为绿化、种植花草,从而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
④建设周期很短,根据不同的规模,通常工程施工期为三个月到八个月。
⑤整套设施可以可靠地自动运行;管理、维护都很简单。
⑥由于主要采用污泥产率很低的生化菌种,因此,基本上没有剩余污泥,在数年内不需要处理剩余污泥,没有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基本无异味产生。
5.2.4.
主要构筑物
1)隔渣调节池
污水经过污水收集管道汇总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隔渣调节池,菜叶、卫生巾、塑料袋等粗大杂物,基本隔离在前端的隔渣池内,进入系统调节池内的沉渣主要以泥沙等无机物为主或少量细颗粒漂浮物。在整个设施运行期间,只需要定期清掏隔渣池即可。调节池内的沉渣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清掏。
2)生物处理池
生物处理池是污水处理厂内的主体构筑物,本工程拟采用PASG工艺作为主导工艺。PASG工艺主要构筑物包括厌氧池、综合生化池和集水池。
3)清水池
综合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在清水池内消毒后达标排放排放。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但仍可能含有大肠杆菌和病毒。根据建设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中第33条:“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传染性疾病传播,污水厂应设置消毒设施”。
4)加药间
当处理出水P不达标时,利用加药间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化学除磷处理,本污水处理站采用投加FeCl3的方法。
5.2.5.
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本污水处理站PASG工艺主要构筑物、建筑物一览表、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5-7、表5-8。
表5-7
PASG工艺主要构筑物、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主要规格尺寸
结构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隔渣调节池
L×B×H=9×8×3.5m
钢筋砼

1
2
厌氧生化池
L×B×H=25×20×4m
钢筋砼

1
3
综合生化池
L×B×H=35×30×4m
钢筋砼

1
4
清水池
L×B×H=8×5×5m
钢筋砼

1
5
加药间
L×B×H=4×3×4m
砖混

1
6
综合及控制房
90m2
砖混

1
7
值班室
L×B×H=4×3×3m
砖混

1
表5-8
PASG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隔渣调节池
格栅

2
污水提升泵

2
闸门

2
2
厌氧生化池
污水提升泵

2
立体弹性填料
m3
2000
3
综合生化池
硬质催化填料
m3
4200
风机

2
4
清水池
污水提升泵

3
5
投药间
加药装置

1
6
控制房
自控系统

1
表5-9
PASG工艺与传统处理工艺比较表(1000吨/日)
项目
PASG工艺
SBR工艺
水解好氧+人工湿地
A/O工艺
经济效益比较
能耗费用
0.09~0.11元/吨
0.18~0.20元/吨
0.11~0.13元/吨
0.25~0.28元/吨
药剂费用

0.08元/吨
0.03元/吨
0.08元/吨
人工费用
0.04元/吨
0.08元/吨
0.08元/吨
0.08元/吨
合计
0.13~0.15元/吨
0.34~0.36元/吨
0.22~0.24元/吨
0.41~0.44元/吨
39000~45000
元/年
102000~108000
元/年
66000~72000
元/年
123000~132000
元/年
环境影响比较
占地面积
3亩地下面积
可完全地埋
地表可复用
3亩地表面积
不可复用
15亩地表面积
不可复用
3亩地表面积
不可复用
污泥
无剩余污泥
有剩余污泥
需处理
有剩余污泥
需处理
有剩余污泥
需处理
噪声
无噪音
曝气系统产生噪音
曝气系统产生噪音
曝气及其余机械产生噪音
臭气
无臭气
有臭气
有臭气
有臭气
外环境影响
地表可绿化复用、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整体设施置于地表对周边环境有影响
整体设施置于地表对周边环境有影响
整体设施置于地表对周边环境有影响
环境影响综合比较
良好



运行稳定性
耐负荷冲击

普通


运行稳定性


普通

系统恢复时间

普通

普通
5.2.6.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个工艺方案的确定,除了满足处理的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能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如经济文化水平,水质水量的变化,这才能使该污水处理厂不仅能建得起,而且养得起,更重要的是运行得很好。通过上表,分析PASG工艺和传统处理工艺的技术特点、经济指标等因素的比较,哪个方案更适合于XX市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一、方案比较概述如下:
①占地和工程投资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等处理规模情况下,PASG工艺比传统处理工艺在占地,投资两方面均要小,因为PASG工艺集约化程度高,更适合污水厂用地紧张、分期多等特点。
②处理效果
相比于各种传统处理工艺,PASG工艺具有耐负荷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及系统恢复时间较短的优点,采用厌氧、生物膜和悬浮生长工艺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高,出水水质稳定。
③环境影响
相比于各种传统处理工艺,PASG工艺产生污泥较少、运行无噪音、无臭气、地表可绿化复用等环境优点;而传统的处理工艺均会在噪声、臭气、污泥处置等方面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④技术应用的成熟性
PASG工艺与各种传统处理工艺,在国内外应用比较多,已有成熟的运行经验。两者在技术成熟性方面也相当。
经过上述各方面综合比较,我们认为,PASG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管理简单,自动化水平高,具有较好的工艺调控灵活性、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该工艺的设计中,通过最佳工艺参数的选取,节能技术与设备的优化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实现XX市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工艺方案的整体优化。
二、选用PASG工艺的优势
①中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且由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土地所造成的影响,中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而其中的耕地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四川耕地现状有人均耕地少、人增地减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这三大突出特点。PASG技术在占地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平均吨水占用地下面积仅为0.8-1m2,且地表均可以复耕、复种、复养殖,也可以复用为绿化景观或停车场等休闲场所,土地复用率高达95%以上,因此,选用PASG技术不仅处理了污染问题,又节约了土地,是为上上之选。
②考虑到城镇污水的处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污水厂自身不易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选用污水处理工艺时,必须将处理费用低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衡量,以期能减少国家及企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的长期投入;同时,减少市民的经济负担。而PASG工艺中所采用的两级生化处理过程都是生化处理中能耗最节省的过程。两级生化池皆只消耗输送水泵运转的电力。为常规好氧类技术在相同条件下的运行费用的1/3
~1/2。
③传统的污水厂由于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必然导致一个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即剩余污泥的处理问题。一个污水厂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设施及投资是为处理剩余污泥而建,不仅增加了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而且很容易使周围环境产生脏,臭,蚊虫滋生等环卫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规定城市污水厂的厂址必须设在城区下游离城区十公里以上的原因。因此,在选用污水处理工艺时,我们也将有无二次污染作为一个有效的考核指标。在PASG技术中,采用了以厌氧为主的工艺路线,而厌氧法在处理过程中污泥产量很低,基本无剩余污泥产生,基本解决了剩余污泥的问题。
④PASG还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处理出水水质好,可根据要求达到地表Ⅳ类水质;
运行管理方便,整套处理设施可根据要求完全自动化;
适应性广,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在生活污水日趋复杂化和难以生化处理的问题;
设施的投资低,在相同条件下,通常较传统处理技术投资低。
PASG技术的基点是彻底抛弃以好氧生化过程为主的工艺路线,而采用以厌氧生化过程为主,以综合生物处理为辅的工艺技术路线。因此,用PASG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就可以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技术能耗高,污泥多,适用性差这三大缺陷。这是因为厌氧生化过程本身是一种不需要供氧、不需要耗能的过程;而且,厌氧过程的污泥产率很低,几乎没有剩余污泥;同时,某些厌氧菌还有能力降解一些难于被好氧菌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因此,按照这种技术思路开发出来的PASG技术就具备:能耗低,污泥少,适用性强,出水水质达标稳定等优点。
经精心比较,分析,筛选,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选用PASG工艺作为xxx县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的首选工艺。
5.3.
污泥处理工艺
污水生物处理传统工艺在运行过程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污泥含水率高、容积大,不便于输送与处置,而且剩余污泥有机物含量较高,易腐化发臭,此外含有寄生虫卵,病源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但PASG工艺本身是以厌氧为主的新型工艺,剩余污泥产生量极少,且工艺自带了剩余污泥消减措施。故PASG工艺只需半年~1年由人工清理一次剩余污泥即可。
6.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6.1.
工艺流程简述
综合污水
提升
一级厌氧生化池
隔渣调节池
提升
工艺风机沉渣收集
综合生化池PLC中央控制

消毒
清水池
直接排放
注释:?
污水流向

?
工艺控制

?
空气流向


加药流向
图6-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
污水经过污水收集管道汇总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隔渣调节池,经过隔渣调节池沉渣并调节水质后的污水由水泵提升至一级厌氧生化池生化处理;在厌氧池末端出水设置工艺控制泵,将污水送至二级综合生化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综合生化处理工艺设置小功率风机一台,为综合生化过程提供溶解氧。综合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在清水池内消毒后达标排放排放。如果出水磷不达标,则利用加药间投加FeCl3进行除磷处理。
菜叶、卫生巾、塑料袋等粗大杂物,基本隔离在前端的隔渣池内,进入系统调节池内的沉渣主要以泥沙等无机物为主或少量细颗粒漂浮物。在整个设施运行期间,只需要定期清掏隔渣池即可。调节池内的沉渣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清掏。
PASG工艺本身是以厌氧为主的新型工艺,剩余污泥产生量极少,且工艺自带了剩余污泥消减措施,故只需半年~一年清理一次剩余污泥,清掏污泥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6.2.
构筑物设计
6.2.1.
隔渣调节池
通过格栅去除水中粗大杂物,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在调节池中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
按最大流量设计,设计峰值系数取2.0,则Q=250m3/h。隔渣调节池有效容积为250m3,组合尺寸L×B×H=9×8×3.5m,地埋式。
调节池尾端设置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将污水提升至厌氧生化池生化处理。
6.2.2.
PASG生化池
PASG生化池由厌氧生化池、综合生化池和清水池组成。
(1)厌氧生化池
在添加了特殊高效菌种的厌氧池内,主要污染物CODcr在短时间内去除率能达到60%-80%,厌氧容积的设计基础是厌氧接触时间。这是在干季条件下进水加上回流污泥的停留时间。在厌氧的这段时间内,会产生低分子量的脂肪酸(如乙酸),同时磷会从微生物体内被释放出来。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低分子脂肪酸,会促进磷的释放。因此,(厌氧)接触时间主要取决于是否可得到低分子脂肪酸或者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作为碳源),停留时间取16~18h。厌氧池有效容积为2000m3,尺寸为25×20×4m,厌氧池内置填料,提高厌氧菌总量和厌氧接触效率;厌氧池末端设工艺控制泵2台,1用1备。
(2)综合生化池
在该段工艺内,由布水系统和布气系统将污水和空气均匀的分布于池内,在低CODcr浓度、高NH3-N浓度的情况下通过优势菌种及特殊载体经历厌氧/好氧/兼氧不同的生物处理过程,使通过高效厌氧后污水中剩余的CODcr及NH3-N等主要污染物得以去除。综合生化池有效容积4200m3,尺寸为35×30×4m,设置风机2台,1用1备。
(3)清水池
用于收集综合生化池出水,并对出水进行消毒。清水池有效容积为200m3,尺寸为8×5×5m。设置污水提升泵2台,1用1备。
6.2.3.
加药间
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化学除磷(当出水P不达标时备用)。
初期FeCl3投加量:0.5kg/h
停留时间≥30min。
加药间:尺寸L×B×H=4×3×4.0m,地上式。砖混结构。
三氯化铁加药设备1套:N=0.37kW
6.2.4.
变配电间、值班室
根据工艺需要,变配电间与值班室尺寸为:L×B=4×3m,单层,层高3.0m,建筑面积30m2,砖混结构。
6.2.5.
综合控制房
根据工艺需要,B×L=10m×9m,为地面式,砖混结构。
内设自控系统一套:
(1)FUSION现场控制平台采用PASG专利授权商提供的系列控制系统,PLC系统选用进口大公司系列产品。
(2)液位(液位差):采用非接触式仪表测量液位。
(3)温度测量:选用一体化的温度变送器。
(4)COD测量:选用国外COD测量仪。
(5)出水计量采用梯形槽计量。
6.3.
总图运输
6.3.1.
设计依据
1〕
地形图;
2〕
相关技术规范。
6.3.2.
总体布局
1)总体布局原则
(1)
节约用地的原则:站区在用地布局过程中尽量布局紧凑,节约用地。
(2)
节省投资原则:站区在布局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设施,节省投资。
(3)
功能合理原则:站区在布局过程中密切结合工艺布局,流程合理,方便使用。
(4)
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
(5)
变配电中心布置在既靠近污水厂进线处,又靠近用电负荷大的构筑物处,以节省能耗。
(6)
构、建筑物尽可能布置在南北朝向。
(7)
站区绿化面积不小于80%,总平面布置满足消防要求。
(8)
交通顺畅,便于施工与管理。
(9)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需综合考虑常年主导风向、站区美观、管线布置、巡检操作和对远期工程影响等因素。
2)功能组成
本工程主要由隔渣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综合生化池、清水池、加药间与控制房组成。污水处理厂总占地5亩,绿化率80%。
3)站区给水、消防、排水及通讯
站区给水
站区给水由市政管网提供,来自xxx县自来水厂。站区给水主要用于生活、消防、构筑物及设备冲洗,绿化可用回用水泵供给。引入总管管径为DN100,给水管网在站内形成环网,以利于消防。
消防
本次站区消防设计采用沿道路布置消火栓进行消防。
站区排水
站区污水和雨水的排放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内污水管管径为DN100,污水经收集后排入污水提升泵站。
站区雨水由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汇入站区雨水管道,并自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由市政防洪、排涝系统统一解决。
通讯
站内通讯接自城市通讯网络。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调度,在站内设置必要的无线对讲通讯系统。
4)站区道路交通
站区道路为便于交通运输和设备安装、维护、站区内主要道路宽3米,次要道路宽2米。道路转弯半径一般均在5米。路面结构采用混凝土。
(1)运输方式

本次设计的交通方式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2)交通组织
本次道路交通组织充分考虑道路简短,交通便捷的原理,成环形布置。
6.3.3.
竖向设计
(1)竖向布置原则
u
主要构筑物面积最大为综合生化池,力争面积大的构筑物不外加抗浮或少外加抗浮措施。
u
污水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重力流经各处理构筑物,最终重力排入排洪沟。
u
不过多浪费水头,尽可能地减少池体露出地面和高度。
u
构筑物底板尽量落在原状土上,以减少基础处理费用并保证安全。
u
减少各构筑物连接管线的敷设难度。
u
尽可能减少处理构筑物总水头损失。
u
尽量减少挖、填方量。
(2)原状地面高程及洪水位
1)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规划场地原始地面高程介于543~545m。
2)污水处理站选址段防洪标高:5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540.0m。
3)污水处理站平面设计地坪高程与周边地区高程和站外道路高程相协调,考虑处理后的出水重力排出。
4)在洪水期间,处理尾水采用重力排放。
5)综上所述,结合污水处理站站址实际情况,以及站内土方量的平衡考虑,尽量减少土方的外运及回填,降低工程造价,确定站坪标高为544.0m。
(3)竖向布置
1)设计地面高程
根据土方量、原地面高程,工程设计地面高程为一个台阶,高程为544.0m,确保洪水期的尾水排放。
2)处理构筑物高程及总水头损失
为节省常年的运行费,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处理后的排放污水的提升时段,并满足进厂污水一次提后重力流入各处理构筑物,以此确定各构筑物的水面高程。
处理构筑物总水头损失2.7m(总水头损失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发展)。
本设计场地较为平整,设计地面标高为544.0m。
6.4.
建筑设计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工程共有三座建筑物:综合及控制房90m2、变配电间及办公室30m2、加药间及药库12m2。总建筑面积132m2。
各建筑物在工艺既定的方案平面布置上进行建筑设计。建筑抗震烈度设防:7度,处理下同构筑物均采用钢砼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建筑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使用年限50年,建筑危险等级丙级,耐火等级二级。生产建筑和辅助建筑标准,首先做到站内各建筑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及整体效果,外装修标准为中等级,生产建筑和附属建筑标准相适应,建筑形式达到美观大方,配以大片绿化,达到环境保护绿化标准要求高的污水处理站。建(构)筑物均为95×95浅桔黄色外墙砖贴面,白色氟碳涂料线饰。水泥混合砂浆抹灰底白色耐擦洗涂料饰面。各建(构)筑均以地砖为主,在卫生间带防水层。加药间及药库为防腐蚀地面,并做坡度及地漏。配电室为塑料防静电地板地面,并做防潮措施。配电值班室做建筑节能设计,外墙外保温。
污水站内单体建筑,在形式上力求新颖、简洁、明快,有时代气息,打破以往的工业化建筑模式,使之成为污水站的一个景点,体现出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6.5.
结构设计
6.5.1.
工程场地概况
1)场地工程地质
场地内地形平坦,坡降小,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玉皇观松散岩类。第四系砂砾卵石含水层厚度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区内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植被较发育,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较弱,目前未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属地质灾害不发育区。
2)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隔渣调节池、配电室等抗震设防为丙类,应符合7度抗震措施要求。
6.5.2.
结构设计
6.5.2.1.
一般说明
(1)建(构)筑物主要有:隔渣调节池、厌氧生化池、综合生化池、加药间、变配电间等。
(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其余建筑均为丙类。
(3)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本工程的环境类别:室外地坪以上为一类;地下部分为二a类。
6.5.2.2.
结构型式
根据构(建)筑物特点,在保证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施工条件,并能方便施工和加快施工进度,经多方案比选,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形式。
(1)建筑物结构型式
加药间、配电室等建筑采用混合结构,屋面采用现浇钢筋砼屋面板,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
(2)构筑物结构型式
所有构筑物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构(筑)建物砼强度等级为C25,基底垫层采用C10素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6。
6.5.2.3.
构造措施
(1)建(构)筑物按平面单元地基情况及荷载不同大小设置沉降缝或温度伸缩缝;对建(构)筑物受力的关键部位,予以适当加强。
(2)构筑物在不影响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量按《给排水结构设计规范》对温度缝允许的长度设置温度缝。
(3)对超长砼构筑物,在适当位置设置变形缝贯通池壁与底板,采用钢板止水带进行连接;也可采用无缝施工技术进行处理。
(4)为防止混凝土中出现干缩和温差裂缝,进一步保证水池构筑物的抗裂防渗性,加入适量混凝土抗裂防渗外加剂十分必要。
6.5.2.4.
基础持力层及其处理措施
(1)场地平整
根据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特征及变形要求,首先清除表面耕植土层,对低于场坪高程的部分采用天然砂卵石料分层夯实至场坪设计高程,要求压实系数≥0.96。
(2)对其厂区建(构)筑物地基持力层,根据工艺流程对各构筑物相对高程的要求,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不得小于150kPa,否则应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案为换填垫层法,要求换填层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且应≥600mm,换填材料为1:1级配砂(卵)石分层夯实,要求压实系数≥0.96,承载力特征值≥150
kPa。
地基处理方案:由于目前没有地勘资料,地质情况不详,本设计没有地基处理方案,工程造价中估算一部分地基处理费用,最终造价以地勘资料出来为准。
6.5.2.5.
工程材料
混凝土:垫层及回填采用C15,建筑物采用C25,构筑物采用C2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
钢筋:直径≤10,多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12,多采用HRB335级钢筋;
钢材:各型钢材及钢板均采用Q235钢;
焊条:HRB335级钢筋之间焊接用E50,其余用E43型焊条,不锈钢之间焊接用不锈钢焊条;
砌体:设计地面以下及水土接触的砌体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5标准页岩砖,其余用M5混合砂浆砌筑MU10标准页岩砖。石材标号一般大于MU30。
6.5.2.6.
其他
站内内检查井、阀门井等井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施工基坑开槽施工,埋深较深的管道基坑应视周边建(构)筑物距离的酌情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避免对邻近建筑安全使用留下难以预计的隐患,基坑施工务必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对开挖较深的隔渣调节池、PASG生化池,以压入预制桩围护为宜,并在基坑内侧设置降水井,把水位降至基坑开挖标高以下1米左右。
6.6.
运输
本工程污泥、药剂等的运输,设备零部件和采购、维修交通等,污水处理站需配置一辆双排座长城皮卡。
6.7.
电气设计
6.7.1.
设计依据
本工程依据以下内容进行设计: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B50057-94(2000年版)
(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92)
(8)工艺提交的设备表、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图
(9)与本工程设计相关的其它设计规范
6.7.2.
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站站内界区内的变配电所,低压配电系统,各用电设备的供电、控制、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厂区道路照明等。
6.7.3.
供电电源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本污水处理站工程负荷等级为二级负荷,为保证污水站电气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采用双电源供电,电压等级10kv。项目由35KVxxx镇变电站供电。
6.7.4.
配电系统
项目0.4/0.23kV低压配电接线采用单母线供电。低压负荷按其重要性分别接在母线上,所供用电设备均接在各自配电间内动力配电箱上放射式配电。发生故障时影响范围小,切换操作方便,保护简洁可靠。
表6-2
电气设备表
分类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电气设备
高压柜
1000*8400*2200
2台
低压柜
800×800×2200
2台
干式变压器
SCB9-10KV/0.4KV-400KVA
1台
现场操作箱
12台
母线桥
若干
动力电缆
若干
6.7.5.
电能计量
电能高压侧计量,厂内办公、照明采用独立计量方式。10kV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柜,装有功、无功电度表作为商业性计量使用。
6.7.6.
功率补偿
通过计算表明,污水处理站自然功率因数约在0.81左右。供电部门要求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为了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线路损耗,采用低压母线上集中自动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确保达0.91左右。
6.7.7.
启动控制与保护
(1)
电动机的启动:全压直接启动是最简单、最可靠、最经济的启动方式,在设计中优先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电流小,对系统和机械设备冲击小,但启动转矩也小,启动时间延长,绕组温升高,启动电器复杂,宜在不符合全压启动的条件时采用。根据变压器的容量,本工程大部分电机均可直接全压启动,主要工艺控制设备的运行要求和使用寿命,提高电源质量,采用变频器控制,其余电机采用降压启动。
(2)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自动监测和控制方式,实现厂内各主要用电设备的现场就地手动控制与PLC自动控制。二者可以通过设于机房的手、自动转换开关进行选择。手动控制主要用于设备的检修和调试,也可作为生产过程中临时、应急操作手段;正常情况下,由PLC自控系统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实现自动控制。
(3)为了加强继电保护的先进性、可靠性,10kV继电保护系统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遵循集中管理、测控保护分散的基本思想,将变电站中的保护、控制、测量、报警、远动等多方面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将通过总线的方式,监测厂内变配电站低压配电中心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直流电源系统的工作状态。配电系统的重要数据均能通过总线的方式送往中控室。通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能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简化二次接线,减少控制电缆,缩短线路故障的查询时间。
(4)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空气开关、熔断器及热元件等对其相应回路进行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5)电动机保护
普通电动机:
设短路、过负荷及缺相保护;
大容量电动机:设短路、过负荷、缺相、温度及接地保护;
潜水式电动机:设短路、过负荷、缺相、温度及渗漏保护;
阀门电动机:
设短路、过负荷、缺相及过力矩保护;
6.7.8.
主要设备及材料选型
设备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以选进、可靠、安全实用、管理方便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同时也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本工程尽可能选择国内外先进的电气设备。
1)10kV开关柜选用KYN28型金属铠装式开关柜(主开关为真空断路器),其性能优越、可靠性强、安全性高、操作维护容易方便;
2)低压配电柜采用GCS型固定分隔式柜,组柜简单,各隔室相互隔离,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可靠性高,便于操作维护,美观大方;
3)变压器采用SC9系列干式变压器,产品具有体积小、免维护、过载能力强、抗突发短路能力强、散热效果好、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
4)动力配电箱选用XLL2型,电容补偿装置选用自动投切装置。
5)电缆型号选用YJV或YJV22型,控制电缆选用KVV或KVV22型。
6.7.9.
照明
在保证照度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具,以降低能源损耗和运行费用,在每个较大建筑物内装设照明配电箱,供灯具及插座使用。
室内照明以高效荧光灯为主,其中会议室、接待室可根据装修特点采用装饰形灯具,站房内一般采用防腐型单灯混合型灯具,值班室等采用高效荧光灯,配电室、中控室等重要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室外的维护通道,采用庭园灯、草坪灯,站区中心处设置一盏高杆灯,灯具形式与建筑物风格和厂区绿化环境相谐调,衬托出舒适、优美的气氛。
6.7.10.
防雷接地
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因地制宜的采取防雷措施。
本工程防雷均按三类建筑物设防。
污水站低压配电母线均装设防过电压装置。同时对于计算机、仪表等贵重电子设备采用电源电涌保护器及信号、数据电涌保护器进行双重保护,防止线路和设备过流和过电压,避免损坏设备。
TN-S接地系统:本工程0.4/0.23k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设置,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点连接。
共用接地体系统:防直击雷接地和防雷电感应,电器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其接地电阻≤1Ω。
对于手握式电气设备、插座、热水器、电热淋浴器、落地式空调设备等设置漏电保护开关,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6.7.11.
电缆敷设
配电线路敷设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电缆沟敷设,生化池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沟伸不到的地方采用直埋或穿管埋地敷设,电缆在穿越马路或受压较大处均穿套管保护,其材质为镀锌钢管。
6.8.
自控系统及仪表设计
6.8.1.
设计依据
l
《自控仪表选型规定》HG/T
20507-2000
l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T
20512-2000
l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
l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T
20508-2000
l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
l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573-95
l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l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00
l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6.8.2.
自动化系统设计
(1)设计原则
1)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安全、可靠运行,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自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系统的可靠性是可研考虑的重要原则。
2)污水处理处理站的自动化系统采用PC+PLC的集散型控制方式,在中控室可通过PC对全厂的各工况实现实时监控,生产的工艺过程自动控制采用现场控制站和设备控制器进行控制。
3)为保证污水处理站的安全运行,自控系统设立二级控制层:就地手动控制、现场控制和远程监控。就地手动控制是指通过设备现场控制箱手动控制设备的开启或关闭;现场控制是指现场各分站PLC执行自己的控制程序,完成控制功能;远程监控是指由中控室通过现场总线对全厂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监测和记录。二级控制层的关系如下:中控室上位机可通过各现场的PLC子站的重要设备进行调度控制,如果中控室或网络发生故障,不影响各PLC分站的控制功能,如果PLC网络中某个PLC子站发生故障,值班人员可通过就地控制箱对设备进行控制。
4)设备发生异常、故障或报警时,系统可自动切除相关故障设备或切换到现场手动操作方式。同时记录事故内容,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事故追忆。
5)对运行工艺设备、仪表、电气自控系统设计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保护措施,例如,水下设备具备有电机过热保护功能、泄漏保护功能、油室进水保护功能。PLC及传感器系统供电设计有1:1超隔离变压器,电源系统加装串联式防雷保护装置,弱电系统加浪涌抑制保护。
(2)设计范围
控制系统设立1个PLC控制站,对隔渣调节池、厌氧生化池和清水池的设备和风机的运行进行控制。
(3)控制要求
在控制室可对主要设备实施开、停控制。
(4)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
1)预处理的主要测量和控制方式
在隔渣调节池设置提升泵站监控站,对工艺专业要求监测的各种工艺参数,水泵、闸门、风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
根据超声波液位计测得的调节池水位值自动控制水泵的运行。当水位高至某一设定的水位值时,PLC系统将按软件程序自动增加水泵的运行台数。相反,当水位降至某一设定的水位值时,PLC系统将软件程序自动减少水泵的运行台数。当水位降至干运行水位时,自动控制全部水泵停止运行。
2)PASG氧化池的主要测量和控制方式
主要测量反应池溶解氧含量并根据所测量的溶解氧值控制、调度曝气机运行。
6.8.3.
仪表设计
(1)设计原则
1)及时准确地反映污水站进水水量和水质参数;
2)及时准确地反映污水站出水水量和水质参数;
3)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处理单元出口的水质参数;
4)过程检测参数进入PLC/PC系统参与控制;
5)仪表选型以进口产品为主,优先选择技术先进、维护方便性价比划算的产品。
(2)自控设备及仪表选型
根据该工艺成功运行经验,结合国内目前仪表现状,结合国内目前仪表现状,依照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节约的原则,自控系统选用国外具有先进产品,分析仪表和部分仪表选用国外或中、外合资产品,其余采用国内大型仪表厂(公司)产品。
①FUSION现场控制平台采用PASG专利授权商提供的系列控制系统,PLC系统选用进口大公司系列产品
②液位差采用非接触式仪表测量液位。
③温度测量选用一体化的温度变送器。
④COD测量采用国外COD测量仪。
⑤出水计量采用梯形槽计量。
(3)仪表动力要求及接地系统
1)仪表供电
交流电压:220VAC±10%,50Hz±50%;直流电压:24V-5%~+10%。
控制室电源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并装设防雷器和UPS,计算机不得与空调等大容量电器共回路。
PLC子站电源取自所在配电室配电箱仪表供电回路,回路装设电源防雷器及UPS。现场仪表供电由相应的控制柜、仪表供电柜提供。
2)接地系统
自控专业接地与电气共用,全厂接的电阻小于1Ω。
6.8.4.
综合布线
(1)通信系统
1)站区内部通信系统:为保证站区内各部门之间的通信畅通,同时,节省投资,设一套5门电话的内部交换机系统,另外由城市通信网引来2对市话线路。
2)室外通信线路采用排管敷设,室内对外通信线路采用穿金属管敷设。室内内部通话线路采用穿阻燃PVC管敷设。
(2)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从城市有线电视网引来前端信号,在适当的房间设有线电视用户插座。室外线路与通信线路同沟敷设。室内线路采用阻燃PVC管敷设。
根据站区分布,在重要设备及重点厂房设置消防报警。
6.8.5.
通讯
污水处理站通讯设计为两种方式:市话和生产调度。
1)
市话分机主要设于值班室,全站1门。
2)
生产调度电话主要设于调度部门、总控制室等,全站约2门。
3)
设置电话主机1门。
6.9.
通风与空调设计
6.9.1.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6.9.2.
设计内容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为3000m3/d,采用PASG工艺。各地下构筑物预留气体排放口,间隔一定时间排放。该排放口均设置于绿化带边缘,不会影响景观。由于本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厌氧产生的气体量较小,气体直接排空不会影响项目区域大气环境。
控制室设1匹的分体式空调一台。
6.10.
化验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镇污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配置适当的化验设备。
7.
第七章
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与实施计划
7.1.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从XX市政府到当地镇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直接协调、监督项目业主对本项目的实施。本项目的管理框架图如下:
市政府城建环保项目办公室
项目管理
项目采购
财务
后勤




项目区
业主
项目区
项目区
图7-1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框架图
拟设五个职能部门:
(1)行政管理: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以及与项目履行单位的接待、联络等工作。
(2)计划财务: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履行单位合同与手续,以及资金使用安排及收支手续。
(3)技术管理: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主持设计图纸的会审、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交流,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考核等工作。
(4)施工管理:负责项目的土建施工及安装的协调与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的安排、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及工程的验收工作。
(5)设备材料管理:负责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调拨等验收工作。
7.2.
人员编制及生产班次
参照人员编制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JB99-103)”第65条要求及目前国内类似工程的定员情况,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劳动定员为2人。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划分生产班次。
7.3.
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和操作水平,保证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必须对有关建设和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工作:
(1)对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术培训。
(2)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站内技术管理工作。
(3)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提前上岗,参与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的全过程,为今后运行管理奠定基础。
7.4.
建设进度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议工程建设期为6个月。本项目建议书列出项目实施初步计划安排,供有关单位参阅,最终实施计划将由项目执行单位根据工程进展要求确定。
2012年2月-5月:项目建议书编写、立项、可行性研究、环评、勘察、设计;
2012年5月-2010年12月:项目施工;
2012年底:项目调试、验收、运行。

表7-1
工程计划进度表
日期(月)
阶段
2012年
2月-3月
2012年
3月-5月
2012年
5~9月
2012年
9~12月
2012年
12月
可研及审查
施工图设计
土建施工
设备及管道安装
调试运行验收
8.
第八章
环境保护、安全与工业卫生及消防
8.1.
环境保护
8.1.1.
设计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
3)《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190-93);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8.1.2.
建设地区环境概况
u
本污水处理站位于xxx县xxx镇,标高为570.20~571.18m左右。
u
xxx镇位于xxx县的西南部,地处东经104°8’-104°11’,北纬31°16’-31°20’之间。
幅员面积25.3平方公里。镇域北与XX市区之一的西南镇连界,南和玉泉镇相接,东与孝德镇接壤,西与土门镇毗连。至2007年末全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9个村民小组2007年镇域内总户数6127户,总人口17269人。1996年被评为四川省经济发展“二百强”乡镇之一,1997年经省、市验收,已达小康水平。xxx镇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性气候特别明显,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降雨量少,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暴雨较多,伏旱较少,常有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阴雨连绵,冬季少雨多阴天。
u
该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8.1.3.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该工程本身为环境保护项目,即将镇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该项目本身产生的污染源污染物为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以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气味。
8.1.4.
控制污染物的措施
1〕污水
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隔渣调节池→PASG氧化池→清水池→外排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即:BOD5≤10
mg/L,CODcr≤50
mg/L,SS≤10
mg/L,T-N≤15
mg/L,T-P≤0.5mg/L,PH=6.0~9.0。
2〕噪声
污水厂主要的泵组如污水提升泵等一般为潜水泵,运行基本无噪声。
对于风机产生的噪声,在鼓风机进口处设有带过滤器的消音器,启动放空管上也设有消音器,可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
3〕污泥
菜叶、卫生巾、塑料袋等粗大杂物,基本隔离在前端的隔渣池内,进入系统调节池内的沉渣主要以泥沙等无机物为主或少量细颗粒漂浮物。在整个设施运行期间,只需要定期清掏隔渣池即可。调节池内的沉渣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清掏。
本项目产生的剩余污泥产生量较小,半年~1年清理一次,外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4〕异味
由于本工程构筑物为地下式,产生的气体由排放口直接排放,项目运行时会散发出一些异味,但由于量小、浓度小,经过大气的稀释作用,不会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可研建设采取:①站区内部按功能分区,将生产区和办公区分开,减少相互影响;②将产生臭气较重的一级处理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味影响;③从厂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看,污水厂位于xxx镇的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距离xxx镇区有一定的距离(约50m),对周边影响较小。
8.2.
安全与工业卫生
8.2.1.
设计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2008)
8〕安全走道、梯子、平台、栏杆和其它危险场所的防护规定(GBJ4053.1~4-93,GB8196-93,GB8197-93)等等
8.2.2.
有碍安全和卫生的因素分析
本工程在建成投产后,在生产运行时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地震、雷电、大雨、人体坠落、机械伤害、火灾、触电伤害等等,可能存在有碍健康的因素有:噪声、有害气体、暑热等等。
8.2.3.
预防措施
1〕对新建(建)构筑物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防,重点(建)构筑物按VI度设防。对新建(建)构筑物、动力管线、电气设施、计算机等均设有防雷防静电安全接地措施。厂区设有良好的雨排水系统和排水泵站,防止大雨时影响生产。
2〕各处理构筑物的走道和架空天桥均设有保护栏杆,其走道宽度和栏杆高度严格按规范要求设计。凡遇人孔、检修吊装孔等处均设有盖板或护栏。凡离地面2m以上需经常维修或操作的场所均设带护栏的平台和走道。
3〕污水处理厂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计算机、操作控制室配有灭火器材;厂区设有消火栓系统;变配电站设有排风换气设施,降低室内余热。
4〕对裸露的、旋转的机械设备设有防护罩。
5〕污泥脱水间、鼓风机房等处设有通风、排气设施。
6〕噪声的防治详见环保篇中的相关内容。
7〕污水厂有两路电源安全供电,对经常操作维修处设有低压安全照明,对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电气设施和电缆管线,设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8〕污水厂位于xxx镇建成区的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距离镇区有一定的距离(50m)风向,对周边影响较小。厂区布局时把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分开,将产生臭气较重的一级处理布置在下风向,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味影响。
9〕污水厂设有值班室、卫生间等生活福利设施,夏季配有防暑降温饮料。
10〕防雷击设有避雷针。
8.2.4.
劳动安全与卫生管理
污水厂设兼职安全员1人。
8.2.5.
安全与工业卫生投资
该项目安全卫生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
8.2.6.
安全与工业卫生的预期效果
本工程严格按照“三同时”的原则,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与卫生措施,为安全生产和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同类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来看,只要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对上岗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8.3.


该污水处理站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污水站内不使用也不储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为没有污泥消化设施,也使污水处理站的火灾危险大为降低。
站区内已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建筑物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设置灭火器。
9.
第九章
节能
9.1.
能源利用原则
按照国家“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和建设部(1997)建设第290号文“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研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规定,本设计的主体工艺采用先进的、成熟的、合理的、节能的生产流程和节能型设备、节能新技术,使污水处理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能源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9.2.
合理用能技术措施
1〕污水处理采用PASG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本身就是节能工艺。
2〕采用PASG工艺,使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降至最低,节约了能耗。
3〕在设备选型中,选用高效的水泵、电机、鼓风机、变压器等,都可大量节能。
4〕选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仪表,对PASG池等设施,在最大限度的满足工艺生产的前提下,通过PLC合理调整工况,做到合理用能。
5〕在总图及管线设计中,尽可能使流程顺畅,连接管路最短,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能耗。
10.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来自于中央预算内的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10.2.
估算编制说明
本污水处理厂工程日处理规模为3000m3/d,建、构筑物一次性建成。管网建设的污水管直径为D500,总长度3000米。
10.2.1.
编制依据
1.
《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2009年。
2.
业主提供的文件及相关的配套资料。
3.
污水处理厂用地红线图。
4.
现场勘查。
5.
材料单价为市场调查价。
10.2.2.
编制说明
1)土建部分
I.
土建部份单体造价是根据项目建议书提供的工程量乘以企业综合单价计算。
II.
绿化造价按80%的绿化率,100元/m2计算。
III.
由于没有提供详细的地勘水文资料,本估算未包括地基处理和降水费用。
2)安装部分
I.
污水总进水管,本估算是按政府将管道接至调节池考虑的。
II.
设备、工艺管道、工艺电气及给排水安装工程的费用是根据本项目建议书提供的工程量再乘以企业综合单价计算。
3)设备采购部分
I.
运输车辆的价格是按已有经验估算。
II.
出水在线监测系统,本估算是按只检测COD浓度计算。
4)其他工程费
I.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计算。
II.
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规定计算。
III.
工程保险费按建安工程费的0.5%计算。
IV.
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10号文执行。
V.
生产职工培训费按30人,培训期3个月,培训费标准为3000元/人计算。
VI.
基本预备费主要用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材料涨价超过预算控制价10%、不可抗力(如地质条件变化、洪水、地震等)。
10.3.
污水处理厂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总表见表10-1。
表10-1
投资估算总表
工程名称:xxxx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

5
页,第
1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总价
其中外币
单位
数量
单位价格
(万元)

工程费用
967.66
564.05
43.45
1575.16
1
截流干管
450.00450.00

3000
2
格栅沟
2.60
7.20
0.72
10.52
2.1
格栅沟
2.60
2.2
机械格栅
7.20
0.72台
2
3
沉砂池
6.20
2.40
0.3
8.90
3.1
沉砂池
6.20
3.2
潜污泵
2.40
0.3台
3
4
调节池
28.16
1.20
0.12
28.48
4.1
调节池
28.16
4.2
提升泵
1.20
0.12台
2
5
初沉池
7.50
0.30
0.03
7.83

1
5.1
初沉池
7.50
表10-1
投资估算总表
工程名称:xxxx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


5
页,第
2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总价
其中外币
单位
数量
单位价格
(万元)
5.2
污泥泵
0.30
0.03台
1
6
厌氧生化处理池
180.00
114.65
20.26
314.91
6.1
厌氧生化处理池
180.00
6.2
反冲洗泵
2.65
0.06台
1
6.3
布水装置
26.00
2.80套
11
6.4
弹性组合生物填料
40.00
6.80M3
2000
6.5
弹性组合生物填料钢结构支架
21.00
9.85

6.6
事故应急发动机
6.50
0.3台
1
6.7
FUSION自动控制平台
18.50
0.45套

7
PASG专利设施基建
210.00
358.50
14.17
582.67
7.1
PASG专利设施基建
210.00
表10-1
投资估算总表
工程名称:xxxx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

5
页,第
3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总价
其中外币
单位
数量
单位价格
(万元)
7.2
PASG布水系统
10.00
0.40组
4
7.3
PASG集水系统
2.50
0.25组
4
7.4
PASG生物载体系统
336.00
12.6M3
4200
7.5
PASG反硝化系统
8.80
0.80组
4
7.6
PASG增压排泥系统
1.20
0.12组
4
8
中间水池
3.303.30
9
污泥浓缩池
4.2
0.60
0.06
4.86

2
9.1
污泥浓缩池
4.20
9.2
污泥泵
0.60
0.06台
2
10
接触消毒池
6.00
58.60
5.76
70.36
10.1
消毒加药系统
2.60
0.16套
1
10.2
进出口在线监测仪
56.00
5.60套
2

表10-1
投资估算总表
工程名称:xxxx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

5
页,第
4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总价
其中外币
单位
数量
单位价格
(万元)
11
沼气排放系统
0.500.50

2
12
综合间及其他
69.2
20.30
2.03
91.53
12.1
控制室
0.40
M2
15
12.2
值班室
0.90
M2
15
12.3
化验室
1.20
M2
15
12.4
PLC控制柜
6.00
0.60

12.5
电气柜
3.50
0.35台
2
12.6
管道阀门
6.50
0.65

12.7
电线电缆
1.80
0.18

12.8
实验室设备
2.50
0.25套
1
12.9
站内景观绿化
66.7

其他费用
455.7
表10-1
投资估算总表
工程名称:xxxx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


5页,第
5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其它费用
总价
其中外币
单位
数量
单位价格
(万元)
1
征地费0
150.00

10
15.00
2
建设单位管理费24.00
24.00
3
勘察设计费可研费78.00
78.00
4
职工培训费0.90
0.90
5
办公家具购置费0.60
0.60
6
联合试运转费0.70
0.70
7
电增容费1.50
1.50
8
水增容费
0.00
9
基本预备费
200.00
10
价差预备费
0.00
11
建设期贷款利息
0.00
12
铺底流动资金

总投资
2030.86

 

1.1.
项目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总资金为2030.86万元,资金全部为中央预算内的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1.1.
项目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总资金为2030.86万元,资金全部为中央预算内的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项目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总资金为2030.86万元,资金全部为中央预算内的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11.
第十一章
工程效益
11.1.
环境效益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公共事业,是造福人类、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其建成投产后的主要效益表现为环境效益。
xxx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xxx镇城镇污水处理站,使直接进入附近水体的污染物大大减少,减缓了水体污染,保护了水体环境。
同时该项目建设,对改善地表水体及下游射水河及涪江的水质、治理XX污染现状保护下游饮用水源安全十分重要。
11.2.
社会效益
本工程的实施将有效保护下游水系,这对于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公害病、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有重要作用。
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促进xxx镇的招商引资,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繁荣具有积极作用。
11.3.
经济效益
污水厂经济效益可表现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由于观念问题,以往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观念的改变,污水处理厂良好的经济效益日益体现出来。污水收费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长远来看,污水处理厂的直接效益是良好的,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可见,本工程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第十二章
结论、建议及存在问题
12.1.
结论
1〕
为改善城市环境,改善xxx县及下游流域的水环境,保障涪江饮用水源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恢复河道本来面目,兴建xxx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是非常必要的,十分迫切的。
2〕
xxx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总规模3000m3/d,截流干管3公里,总投资为2030.86万元,工程占地面积约5亩,是经济可行的。
3〕
xxx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将给xxx镇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4〕
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选用PASG工艺,并自带剩余污泥消减措施。
5〕
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标准适宜,各项经济指标符合并优于国家标准。
12.2.
存在问题
1〕
本报告中设备的价格是参照其他污水处理厂同类设备价格计算,随着物价上涨,今后落实厂家,价格会略有调整。
2〕
由于各片区污水管道系统不完善,目前虽对水质进行了一系列监测,但监测结果代表性不够,为使下阶段设计更符合实际,请有关部门继续监测并根据该区的规划对水质进行预测、评估,为下阶段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3〕
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应尽快委托有关部门开展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4〕
本工程采用主要处理xxx镇部分居民生活污水,严禁工业废水进入。
12.3.
建议
1〕建立完善的污水收费制度,切实执行排水设施有偿使用方针政策,促使排水系统及处理系统的发展和良性循环。
2〕经生化处理的污水,远期再经深度处理后,可供附近的工业杂用水及城镇绿化、景观用水、以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8415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参考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大全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全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模板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模板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格式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如何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如何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范文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范例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参考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下载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下载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怎么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怎么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怎么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怎么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如何写 污水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