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08 10:33:39 来源:76范文网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

微生物生态菌制剂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项目名称: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报单位:申报单位地址:项目主管单位:目录第一章概述……………………………………………………………11.1概述……………………………………………………………11.2建设项目概况…………………………………………………1第二章项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微生物生态菌制剂
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地址:

项目主管单位:目

第一章
概述……………………………………………………………1
1.1
概述……………………………………………………………1
1.2
建设项目概况…………………………………………………1
第二章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2
2.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2
2.2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3
2.3
产业关联度分析………………………………………………4
2.4
与国家高技术落后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关联情况…………4
第三章
项目前期技术基础……………………………………………6
3.1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7
3.2
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7
3.3
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的优势…………………………………8
3.4
关键技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0
第四章
市场预测………………………………………………………13
4.1
产品规格及需求说明…………………………………………13
4.2
产品质量标准…………………………………………………14
4.3
该产品国内外的生产能力、产量情况和变化趋势…………21
4.4
产品价格分析…………………………………………………22
4.5
以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22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4
5.1
项目的产能概况………………………………………………24
5.2
建设的主要内容………………………………………………25
5.3
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25
5.4
设备选型及技术经济指标……………………………………28
第六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29
6.1
原、辅料供应…………………………………………………29
6.2
动力供应………………………………………………………29
第七章
建厂条件及建设方案…………………………………………29
7.1
建厂条件………………………………………………………29
7.2
建厂方案………………………………………………………30
第八章
项目投资及筹措………………………………………………30
8.1投资规模………………………………………………………30
8.2投资使用方案…………………………………………………30
8.3资金筹措及贷款偿还计划……………………………………30
第九章
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31
9.1
经济内部收益率分析…………………………………………31
9.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31
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32
10.1
执行标准……………………………………………………32
10.2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32
10.3
环境监测机构设置…………………………………………33
10.4
节能原则……………………………………………………33
10.5
节能措施……………………………………………………33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35
11.1
设计依据……………………………………………………35
11.2
设计采用的安全卫生标准…………………………………36
11.3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38
11.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39
11.5
劳动安全设施及管理机构…………………………………39
第十二章
工厂组织及定员培训………………………………………39
12.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39
12.2
生产班制……………………………………………………40
12.3
定员…………………………………………………………40
12.4
员工来源和培训……………………………………………40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规划………………………………………………40
13.1
基本要求……………………………………………………40

13.2
设计、施工及安装…………………………………………41
13.3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规划………………………………41
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2
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42
14.2
项目社会效益………………………………………………42
14.3
建议…………………………………………………………44第一章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微生物生态菌剂的研究及产业化
承担单位: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
单位代表:吴红云

1.1.2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前借助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的基础设施平台为支撑进行研究。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以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已经拥有9个剂型11条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到1.77亿元,总资产达1.26亿元。在2006年-2009年先后被评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科技企业、郑州市天然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产学研基地、郑州市农业科技龙头企业、郑州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等。公司有先进仪器设备100余套,研发人员83人。
技术力量
公司总经理兼郑州市天然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建正,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理经验,通过不断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努力,目前工程中心拥有客座教授、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50人,博士2人、硕士7人,其他均为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研究实力。
组织管理体系
本公司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具有多年以上管理经验,下设有生产、销售、研发、质检、工程等部门,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进行军事化管理,使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树立起企业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
配套资金
本研究所需的部分资金将由企业通过贷款及每年拨出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研发经费。
科技合作交流
公司在2006年被批准建立产学研基地,并展开与各大院校以及中科院的合作与交流,并着手组建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已经与西安交大、郑州大学、河南农大、中科院等单位进行合作。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集中所有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进行创新开发研究,共完成了41项专利技术和178个农业部批准文号产品。
1.2
建设项目概况
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筹备,主要着重于开发微生物生态菌项目的产品设计、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市场调研及相关的方方面面的计划筹备,目前以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为技术和设备平台,以超级泰乐菌素和微生态生物化肥等项目为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市场调研的情况,确定该微生物生态菌制剂的研制项目以研发小肽制剂、益生菌、益生素、菌体蛋白等项目为主,还有一些较小分支项目。目前这些项目的人员基本到位、理论准备基本完成和已经做出部分实验室的试验数据,与预期的理论值相符,这证明该项目有继续研发的可行性。
目前该项目的主要瓶颈在于没有足够的研发基地和后续小试生产空间等一些问题。
第二章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微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不但使我国跟上了国外先进的农牧科技步伐,而且可使无公害畜牧业的的发展成为可能,绿色禽肉、禽蛋及猪肉的大量供给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每年
都要环肥大量的外汇购进鱼粉、肉骨粉等昂贵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另一方面,我国畜牧养殖业参差不齐,猪禽对养分的消化利用率低,造成饲料资源潜在的浪费,所以,微生物制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前景,我国是禽肉、禽蛋、猪肉等畜产品的消费大国,使用安全的禽畜产品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畜牧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微生物制剂的推广应用表明人类在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意识到与周围环境互相依赖,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各国,对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和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2000年欧盟已开始采取措施,全面禁止将抗生素用于猪禽饲料,因而欧盟各国对微生物制药的需求逐步上升。
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同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展开合作,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传统方法基础上,通过不同微生物和微生物组合来提高动物的生理健康;不同菌株之间体外生长和体内繁殖的竞争生态关系来提高菌剂活力。
2.2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饲用微生物必须在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上保证安全和稳定,因此应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病理,毒理试验,证明无毒,无害,无耐药性等副作用才能使用。目前常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细菌等几大类。美国FDA(1989年)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0余种,有近30种是乳酸菌。我国1994年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链球菌等,其中大部分也属于乳酸菌类。本文就以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为代表,初步探讨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开发利用。
直接补充体内有益细菌,肠道上皮细胞粘附和定植,形成生物屏障,阻止外袭致病菌在肠道内定植。利用无毒无害的需氧细菌在体内局部造成厌氧菌生长的微环境,恢复微生态平衡。作为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其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局部的活力和提高抗体水平,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产生乳酸、丁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抗菌物质,可抑制和清除有害细菌和有害物质,恢复机体微生态平衡。代谢产物中含多种维生素和酶,促进机体消化功能;乳酸、丁酸还可以提高钙、磷、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增进健康。
2.3产业关联度分析
该项目研制开发的新产品,在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无残留、绿色产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多,那该项目研制的新产品符合这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会带动项目在产业中的发展和新产业的诞生。
2.4
与国家高技术落后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关联情况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今天,我国畜牧养殖业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畜禽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贸易壁垒的门槛不断地被抬高,已成为制约着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的瓶颈;另一方面,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温饱,在注重口味的同时,也将更加重视各种食品的营养结构及食品安全。健康、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各阶层
人士的青睐,而采用抗生素、生长类激素等添加剂养殖的畜禽产品将被拒绝进入市场。
在日益强调食品安全的大潮流下,如何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减少药残,逐渐降低甚至禁止抗生素等药物作添加剂的使用,生产出无抗食品,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抗生素自
1940
年开始应用于养殖业以来
,对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用在畜牧养殖业。但长期低剂量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具体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一是通过自发的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二是从附近其它的细菌上获得耐药性基因。虽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只有10-6,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仍易造成抗菌株的扩散蔓延。
(2)抗生素在机体内残留,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能力,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会造成抗生素在机体的残留量增加。药物在机体内残留,一方面可能诱发产生耐用药菌,另一方面残留的抗生素又降低了防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3)易产生致病菌的交叉感染
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超量使用,会破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一方面使胃肠道内对抗生素敏感性强的微生物减少,而耐药性强的菌群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微生态失衡;另一方面体内微生物被抗生素消灭后,为体外微生物的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易产生致病的交叉感染。
因此,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已采取许多措施减少或取消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的使用。
在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要求停止或禁止使用抗生素促生长剂。1998年12月又提议在10年内淘汰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目前,FAO等组织及发达国家对食品中抗生素的限制越来越严格,特别规定人用抗生素不得用于动物。
由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动物产品中的抗生素要求越来越严,而且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性壁垒之一,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由于药物残留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导致畜禽产品出口难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甚至一些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老牌拳头产品也被迫退出。

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上世纪80
年代后期,人们才开始重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并多以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为主,研制单一或复合型制剂。1992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微生态学会并把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推动了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全国现有几十家企业生产、销售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广东等省市。我国对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还比较晚相对落后西方国家。
由此可见
,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命题,生产“绿色”的畜牧产品已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项目前期技术基础
3.1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生物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是经过分离成为纯培养物,并且具有特定的工业用途。制药设备及药物分析仪器、器械等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使用的物质。知识产权是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记等科学技术成果权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是人类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它必须是一种产品,该产品应当是经过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具有实用性的物品,而不是方法。它必须是具有一定形状构造的产品。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如气体、液体、粉状物等不属于实用新型。
3.2
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
根据目前的工作进度和工作环境的限制,我们现在已初步完1/3的工作量,离完成整个项目还有一段距离,目前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在试验室基础上把相关的基础性试验做完,筛选出发酵效果好、表达量较高的菌种,摸索出最佳的配养条件和发酵条件、基本确定的发酵工艺和确定发酵效果及发酵产生的产品生产量。
在上述的基础上,我们预计将在2013年进行中试,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和发酵菌种,以便快速进行投产。
根据目前的基本情况,预计进行成果鉴定在2014年进行,通过相关部门对本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新产品进行鉴定,同时也希望通过专家的鉴定来确定本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本项目的研究先进性,我们预计申报市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等。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公司的全力配合。
3.3
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的优势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兴行业的产物,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某些行业已经开始应用起来。微生态制剂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物夺氧
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胞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殖,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2)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如该优势种群发生变化,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面临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嗜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抗体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Inooka(1983)发现,纳豆芽孢杆菌能增强雏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产生,随后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能显著提高鸡脾脏T、B淋巴细胞比例,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反应。刘克琳等(1997)用芽孢杆菌制剂饲喂雏鸡后,发现试验组的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比对照组快,胸腺内淋巴细胞密度加大,T细胞数量增加,法氏囊粘膜形成皱臂数量增加,血液中T细胞值亦较高。
(4)?生物颉颃作用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颉颃作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促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试验证明,雏鸡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大肠和盲肠内肠球菌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0.001%-0.01%,大肠杆菌减少到原来的10%,多形性细菌减少到原来的0.01%以下。向贵友等(1995)报道,用B01(芽孢杆菌)菌液饲喂饮食鸡后发现其对雏鸡肠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极显著的颉颃作用。郭延军等(1999)在体外试管培养试验中表明,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致病性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很强的生物颉颃作用。
(5)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张晓梅等(1999)报道,雏鸡早期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肠道某些消化酶类的活性,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尤其在20日龄以后。傅义刚等(1997)报道,给肉鸡添加0.5%的益生素,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提高,这对肉鸡早期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有良好的效果。
有益微生物内生产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长性能。
3.4
关键技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态制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应用范围讲,药品、食品、饲料、饮料、肥料、生物防治及环境处理等方面都有应用,而且都取得了显著效益。在养殖业方面,因微生态制剂的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多功能,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经济效益。关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已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不再赘述,现就养禽业微生态制剂应用概况及应用效果作以评析:
(1)家禽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概况????
在家禽养殖业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按其用途可分为微生态制剂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前者是以治疗为目的,后者是以预防和提高生产性能为目的。微生态制剂应用最早见于日本,50年代就有“表飞鸣”、“乳酶生”,其成分是粪链球菌,用于治疗肠道疾病。以后相继在畜禽方面开始应用,美国从70年代开始饲用微生物。近年来,在家禽养殖业中,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其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为此,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相继禁用或限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为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利用创造了有利契机。日本、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发研制出一些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使微生态制剂得到了较快发展。1984年全球微生态制剂总销售额为7500万美元,1993年为1.22亿美元,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估计销售额达5亿美元。我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发起步较晚,始于70年代,而在家禽养殖业80年代初才开始应用。目前国内已拥有一批具有实力的微生态制
剂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如山东六和集团,微生态制剂年销售额就达1000多万元。微生态产品在实际实用中,已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家禽微生态制剂应用的必要性???
①?新生子代获得正常菌群的需要
现在人医提倡婴儿及早吃母乳,原因有二:一是母乳营养全,二是及早通过母体获得正常菌群,从而使婴儿少得病。同样家禽也是如此,野生家禽,通过与父母的接触及嘴对嘴的喂食,使幼禽获得了母体的正常菌群。但是现代化养殖业的管理方式及通过机械化孵育幼雏,则阻断了子代与其父母代接触,阻碍了幼雏从母体获得有益微生物的机会,致使幼雏有益菌缺乏,为致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根据“先入为主”的原理,病原菌的入侵使幼雏易患肠道疾病,如白痢等。为了克服现代化育雏的弊端,使幼雏及早获得正常菌群,建议在幼雏刚出壳后不久,及时用喷雾、饮水或肛门滴入等方法及早补给微生态制剂,使有益菌先入为主进入幼雏肠道,在体内建立起以有益菌为主的肠道屏障,防御致病菌的入侵及繁殖,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芬兰学者Nurm和Rantala实验证实,给刚出壳的雏鸡口服成年鸡盲肠内容物后,雏鸡能抵抗婴儿沙门氏菌的感染。???

②克服药物残留和应用抗生素弊端的需要
家禽用抗生素或杀菌药物对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是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禽类产品的药物残留给人类带来隐患,同时还会破坏家禽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及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如果应用微生态制剂,就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达到防病增重的目的。???

③家禽抗应激的需要
家禽不论是热应激、气候突变、饲料变更、运输、预防注射等外部环境的突变,都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使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生产力下降,以及拉稀等应激症候群,对这种应激病症,用其他药物难于治疗,如果应用微生态制剂就能恰倒好处,就能克服或降低因应激因素导致的生产力下降,这也是微生态制剂应用特长之一。???④生产绿色食品的需要
绿色食品是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的食品,生产无公害的禽、蛋,首先要配制生态营养饲料。所谓生态营养饲料,就是指既满足家禽生理生产需要,又使家禽产品无公害不污染环境的动物饲料。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就是生态营养饲料的重要成分。由于微生态制剂是天然、无毒、无残留、无公害、不污染环境,所以与其它添加剂相比更广泛用于养禽业。???

⑤提高生产性能的需要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产生各种消化酶、维生素、有机酸和促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张晓梅等(1999)报道,雏鸡早期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肠道消化酶的活性。给肉鸡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这对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促进肉鸡早期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多种营养物质
的吸收,因而能促进生长、增加体重或提高产蛋量,进而提高生产性能。
第四章
市场预测
4.1
产品规格及需求说明
经调查发现,市场80%的养殖场均用颗粒养殖,其中有30%为干喂法,50%为干拌湿喂法,20%为农户用勺水喂养,其中50%干拌湿喂养法正与用本产品的喂养法吻合,干拌湿喂养动物也是较经济很合理的喂养方法,此方法喂养能让动物少生病菌,湿润的进食能减少细菌从食物中进入体内,从而降低了动物的呼吸道不受到感染。更减少了动物的大肠杆菌。
从调查中发现,有98%以上的养殖场都因发病率高而头疼不已,其中大多都因病菌过多而导致,病菌的生成大多来自动物的排泄物,这里针对猪的排泄来说明,猪正常的排便物为黑色,黑色来源于猪食用的高蛋白还没被完全吸收或不能完全吸收就排出体内,经过进化过的蛋白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气,而病菌在臭气中最益生成,从而导致大量的病菌围绕在猪圈内,虽大多猪场天天在圈内消毒,但日复一日,不但成本提高了病菌依然顽强地存在。本产品是一种活性微生物饲料,与其它产品不同之处有很多:(1)用本品喂猪能节省食料;(2)猪食用后排的粪便为黄色,无臭气,环保;(3)用本品能更经济的养殖;(4)用微生物养殖的所有产品除了盐外均无任何化学品,因而肉质鲜嫩,绿色健康无公害,能让大家吃上放心的猪肉。
?
?
现代化养殖以求平稳为主,大多养殖户都顾虑用其方法养殖不能达到所说效果,但很想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经调查发现,现养猪业大多生长水平在我生物技术之下,在听进我们的养猪水平后都想试验用,其要求能给予省下20元钱每头猪就全部使用本产品,使用本产品后和对方的对比能省下20元每头的成本是大大有余的,所以在客户的角度看来,本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优势和诱惑力。?
?
?
?
?
4.2
产品质量标准
微生物菌剂生产中所涉及的生产环境、生产车间、菌种、发酵增殖、后处理、包装、储运及质量检验等技术环节作出要求。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质量标准

4.2.1生产环境及生产车间要求

(1)生产环境

①厂区空气质量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Ⅱ类标准要求;

②发酵用水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质要求;③冷却水及其他用水达到标准中Ⅳ类水质要求。

(2)生产车间

①发酵车间与吸附等后处理车间距离适当,相对隔离,有密闭且可以灭菌的传输通道;

②菌种的储藏间、无菌操作间与生产车间相对隔离;

③发酵等生产关键性车间采用双路供电或备用一套发电机;
④建立定期用消毒剂进行生产设备和环境消毒的车间环境卫生制度。

(3)生产技术流程

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一般生产技术环节为:菌种→种子扩培→发酵培养→后处理→包装→产品质量检验→出厂。流程图见附录A。

4.2.2菌种

(1)原种

原种是生产用菌种的母种,对原种的要求如下:

①有菌种鉴定报告;

②菌种的企业编号、来源等信息。

(2)菌种的保存和管理

①采用合适的方式保存菌种,确保无杂菌污染,菌种不退化。应选用一种以上适宜的方法保藏,常见菌种类型及相应保藏方式见附录B;

②分类存放,定期检查;

③建立菌种档案。

(3)菌种质量控制

在生产之前,应对所用菌种进行检查,确认其纯度和应用性能没有发生退化。出现污染或退化的菌种不能作为生产用菌种,需进行(4)或(5)操作。

(4)菌种的纯化

菌种不纯时,应进行纯化。可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或稀释分离法,得到纯菌种。必要时可采用显微操作单细胞分离器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对纯化的菌种应进行生产性能的检查。

(5)菌种的复壮

菌种发生下列现象之一,应进行菌种复壮:

①菌体形态及菌落形态发生变化;

②代谢活性降低,发酵周期改变;

③重要功能性物质的产生能力下降;

④其他重要特性的退化或丧失;

菌种复壮方法:回接到原宿主或原分离环境传代培养,重新分离该菌种。

4.2.3发酵增殖

(1)种子扩培

原菌种应连续转接活化至生长旺盛后方可应用。

种子扩培过程包括试管斜面菌种、摇瓶(或固体种子培养瓶)、种子罐发酵(或种子固体发酵)培养三个阶段,操作过程要保证菌种不被污染、生长旺盛。

(2)培养基

培养基重要原料应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包括成分、含量、有效期以及产地等。对新使用的发酵原料需经摇瓶试验或小型发酵罐试验后方可用于发酵生产。

①种子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要保证菌种生长延滞期短,生长旺盛。原料应使用易被菌体吸收利用的碳、氮源,且氮源比例较高,营养丰富完全,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最后
一级种子培养基主要成分应接近发酵培养基。

②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要求接种后菌体生长旺盛,在保证一定菌体(或芽胞、孢子)密度的前提下兼顾有效代谢产物。原料应选用来源充足、价格便宜且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一般氮源比例较种子培养基低。

可采用对发酵培养基补料流加的方法改善培养基的营养构成以达到高产。

(3)灭菌

常用的灭菌方式及适用对象见附录C。

①高压蒸汽灭菌操作要求

a)
液体培养基、补料罐(包括消泡剂)、管道、发酵设备及空气过滤系统灭菌温度为121℃~125℃(压力0.103Mpa~0.168Mpa),0.5h~1.0h。液体培养基装料量为50%~75%发酵罐容积。

b)
固体培养基物料灭菌温度为121℃~130℃,1.0h~
2.0h;或采用100℃灭菌2h~4h,24h后再灭菌一次。

c)
在高温灭菌会产生对菌体生长有害物质或对易受高温破坏物料灭菌时,应采用物料分别灭菌或降低灭菌温度延长时间。

培养基灭菌后按②进行检查。若灭菌不彻底,培养基不得使用。

②灭菌效果检查

采用显微镜染色观察法和/或发酵管试验法检查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Ⅰ染色观察法

a)
对待检测培养基无菌操作取样,在洁净载玻片上涂片、染色、镜检。

b)
若镜检发现有菌体,即可认为灭菌不彻底,需要进行②操作,无活菌体后培养基方可使用。

c)
若未发现菌体,初步认为灭菌彻底,培养基可以使用。在必要时,可进行②操作,以进一步确认培养基灭菌彻底。

Ⅱ发酵管试验法

用无菌操作技术将1mL供试培养基加至5mL已灭菌的营养肉汤中,重复三次。置于37℃培养,24h内无浑浊、镜检无菌体即可认为灭菌彻底。反之,即可判定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4)无菌空气

发酵生产中所通入的无菌空气采用过滤除菌设备制得,空气过滤系统应采用二级以上过滤。对制得的无菌空气按如下步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发酵生产。

用无菌操作技术,向装有100mL~200mL无菌肉汤培养基的三角瓶中通入待监测滤过空气10min~15min。三角瓶置于37℃培养,24h内无浑浊、镜检无菌体即判定合格。

(5)发酵控制

①接种量的要求

摇瓶种子转向种子发酵罐培养的接种量为0.5%~5%;
在多级发酵生产阶段,对生长繁殖快的菌种(代时<3h),从一级转向下一级发酵的接种量为5%~10%;对生长繁殖较慢的菌种(代时>6h),接种量不低于10%。

②培养温度

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35℃,对特殊类型的菌种应根据其特性而定。在发酵过程中,可根据菌体的生长代谢特性在不同的发酵阶段采用不同的温度。

(6)供氧

通常采用的供氧方式是向培养基中连续补充无菌空气,并与搅拌相配合,或者采用气升式搅拌供氧。

对于好氧代谢的菌株或兼性厌氧类型菌株,培养基中的溶解氧不得低于临界氧浓度;严格厌氧类型菌株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得高于其临界氧化还原电位。

(7)物料含水量

固体发酵初期适宜发酵的物料含水量为50%~60%。发酵结束时,应控制在20%~40%。

(8)发酵终点判断

下列参数为发酵终点判定依据:

①镜检观察菌体的形态、密度,要求芽胞菌发酵结束时芽胞形成率≥80%;

②监测发酵液中还原糖、总糖、氨基氮、pH值、溶解氧浓度、光密度及粘度等理化参数;

③监测发酵过程中摄氧率、CO2产生率、呼吸熵、氧传递系数等发酵代谢特征参数;

④固体发酵中物料的颜色、形态、气味、含水量等变化。

4.2.4后处理

后处理过程可分为发酵物同载体(或物料)混合吸附和发酵物直接分装两种类型。

(1)发酵物同载体(或物料)混合吸附对载体及物料的要求如下:
①载体的杂菌数≤1.0×104个/
g;

②细度、有毒有害元素(Hg、Pb、Cd、Cr、
As)含量、pH、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值达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③有利于菌体(或芽胞、孢子)的存活;
④发酵培养物与吸附载体需混合均匀,可添加保护剂或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菌体的死亡率。吸附和混合环节应注意无菌控制,避免杂菌污染。

(2)发酵物直接分装

对于发酵物直接分装的产品剂型,可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包装。

4.2.5建立生产档案

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结果应存档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批准人、检验日期等信息。

4.2.6 产品质量跟踪

定期检查产品质量,并对产品建立应用档案,跟踪产品的应用情况。

4.3
该产品国内外的生产能力、产量情况和变化趋势
美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使用饲用微生态制剂,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较多,主要菌种是嗜酸乳杆菌、链球菌属和枯草芽孢杆菌,其产品标签上明确注明所含的活的天然微生物来源以及活的微生物数量保证值。此外,美国还有多种活菌制剂出售,主要用于犊牛育成及育肥期,其次为仔猪、母猪及火鸡等方面。
在日本使用菌株最多的是Toyi
菌,其次为酪酸菌及双歧菌,也有多种菌的复合制剂,主要用于防治畜禽肠道菌病和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及增重。在欧洲,仅法国20
世纪90
年代初市场上销售的益生菌品种就不低于50
个,德国、荷兰、丹麦、法国、西班牙等的大中型配合饲料厂和大型畜牧场目前都已开始对畜禽直接饲用微生物制剂,如仔猪的人工乳及犊牛的代用乳、肉犊牛的饲料以及肉用鸡、兔饲料等。
目前,国外很多生物技术公司已研制出猪用、禽用、牛用、伴侣动物用等多种微生态制剂。同时,国外在应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生产流体生物饲料方面,产业化发展也非常迅速。丹麦、荷兰、英国、美国等目前已逐步推广这一技术。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外采用液体发酵,有效解决了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效活菌数不足、产品杂菌污染等问题,并采用低温真空干燥和微囊包被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肉制品产品外观质量粗糙、货架时间短的状况。
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同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展开合作,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传统方法基础上,通过不同微生物和微生物组合来提高动物的生理健康;不同菌株之间体外生长和体内繁殖的竞争生态关系来提高菌剂活力。
4.4
产品价格分析
微生态为系列产品主要有普通型和精品型两种,普通型市场价每吨为6000-8000元,精品型市场价每吨为5-7万元,普通型成本每吨约为2000元,每吨纯利为6500元,精品型每吨成本价约为2.5万元,每月利润约均3.5万元,每月生产销售约60吨,每月普通型利润约为39万元,精品型约为175万元,年利润约普通型468万元,精品型约为2100万元。
4.5
产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当前发展畜牧业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饲料安全问题;二是饲料成本问题;三是防病抗病问题;四是环境污染问题。

(1)饲料安全问题主要存在在四个方面
一是违规使用激素和镇静剂;二是烂用抗生素;三是矿物质饲料和微量元素严重超标;四是饲料原料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

(2)饲料成本问题

一是精饲料紧缺(如豆粕、玉米、鱼粉等),价格高昂;二是廉价的粗饲料(农作物秸秆和杂饼等)却无法利用而大量废弃烧毁,制造环境灾难。

我国有13亿人口,每年的粮食总产量约5亿吨,其中用作饲料的粮食就达1.4亿吨以上。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长,势必促进畜牧业、水产业的发展。要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就势必发展饲料业,饲料业的发展,就必须增加饲料原料的供给。这样一来,饲养业与人争粮食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还有加剧的可能。

我国秸秆饲料资源非常丰富,各种可饲用的秸秆、藤蔓、牧草总量达6亿吨以上。秸秆中含有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一半以上的能量,分布广泛,竞争性用途少,开发应用前途很大。开发秸秆饲料可以节省饲料成本30-50%,是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的。

(3)防病抗病问题
人类与疾病作斗争从19世纪末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治疗医学阶段
治疗医学把动物比作机器,机器坏了就要修理;动物生病了就要治疗。要治疗就必须使用相关的药物,特别是使用抗生素。这一阶段也是抗生素发明和逐渐应用普及的阶段。

第二阶段为预防医学阶段
后来人们发现,机器坏了不修理,则不能自然修复,而动物生病了不吃药不打针却可以“自然康复”,说明动物有一种“自然免疫力”。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从许多的启发中,发明了“疫苗和菌苗”,用于疾病的预防,于是动物医学由治疗医学阶段发展到了预防医学阶段。

第三阶段为保健医学阶段
又叫生态医学阶段,后来人们发现了抗生素的三大弱点:一是抗生素在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消灭了动物体内的有益微生物,破坏了微生态平衡,导致更多的感染和更大的疾病;二是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残留和富集,通过食物链,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引起致病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耐药菌株,导致今天许多疾病已经无药可治,如五号病、疯牛病、禽流感等等。

(4)环境污染问题专家们测试表明:动物将饲料中的养份转化成畜产品的效率只有20—35%,65-80%的摄入养份都排入了环境,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了巨大污染,其中以氮、磷及铜、锌、硒等微量元素和抗生素的污染最为严重……

环境污染是世界性的大难题。现在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理法(沉淀和过滤)、化学法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但都投资过大,成本过高,速度太慢,不堪重负。好的方法“有”
,但还有待菌种创新和工艺创新。

所以利用微生物技术,解决饲养业的上述重大问题,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势在必行。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的产能概况
项目前期主要针对微生物生态菌剂在使用中的问题,以单胃动物猪和禽类鸡为代表,系统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动物胃酸、胆液、胰液的抵抗能力,在肠道中的生存、定植和繁殖问题。
不同微生物和微生物组合对动物的生理健康和增重的影响;主要菌株之间体外生长和体内繁殖的竞争生态关系;研究了优化的微生物菌剂组合对动物免疫系统影响和对仔猪下痢和鸡白痢的预防治疗作用。得到了大量有价值数据和规律,筛选到大量有价值微生物和微生物组合,对菌剂的配伍组合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实际产品的生产应用中,菌剂活力的保持也甚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菌体的保护剂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一套低成本保持菌体存活率的方法,在常温下可保持全部菌体在较高水平半年以上。
同时菌剂的制粒干燥工艺也是造成菌体死亡的关键工艺步骤。针对这一问题,对部分菌株不耐高温菌株,开发了一套低温真空干燥工艺,有效降低了工艺成本和保证了菌体的高成活率。
根据目前公司发展概况和本项目规划,年产量在500-1000吨左右,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年销售量约在500-900吨,年利润在3000万左右。
5.2
建设的主要内容
该项目主要建设厂房、污水处理、生产车间、试验室、配电房、锅炉房等设施,以生产车间为主要的工程建设,其次污水处理和试验室,另外还要有配套的后期工程如食堂、活动室及图书阅览室等,
在以生产为主要的条件下,工人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也要提高,这样才能显示出一个大公司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提高工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对公司的忠诚性,同时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工作的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保证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5.3
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项目采取的主要工艺路线:(2)技术特点:
①补充有益菌群,
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
健康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彼此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消化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和动物机体的健康。当动物受到应激时,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变化,这些菌群一旦失去了平衡,腐败菌和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有益菌减少,造成微生态失调,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致病。微生态制剂进入人畜肠道后,会与其中的正常菌群会合,一方面通过生长繁殖消耗肠道内大量氧气,夺取其他需氧型菌的生长条件;另一方面通过自身产生的一些物质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有些微生态制剂可以阻止动物自身及许多致病菌产生毒性胺和合成氨
,有些可以产生类抗生素、H2O2
等物质,从而使肠道内有益菌重新占据优势地位,建立良好的微生物群系。
②合成营养物质,
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
某些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提高三大有机物质的消化率,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补充畜禽自身酶系不全或酶量,提高饲料利用率。许多微生物还具有很强的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几丁质和植酸磷等动物本身不能直接利用物质的能力,并释放出细胞内原生质物质供动物利用,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试验证明,非反刍动物的肠道菌群能合成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烟酸E等,并被宿主所利用,促进动物生长。
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益生菌可作为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特别是肽聚糖,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以及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益生菌与某些致病菌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物质或活性基因,可刺激机体产生对致病菌的免疫力,提高动物抗体水平,使动物免疫系统提早建立,调动和提高动物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④防止产生有害产物
肠内大肠杆菌活性增强可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和胺,两者都具有刺激性和毒性。使用益生素可使肠道、粪便及门静脉血液中的氨含量下降,阻止肠道内细菌产生胺及中和肠内毒素等。
本项目产品以补充有益菌群,
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为研究出发点、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免疫及抵抗力为主要功能,同时防止机体有害产物的产生不仅体现了当前兽医防治的新型理念,可直接导致化学药品使用量的减少,从而保障了用药安全,降低用药的副作用。其主要意义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减少化学药品用量,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二是减少化学药品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以预防为主,降低牲畜发病率,从而保障畜群整体健康程度的显著提高。
5.4设备选型及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主要设备的选型的原则应与选择的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获得最大的效益。适应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提高连续化、大型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见地原材料、水、电气单耗,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强调设备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证生产和质量稳定,不允许将不成熟或未经生产考验的设备用于建设方案设计。符合政府和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满足机械功能和生产过程的条件,力求经济合理,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应相互配套。
主要技术指标:
(1)饲料对菌剂微生物在肠道繁殖涨落的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一些饲料添加剂都会对微生物区系造成影响,影响或促进其效果;
(2)微生物菌剂提高免疫能力抗病毒效果的研究。病毒性疾病在动物饲养中主要依靠疫苗预防,治疗效果一般较差,成本也很高。但应用疫苗也有其局限性。特定微生物菌剂能够大幅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由
于病毒的多样性和致病模型的复杂性,本工作将在原有免疫研究工作基础上,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挖掘优秀微生物组合;
(3)菌剂包衣保护剂的研究。部分微生物在体外和体内的存活依然还有许多问题,这样会造成菌剂平衡破坏和效果减低,这仍然是一个待改进的关键问题。
第六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6.1
原、辅料供应
在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辅料,由相应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抽检,合格者进入生产使用。包括菌种的引进、培养基、发酵原料、化学试剂、消泡剂等一些原、辅料。
6.2
动力供应
整个动力供应包括水、电、水蒸汽、气等,水包括饮用水、注射用水、纯化水等,O2
、N2等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第七章
建厂条件及建设方案
7.1
建厂条件
建设一个好的工厂,光有技术人员和劳动力是不够的,要考虑区域的经济条件,人口流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方便周转、运输要求达到大型货柜车以方便进出,产品运输便利。尽量在主干道周围,离居民点较远,场内地势要求平整、厂内四周较为宽敞,便于通风。供电保障,尽量避免经常性断电,最好有两路供电,一路为主供电源,一路为备用电源,要完全可以满足
生产,经营的要求。
7.2
建厂方案
整个工程包括车间厂房,堆料厂房,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业务用房,技术人员研发室等工程建筑。
选址一般要求选在地势平坦、生活居民较少、交通便利、水电皆通的地方,目前目标地在郑州航空港区。
构造采用水泥浇筑,根据生产规模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规划车间厂房、堆料厂房、成品仓库、业务用房和研发室等,车间厂房规划为长:100M、宽:70M,堆料厂房规划为长70M、宽50M,成品厂房长50M、宽50M,业务和研发室约共占6000平方米。
第八章
项目投资及筹措
8.1投资规模
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占地15万平方米,注册资本5000万元。
8.2投资使用方案
分期投资,第一次投资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工程建筑,建生物制品综合车间,车间总建筑16000平方米、微生物发酵综合车间、微生态提取综合车间等,第二次投入设备约5000万人民币,合记1.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微生物发酵、微生态制品等。
8.3资金筹措及贷款偿还计划
本项目的总资产投资
1.5亿元,由项目业主自行筹措解决和申请银行贷款解决,流动资金
2000万元。然后进行分期还款。
第九章
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9.1
经济内部收益率分析
(1)经济效益预测分析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
5000万元,利润总额3000万元,税后利润
1600万元。
(2)投资利润率本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达产年利润率总额为3000万元。经计算,投资利润率为0.2%
(3)销售净利润率
本项目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达产年净利润为1600万元。经计算,销售净利润率为
0.53%
(4)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总生产能力的盈亏平衡计算如下(按达产年数据计算)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固定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可变成本)×100%
计算结果表明,达产年产量达到总生产能力
时,即可实现盈亏平衡。一般认为,当盈亏平衡点小于65%,项目就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9.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本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污染物产生,本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生产,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项目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相关产品的质量和产业层次,扩大了社会的就业率。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有利于传统材料领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促进人员就业、社会稳定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措施
10.1
执行标准
环境微生物学是重点研究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以微生物学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与其他学科如土壤微生物学,水及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微生物对不同环境中的物质转化以及能量变迁的作用与机理,进而考察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0.2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以生物为对象或工具,不局限于现有资源的应用,更强调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环境友好;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过程简单,能连续进行,并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可按需要定向选育或创造新物种、新品种及其他有用的生命类产品;能提供高效生产各种生物制品的新途径、新方法;能用于处理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生物技术自20世纪末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巨大市场潜力和诱人的投资效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10.3
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QA办公室
主要由2人负责,包含周围环境、水质及车间环境的卫生标准。
监督管理室
由2人负责,包括安全管理和批准放行。
10.4
节能原则
再生可持续发展,提倡环境友好。
10.5节能措施
(1)微生物实验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时,应至少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2)对微生物实验中的污染菌液或病毒液,应立即在局部倒2%-3%来苏尔或5%石炭酸浸泡半小时,再用碘进行浸泡20分钟,再进行高压后除去。
(3)使用过的吸管、试管、培养瓶、培养皿、注射器、针头等应放置在指定地点,结束后置于密封盒内送专门消毒室,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妥善保存。
(4)废弃的动物尸体、组织、胚胎、人体组织,要经过2%-3%来苏尔或5%石炭酸浸泡半小时,接着用碘进行浸泡20分钟,再进行高压处理后再焚毁。
(5)细菌或病毒污染的玻璃器皿被打破后,应放置于洁净容器内,2%-3%来苏尔或5%石炭酸浸泡半小时,接着用碘进行浸泡20分钟,再进行高压消毒后再丢弃。
(6)实验过程中,应采取生物安全防护(必须穿实验服、戴好口罩)超净工作台或其它防护措施,做好通风,以防产生的气溶胶污染。
(7)对于配制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必须穿戴好防毒面具,在通风橱中进行。
(8)对于在实验中用到的一些有害有毒物质,应在固定点进行,并且做好清洁卫生,不能放置在人经常做实验的屋子中进行,例如电泳染色液(应专门有跑电泳的地方,并且做好通风)。
(9)实验结束后在离开实验室前,应把手放置于1%来苏尔消毒液中浸泡2分钟,或者用药皂洗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离开。
(10)对不用废弃的病原微生物及时进行彻底销毁,并有专人进行监督,销毁时进行详细的销毁记录。
(11)在进行试验时,操作人员应该根据试验的需要在相应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挪动样品,在其他实验室摆放。
(12)操作人员结束试验完毕后,必须把自己所用的试剂和其它物品(如:枪头盒,废液缸等)带走,并整理好操作台和打扫好实验室的卫生。
(13)在进行实验时,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要求进行,仪器内和旁边应该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一些精密的仪器,如电子天枰,应保持干燥,旁边不能放置酸碱和其它缓冲液物品,用完后应立马进行清洁;离心机用完后应用干布擦干;4℃-20℃、-80℃冰箱用完后应立马关上,不能长时间的开门。
(14)仪器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应立马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严格禁止不理不睬,如有这种情况出现,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15)试验样品在仪器中需要过夜的,必须确保安全。
(16)严格禁止长期占用某台仪器,该废弃的样品不予处理。
(17)严格禁止私自占用某种耗材,别人用时不给用。
(18)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严格乱让乱放,每天上午必须打扫完卫生后方可进行试验。
(19)严禁在实验室喝水吃东西。
(20)严格禁止冰箱中放置吃的物品。
(21)严禁在实验室里大声喧哗。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1.1
设计依据
11.1.1国家、地方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水电规设[1997]0014号“关于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增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篇的通知”
劳安字[1992]1号“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
卫监发[1994]第28号“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通知和附件
11.1.2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工程遵照
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劳动部联合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DL5061-1996),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阐述了对工程投入生产后,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可能直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采取了符合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的具体防护措施。做到工程投产后,保障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同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有关规定,在下阶段工作中对工程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做好选用工作。
11.2
设计采用的安全卫生标准
11.2.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及评价。
11.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02-988电离辐射防护规定
GB1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11654-1989~GB11666-1989
GB18053-2000~GB18083-2000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910-1997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
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187-19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1.2.3总则
(1)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2)在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时,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工作场所的污染,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因素,亦应采取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使设计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3)工业企业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认证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当需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和配置卫生辅助设施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之符合卫生要求。
11.3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
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可分为如下6类:
第一类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粉尘与气溶胶;(11)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第二类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源、风险因素。
第三类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物质;(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件危险源、风险因素。
第四类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第五类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源和风险因素。
第六类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11.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工艺和装置中选用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

(2)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选择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等设施;

(3)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等设施;

(4)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急性中毒的抢救,疏散方式和应急措施;

(5)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产生尘毒的设备(或部位),尘毒的种类,名称,危害程度;

(6)高温,高湿,低温,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所采取的防范措施,防护设备性能及检测检验设施。
11.5
劳动安全设施及管理机构
(1)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维修,保养,日常检测检验人员;

(3)劳动安全卫生教育设施及人员.
第十二章
工厂组织及定员培训
12.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
制定年工作日为300天,生产班次采用一班制,根据生产设备选型和数量,自动化程度,工艺复杂程度,来配置所需人数,预计员工300人,根据现代化管理需要,配置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
12.2
生产班制
生产班次采用一班制,根据生产设备选型和数量,自动化程度,工艺复杂程度,来配置所需人数。
12.3
定员
从相关企业招聘一批骨干,从社会人才中心公开招聘一批,从大专院校招聘一批年轻者,工人主要从各省、市、县技工学校招聘。
12.4
员工来源和培训

本项目新增人员从学校、社会公开招聘的相关兽医、兽药的相关人员,经过实习合格上岗,定期组织业务骨干与技术能手集中培训或到技术力量较好的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请专家到单位对全体员工进行辅导培养。使全体员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充分胜任自己的岗位。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规划
13.1
基本要求
(1)对项目进行前期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定初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层提供建议。协同配合制定和申报立项报告材料; 
  
(2)对项目进行分析和需求策划; 
  
(3)对项目的组成部分或模块进行完整系统设计; 
  
(4)制定项目目标及项目计划、项目进度表; 
  
(5)制定项目执行和控制的基本计划; 
  
(6)建立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 
  
(7)项目进程控制,配合上级管理层对项目进行良好的控制;
  
(8)跟踪和分析成本;
  
(9)记录并向上级管理层传达项目信息; 
  
(10)管理项目中的问题、风险和变化; 
  
(11)项目团队建设; 
  
(12)各部门、各项目组之间的协调并组织项目培训工作;
  
(13)项目及项目经理考核; 
  
(14)理解并贯彻公司长期和短期的方针与政策,用以指导公司所有项目的开展。
13.2
设计、施工及安装
采用领导小组责任制,由小组负责全面的工作安排,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其中副小组长主抓设计是否合格及施工人员的资质审查等,小组成员对其具体的施工方面加强监督和调解一些问题;各种设备和动力部分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保证高质量完成,保证完成自己的使命。
13.3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规划
主要包括主体土建和内部建设以及设备安装调试等,基本规划两年内完成整体项目,使其达到达产条件等。包括土建工作、设备工程、生产工艺、生产人员等一切条件都需达到要求。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
健康的动物肠道内栖息着多种微生物,批次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共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集体健康。在饲料中添加动物微生态剂,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维持动物健康的目的,同时还具有促进动物消化、增进机体免疫力、改善环境污染等作用。
14.2
项目社会效益
活菌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断奶可导致仔猪肠道吸收功能的显著减弱,活菌微生态制剂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机理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改善断奶仔猪小肠吸收和黏膜免疫功能。在刚出生仔猪的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能有效减少大肠杆菌的数目,试验组仔猪粪便中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
280∶1,而没有饲喂乳酸杆菌的对照组比例为2∶1,该比例的提高可保护仔猪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侵袭,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实验证明使用含乳酸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和白地霉菌等活菌的液态益生素饲喂仔猪,添加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1.
42%
,腹泻率降低37.
52%
,同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加35%。
(2)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纳豆芽孢杆菌能够促进雏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并显著提高仔鸡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比例,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功能。用光合细菌饲喂蛋鸡,产蛋率提高12.
2%
,饲料转化率提高10.
43%
,总蛋重提高14.
04%
,大肠杆菌致死率降低4.
5%。在21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200
mg/kg微生态制剂就能显著提高其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同时还有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趋势。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仔鸡均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数,
降低料肉比。
(3)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在犊牛、羔羊的开食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
可提高生产性能和采食量。实验证明用加酶芽孢乳酸杆菌饲喂奶牛。结果发现:试验组平均每头奶牛产奶量下降幅度比对照组低0.
65
kg。用主要成分是芽孢杆菌的活菌微生态制剂治疗羔羊痢疾,结果微生态制剂能减少或防止羔羊腹泻,提高存活率,促进其生长。
(4)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在水产养殖中,活菌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改善水质,增强鱼、虾体质。将0.
1%的光合细菌、0.
1%的芽孢杆菌和0.
1%的光合细菌+
0.
1%的芽孢杆菌添加到鲤鱼的基础饲料中,经60
d的饲养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消化酶活性和鲤鱼生长性能均高于对照组。用复合微生态制剂PoudPlus
(成分为18
种复合芽孢杆菌)饲喂中国对虾,结果发现试验组体长、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起到了促生长作用。
目前,对动物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了解还不十分清楚,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使用效果水平上,
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动物微生态学应与动物营养学和预防医学密切结合,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出高生产性能的菌种,以此提高微生态制剂的饲喂效果,推动各行业发展。
14.3
建议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1)开发新菌种
目前已确认适宜作微生态制剂的菌种还较少,仅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链球菌及酵母等少数菌种,需要开发新的菌种。
(2)延长产品保存期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基础是微生态平衡,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活菌才能达到优势菌群建立的目的。但其在运输、使用和保存过程中易失活,从而降低了生物活性。
(3)提高菌种耐受力
有些菌株进入消化道后不能有效抵抗盐酸、胆汁酸等的作用,从而无法长时间定植肠道发挥功能,需提高菌剂中活菌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延长产品保存期。
(4)完善生产工艺
在制粒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对微生态制剂有破坏作用,因而仍需完善其生产工艺。
(5)明确作用机制
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外,其它制剂在肠道的作用机制,不同菌种对不同动物各免疫器官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正常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节机制,微生物在宿主中定植的决定因素与分子基础等也需深人研究。
虽然微生态制剂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动物生产中,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防止因抗生素滥用而引发的微生态失衡,而且对畜禽及其产品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污染,是一种真正的“绿色”产品,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8763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怎么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参考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大全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_微生物,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全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模板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模板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格式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如何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如何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范文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范例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参考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下载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免费下载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怎么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怎么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怎么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怎么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如何写 微生物生态菌剂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