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闻一多先生上课
时间:2017-04-25 06:18:50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广东新会陈瑞祺中学伍贵允

导入

同学们,邹韬奋同志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做了一个最简短的悼词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又一位“战而不屈”的人物。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段关于这位“战而不屈”的人物呐喊声,听完之后请部分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放录音《最后一次讲演》

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对录音中主人的慷慨激昂的讲演,有什么感想呢?自强,如果你在现场,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你的心,你的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鼓人心,壮斗志??

那么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

闻一多!

对,闻一多——一位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他的一篇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也许我们课前都预习过了吧,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谁?好,婉萍,你来!

臧克家,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

非常好,刚才我们所听的是闻一多先生生命的最后一次讲演的节选内容,也是他最后的呐喊,人生的绝唱。谁知道当时演讲的历史背景?晓栋,相信你回去一定找过资料,你来告诉我们。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义正辞严的讲演。三个小时后,他却被暗杀了。 讲得非常好,掌声鼓励!

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他为了祖国,为了民主而斗争下去,横眉怒对着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因此他是一名伟大的

民主战士。(板书)

但是,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战士,而且还是卓越的

学者(板书)

和热情澎湃的

诗人(板书)

第一部分

好,我们现在翻开书本89页,我们来找一找,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学者和诗人方面,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第1段~第7段是写他在学者和诗人方面,第8到20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

我们先看看作为卓越的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卓越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围绕课文题目,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和怎样做呢?说和做的关系又是如何呢?现在我们看看黑板的右边: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 言行 性格品质

钻研学术,如获至宝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废寝忘食

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

写成了《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现在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进行讨论探究,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总结一下,谁能告诉我们,闻一多的说和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课文中哪里讲到的呢? 学生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学生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围绕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虽然现在我们不可以象闻先生那样成为卓越的学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从闻一多先生身上学到什么呢?课文中哪些赐予我们可以应用到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来?

我们要象闻先生那样“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还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惜寸阴、分阴。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等等。

非常好,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正所谓“勤能补拙”,如果做到以上的几点,我们相信学习成绩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第二部分

当然我们是不能够单靠讲的,因为我们有时候“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其实,面对生活学习,我们不但“说到”,而且还要“做到”。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的学者的言行是这样,那么身为大勇的革命烈士时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二部分。

作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的言与行跟他之前的相同吗?

不同

不但“情况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怎样“一反既往”呢?

大勇的革命烈士 事件 言行 性格品质

参加游行

起草传单

大会演说

刚才一上课所听的就是大会演讲的部分内容。闻先生为了这个演讲,为了他的言行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他这颗滚烫而跳动不居的心灵吧,我提议我们一起朗读16、17、18的排比段,既然是排比段,那么我们读起来的语气应该越来越怎样?强烈!怎样才能言有尽而意未尽呢?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

作为大勇的革命烈士,闻先生不但说了就做,还敢说敢做,而且敢作敢当,这才是大丈夫,好女子的行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让我来问问一些同学,柏利,你平常有没有说了就做的,或者有时说了就不想做,拖拖拉拉的呢?

对于那些说到却做不到,敢做不敢当的行为我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会不会受欢迎?我们要不要做这些人?

好,现在我们引用课文最后一段,把第三人称“他”改动后变成第一人称“我”,用来鞭策自己,好,一起高声朗读。

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引起了我们很多的联想和启发。

1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之后,我们还会想到哪些伟人的言行呢?他们的说和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怎样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人生呢?我们现在就拿出堂上练习本,把我们现在的感受、感想、感触,整理成一篇小短文。

2远如“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近的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甘愿作一枚螺丝钉”的雷锋,乃至今时刻都呵护着我们成长的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等等,闻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诗中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样,闻先生的英魂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这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下面让我们为这位勇士唱一首英雄的赞歌——《七子之歌》。

结束语

感谢同学们积极认真的投入与参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好,下课!

篇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导入

同学们,邹韬奋同志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做了一个最简短的悼词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又一位 “战而不屈”的人物。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段关于这位“战而不屈”的人物呐喊声,听完之后请部分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放录音《最后一次讲演》

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对录音中主人的慷慨激昂的讲演,有什么感想呢?自强,如果你在现场,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你的心,你的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鼓人心,壮斗志??

那么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

闻一多!

对,闻一多——一位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他的一篇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也许我们课前都预习过了吧,谁来告诉老师作者是谁?好,婉萍,你来!

臧克家,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

非常好,刚才我们所听的是闻一多先生生命的最后一次讲演的节选内容,也是他最后的呐喊,人生的绝唱。谁知道当时演讲的历史背景?晓栋,相信你回去一定找过资料,你来告诉我们。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义正辞严的讲演。三个小时后,他却被暗杀了。

讲得非常好,掌声鼓励!

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他为了祖国,为了民主而斗争下去,横眉怒对着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因此他是一名伟大的

民主战士。(板书)

但是,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战士,而且还是卓越的

学者(板书)

和热情澎湃的

诗人(板书)

第一部分

好,我们现在翻开书本89页,我们来找一找,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学者和诗人方面,哪一些文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第1段~第7段是写他在学者和诗人方面,第8到20段是写他在民主战士方面。 我们先看看作为卓越的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卓越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围绕课文题目,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和怎样做呢?说和做的关系又是如何呢?现在我们看看黑板的右边:

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 言行性格品质

钻研学术,如获至宝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废寝忘食

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

写成了《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现在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进行讨论探究,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总结一下,谁能告诉我们,闻一多的说和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课文中哪里讲到的呢? 学生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学生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围绕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虽然现在我们不可以象闻先生那样成为卓越的学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从闻一多先生身上学到什么呢?课文中哪些赐予我们可以应用到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来?

我们要象闻先生那样“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还有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惜寸阴、分阴。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等等。 非常好,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正所谓“勤能补拙”,如果做到以上的几点,我们相信学习成绩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第二部分

当然我们是不能够单靠讲的,因为我们有时候“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其实,面对生活学习,我们不但“说到”,而且还要“做到”。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的学者的言行是这样,那么身为大勇的革命烈士时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二部分。

作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的言与行跟他之前的相同吗?

不同

不但“情况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怎样“一反既往”呢?

大勇的革命烈士 事件 言行 性格品质

参加游行

起草传单

大会演说

刚才一上课所听的就是大会演讲的部分内容。闻先生为了这个演讲,为了他的言行付出了什么代价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他这颗滚烫而跳动不居的心灵吧,我提议我们一起朗读16、17、18的排比段,既然是排比段,那么我们读起来的语气应该越来越怎样?强烈!怎样才能言有尽而意未尽呢?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

作为大勇的革命烈士,闻先生不但说了就做,还敢说敢做,而且敢作敢当,这才是大丈夫,好女子的行为。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让我来问问一些同学,

柏利,你平常有没有说了就做的,或者有时说了就不想做,拖拖拉拉的呢?

对于那些说到却做不到,敢做不敢当的行为我们会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会不会受欢迎?我们要不要做这些人?

好,现在我们引用课文最后一段,把第三人称“他”改动后变成第一人称“我”,用来鞭策自己,好,一起高声朗读。

小结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引起了我们很多的联想和启发。

1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之后,我们还会想到哪些伟人的言行呢?他们的说和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怎样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人生呢?我们现在就拿出堂上练习本,把我们现在的感受、感想、感触,整理成一篇小短文。

2远如“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近的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甘愿作一枚螺丝钉”的雷锋,乃至今时刻都呵护着我们成长的父母、亲人、朋友、老师等等,闻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诗中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样,闻先生的英魂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这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下面让我们为这位勇士唱一首英雄的赞歌——《七子之歌》。

结束语

感谢同学们积极认真的投入与参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好,下课!

篇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如何精选典型事例。

2、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

课前预习:

1、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资料。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整体实施:

第一课时

一、巧妙导入

请同学们看屏幕,他是谁?(臧克家)

2004年2月5日,我国文坛痛失巨星,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已经成为送给诗人自己最好的挽歌。茅盾评说他是当时青年诗人中间“最优秀的一个”。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他的,更是我们的尊师,学习这位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伟大的闻一多先生。

二、预习检查

1、听录音朗诵,说一说你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资料展示

1)、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

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三、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2、读完文章后可知,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衔接的?

明确:

1、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3、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写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第二部分“作为民主战士(革命家)的方面,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于:衔接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品味探究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3、文章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

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1、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一般化了,放在标题上不是太不醒目、新颖了吗?如果写一般人,确是如此。然而,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请问:谁发表过“最后一次演讲”?这样的演讲惊天地、泣鬼神,岂是平常的什么说话所能相提并论的?再请问:“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做出这样行动的人全国有几个?这样的行动震惊了国内外亿万民众,岂是一般的什么行为所能比拟的?由此而见,这个标题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是适当的,是不一般的。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3、文章摆出了闻先生的语言片段以后,就围绕这一点记述他有关的“行”的事实。作者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着力描叙:先叙他攀高钻坚的研究志趣,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写他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最后写他辛苦凝结而成的硕果。作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做了自己也没有“说”,回应了引文。为了使议论更有说服力,作者又简要地夹叙了两个事实: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为了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在叙事之前点明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孜以求、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得很考究。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衰微”“文化药方”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当然,今日看来,任何文化药方也救不了衰微民族的命,只有采取革命的暴力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但是,作者这样记叙,正是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闻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古代典籍研究的目的。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只用了书写的一个细节,就把密密麻麻小楷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群蚁排衙”比喻的缘故。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一“腻友”一“伴侣”,既深刻,又形象。

五、巩固拓展

1、读《七子之歌》及相关连接,完成下面问题。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相关连接]

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国母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尽管台湾当局为两岸关系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但两岸人民往来与日俱增,多领域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从缓和、解冻到对话、交流,两岸关系20年来的发展证明,只有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才符合两岸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才能实现海内外华夏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渴望。

1)、七子指什么?

2)、对台海关系你想说点什么?

2、读汪曾祺的《闻一多先生上课》,完成下面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


闻一多先生上课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10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