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时间:2019-06-13 07:46:07 来源:76范文网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汉字,政治经济,构造,影响,社会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本文简介:摘要:汉字自产生之日起,如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一直在发展变化。商代使用的甲骨文与今日通行的楷书之间显然存在巨大的形体差异,从今日通行的楷书中很难看出造字的根源。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是分不开的。考究造字起源很有必要。关键词:汉字构造;汉字起源;民族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本文内容:

摘要:汉字自产生之日起,如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一直在发展变化。商代使用的甲骨文与今日通行的楷书之间显然存在巨大的形体差异,从今日通行的楷书中很难看出造字的根源。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是分不开的。考究造字起源很有必要。

关键词:汉字构造;汉字起源;民族文化

汉字自产生之日起,如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一直在发展变化。商代使用的甲骨文与今日通行的楷书之间显然存在巨大的形体差异,从今日通行的楷书中很难看出造字的根源。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是分不开的。因此,考究造字起源很有必要。

研究汉字,要从汉字的“六书”谈起。“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古人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归纳成六种类型。“六书”这一名称,初见于《周礼》,但当时只有“六书”之名,没有具体的内容。到了东汉,才有人对“六书”做了说明。这方面有著名的三家说,即郑众说(郑众注《周礼》)、班固说(班固著《汉书·艺文志》)、许慎说(许慎著《说文解字·序》)。自清代以后,关于“六书”的具体名称,人们大都采用许慎的说法;对于“六书”的次序,则大都采用班固的意见。至此,“六书”的名称和次序便确定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本文拟以“豆”和“酉”二首字为例,从它们的原始形态中挖掘字的本意,从它们的形体演变中寻找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

一、豆

豆,原本是上古时期盛装食品以供祭祀之用的高脚碗。《甲骨文字典》中解释:“象盛食器之形。”[1]《说文解字》:“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属皆从豆。徒候切。”[2]甲骨文中,“豆”为象形字,如图1中的A;B为金文,在高脚碗上平添一画,把甲骨文繁化了;C是小篆,D是隶书,E是楷书,它们都相沿甲骨文的形体,显然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2]。古文“豆”字形旁,形体多不一致。今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及秦篆中共搜集到五种篆体“豆”字形旁。文字发展到隶书时,“豆”字形才固定下来。“豆”字在隶变过程中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转化为“艮”,另一转化为“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64”。与“艮”“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64”组合的字应与饮食或饮食方式有关。

(一)艮

“豆”字上面加个角,表示堆满了食品。这样,“豆”字就慢慢发展出“食”字下面的部分“艮”了。图2中的A1和A2都是甲骨文,像高脚碗里堆满了食品;B是金文,把高脚碗讹变了;C是小篆,更是把碗脚讹裂开来;D是隶变后的形体;E是今天楷化的“艮”,变成“食”字下面的部分。(二)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64“即、既、卿、乡(繁体字为‘鄉’)”的字义中都不含吃。“即”表示“就是”“便”“靠近”;“既”表示“已经”和动作完成;“卿”是指古代奴隶主和封建地主政权中的高级官员;“乡(繁体字为‘鄉’)”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它们怎么会和“吃”有关呢?事实上,这几个字的确来自于“食”。

1.即

图3中的A为“即”字的甲骨文。A1即豆,是个高脚碗;A2是尖顶形,是指在食器上面堆得高高的可食用的东西;A3则是一个跪坐(我国古代的一种坐姿)的人,这个人即将就食,由此便产生出“就”、“近”(如“不即不离”)、“立刻”等意思来。图4中的B为“即”字的金文,见于周代早期的“盂鼎”。《甲骨文字典》解释:“象圆形食器之形,当为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64之本字,甲骨文既、即、卿等字从之。”[1]《说文解字》:“即食也。从皀卪声,子力切。〚注〛徐锴曰:即,就也。”[2]就食者的姿势已稍变,“豆”字也变成上下两头尖了。C为“即”字的小篆,它的讹变又进了一步:“豆”字形有点像今天的“良”字形,而就食者已“不成人样”,竟讹变为“”(即“节”字)旁了。D为隶变后的“即”字,E为楷化的“即”字。D和E的形体与B和C相比讹异更大,“豆”这个食器的样子竟变为“艮”,人变为“”了。2.既

关于“既”字,《甲骨文字典》解释:“象人食已掉头欲去之形,引申之而有已pagenumber_ebook=70,pagenumber_book=65、毕等义。《说文解字》:‘既,小食也。从皂pagenumber_ebook=70,pagenumber_book=65声。’”[1][2]不仅是人坐就食,而且是已经吃得饱饱的了。图5中的A是“既”字的甲骨文:在“豆”两旁有两个相对跪坐的人,他们的口都背向“豆”,就是说他们都把头扭向后边,表示就食已完,肚子已饱,不愿再吃了,于是就调头不顾了。后来,从“吃的动作已经完成”“已经食尽”中引申出“已经”“既然”等意思。再往后,有了“餍”“饱”等字,“既”便作虚词用了。B也是“既”字的甲骨文,只不过它把“豆”左边的人去掉了,剩下右边一人,那人还是吃饱掉头的形象,依然是“食尽”和“吃饱”之意。之后,“既”字形的演变过程是C(金文)→D(篆文)→E(隶书)→F(楷书)。“既”中豆字形的演变和上面所释“即”字中的豆字一样,而就食者的形象已讹变为“pagenumber_ebook=70,pagenumber_book=65”。3.卿

“卿”这个字,也是表示吃的。《说文解字》:“卯部,卿,章也。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从卯皀声,去京切。”[2]“卿”在图形文字里像两个席地而坐的人,面对一“豆”(这个豆,有耳,是权贵人家的铜制食器)正在进食(见图6中的A)。古义:“两人对食而卿。”这“两人”,旧说是一君一臣,一尊一卑,一长一幼。故此,君称呼臣为“卿”,夫称呼妻为“卿”,大臣称呼下属为“卿”。“三公九卿”指古代的高级官员,三品至五品官的官衔就叫“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卿”等。而“食”这一“卿”字的本义,便渐渐不为人所知。如今,我们也只是在少数人的人名中才能见到这个“卿”字。图6中的B是“卿”字的甲骨文,在甲骨文里,两人“对食”的形象已线条化了。至于字的构形,“既”是两人掉头背豆,而“卿”是两人面向豆。C是“卿”字的金文,D是篆书,E是隶书,F是楷书。相向跪坐的两人后来竟逐步讹变成“卯”,盛食物的豆也变成“”了。4.乡

关于“乡(繁体字为‘鄉’)”,《甲骨文字典》中解释:“鄉、飨、卿古本一字。”[1]图7为“乡”字的演变过程。其中,A为“乡”字的金文。对比图6中的C,可以看出,“鄉”字完全是由“卿”字讹变而来的,还是与“吃”有关。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便设置了“乡”这一建制,12500家为一乡。《前汉·食货志》:“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是万二千五百户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郡县,“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乡便成为县下边的一个行政区划。秦篆阶段,金文“卿”字两边跪着就食的二人讹变为B1和B2,它们都是“邑”字,地方之意。秦篆的“乡”字(B),中从豆,左右从邑,表示生于斯、食于斯。故此,我们习惯于把自己出生之地称为“家乡”。后来,秦篆“乡”字又演变为C(汉隶)和D(楷书),形体全非:豆讹变为“良”,左邑变为“乡”。今天,根据“偏旁替代”和“局部删除”这两个简化汉字的原则,我们把繁体的“鄉”简化为“乡”(E)。

二、酉

《说文解字》云:“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2]甲骨文中,“酉”字写做“pagenumber_ebook=71,pagenumber_book=66”,像一个大口尖底的陶器,这一陶器即当时的盛酒之器。许氏所谓“象古文酉之形”,是说古文“酉”字更接近实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文“酉”字形旁亦产生了多种变化。迄今为止,学者们共找出11种篆体“酉”字形旁。汉字发展到隶书时,“酉”形才固定下来。

(一)富

就目前所知,在最早的文字里,只有“富”字而无“福”字,“富”就是“福”,二者是一个字。图8中的A是“福”字的甲骨文,也就是“福”字的初文,是一个酒坛子的形象。这一“福”字被当作“富”字来使用。殷商时期,农业已经发达起来,人们的粮食有了一定的剩余,这便有了造酒的原料来源。在农业社会,粮食的多少决定了人们的富裕程度,粮食越多,生活越富裕。殷商时期,人们崇尚酒,并以酒为富。在战国时代的钟鼎文(金文,B)里,“富”字的形体开始讹变:不但酒坛子本身变了样,而且它上面还加了一个表示房子的“pagenumber_ebook=71,pagenumber_book=66”。

望文知义:家藏美酒即为富。这个会意字发展到秦代的小篆(C)阶段,产生了很大变化:屋子里的酒坛子完全走了样,变成“畐”(与“福”同音)了。于是,“富”字便从象形会意字变成以“畐”表音、以“pagenumber_ebook=71,pagenumber_book=66”表意的形声字了。到了汉代的隶书(D)阶段,秦篆那圆润流畅的线条变为方折平直并起波势的笔画。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为今天的楷书“富”(E)。

(二)福

“福”这个字,从其构造来看,它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那么,释“福”就要先释“示”和“畐”。关于“畐”,前面已经说过,现在来单独解释“示”。图9为“示”字的演变过程。史前,初民在部落聚居区的中心,用石块垒石桌(称为“桌石”),并对它进行膜拜。这种“灵石膜拜”的风俗,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也曾长期存在。图9中的甲骨文A1就呈石桌形。A1、A2、A3这组甲骨文字都是原始桌石的形状,人们将桌石轮廓化和线条化了。这些便是最早的“示”字。B1和B2是金文“示”字的两种形体。石桌两旁各有一杯酒(以点来表示),酒是拜神时的祭品。这个象形字发展到小篆(C)阶段,其形体定型。后来又发展成为汉隶(D)和楷书(E)。由此可知,“福”字是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取“祈求家财不尽”之意。

(三)饮

“饮”字的初文,像一个人伸出舌头,俯身在一个坛子上舔饮(见图10中的A)。故释“饮”须从“舌”字释起[3]。图11为“舌”字的演变过程。图形文字A1、A2、A3都是“口里伸舌”的形象,只是A1口舌平直,A2口舌向上,A3口舌向下。这个图形文字到了甲骨文(B)阶段,其口形不变,舌头讹变成“丫”形,并且“丫”两旁各有一个点,表示唾液。金文(C)又把这两点以独特的方式连接起来,小篆(D)则把两点讹变成一横。后来,该字又发展成为隶书(E)和今天的楷书(F)。“饮”字在早期的甲骨文(图10中的A)里,像一个人扶着酒坛子舔饮(口和舌向下)。在后期的甲骨文(B)里,酒坛子没怎么走样,但低头舔饮的人只是张着口,并没有伸出舌头。在金文(C)里,朝下的口讹变成房顶形;酒坛子身上平添了一些花纹,接近今天的“酉”字形(“酉”的初文就是酒坛子);酒坛右边的人张大嘴巴,嘴里还有一点,像个舌头。就是说,在金文里有两张口。这个会意字发展到小篆(D)阶段,其酒坛子上方的覆口又讹变为“今”字,变成“饮”字的声符,右边大张着嘴巴的人讹变为“欠”字。E是另一种小篆形式,其讹变更大:声符“今”和酒坛“酉”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食”字;右边的“欠”字又多了一笔,繁化了。“饮”字的隶书(F)和楷书(G)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后来,又采用草书楷化法,简化了偏旁“食”,这样,简体“饮”字(H)就诞生了。

三、结语

在以“豆”和“酉”为首的两组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对汉字构造所产生的影响:笔画的简省、笔道由圆润变为平直、字体由图画性强变为符号性强,都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便于应用,而提高文字书写速度的目的是适应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和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客观现实,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之,汉字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简化的过程,简化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徐中舒.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

[2]许慎.说文解字[K].北京:中华书局,1985.

[3]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陈晓慧 单位:开封大学党委办公室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557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模板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怎么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如何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格式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范例参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语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范文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范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格式大全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_汉字,政治经济,构造,影响,社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大全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格式模板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模板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格式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格式如何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如何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范文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范例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参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模板下载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免费下载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模板怎么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格式怎么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怎么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语怎么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模板如何写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汉字构造的影响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