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19-06-13 07:46:10 来源:76范文网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学研究,文化遗产,实践,民族,规划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深入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领域的专门人才。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实践基地不足、实践时间短、师生参与度不高、实践报告不成熟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五个对策:重新认识教学实践;拓展教学实践渠道;挖掘教学实践深度;优化教学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深入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领域的专门人才。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实践基地不足、实践时间短、师生参与度不高、实践报告不成熟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五个对策:重新认识教学实践;拓展教学实践渠道;挖掘教学实践深度;优化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加大教学实践支持力度。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

近年来,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如火如荼,学术界对遗产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西藏民族大学相继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笔者在讲授这些课程时,深切感受到西藏文化资源产业化相关案例的缺乏,尤其缺乏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民族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较大挖掘空间,可以多在创意规划和动手实践方面下工夫,还可以把更多的教学实践放在相关的旅游规划院和旅游景区里进行,亦可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或可将民族学专业学生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合并上课,以促进他们的互相交流与共同进步。总体而言,将课程理论与遗产保护实际结合起来的实践教学环节略显薄弱,用于实践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相关教学实践研讨还需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探索。《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主要的文化遗产学相关知识。了解文化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分类、特征、分级、分布以及调查评价等。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遗产历史和传承发展现状的认识,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还可为那些有意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方面进行深造的同学进行适当引导,为他们将来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一、实践教学目标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这门课程具体讲授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了解遗产资源的特征和分级。第二章为“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介绍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第三章为“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主要介绍遗产资源调查评价的意义、要求、内容和方法等。第四章为“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主要讲解世界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以及国家遗产资源的申报与管理两方面的内容。第五章为“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主要介绍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第六章为“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介绍遗产资源的现有开发利用模式,包括自然遗产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七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第八章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规划”,主要介绍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拟依照前文所述第五章“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第六章“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两章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保护传承部分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调查评价和申报管理。对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的民族文化遗产从整体上进行细致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文化遗产相关理论与实地调查所得材料融合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课堂案例,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文化事项讲述文化遗产理论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开发利用部分主要指的是对“开发模式”和“创意开发”的学习指导。常见的开发利用方式是旅游规划,旅游规划主要讲授的内容是旅游规划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经典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如上所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深入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领域的专门人才。具体实践活动是: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项目和相关旅游规划项目的观察和观摩,增长学生的文化见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通过与校外相关企业合作项目的实际参与,以达到提高学生规划水平的根本目的。学校地处陕西,学生多为西藏生源,由于学校距离西藏腹地较为遥远,故选择陕西省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对象。

二、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开展了多次教学实践活动,分别前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曲江遗址公园、袁家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宝鸡民俗博物馆等地参观。总结上述教学实践活动,还存在着实践活动时间短(仅有一天或半天时间)、实践地随意性强、学生实践参与度不深、实践报告不成熟等问题。以笔者所在的民族学教研室为例,整体来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存在着以下共性问题①:

(一)缺少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笔者所在的民族研究院已在西藏米林县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但是囿于距离遥远的因素,民族学本科生很难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环节到达林芝市米林县。教研室负责人曾尝试在陕西省建立民族学本科生的教学实践基地,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此事尚未成功。笔者所在的西藏民族大学隶属于西藏自治区管辖,但其校址在陕西省咸阳市,学生只能在寒暑假前往西藏自治区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但学期内的教学实践活动只能在学校所在地陕西省进行,故早日在陕西省建成一个或多个教学实践基地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实践活动时间较短

以往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多为一天或半天。由于受到校内外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实践活动的时间较短,长则一天,短则半天。除去路途上的用时,师生身处教学实践地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教学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三)师生参与度不够高

一方面,任课教师对教学实践不够重视,申报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即使申报并组织了教学实践活动,但对学生的要求较低,致使教学实践成效不大。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仅把课堂外的教学实践看做是“游玩”,致使不少学生在教学实践点多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另外,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多数教学实践内容在其后的课堂教学中不再被提及,导致教学实践效果不显著。

(四)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实践报告

以往每次教学实践之后,学生和教师都会根据实践活动情况撰写报告,但是质量不高。教师对实践前的作业布置不够明确,对实践报告检查不够严格,教师自身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也不够到位,这些因素导致高水平的实践报告数量不多。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笔者结合多次带领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以及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五个应对策略:

(一)重新认识教学实践

打破以往教学实践走马观花的屏障,切实发挥教学实践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教学实践的传统认识,要重新认识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是带学生外出游玩,不是随意走走看看,而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的重要助推器。在设置教学实践内容时,要考虑到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度,不可抱着游玩的态度去开展教学实践。

(二)拓展教学实践渠道

首先要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建立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每个学期或每年都要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前去实践,如果经费允许,每年可以实践多次。教学实践的渠道需要积极拓展,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局限于参观几个景点和博物馆。诚然,教学实践渠道拓展、形式多样的前提是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适当提高教学实践的课时设置。2.学校给予教学实践大力支持,简化审批和报销制度。3.学校和教师平时多与相关实践单位和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4.学校自建大学生实践和创业平台,或可创建校企联合模式的实践平台。笔者认为,根据西藏民族大学的异地办学特点,可以在陕西省寻找合适的教学实践基地,以民族学本科为例,则可以选择陕西省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作为教学实践基地。譬如:陕西省凤翔县的木版年画传承基地以及泥塑文化产业园区等,这些实践点距离学校不远且交通便利,可以作为民族学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候选基地。

(三)挖掘教学实践深度

笔者认为教学实践的深度非常重要,不能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形式,而应该使学生深入了解相关企业的实践操作流程,切身体会相关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规划的实操过程。结合《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际情况,本课程拟计划带学生积极参与陕西民族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拟与钧润九州(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北京华汉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采取网络学习和实践参与两种形式,使学生深入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的实践项目中去。计划参与的项目:1、钧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主要实践地点在河南和陕西。2、木版年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主要实践地点在陕西。

(四)优化教学实践评价体系

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需要优化升级。现在的教学实践结束以后,大多是让学生写一份实践报告作为常规作业提交,组织教学实践的学院向学校提交一份实践总结和几张照片作为报销凭证之一。笔者认为教学实践应有严整的评价方式,从学校到学院都应该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制定一套严格而完整的评价体系。如,可把教学实践纳入到所修课程的学分里进行计算,可把教师组织教学实践的次数和效果作为该教师本门课程教学评价的评价指标之一,并可制定相应制度将教学实践效果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同时从年终绩效等方面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予以肯定与鼓励。

(五)加大教学实践支持力度

教学实践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首先,在本科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教务处和各学院教研室应该适当增加每一门课程的实践学时设置。其次,学校和教务处在年初预算中,可以适当调整以增加实践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再次,在每一个学期初的实践教学申请审批中,教务处和学院可以放宽审核,尽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外出实践机会。最后,学校可以适当简化和放宽教学实践支出报销程序。有些教学实践场所可能要收取一定数额的门票费,但笔者所在单位暂不能报销门票,故相关报销制度不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增设“绿色通道”。结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是本文分析的一个案例,其实民族学本科生的专业课还有很多,大多数课程都含有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学年,民族学教研室都会有教师申报教学实践活动,学院也会尽量满足老师和学生外出实践的要求,但整体而言,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继续深入探讨的空间,“教学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教师去做。诚然,教学实践工作不是教师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之事,还需要教研室、学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鼎力相助,做好服务工作。实际上,民族研究院开设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可以跟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一些课程合作开展教学实践,例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在某些章节上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这两个学院的教师可以联合开展教学实践,一方面可加强不同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的碰撞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互相学习与进步,像这种院际合作的达成,需要学校层面做好协调工作。因此说,教学实践活动的良性运行和开展,是需要全校多个部门通力协作的一件重要工作,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和足够的资金支持是重要的条件。从笔者所在学院层面获悉,民族学本科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正在修订中,相信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效果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作者:邵卉芳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55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模板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怎么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如何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格式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范例参考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语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范文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范例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格式大全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文化遗产,实践,民族,规划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大全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格式模板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模板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格式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格式如何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如何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范文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范例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参考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模板下载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免费下载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模板怎么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格式怎么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怎么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语怎么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模板如何写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