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北京天安门前车祸
时间:2017-04-26 05:54:52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天安门故事

故事1:天安门的美丽传说

天安门是北京和新中国的象征。每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被装饰一新,喜迎国内外宾客。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典范,天安门在建筑设计上有独到之处。整座建筑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上铺黄色琉璃瓦。城楼正面有36扇朱红菱花格门窗,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城楼的基座、天花板、门拱、梁枋上雕绘着各种吉祥图案,城台下有券门五阙。整个建筑庄严雄伟、金碧辉煌。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建设,民间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为营建皇宫,便召集天下数万名能工巧匠进京。当年,技艺高超的江苏吴县人蒯祥也应召入京。经过考察,蒯祥被委以重任,承担新皇城的三大殿和承天门等一批重要宫殿的建筑设计。

承天门即是今天的天安门。蒯祥领命后,为了建好承天门,他殚精竭虑,没少费心思。然而,当图纸设计好、地基打好、城墙也建起来时,却发现城楼上最重要的一根主梁短了一小截。眼看工程到期,朝廷就要兴师问罪,蒯祥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这天,蒯祥回到家中,妻子因见他整天苦思冥想、茶饭不思,便特地烧了两条鲤鱼来犒劳他。蒯祥看着两条似乎还在张着嘴的鲤鱼突然喊了起来:“我有办法了!”他立刻把其中一条鱼分到另一个盘子里,把两条鱼嘴对嘴地放在两边,然后用一根筷子的两端分别插在鱼嘴里。这样,由于两边鱼嘴的作用,筷子无形中被加长了。这种办法不是同样可以用在承天门的建设上吗?想到这里,蒯祥兴奋得饭也不吃了,立即拿上工具赶回工地。

蒯祥让工匠先用木料雕刻两个龙头,龙口里凿成卯眼,然后再把大梁的两头做成榫头,与雕好的龙头对接上去,连成一体。这种办法不但解决了大梁长度不够的问题,还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1420年,承天门如期竣工。皇上看后大加赞赏,称蒯祥是“蒯鲁班”。

故事2:“天安门”名称的由来

天安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有过多次改名。最后一次改名,发生在清朝,由“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呢?原来,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除采用其它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作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

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但在清代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宫廷内外并不安定。可见,这种以更改城门名称来祈求长期统治的作法,只是封建统治者一种聊以自慰的愿望而已。

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沿用旧名,这就是现在的天安门了。

故事3: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

大家都知道,在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进行升旗仪式。仪式庄严威武,很是振奋人心。可大家知道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用的旗杆是怎么来的吗?

原来的天安门广场上是没有设置旗杆的。最早在天安门广场上设置旗杆是在1949年,这是为了迎接开国大典升旗的需要而修建的。当时,由于开国大典日期临近,制作旗杆的时间紧迫,一时又没有专门的技术和材料,最后,临时找出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焊接在一起,制作出了新中国第一根旗杆。

旗杆底座是用汉白玉栏杆围合而成的,但由于疏忽,没有留出入口,给后来的升、降旗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1990年,中央决定对此进行改造。新的旗杆,高度从原来的22米升至现在的30米,采用无缝钢管制作;旗杆底座增加了出入口。这次旗杆和底座的重建,使升旗、降旗仪式更加庄严、神圣。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旧国旗杆历经了数十载风雨后,于1991年4月15日被拆除并送往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这根旗杆高度为22米。1991年5月1日,改建后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国旗杆和旗杆基座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篇二:2015重大事件

篇三: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前

当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前时我转向儿了,天安门正面朝那个方向啊?

那是2013春节的前夕,我和儿子去女儿的所在地石家庄。在她那住了三天,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我和儿子坐火车回来时正好路过天安门,和儿子商量我想在天安门前照张相留个纪念,不知以后是否有机会再来?儿子拿出了照相机。

五六十年代,如果谁家里镜框中有一张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大家可羡慕了。那时的人尤其是农民很少有时间,也没什么机会出远门,不像如今,手里拿着钱想去哪就去哪儿,特别是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去游玩。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我也去北京天安门那里照张相片,哪怕是黑白的也很自豪很神圣啊!谁知这个想法一想就是四十多年,四十年前的愿望今天被儿子带到这里才得以实现。唉!五十多岁了,太晚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很平常长,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对我来说却等了半个世纪、、、、、、

当我站在天安门前时,我蒙了,分不开东南西北。我问儿子天安门正面是朝西吗?左看右看都怪自己家乡离北京才多远?怎么就不挤出点时间来一趟?光顾忙生计,忙孩子,连天安门朝那开都不知道,实在叫人可笑。见我老转圈儿,儿子才告诉我看太阳,对呀,看太阳,真像没文化的老太太啦,我也笑自己的无知。噢,原来正面朝南呀!因为我们在广场的时候正是中午十二点。也许是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无论人们怎样装修翻新,还是封闭不了她那古朴庄严的神韵。

放眼望去,宽广的天安门广场,人流不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分别站立两侧与这座古老的建筑相互衬托。前面不远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塔巍耸昂扬,毛主席纪念堂,他们依次地矗立在北京中轴线上,长安街车流不止,很多外国人,我第一次看见外国人。他们也在这里照相,可能和我一样,想在天安门前留下纪念,把中国的美好带回他们家人面前去展示吧!

看哪都稀奇,儿子都给我照了好几张了,我还不知道呢!这时一位居委会大妈走过来说我帮你们娘两照张合影吧,这么热情的北京人,我感动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留下纪念是特别有意义的,于是我让儿子从不同角度,方向分别照了几张,咔•••咔•••这回我可过了照相的瘾,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之行总算没有白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注立很久。

仰望着高耸入云的英雄纪念碑,仿佛看到每天清晨升旗班的战士,迎着朝阳冉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是这些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他们昂扬在这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我们千秋万代不忘他们立下的丰功伟绩。

望着天安门,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望着这里是我曾经向往的地方,我知道她是朝着哪个方向了!更知道她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方向了。


北京天安门前车祸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7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