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19-06-24 01:06:22 来源:76范文网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本文简介:

民政工作总结5篇民政工作总结篇一20xx年,xx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精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按照“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夯实工作基础,解决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本文内容: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民政工作总结篇一
20xx年,xx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精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按照“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夯实工作基础,解决薄弱环节,不断开拓我区民政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xx作出新贡献。一、社会保障工作
1、积极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和救助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制度创新力度。构建不分病种,门诊与住院救助相结合、突出即时救助、救助对象全员覆盖的困难居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以体系建设、规范管理为着力点,加大救助管理工作创新力度。构建以区站为中心、街道为辐射、社区为联络的管理体系,保证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2、积极推进慈善事业机制的创新。以动员社会参与为着力点,加大慈善事业机制创新力度。弘扬慈善理念,积极构建政府推动、民间实施、社会联动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吸引更多公民、企业参与慈善事业。规范慈善救助制度,健全慈善募捐长效机制,提高慈善公信度。打造慈善救助项目精品,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扩大义工队伍,完善区、街、社区慈善工作网络。
3、着力实现养老福利服务工作新突破。以健全落实政策、加快社会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以开展“敬老行动”为契机,以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为载体,加快xx区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大对养老机构“民办公助”力度,落实民办福利机构床位补贴办法。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完善落实特困老人货币化政策,构建以货币化养老服务为主导、多种养老服务形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模式,为我区600户特困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二、社区建设工作
1、滤布突出一个目标。不断加强对构建xx区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吸收有关专家、外地区和谐社区建设的观点、经验,广泛征求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营造一个社区单位、居民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的自然氛围。
2、强化三个平台。一是进一步强化社区硬件功能体系建设平台、进一步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平台、进一步强化社区电子信息化建设平台。在社区硬件基本完成400平方米的基础上,继续优化社区内部硬件设施的配置,加大对社区办公设备的升级、改造,使社区的功能更合理,配备更科学,为居民和辖区单位提供高效的社区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理顺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稳定工作情绪;加强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深入开展社区工作一口清活动,架设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社区双评议工作,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至于居民和单位的监督之下,推进民主,践行社会公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社区工作与服务中,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作中的使用,并逐步扩大范围;培养锻炼社区信息工作人员,使每个社区干部明白,会用现代信息技术。年内要达到街属社区的局域网建设,推行oa办公系统,为逐步实现区、街、社区的三级网络办公奠定基础,推动社区建设的现代化。
3、延伸两个手段。社区活动组织、活动向楼院延伸。社区文化、科普宣传向楼院、楼道延伸。
4、建立一个基金。建立区财政主投资,社会融资的社区服务发展基金,为社区服务市场化,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化,社区志愿者服务健康化,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推进四个发展。
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发展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化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健康化发展进程;大力推进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服务工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区业已形成的社区服务市场化四种运作模式,加强社区内的中介组织,服务性单位有计划地引进工作,有针对性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稳步推进中介组织经营社区部分硬件服务设施,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稳步推进政府出资、社会融资,社区中介组织实施,社区监督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逐步推进社区服务的市场化,建立社区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发展进程。
一是发挥好街道、社区硬件设施功能,推行一室多用,一厅多能;提高社区硬件服务设施对外开放时间,进一步明确每日活动内容,并通过有效途径向居民公开。
二是通过宣传和政策、资金支持,推进社区单位、组织的公共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无偿、抵偿、有偿的方式开放,保护好单位、组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物业小区、社区内的市外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市外健身设施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坚持五个拉动,即社区形象地位提高,拉动居民的社区感知;政府权力的下移,拉动居民的社区认知;社区工作与服务的开展,拉动居民的社区熟知;社区模范人士行动,拉动居民的社区参与。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xx区社区志愿者奖励办法》,通过公示、表彰、累进计分获得再服务的机会来保护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一是社区定期公示社区志愿者累计服务情况。二是街道定期召开社区志愿者表彰会。三是对社区志愿者服务实行累进积分制,凡累进积分达一定时间的,将获得一定的奖励或再服务。三、优抚双拥工作
1、继续完善和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20xx年的优抚和双拥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六中全会《决定》中的“完善优抚安置政策,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等要求,更好地为优抚对象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要积极推进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切实保障广大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优势和作用,协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党政干部与特困优抚对象建立帮扶对子,为他们解决好生活上的特殊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生活水平同步增长,让特困优抚对象更多更好地享受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推动双拥工作向基层延伸。要以省“双拥模范区”命名表彰为契机,进一步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并推动我区双拥工作向基层延伸。要调整和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双拥工作领导不断档,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定期检查督导,使社区双拥工作始终贯穿于社区居委会整体工作之中;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双拥工作机制,建立规范的社区双拥工作制度,提高辖区居民拥军优属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双拥共建活动中来;要精心设计双拥活动载体,在全区各个社区开展以“五依托、五促进”为主内容的军民共建活动。即:依托社区组织,促进基层双拥组织建设;依托社区文化促进基层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依托社区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促进军民共建活动;依托社区卫生,促进优抚对象医疗条件的改善;依托社区治安,促进军警民联防联治。继续在全区开展争创“双拥模范社区”活动,表彰、宣传基层双拥典型,激励辖区群众和部队官兵做好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为建设和谐xx、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四、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1、积极推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创新。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做好20xx年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审批、登记、颁证工作及全区26个社团、14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年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工作,结合xx区的实际情况,以培育发展、规范管理为着力点,大力促进行业性、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保持民间组织15%的年增长率,重点推进社区民间组织的登记,在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上下工夫。二是以民间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做好民间组织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律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民间组织典型的培养,促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上新台阶。三是深入开展“民间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民间组织综合评估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及时有效查处民间组织违法行为和非法民间组织,维护社会稳定。
2、民族宗教工作进社区有突破。以宗教管理工作进社区为突破,重点做好防渗透和非法宗教场所清理。严格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街道宗教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协助街道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和畅通的信息网络以及宗教事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抓好、抓实。协调统战部、公安局、安全局等部门定期召开街道、社区专干的业务培训和宗教情况通报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思路,通过深入街道社区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和信息确保民族宗教工作的稳定。
3、老龄问题研究和维权工作有创新。在认真贯彻、落实及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全区6万余名60岁以上老龄群体出现的热点、重点问题和普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性工作。充分发挥“xx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工作援助站”的作用,积极做好老年人的维权工作,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新进展。以规范建设、完善服务为突破口,压滤机滤布按计划和要求稳步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深化地名改革,继续推进地名设标工作和地名(含地名编号,下同)名称标准化,不断拓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全面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推进地名设标和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的水平。
一是申请经费在全区进行一次大规模地名普查,在此基础上开始全区电子地图和地名数据库制作,以地名信息查询系统形式搭建好地名(地理)基础信息平台。
二是在完成地名信息数据化的基础上,实现地名管理现代化,适时开始试点地名的电子审批制度。
三是探索多途径地名服务形式,坚持地名服务社会化,建立网上电子地图供公众查询;完善所有路街交叉口指位标杆;在各社区的通达处、居委会门前和商服旅游繁华地段设置地名示意版和指位图。民政工作总结篇二(一)社会救助工作
本着“应保尽保,应保必保,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街道共有城镇低保6户6人,农村低保697户1073人,五保户27户27人。安排联络员对全街道低保家庭进行逐户排查,超标的情况及时上报注销,并将低保新政策制定文件下发到村庄,加大宣传,增加低保政策的透明度。
严格执行各项救助规定。完善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效率,保证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各大救助通道畅通。
加强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建设。重点抓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落实,及时做好灾情的核查、上报、灾民生活安排等工作。开展好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灾害应急自救能力和防灾减灾意识。(二)优抚工作
1.做好义务兵优待金核实发放工作。我街道现有义务兵64人,共预计发放优待金127.21万元。
2.做好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优抚对象因在外地住院或其他原因未在定点医院进行一站式医疗救助的,给予其申请大病补助;优抚对象申请治病困难救助的,填写申请表并附上病历、发票给予申请困难救助并上报至业务平台;优抚对象门诊拿药打针按照30%比例给予救助。每半年进行一次救助,今年上半年共救助优抚对象30人,现已统计上报。
3.做好我街道重点优抚对象遗属爱心救助统计发放工作。对我街道重点优抚对象遗属进行一一核实,符合条件的随时申请上报,去世的及时注销,确保资金发放无误。第一季度发放113名,金额67000元;第二季度发放发放111名,资金66400元。
4.孤老残障优抚对象居家服务工作。自我市实施优抚对象社会化供养以来,我街道孤老残障优抚对象的生活品质有了明显提升,在心理上也获得极大的安慰。我街道组织了8名服务员对优抚对象进行居家供养服务,每人每月享受服务24小时。下步计划加大服务力度,在宣传力度、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在整个街道范围内展开宣传,让特殊优抚对象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放心接受服务。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的优抚对象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提高服务员素质,定期组织各位优抚对象服务员进行培训、交流,更好的服务于这些特殊优抚对象。
5.为了更好的解决优抚对象住房存在的困难,我街道根据上级政策规定,对各村需进行住房修缮的优抚对象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家庭生活困难住房需修缮的优抚对象给予其登记上报。
6.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的关怀,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山东广电网络有线公司青岛分公司结合山东有线开展的“春季惠民大行动”青岛市重新修订了《青岛市优抚对象收看有线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优惠减免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新增60岁以上农村籍老年义务兵和老年烈士子女两类优抚对象享受收视维护费的优惠减免政策。凡是我街道领取民政局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都可以到民政办开具介绍信,享受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的优惠减免政策。
7.扎实做好烈士纪念工作。继续做好烈士公祭、群众性纪念活动及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做好烈士管卫生、维护工作,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
8.抓好复稳工作。加强对复退军人的思想教育和稳控力度,认真学习复退军人的相关安置政策,并落实复退军人稳定工作,加大对不稳定人员的思想转化力度。加强重大节日和政治敏感时期对复退军人群体的稳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慈善工作
6月16日,我街道在机关干部内部举行了“慈善一日捐”捐款活动,全体机关干部踊跃捐款。目前,我街道“慈善一日捐”活动募得机关干部捐款2.42万元,村庄捐款3.92万元,街道办事处捐款50万元。本次慈善捐助募集的资金除定向捐赠外,全部用于街道助学、助老、助困、助残、助医等活动。
下一步我分会将不断优化慈善捐助方式思路,继续坚持阳光操作,遵循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和救助情况,赢得更多捐助者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实行分层次募捐,对于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捐款由街道慈善分会管理;各村慈善工作站的“慈善一日捐”活动由各工作站组织,并纳入市慈善总会专用账户管理,专款专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个体劳动者及其他单位、个人的捐款可按照捐款者的意愿向街道慈善分会捐赠,由慈善分会管理。(四)老龄工作
核对上报2017年百岁老人补贴,13人,27600元;发放2017年高领补贴人员(90-99岁),300人,总金额18万元;统计上报2017年80周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补助1985人,录入青岛市智慧养老平台。(五)残联工作
全街道共有残疾人1681名,其中视力残疾人170人;听力、言语残疾人90名;肢体残疾人1100名;智力残疾人190名;精神残疾人131名。近几年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在政策上也有所扶持,今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涨到每人每月120元。我们开展了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统计发放工作,统计并上报重度残疾人第一季度护理补贴756人,共计金额27.2万元。
为街道有需求的残疾人统一办理乘车卡,方便残疾人乘车出行。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让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帮助我街道水泊村2位肢体二级残疾人申报了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与市残联一起入户调查,筛选了7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残疾人日常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民政工作总结篇三
20xx年xxx社区民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民政、残联的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街道办事处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民政工作的要求,圆满完成了民政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社区现共有人口12741人,截止20xx年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21户,共有残疾人119人,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社区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以优质的服务为民排忧解难。
二、认真做好低保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低保工作要求,及时了解困难居然民生活状况,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使广大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对新增的低保户,严格按照“户主申请一入户调查一民主评议讨论一张榜公布”的程序办理,有效地提高了透明度,堵塞了优亲厚友的不良现象。对低保边缘户,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清政策,尽可能给予各类救助,逐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在今年的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工作中,我社区共办理了152户,低收入家庭认定131户,给35户居民户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为38户低保家庭申请了实物配租,保证了低收入家庭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充分把党和国家和关怀送到困难居民家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在完成残疾人工作方面,我们坚持每月对残疾人召开一次会议,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教育他们要身残志不残,让他们感觉到虽然自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党和社区会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
五、每年的春节期间,我们社区都会为老年人、优扶人员送去衣物和慰问品,对孤寡老人和老年人,我们会经常入户走访慰问,通过摸底调查,对社区的60周岁老人登记造册,为30个80岁以上低收入家庭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为13位优抚人员办理了医疗卡,社区尽最大努力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各种救助措施还不完善,广大的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还需要社区加强对他们的帮扶。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为广大居民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深入居民,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倾听民声,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办好事,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民政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深入开展“五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责任型、廉洁型)民政机关,“五心”(待群众真心、对群众关心、和群众贴心、让群众放心、使群众安心)民政干部为主题的创建工作,以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县和双拥模范县为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提升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进现代民政建设。一、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1、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一是完善低保听证(评议)和“备案登记”制度,继续做好低保“三级联审”工作。二是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和分类救助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三是加强对已有对象的管理,坚持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的原则,做到“应保确保、应退即退”。四是对新申请低保对象由乡镇民政办逐一进村入户进行核实,并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同时在县民政局网站进行集中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五是完善并加强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专人负责整理、保管。六是及时更新本级社会救助各项基础数据,定期复查完善,提高数据质量。从7月1日起,城镇低保按550元/月标准、农村低保按460元/月标准发放。累计新增低保2481人,因就业增加收入等因素减少低保2384人。目前全县城乡低保14530户,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326
人,其中城镇低保368户、901人,农村低保14168户、29444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966万元。
2、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按照新修订《涟水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保,进一步提高救助比例,通过“一站式”平台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70%,取消救助封顶线,农村五保对象实行全额救助,较大程度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累计救助3691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261.92万元。
3、提高救灾救济能力。一是统筹兼顾,全力做好灾害救助及冬春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累计下拨乡镇救灾救济、过渡安置、冬春救助等自然灾害补助资金154万元,共计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5万人。二是创新形式,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及宣传周活动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做好涟城镇南门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朱码镇红星社区创建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各项工作,目前,涟城镇南门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已通过省市验收。全县各乡镇、各中小学校先后开展灾害应急演练23场次,参与演练人员达0.62万人次,切实有效提高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三是认真统筹,全面推进农房灾害保险,为全县22万元农村农户开展农村房屋保险工作。
4、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按省一星级标准要求,加快推进27个乡镇敬老院建设,做好乡镇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供养服务水平。新增五保对象376人,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272名,其中集中供养966人、分散供养3306人。
5、扎实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出台《涟水县临时救助实施细则》涟政发[2017]111号文,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县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对救助对象、操作办法进行了具体规定。今年以来,县财政累计安排资金421.07万元,用于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救助工作(含上年结余179.07万元)。1-3月,我局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3.14万元,累计救助近800人次。为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方便城乡困难群众,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从4月份起,我局根据乡镇救助情况,按季度将临时救助资金拨付到乡镇,由乡镇直接救助,累计下拨乡镇临时救助金274.03万元。
6、全力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出台《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涟政发〔2017〕56号)文件,全力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发放工作。一是根据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提高孤儿、监护人监护缺失儿童基本养育费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城乡低保标准,从7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由原城镇520元/月/人、农村400元/月/人提高到为城镇550元/月/
人、农村460元/月/人的标准发放。其中:低保内重度残疾人增发35%生活补贴,低保内非重度残疾人增发25%生活补贴,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倍以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60%发放生活补贴。二是从7月1日起,残疾人护理补贴调整为:城镇、农村一级肢体、盲视力以及一级、二级智力、精神残疾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提高到170、130元/月/人的标准发放;城镇、农村二级肢体、盲视力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提高到140、110元/月/人的标准发放,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累计为3800名低保内1-4级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480.87万元,累计为低保外无固定收入的3949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026.03万元。累计为2156名残疾等级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37.58万元。
7、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工作。今年以来,我县以开展儿童救助为主要内容的慈善救助活动,累计开展儿童大病救助62例,发放救助资金72.15万元,救助困境儿童150名,发放救助资金30万元,开展“慈善温暖百里家”活动慰问城乡困难群众376人,发放慰问金37.6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41人,发放资金81万元,开展定向救助77人,发放资金20万元,开展慈善光明行活动,救助50人,发放资
金4.89万元,捐助低收入户大病保险10万元。二、全力做好社会福利工作
1、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开展以“医养融合,康复并重,先治后养,持续照料”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做好岔庙、前进、唐集、东胡集4个乡镇关爱驿站建设工作,做好保滩镇缺口村,前进镇兴北村,梁岔镇胜利村,五港镇港北村、港西村、三里村、埝口村、蔡工村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做好涟城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目前全县老年人口21.0387万人,养老床位8450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16张。
2、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班。5月8日-12日,我县举办第一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全县41家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的91名养老护理员参加培训,从护理员岗位认知、职业道德、老人饮食、清洁照料、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实操训练等方面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县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护理老人的能力。
3、全面落实尊老敬老工作。累计为23409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1551.07万元。累计办理《老年人优待证》5446份。做好“安康关爱行动”工作,实现参保人数60840人,平均参保率39%。
4、孤儿养育工作。以3+1活动为载体,开展“涟心筑梦,一路童行”农村留守关爱保护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7月1日起社会散居孤儿标准提高到1350元/月,集中供养孤儿标准提高到2000元/月,监护人失儿童提高到1080元/月,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目前,全县农村留守儿童4691人,散居孤儿288人,机构养育孤儿12人。为300名孤儿发放孤儿养育费490.76万元,发放春节补助3.26万元,为21名困境儿童发放养育费20.77元。
5、福彩销售稳步推进。截止目前,累计销售福利彩票共销售彩票343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46%。其中电脑票1980万元,中福在线1272万元,即开票187万元。募集福彩公益资金343.9万元。
6、做好殡葬惠民政策的落实。从2014年12月31日起,实行惠民殡葬,全面减免基本殡葬费用,今年以来,累计为5039名减免基本殡葬费用453.84万元。三、扎实推进优抚安置工作
1、搞好重大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工作。春节、八一期间,积极配合县领导走访慰问老红军、烈军属,1-4级残疾军人,困难企业的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共502人次,共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126万元。
2、严格执行抚恤优待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优抚金。我县共有各类重点优抚对象5665名,发放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老复员、残疾军人立功荣誉金及遗孀生活补助金,“两参”人员生活定补金约5325.7万元;发放2015、2016年度义务兵优待金和立功现役军人奖励金930万元。
3、主动帮助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为755人次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临时救济37.76万元;为368名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乡低保;提高下岗无业的企业伤残军人生活补助金,每人每月由原来的1150元调增到1270元;资助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6级残疾军人医疗费用标准提高到9000元/人/年。
4、做好县乡烈士纪念设施的改造与维修。目前,我县被列为县级以上保护单位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有4个:分别是县烈士陵园、高杨战役纪念碑、抗日第一枪纪念碑、苏北小延安纪念园;被列入乡镇级保护单位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有14个,著名烈士纪念碑、亭22个,零散烈士墓、碑、亭1200多座。
5、做好优抚各群体稳定工作。我县共有退役志愿兵、60周岁发上老兵、8023部队退役人员、2829部队退役人员、企业下岗伤残人员、对越作点退役人员、藏兵退役人员、西沙海战参战人员等各类涉军群体3148人。今年以来,特别是省“两会”、全国“两会”、八一和党的十九大等重点敏感时期,我们重点做好各类涉军群体中重点人头的稳控和信息的预警通报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了
上访现象的发生,累计阻止涉军群体4次去市访、3次去省访、6次去京访。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优抚安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17〕59号)文件精神,落实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和退役士兵权益保障工作,确保我县退役士兵和优抚对象稳定。
6、安置工作。一是做好2017年度秋季退役士兵报到培训工作。2017年9月份以来,累计接收退役士兵、转业士官296人,报名参加培训290人。二是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今年以来,组织2015、2016年度657名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二是做好退役士兵信息采集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做好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数据采集工作,依据现有资料共采集1980年至2016年被政府安置人员4576人。四、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1、积极做好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我县共有城市社区16个(含高沟镇2个城市社区)、农村社区357个。我局会同涟城镇、规划局、房管局等部门对全县城区现有建成和在建112个小区的物管用房、14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10个社区办公用房未达标的社区内侵占社区办公用房的小区其他用房进行追缴、整合资源。对357个农村社区的村委员会活动室、卫生室、居家养老活动中心等公共用房进行调查整合,确保城乡社区办公用房达到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2、做好城乡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出台我县《关于减轻城乡社区负担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的意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社区的“去行政化,回归本位”的目标任务。
3、举办全县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培训班。5月4日-5日,全县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县373个村(居)的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参加本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引导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认清农村基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高村“两委”做好当前农村工作的能力。提升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在带头创业致富的同时,引导党员群众抱团创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成为有思路、会组织,有胆识、会管理的“当家人”。
4、做好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工作。累计办理婚姻登记15433对,婚姻登记合格率及档案合格率均达100%。认真按照《收养法》做好儿童收养登记工作,办理收养登记5件,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5、加强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通过年度检查督促其规范内部管理,依法、依章程办事,加强诚信与廉洁自律,增强活力,健康发展。新发展各类社会组织61个,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社会组织565个,其中:社会团体173个、民非392个。
6、加强殡葬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农村散葬坟墓整治工作。县政府出台了《涟水县开展整治散葬坟墓美化乡村环境活动的实施方
案》,从3月15起,组织各乡镇对境内高速公路、主干道、主河道两侧和城镇建设规划区、居民集中区、水源保护区、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散葬坟墓、碑亭、石墓进行搬迁或平拆,共平坟18921座,拆毁水泥坟1259座,拆碑亭1864座,搬迁坟墓1189座。对规模在20座以上的11个墓场进行绿化遮挡,确保看不到坟墓,对违规存量公益性公墓进行整治,实现“旧坟不露、新坟不增、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目标任务。二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县城南公墓(东区)。启动建设县殡仪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殡葬,全县火化率达100%。
7、开展地名管理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加强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界线管理工作,及时完成毗邻县(区)界线被毁、移位界桩补设和行政区划资料上报工作。
8、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配合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巡查,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76人次。五、强化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力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1、双拥宣传氛围浓厚。通过在涟水日报、涟水电视台等县内媒体开辟双拥宣传专栏、专题,各基层单位自办双拥橱窗、专栏,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淮安日报》、《江苏民政》、《国防时空》、《新华日报》、中国网、中国双拥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各级报刊网络媒体,刊登宣传全县双拥先进典型和双拥先进人物稿件。投入10多万元,在县4a级旅游区—五岛湖旅游景区四周建立起30块双拥宣传灯箱。在全县车站、医院等人群众密集的场所通过设立现役军人和拥军专用窗口,积极宣传拥军优属相关政策规定,开展双拥及国防教育。在全县中小学开通双拥宣传教育进校园直通车,把国防与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从教职工做起,从孩子、娃娃抓起,通过国旗班升旗仪式、双拥知识走进课堂、每年“清明节”、“烈士公祭日”期间,组织全县中小学生走进县烈士陵园等活动。建成城区中山路、淮河路两个双拥宣传一条街,设立双拥广场一个,全县各乡镇建成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24块。
2、社会化拥军活动精彩纷呈。春节期间,我县文艺爱好者走进军营,给官兵们送去了节日大餐,为官兵们送去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书法家们为官兵们写对联,让官兵们感受到他乡的亲情和浓浓的爱意;图书馆的干部职工们向官兵们赠送了上百册图书;一品梅健身舞俱乐部成员集资为武警涟水县中队购买洗衣机,解决官兵们因训练时间紧、手洗衣服难的问题。军民医院与驻涟部队举行军地篮球友谊赛及体验“军营一日”、上门为官兵免费体检、赠送办公器材、发放《军民医院拥军绿卡》,官兵们免费体检、免费治疗、免费用药。县拥军协会组织会员,前往驻涟部队开展慰问活动,同时送去慰问品。
3、军民共建活动机制长效常态。全县13个部门和单位主动与4个驻涟部队建立双拥共建关系,共建单位主动走进军营,为驻涟部队办实事办好事。县文广新局组织书画家走进武警中队,开展送书画进军营活动。县司法局组织律师开展“送法进军营”拥军行专题活动。消防大队官兵走进校园、社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暨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既强化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又增强了军地军民关系;组织官兵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以及消防逃生演练活动。县武警中队官兵到乡镇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粮、油和水果等,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和保健咨询,为老人表演擒敌操;邀请抗战老兵林寿昌走进军营,为官兵们讲述他的英勇抗战事迹;邀请县外国语小学师生走进军营,零距离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感受武警官兵们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到金城小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4、全力做好全市双拥宣传教育现场会工作。5月18日,全市双拥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中山路、实验小学、五岛湖景区、汽车客运站等双拥宣传教育示范点,观看了我县双拥宣传教育工作汇报片,对我县始终坚持“发展不忘拥军、发展更重拥军”的理念,注重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着力在拓展载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等方面开展双拥宣传教育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双拥现场会的召开,在全县形成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形成自觉参与、支持双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六、做好文明创建工作,提升文明素质。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扎实做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一是做好共创共建单位的文明创建工作。投入近万元为共建单位内制作宣传牌、宣传标语150块,重点做好南门社区范围内的学府小区、水上花月城以及南门大桥东侧河岸边等重点地段的文明创建督查指导工作。对南门社区、学府小区、南门大桥东侧河岸以及郑梁梅大道南侧路段组织人员每天检查2次以上,对乱停乱放、乱晒衣物、占道经营、店外店进行劝阻,对乱贴乱画乱图及时进行清理。每周六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到共建区域内打扫卫生。二是做好文明交通劝阻活动。局机关工作人员每两人一组,每天到规定的路口进行文明交通劝阻活动。确保道路通行井然有序,“文明开车、文明走路”蔚然成风。三是各科室、下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民政干部队伍
今年以来,我局以创“五型”民政机关、做“五心”民政干部为抓手,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树立民政队伍良好形象。
一是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夯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努力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合力,用压力促进责任落实。
二是围绕重点工作,持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以“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创“五型”民政机关、做“五心”民政干部活动,制定《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以更高的定位推动机关作风建设。
三是突出执纪重点,加大作风督查。局进一步强化督查力度,围绕群众关心的城乡低保、养老服务、殡葬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不定期对局属各科室、各单位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对作风建设方面不作为、不履责、不担责进行严厉问责,不断强化民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比拼争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八、对标补差,全力做好现代民政示范县创建工作
结合2015年和2016年的创建评估工作,我局全面梳理现代民政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差距,找出创建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全面做好现代民政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城乡低保增长率、城乡低保标准之比、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比例、自然灾害知识普及率、应急预案制定率、灾情报送准确率、农村农户住房保险率、困境儿童保障标准、优抚对象政策落实率、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达标率、优抚对象数据核查、退役士兵安置参训率、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率、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政社互动等16项业务指标和民政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文化、信息化等12项工作特征类指标和基层民政机构、公共服务设施等3项基层基础类指标和从严治党、信息宣传、信访、财政投入、统计审计等6项综合类标准已达省现代民政示范县考核要求。我们着力抓关键、补短板、强亮点,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争取县级层面上的支持,努力做到常规工作得满分、短板工作少失分或不失分、特色工作争加分。在2017年创建省现代民政示范县推进会上,我县代表淮安市进行交流发言。目前,创建工作资料已申报省厅,将于12月份对我县进行现场验收。九、夯基础,补短板,全面落实2018年各项工作
2018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抓重点、树品牌、促转型、补短板、守底线”为工作思路,以强化民政基础工作为重点,以更加勤勉务实的作风、更大攻坚克难的信心,消除短板,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现代民政建设水平。
一、围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强化兜底救助责任,积极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提高救助水平。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加大临时救助、救急难力度。完善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核对、网络化管理。推动救助工作从生存型救助到发展型救助转变,实现社会救助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
二、围绕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提升老幼群体幸福感。加大对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扶持力度。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临终关怀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支持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康复需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工作。
三、围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城乡居民归属感。推进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事项进一步明晰。提升服务群众效能,为社区“定责、还权、赋能”,让基层有能力、有权力、有财力为群众做实事。在完善四个民主的同时,研究解决城乡社区协商民主的有效路径。推广“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丰富社区文化内涵,建立人文关怀、守望相助的社区邻里关系。加强社会组织发展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以及执法监管,引导社会组织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四、围绕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提升官兵军属荣誉感。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城乡一体化,将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所有优抚安置对象。建立贡献与待遇相匹配的优抚安置制度,实行量化积分,依据个人得分享受相应的岗位安置和各项优待政策。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优抚安置有关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17〕5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发放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物价补贴、专项慰问金等。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为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回地方后选择自谋职业的转业士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针对优抚安置对象诉求超出政策范围,上访、集访现象突出等涉法问题,坚持用法律手段开展工作和处理矛盾,以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加以解决。
五、围绕双拥互办实事,提升军民融洽度。2018年,计划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共33件,互办实事单位49家,涉及金额共40万元,其中地方为部队办实事15件,为部队采购工作、训练、生活所急需电脑、空调、投影仪、作战室改造等装备及器材,提升部队官兵士气与战斗力,同时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加强军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增强军民鱼水情深。
六、围绕从严治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强化监督检查,全面落实监督责任,做好权力运行风险点排查,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进一步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管理规范化建设。
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外兼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多层解读,学习吸收报告。采取集中学习和分组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多层面开展学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微党课”了解十九大精髓,解读十九大的关键词,让十九大精神在统计局落地生根,让十九大精髓深入每位干部心中。二是多元参与,内化理解报告。在原原本本学习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十九大确立的重大判断、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学习遵守和维护党章党规党纪,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开展专题讨论会,说学思践悟,谈认识体会,记所思所想,写感悟心得。让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民政工作总结篇五
2017年,全县民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为主线,始终坚持把民政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群众福祉的重要突破口,不断谋划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各项民政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提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措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领导。我县按照要求成立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小组,依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抽调精干力量负责实施救灾具体工作,由主要负责人带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随时掌握和迅速处理紧急情况,确保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并处置。二是加强灾情信息报送。灾情发生后,我局及时和受灾乡镇联系,充分利用国家灾情上报系统和移动网络手机报灾终端上报了灾情,并按程序及时续报和核报,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报和救灾应急工作快速有序开展。三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学习宣传。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日,传达学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救灾工作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救助能力。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等宣传节点大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从而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四是充分发挥乡镇民政助理员和村灾情信息员队伍骨干作用,深入到各乡镇、村,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民政服务对象的家庭生活状况等开展灾后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了及时解决,使困难群众生活没有出现问题。五是结合灾情形势,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今年我局及时给19个乡镇支出旱灾救助资金1979万元,用于保障受灾困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
(二)积极探索,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军民团结共建,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各项政策。一是按时发放各类优抚资金。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247.15万元,其中: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488万元,优抚对象民族团结奖33万元,现役军人家庭优待金125万元,三等功奖励资金1.4万元,优抚对象医疗救助4.3万元、临时救助3.45万元,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金368万元,节日慰问金20.4万元,增加收入补助115.3万元,退役士兵技能培训20万元,高原兵奖励金24万元,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抚恤金44.3万元。二是认真做好新增优抚对象审核上报。今年以来共审核上报新增优抚对象96人,其中:伤残人员2人,带病回乡1人,60岁以上农村籍退伍军人93人。三是长期做好优抚对象核查和优抚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今年共核查优抚对象498人,系统信息核对346人。四是加大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力度,通过自谋职业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办法,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对8名转业士官进行了妥善安置,于9月份安置到县公安及民政系统编外岗工作。五是加强退伍军人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的创业、就业能力。今年2月份,我局委托宁夏军宏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学院开展了为期7天的退役士兵创业培训班,共培训退役士兵100名,全部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六是高度重视信访稳控,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共检查办理信访件35件,接待涉军上访人员200多人次。七是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单位、中国双拥人物、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单位、自治区军(警)寺共建和谐清真寺授牌申报工作。八是搞好烈士纪念活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单位干部职工、驻县部队官兵、小学生代表200余人开展了清明祭扫活动。
(三)完善机制,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无缝衔接。一是认真履行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职责,落实好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工作机制,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二是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要求,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兜底,积极与扶贫部门协调配合,结合实际完善低保和扶贫对象认定及退出标准,确保实现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将精准扶贫对象中卫生部门筛选的3297名因病返贫户,已全部纳入兜底救助范围,在19个乡镇卫生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三是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低保对象户籍、财产、收入、刚性支出为抓手,以民政云信息检测系统和手工比对为手段,以“三个文件”《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宁民办〔2015〕1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民办〔2013〕61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6]195号)为准绳,相继出台了《西吉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施保(试行)办法》、《西吉县低保专项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做好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的通知》、《西吉县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严格最低生活保障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在发放过程中坚持申请、调查、评议、审核、抽查、审批、两榜公示环环相扣,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分类施保。按照精准扶贫社会保障兜底要求,对无能力发展生产的困难家庭全部实行低保兜底,确保全面实现脱贫摘帽。今年以来,共清理不符合低保对象8036人,
新纳入2900人。并对2017年确定的84个脱贫销号村约0.8万建档立卡特困群众的低保实行兜底工作;对2014年至2016年已脱贫村建档立卡兜底户进行“回头看”,有效保障返贫和漏保特困群众生活保障问题。四是按照“救急、救难、公平、简便”的救助原则,确保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衔接。先后出台了《西吉县医疗救助办法》、《关于印发西吉县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人口精准医疗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在各乡(镇)卫生院实施民政大病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实行日常救助与大病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模式;积极探索事前、事中、事后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建立手续简便、审批规范、救助及时、管理科学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真正让城乡特困医疗救助对象得到及时救助。五是加强与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的衔接,对于民政救助后仍然困难的,通过协调社会力量给予二次救助,多渠道、全方位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至11月底,累计发放城乡低保57540人,17192.38万元(其中:高龄津贴4547人,1465.79万元);五保1158人,510.8万元;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1185人,1203.15万元;孤儿津贴1015人,469.65万元;临时救助7013人,934.2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12058人,2875.15万元;残疾人津贴14980人,753.34万元。
(四)超前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我县及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人社、老龄等部门为成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十三五”期间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5处,床位900张;农村幸福院98个,床位298张,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床位16张;农村老饭桌2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床位60张;老年公寓及老年活动中心,养老床位120张;全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提升到22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成比例达31.6%。县城中心敬老院二期工程、什字中心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工程主体已完成,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按照《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固原进一步做好2016——2017年度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为全县6.1万名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参保金额1821150元,参保比例100%。
(五)创新机制,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扎实开展。一是按照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顺利完成全县296个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确保了基层政权建设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二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依托县委党校举办了3期新任村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各级党代会精神、移风易俗、廉政建设典型案例、村级规范化管理、脱贫攻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三是以“331”监管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村务财务公开,各村进一步完善了“一约四会”,移风易俗取得新进展。四是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明确了监督主体责任,保障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管理的权利,较好地改变了村民自治中监督缺位的现状,在全县村一级形成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三驾马车”的基层管理模式。
(六)科学谋划,社会组织登记依法规范运行。一是定期召开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会和培训会,切实加强对全县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和行业公益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登记管理及业务培训工作。二是在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在全县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55个,覆盖率达到91.7%以上。与此同时,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指导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我县共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69个,其中:社会团体1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4个。社会团体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27个,占社会组织的75%;行业性协会40个,专业性协会、联合性协会81个,公益类慈善协会6个。今年新登记社会团体2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
(七)创新管理,“和谐社区”创建全面推进。按照“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先后出台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西吉县城镇“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完成城镇社区重新调整划分后的基础数据摸底、户口变更、社区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规范管理,确保城镇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切实推动工作有序开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条件,新建城市社区2个,农村社区20个,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八)突出重点,社会事务各项工作健康运行。一是设立婚姻登记服务大厅,配备专岗人员,全年提供婚姻登记调解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结婚登记3794对,离婚登记356对,补办3047确保了婚姻、收养登记工作规范有序,办件率达100%;。二是殡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在全县范围内宣传文明节俭的丧葬习俗,牢固树立为民便民利民意识,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汉族公墓项目已完成前期选址、征地、图纸设计等工作。
(九)全力以赴,地名普查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一是加强保障,加大投入,查漏补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和亮点,保质保量完成地名普查工作,形成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地图、资料。二是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地名数据库现有词条数9794条。目前,地名普查“图录典志”四部书籍正在起草之中。三是全县各行政村村牌、城区内门牌正在制作,边界联合检查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十)协调推动,农村“三留守工作”扎实开展。为扎实认真开展三留守关爱工作,我局会同教育、公安、妇联等单位,密切配合,责任到人,在全面细致、保质保量地对农村“三留守”人员摸底排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西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挂牌成立了“西吉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对22名监护人无能力监护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由儿童福利院统一代管;在全县13个行政村建成了留守儿童关爱之家,为每个儿童关爱之家安排5万元,购置了电视、电脑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文体器材,有效保证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为29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留守儿童督导员并兼职村级民政协理员,并选派13名督导员参加了民政厅在固原举办的培训班,确保了“三留守”工作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市“儿童之家”建设及“三留守”关爱督导员工作现场推进会。
(十一)主动作为,努力完成县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按照县委、政府总体安排部署,积极履行民政职能,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共性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层组织建设。将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单位整体工作之中,积极开展“五个好”基层党支部创建活动,提升了党建工作总体水平。并按照“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思路,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坚持把“两学一做”贯穿于整个民政重点工作的始终,扎实为民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全方位开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在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讲实干、建功业、比奉献,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两促进”。
(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风廉洁教育常抓不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年度中心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检查、同落实。对内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对外进一步树立民政干部良好形象,形成了以优良的素质、高尚的品质、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形象狠抓工作落实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活动,形成注重学习、顾全大局、共谋发展、两学一做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重大事项、事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廉洁风险防范责任,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实行勤政廉洁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行“阳光政务”,做到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为促进民政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三)机关效能建设。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推行和完善机关各项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注重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对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切实提高了履职尽责、干好事业、推进科学发展的本领。建立健全了民政局机关内设机构岗位职责及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并张贴民政局办公平面示意图、办事指南和电子屏。全面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以严格的责任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政风行风建设。不断优化为民服务环境,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把优化民政工作发展环境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升和规范行业行政执法能力和行为。切实加大城乡低保清理核查力度,有序开展纠风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确保扎实学风、改进作风、提高素质、保证服务民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培养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推动“四个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和经验做法,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学有榜样、干有目标。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学风、作风,增强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社会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西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和《西吉县201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西吉建设工作作为本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严格按照年初签订的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要求和综合管理“一票否决制”,扎实落实防范措施。并积极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和禁毒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七)社会帮扶工作。全力抓好田坪乡三岔村、兴隆镇马咀村、新营乡腰巴庄村、白崖乡泉沟垴村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年来,给帮扶村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设备等,支持各帮扶村创办了互助社,对帮扶村特困家庭实行了低保兜底。通过以上措施,对脱贫销号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八)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以畅通信访渠道、提高办信效率、规范办信程序为手段,并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好涉军群体信访的排查、化解、稳控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接待群众来访13600余人次,办结率达100%。认真办理阳光政务服务热线回复,承办各类信访回复28件,及时回复网上信访件,初信初访息诉罢访率达95%以上。
(九)民族团结创建。我局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民政工作发展的生命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放在民政工作的重要位置,扎扎实实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全县民政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一是将民族团结工作同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在每周组织干部进行政治学习时,将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贯穿于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二是将民族团结工作同扶贫帮困工作相结合。通过走访、慰问、捐款等办法为扶贫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今年共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困难户50户,发放慰问金2.5万元;资助贫困生55名。三是将民族团结工作同干部职工的文体娱乐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搭建平台。四是在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经费中列支2万元,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主题,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配合吉强镇、兴隆镇在各社区寻找挖掘团结友爱、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等正能量的模范集体、模范户(家庭)及个人进行了表彰。五是将民族团结工作同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环境相结合。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为干部职工更新了高拍仪、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通过不断创优办公环境,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今年我县民政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与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城乡低保家庭收入难以核实界定,基层民政工作队伍薄弱,各项工作进展不平衡,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等“政策保”较多,工作难度较大;二是社区工作比较滞后,社区工作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民政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全县民政工作水平,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民政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创新驱动怎么做、脱贫富民怎么干、生态立区怎么办”这一主题,不断强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深化“亲民、利民、为民”实践,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基层民主,加强社会管理,优化民政公共服务,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困群体、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为我县在全区率先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新贡献。
(一)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完善救灾减灾预案,健全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和乡、村两级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协同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保证救灾资金安全运行;启动运行西吉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协调调拨、采购救灾物资,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升应急救灾能力。
(二)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区、市要求,组织实施城乡低保分类施保及提标政策;完善城乡低保、高龄老人、五保、孤儿、优抚对象等各类民政救助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启动救助对象信息录入系统,健全信息档案,按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全面组织开展城乡低保核查工作,规范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衔接沟通,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标准,做好低保兜底,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两条线”有效衔接。
(三)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积极争取大病医疗救助资金,适当提高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比例,积极推行大病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救助水平。充分发挥大病救助政策的扶持脱贫作用。将“两线合一”后确定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重点范围,充分发挥好医疗救助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扶持作用。
(四)积极争取民政项目建设。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规划建设汉族公墓及殡仪馆;二是积极争取新建老年人养护院,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并组织开工;三是规划新建西吉县综合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四是申请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规划新建60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1所;五是争取新建一所1200平方米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六是申请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新建58所农村老饭桌项目;七是规划新建40所城乡社区服务站。
(五)规范运行新划分城镇社区。加强组织协调,完成城镇社区重新调整划分后的机构申报、社区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规范管理,确保城镇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不断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进一步营造和谐社区创建氛围。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条件,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六)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路牌、村牌、门牌设置几边界年检工作,加强“三留守”关爱与保护,抓好养老机构和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及老龄工作,严格按照婚姻集中办理规范程和程序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七)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确保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认真做好义务兵家属优待工作。
(八)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按照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的要求,全力抓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基层民政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做事、有场所办事、有手段成事、有规矩理事,做到管理方式法治化、管理内容标准化、管理服务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运行制度化,全面提升民政综合服务管理能力。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本文关键词:工作总结,民政

民政工作总结5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民政工作总结5篇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812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民政工作总结5篇模板 民政工作总结5篇怎么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如何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格式 民政工作总结5篇范例参考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语 民政工作总结5篇范文 民政工作总结5篇范例 民政工作总结5篇格式大全 民政工作总结5篇_工作总结,民政民政工作总结5篇大全 民政工作总结5篇格式模板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模板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格式 民政工作总结5篇格式如何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如何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范文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范例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参考 民政工作总结5篇模板下载 民政工作总结5篇免费下载 民政工作总结5篇模板怎么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格式怎么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怎么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语怎么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模板如何写 民政工作总结5篇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