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时间:2019-06-25 00:39:26 来源:76范文网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本文简介: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缩影,不仅反映出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从贫穷走向富裕兴旺的美好家境,同时反映出一个多灾多难国家走向复兴富强的繁荣景象。我家在建国70周年前后的巨大变化,正印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跨越。1949年时家人苦难煎熬,岁月变迁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本文内容: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的缩影,不仅反映出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从贫穷走向富裕兴旺的美好家境,同时反映出一个多灾多难国家走向复兴富强的繁荣景象。我家在建国70周年前后的巨大变化,正印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历史跨越。
1949年时家人苦难煎熬,岁月变迁仍让人难以忘却
我出生在东城街道曾家洼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前,家人和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一样,过着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穷困煎熬生活,其中有一个姐姐被活活饿死。听我父母说,到1949年时,家里有我爹娘、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六口人。一家人拥挤在一间破旧不堪的16平米烘烤烟叶用的屋内,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平米;屋内家具简陋,仅有一张床、一个地铺和一个盛粮食的圆囤,这些就是我家的全部家当。在那个年代,“吃饱饭”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梦想,所以“你吃了吗”成为乡亲邻里见面打招呼的问候用语,一直延续到前几年才逐渐不再沿用。当时家人生活状况十分艰辛,全家靠种半亩地打的粮食和父亲一根扁担、两只油框挑贩盐挣点钱养活全家人。在缺吃少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家人常常挨饿,只好到处挖野菜和捡拾树叶、菜叶、庄稼叶勉强充饥维持活命。老白菜梆子、辣疙瘩英子、萝卜英子、地瓜叶、榆树叶、桑叶、柳叶、荠菜、苦菜、七七菜等在当时还算是好的充饥食物。因为当时村里人家家缺吃,家家采食田地里的这些野菜树叶,像扫荡般一遍一遍的抢挖、捡拾,地里没有多少。为了填饱肚皮,家人还不得不捡拾气味怪异的国槐叶、白杨莽子等充饥,难以叫人下咽。这年农历2月初二,12岁的大姐为给家里换来两斗谷子活命,被送到离家10多里的辛庄子村李姓人家做团圆媳妇,受尽婆婆欺凌,现今82岁的大姐每当谈起这件往事,仍两眼泪下,满是委屈痛苦。这难怪有我母亲时,大姐说跟娘不亲,应是当年幼小心灵受到巨大创伤的缘故吧!
穿,那时家人能穿上破烂带补丁的衣裳就不错了。你想饭都吃不饱,还哪有钱买衣服。有点钱,先买粮食吃,饿不死人,把命保下来。衣服只好补丁摞补丁,补补再穿,大人不能穿的,把好的剪下来,改成孩子穿的衣服继续穿,即使这样孩子们还是蛮高兴的。
那时,全家人没有什么文化,我娘和我两个姐姐在当时既穷又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全是睁眼瞎,连钱上数字都不认识,更谈不上算账。我爹年少时上过两年私塾,算是家里的文化人,但认不了几百个字,算账也就能算个简单的加减乘除。
1949年临朐刚刚解放(1948年春天解放,1950年土改),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形形色色社会分子,仍然活动猖狂,家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多么期盼有饭吃、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呀!
2019年家兴人旺,家人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建国后,我家人同全国人民一样,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从1950年起先后经过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和改革开放的70年发展历程,与1949年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一个从要吃饱饭的家庭,变成了一个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家族,再到一个要成为追求更加美好、更加富有的追梦家族。
——人口大增。我父母解放前、后共养育我们兄弟姐妹8人,到2019年6月底全家人口从1949年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126人,是原来的21倍,成为一个大家族。
——住房宽敞有余。在农村的住上二三百平米的农家小院,有的还在城市买上了楼房;在城市的住上了宽敞明亮楼房,有的不只1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四五十平米,还有的将多余房子租给他人居住,成为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无人为住房奔波劳累。
——家庭成员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家里睁眼瞎早已成为过去式,除我这个辈分年龄大的外,有的上了初中,有的上了高中、中专,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读了博士,成为文化家庭。例我自己三口之家,我大学毕业,妻子初中毕业,女儿正读本科重点大学。
——经济条件变化更大。衣食住行样样行,不再为吃饭穿衣发愁,都过上小康幸福生活。仍健在的我兄弟姐妹6人,4人有退休金,2人有种地补贴和老年人补贴。吃饭,现在家人变着法子吃、变着花样吃,招待人上饭店成为常态,原来当饭吃救命的地瓜叶、菜英子、荠菜、苦菜、蒲公英等野菜,如今成为养生保健食品。82岁的老大姐见人就说,“你看现在好啊吧,想吃什么有什么!”穿衣,现在穿流行款、穿名牌成为时尚,衣服不等穿烂甚至没洗几水早就买上新的替换掉,我大哥大姐们常说现在衣裳还没穿变样的就扔了真可惜,没人再穿旧的、带补丁的衣服,道是家里青年人赶时踪穿戴
“乞丐服”“叫花服”。家具,什么2米宽的大双人床、大衣橱(壁橱)、沙发、写字台,还有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应有尽有。行走,家家有电动车、小汽车,出门二三十里骑电动车不再为下步走路犯愁,二三百里开小汽车方便快捷不费劲,上千里路程坐高铁、乘飞机当日到达有余,现在出门散步走却成为家人健身锻炼的好方法。经济条件好了,近几年家人还常出去旅个游,什么北京啦,上苏杭啦,桂林啦,海南啦,台湾啦,新疆啦,厦门啦,泰国啦,越南啦,日本啦,......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的秀美风景。现在邻里乡亲见面打招呼说,也改成了“你好!上哪玩去?”,不再说“你吃了吗?”
——社会稳定,全家人过着安居生活。社会既无战争,又无大灾大难,社会秩序良好。我二哥逢人便夸社会好,说现在只要能干活,就能挣钱饿不着人;身体生病有医保,不再无钱医治等死;社会上无明目张胆的恶霸地痞,人与人和睦相处,邻里和谐平安无事。为了表达对社会的感激之情,他书法一中堂挂在屋里正墙上,上面写着“社会真好”,表达对社会的感激之情。
饮水思源,感谢党恩。我父母过世最晚的也有20年有余了,虽未赶上今天物质丰富的生活,但他们已感受到自己吃饱饭的幸福。我爹娘在世的时候常常对我说:四儿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家的幸福生活,不能忘了党的恩情呀。是啊!这建国70周年,从没有发生过兵荒马乱、流离颠沛的逃亡,也从未发生过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悲伤和痛泣,而是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宁、多姿多彩的小康生活,多么值得我们珍惜呀!所以我们要更加拥护共产党,热爱国家,百倍努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啊!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今年是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回想起50年前,我有幸在北京参加国庆20年观礼,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69年底,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我作为通讯报道骨干,被团政治处推荐参加。10月1日这天,我和代表们收到国庆办公室发来的请柬,邀请我们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当时,大家兴奋得都跳了起来。那天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赶往天安门广场,在指定位置坐了下来。在整天的国庆活动中,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多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国庆游行和焰火晚会。
国庆观礼不久,又一特大喜讯传来,毛主席要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三军代表。当年,能夠见到毛主席,是多少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心愿。当幸福降临到自已头上时,我真觉得自已是最幸福的人了。当天,在灯火辉煌的大会堂,一阵闪光灯闪过,毛主席的伟大身躯出现在舞台上。他身穿灰色的中山装,稳步地向我们走来,频频向大家招手。我们屏住呼吸,聚精汇神地盯着舞台,生怕失去这一美好时刻。跟在毛主席后面的,还有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
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我想光自已激动不行,应该把这个消息尽快告诉给自已父母,让他们分享这一幸福。于是,我给领导请了假,快步跑到天安门前的邮局,发了一封长长的电报:“亲爱的父母亲,今天,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他老人家红光满面,身体十分健康。让我们共同祝愿:毛主席万寿无彊!
”当我掏钱交电报费时,邮局办事员告诉我:发这种红色电报,我们不收钱。
翌年,我回家探亲,还没进家门,就被一群乡亲们簇拥着。他们说:聘志,去年就听说你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这是我们村里头一份,我们真为你高兴。有的还问:毛主席和你握手没有?我只好回答:毛主席他老人家很忙,接见我们时间很短。这都是托了乡亲们的福啊!晚上,又有许多乡亲们来家里看望,问长问短,尽显中国农民对毛主席的爱戴和质朴之情。村里有个老人叫任年松,他原是北京一位建筑工人,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建设。他听说我回来探亲,当晚就摸黑赶了过来。老人摸着我的头说:“这伢还真有出息,我在北京呆了几十年,人民大会堂是我参与建的,建成后我也没有机会进去过,更莫说见到毛主席呀!这两件事都叫你摊着了,真叫人羡慕呀”。我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农村人,看着乡亲们对儿子的赞誉,脸上挂着喜悦的红晕。他们只好用家乡最好的礼物“芝麻豆子茶”来敬奉乡亲们。
探亲的苐二天,我跟随爰人来到她教书的同佳圹小学,老师们早就准备了一个报告会,要求我为学生们讲讲参加国庆观礼和见到毛主席的概况。看到小朋友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和一双双期待的眼晴,我想应该把一切都告诉他们。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小朋友们听得聚精汇神。有个胆大的小朋友举手问:“鲁叔叔,我们也能上北京,也能见到毛主席吗?”。“能啊!”我说,“只要你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做出成绩,就能上北京,就能见到毛主席
”。我的话,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43年了,他的音颜相貌,他的伟大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春节刚过,当第一缕春风吹向江南的小山村,山坡上、山坳中、田野里,时常会舞动着一个个黑影。他们大都身着泛白的藏青色中山装,手游刃有余地挥舞着桑剪,剪子一刀刀下去,桑枝一束束掉下来。xx射过晶莹的汗珠,乳汁般白色的液体从剪过的枝头滴下,溶入春泥,滋润着桑树。“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剪下第一根桑枝,意味着父辈们一年的蚕事又开始了。
养蚕,伴随着我成长,渲染了我的童年,滋润了我的少年,洗礼了我的青年;倾注了父母的血汗,寄予着父母的希望,染白了父母的双鬓。用老舍的那段《养花》来形容养蚕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春雨如丝,桑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合着父亲施下的肥料,渐渐地抽出了新芽。到了清明节前后,桑苞绽放,嫩芽在春雨中舒枝展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沿溪畔,那绿色到处泛滥,仿佛要四处流淌,是那样的耀眼。
孩提时,每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总能看见: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佝偻着腰,将切成小方块的桑叶轻轻地撒在蠕动的小黑点上,用雪白的鸡毛轻轻地铺平。桑叶被戳出了一个个孔,黑点慢慢爬上桑叶,夹带着白色圆颗粒。母亲一手用竹筷夹起小块小块桑叶,一手用鸡毛剔去白色圆颗粒,平放在竹匾的另一个角落。
从蚕蚁到三龄蚕基本上是母亲一个人管理。蚕蚁吃得少,但对桑叶的质量要求高,要吃翠绿的嫩叶,嫩叶上不能带水。每天母亲去地里拔菜的时候,会多提一个篮子,将每一枝桑树上头第二、三张嫩叶用手轻掐下来,一张张叠整齐,放在篮子里,并盖上一张薄膜,以防水分流失或避免路上遇到喷洒的农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年养四批蚕,三十几年如一日,母亲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劳动。
两张四龄蚕每天要吃好几担桑叶,村里每家每户都要为了“蚕事”而全家总动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蚕农都要外出采桑,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天上下铁也要去摘桑叶。”
采桑是暑假的必修课。我家的桑树大多在高山上,每天上下山要四趟。当我们一家四口爬上山时,夏日的太阳已升得老高了。母亲是我们家的采桑能手,她会双手并用,每次我们刚采好一筐,她已采满了两筐。山很陡,父母再三叮嘱我们要将竹筐稳稳地靠在桑树上,塞了桑叶的竹筐越来越重,我和弟弟在搬动时总是会不小心绊倒。
当所有的竹筐和蛇皮袋装满后,我们就急着往家赶。父母亲每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桑叶,一手扶着竹筐,一手拄着木棍,一步一个脚印往山下走。汗水从他们的脸上滴下来,浸透了汗水的薄衫紧贴在背上。到了平坦的山间小路上,他们便挑着担子走得飞快。我和弟弟则轮流挑着两个蛇皮袋的担子。蛇皮袋在我们的肩上特别爱晃,压得两个肩膀生疼,直不起脖子,挪不动步子。曾多次在下坡路段,刹不住车,掉进路旁的山涧中。
夏日的午后,晒在家门口的蚕砂在烈日的炙烤下散发出阵阵桑叶的清香。堂前,采回来的桑叶已堆成小山。一家人又忙着给蚕除砂、匀座、给桑,每一个环节都驾轻就熟,配合默契。在“沙沙”声的催眠下,困意阵阵袭来,父亲午饭时一瓶啤酒下肚偶尔会在“做蚕事”时开个小差,手一边无意识地动着,头一边耷拉下来。这时,眼尖的母亲总会喊一声:“又睡着了!”而后,全家人就会哄然一笑,困意也被笑声赶走了。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临近,早秋蚕已结茧,中秋蚕即将来种。蚕要吐丝时,通体发光,像装了小灯泡的小灯笼,爬行速度也加快,中了魔似的仰着头不停地蠕动,找寻可以结茧的附着体。爬上蚕蔟的蚕会已最快的速度找好适合自己作茧的地方,依附几根稻草或几根麦秆,仰头拼命地吐丝。蚕喜欢在黑暗处吐丝,夜以继日地吐,直到身体里所有的丝都吐完,把自己包裹在一个椭圆形的白白的茧里。四五天后蚕茧变硬,剪开蚕茧,蚕已蜕变成黄黄的梭子状的蛹,这就是所谓的“作茧自缚”。
摘蚕茧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意味着二十几天辛苦付出将有所收获。父母亲会将摘下来的蚕茧进行挑拣,又白又大的蚕茧卖的价钱会更高。我和弟弟则憧憬着什么时候去镇上买酥饼、麻花、学习用品、新衣服……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呼呼的北风吹过寂寥的小山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沿溪畔,那耀眼的、熟悉的绿色已无觅处,只在通村公路边、荒废的山地上可见寥寥几根掉了叶子的桑枝。父母亲曾经一天爬四趟,爬了三十几年的高山种桑“宝地”,如今已没有上山的路。蚕网、蚕蔟早已不知所踪,蚕匾、蚕架也所剩无几,在锃亮的瓷砖地上堆着,已成为母亲晒被子、豆子、笋干等的工具。
原本绿油油的桑叶地里一幢幢小洋房拔地而起。爷爷奶奶辈的蚕农大都已仙逝;父亲母亲辈的蚕农也都已步入古稀之年;于我辈而言,养蚕已成为童年烙印,那春雨般的“沙沙”声时常在耳畔萦绕,那一幕幕场景,时常在梦里重现……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的不说,就奶奶、爸爸和我,三代人的少年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是这样的。听奶奶说,她五岁就要跟着大人去放牛,跑不过牛,只能一个劲的跟在牛屁股后面。七岁时,家里穷,没钱供奶奶读书,每次奶奶路过学校,听到里面传来的读书声,奶奶也只能偶尔跟着读几句。
后来,奶奶不但没书读,还要干很多活:洗衣、做饭、割菜、喂猪、放牛……当时农村孩子干过的活,没有哪一个不曾做过的。活可没少干,可生活却很贫苦,有时候连大米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肉什么的了。
爸爸小时候的生活是这样的。爸爸说,他小时候开始有书读了。爸爸一边读书,回到家里要干活做家务,经常挑着水桶到很远的小河边去取水,每天从学校回到家,就得洗衣服,做饭,作业常常留到九点后才写。
爸爸的成绩非常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尽管这样,后来爸爸考上了一个很好的学校,却因为家里没钱,没有读下去。
我小时候的生活是这样的。读书方面,我们是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再也没有人因为没钱读不起书了。我们有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还有我们现在的交通非常发达,其中最让国人骄傲的就是高铁建设。我国的高铁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高铁的建设规模和运行规模也是稳居世界第一的水平。高铁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年回老家,爸爸带着我们坐高铁,一两个小时就到了。我真是出生在一个好时代,小时候的生活就那么美好和幸福了。
这就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不同生活。现在,我们生活在伟大的祖国的怀抱中,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少年强,则国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好而奋斗!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七十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高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屈辱、受剥削的历史一去而不复返。
回望历史,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始走上了伟大的富国之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让很多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过去物资比较匮乏,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就算是有钱无票,一样买不到东西,就有了“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的说法。现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淘宝、天猫、京东等网上购物平台,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轻轻松松买遍全球。电视从过去的有线变成无线,黑白变成彩色,尺寸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薄。通讯设施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而且智能手机已经连接了我们的一切生活,不管是出行、购物、订票、旅行、吃饭,都可以用手机搞定,可以说是寸步不离手机。城市交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过去出行只能靠“绿皮车”到现在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出现,让我们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便捷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之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国产航母下水等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答卷。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中国制造早已成为世界人民不可或缺的商品。
如今,我们能够生活在这幸福的和平年代,这些全部都益于我们的祖国,如果没有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我心怀感恩,祝福我伟大的祖国,祝福我伟大的祖国七十岁生日,祝福我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的每一天更加繁荣昌盛。
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
伴随着粽叶、艾草的清香,2019年端午小长假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6月7日端午节当天,适逢高考首日,12年寒窗苦读,都将在这两天开花结果.为备考辗转难眠的每个深夜,都将汇聚成光,点亮今天的追梦少年。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一时晴来一时阴,间断下雨说不清,“端午水”虽能洗涤心灵,却丝毫没有削减游客的脚步,东广场人流车流骤增,突发状况随时有可能发生。清晨,广场执勤人员提前到岗到位,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维护,以“高考模式”护航端午。
同样奋战在一线岗位的还有各管理处及职能部门的值班人员,他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全力以赴、尽忠职守在巡查巡检第一线。我们不能忘了这些节日值守的美丽身影,是同事们凝心聚力换来了芒果家园的安宁。衷心祝愿正在赶考路上的莘莘学子不负时光,在合上笔盖的刹那,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一举高“粽”!
2019年5月底至6月初,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心党总支组织党员分三批赴河北西柏坡等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学习归来的同志描述,走进西柏坡,座座素壁灰瓦的平顶房、古老的磨盘石碾、枝叶繁茂的院中古梨树,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和浮躁的静谧之美,进入房中,灰渣和黄泥铺就的地板、残破简陋的桌椅板凳、发黄的地图和手迹,无一不在诉说着那物质清贫却精神富足、充满睿智和希望的人间烟火气。漫步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旧居,仿佛听到一声声隆隆炮火的轰鸣,触摸到一颗颗赤诚朴素的爱国之心……
西柏坡是革命圣地,“两个务必”“赶考”精神在这里诞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希望中心全体党员能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干事创业敢担当、改革创新善作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责任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尤其是根据第三批学员石宇音介绍,途经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走在正定街头,却看不到一个废旧塑料袋,甚至一个烟头都鲜少看见,“干净”成为形容古城正定出现率较高的字眼。经过实地探访,子龙广场大片绿植修剪得当,绿意盎然,周围的墙面干净整洁,没有乱涂乱画的现象,醒目位置有一处电子显示屏,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就连厕所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色古香的风格变成了一道风景。大家纷纷揣测,也许
“厕所革命”就是从这里发起的。学员还在走访中了解到,时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经常在县城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并号召大家“着眼于基层,着眼于实际”,兴起了调查研究的新作风。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高健民一行来到湖南广电检查安全播出工作。我中心积极与局、台、集团技术、播控、安保等相关部门配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地完成了总局检查组的安全考验。目前,“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过程中,因其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大考”,我们会持续发扬革命精神,同甘共苦全力攻坚,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要求。
2019是新中国70华诞,从西柏坡走来,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已经成为了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追求。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唯有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换为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本职工作,才能用实干谱写爱国的新篇章。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值此端午佳节之际,坚信我中心的全体员工能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牢记历史使命、强化担当实干,在连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荣光。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本文关键词:合集,征文,建国,庆祝,周年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9846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模板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怎么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如何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格式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范例参考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语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范文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范例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格式大全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_合集,征文,建国,庆祝,周年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大全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格式模板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模板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格式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格式如何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如何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范文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范例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参考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模板下载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免费下载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模板怎么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格式怎么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怎么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语怎么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模板如何写 6篇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合集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