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时间:2019-08-06 10:56:43 来源:76范文网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本文关键词:社会学,视角,习惯,翻译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本文简介:摘要: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是社会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指导价值的理论内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这种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葛浩文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还在翻译工作的开展中积极借鉴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并且在借鉴其理论框架要点的基础上也渗透和反映了其个人的翻译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本文内容:

摘要: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是社会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指导价值的理论内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这种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葛浩文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还在翻译工作的开展中积极借鉴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并且在借鉴其理论框架要点的基础上也渗透和反映了其个人的翻译习惯。通过对葛浩文基于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所形成的翻译习惯进行研究,探寻其翻译中所蕴含的内涵及其作品翻译策略。

关键词: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葛浩文;翻译习惯

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从“资本”“习性”及“场域”三方面进行延伸研究的社会学研究框架体系,从社会学的视角表明了其所分析和研究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体系和研究框架,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体现在我国当代翻译家的翻译思维、习惯及策略方面。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视角下,关于我国翻译家翻译策略与习惯的研究也体现出规范性。

一、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

1.布尔迪厄

布尔迪厄,全名皮埃尔·布尔迪厄,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学研究学者。其研究的主要领域集中在社会学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尔迪厄就出版了著名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由其个人独立创办的杂志《社会学科的研究行为》也在1975年问世[1]。从其发表的著作类型分析,可知其是一个具有全科才能的伟大思想家和实践家,作品涵盖的领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多个方面。本文探讨的文学作品,其本人也有研究和涉猎。这也是我国文学作品翻译能够基于其社会学视角下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其众多的理论研究和涉及的研究领域来分析,社会学研究最具综合性特征,是涵盖的领域和范围最广泛的一类学科,也是布尔迪厄在现代研究阶段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领域[2]。

2.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

第一,布尔迪厄的思想体系具有与当时的社会思想体系差异显著的特点,是通过与一个意识的决裂而探寻到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和观点,反观其思想理论的特点,可知其提出的相关社会学理论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极强的特征,这为读者对于其社会学理论理解带来一定难度。而这种复杂性特征产生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布尔迪厄在著作撰写中所应用的大量长句和双关句[3]。第二,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主要包含的要点有资本、习性和场域三方面。其中,所谓的资本主要是指四个方面的资本,即经济、文化、社会和符号。这四种资本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中,并没有优先和其次的分别,无论是对哪一种资本的积累和利用,都是一种资本的策略性转换和积累,从而利用资本在社会秩序中争取更好的地位的应用模式。且在资本的总量上,以个体为依托的资本争取量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资本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竞争力。对于习性和场域理论而言,其也是布尔迪厄社会研究体系中与资本具有递进关系两方面内容[4]。习性这一要点,主要是基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所提出的理论,理论的内涵在于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机遇和制约条件下,所表现的反映都具有倾向性,这就是所谓的习性的内涵[5]。从习性产生的原理和状态来看,其是在特定的阶段产生的独立现象,且会受到文化习俗和习惯的影响。而对于场域的概念,则是在资本和习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环境维度的概念,其主要是指行动者带着一定的资本和习性进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也就是其实践行为发生的环境,就被称为场域。从场域概念的形式和性质来分析,可知其是一个具有差异性和独立性的概念,即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场域所发挥的作用和表现的状态也是有所差别的。

二、葛浩文其人

葛浩文是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的代表人物,是来自于美国的著名汉学家。其主要翻译作品有《荒人手记》(朱天文)、《红高粱》(莫言)、《呼兰河传》(萧红)、《第四病室》(巴金)、《三寸金莲》(冯骥才)等,可见其文学作品翻译的涉猎范围广,且文学作品的类型多,文学内涵深,多为著名文学家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可见其具有深厚的文学作品翻译功力[6]。虽然葛浩文完成了对于多部大部头文学作品的翻译,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针对其翻译习惯和翻译策略的分析和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有限,这也是本文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下葛浩文翻译理念、习惯策略

1.葛浩文的翻译理念与习惯

从翻译理念与习惯的角度分析,葛浩文开展翻译工作的理念和习惯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翻译的初衷在于,在吸收和反映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翻译工作,如果从文学作品翻译的角度来讲,是指遵从“信、达、雅”的原则,葛浩文认为翻译工作的开展,尊重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基础含义是对翻译工作的基础要求,但从三者的关系和重要性排序的角度分析,葛浩文则认为应将“雅”与“达”排在“信”之前。在葛浩文的理念中,认为翻译工作最终的面向对象和服务对象是读者,这就要求翻译的效果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且传达出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含义,这是翻译工作效果主要追求的目标。同时,葛浩文不提倡过分将译者和作者的主观理念和思想在翻译中体现得过于突出。同时提出,对于作者和译者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即遇到不能确定的翻译区域要点时,可通过对一个作者系列作品的阅读,对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意图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与作者达成有效沟通,达到提升翻译的合理性的目的。第二,在翻译习惯上,葛浩文的翻译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乐于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文学作品类型,在选择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往往从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品味出发。在其翻译理念和习惯中,认为按照自己的文学喜好选择适当的作品进行翻译,能取得更好的主观翻译效果,尤其是对一些长篇的大部头作品来说,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进行翻译,翻译者本身,也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且在翻译中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最终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基于这种翻译理念,葛浩文在翻译习惯上,还比较乐于选择个人比较熟悉的作品题材进行翻译。在翻译这种题材时,不仅对翻译者来说,客观上的翻译难度得到减轻,也能保证其对于原文的翻译更加挥洒自如,准确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传达意图。这种翻译习惯的形成,也与葛浩文的翻译工作开展目的有直接关系。在葛浩文的翻译工作中,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翻译工作本身的层次和水平,或者基于取得商业价值和资本方向开展翻译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使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学作品在西方得以传播和交流[7]。二是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习惯上,对于作品的选择有其个人的习惯倾向。葛浩文翻译习惯倾向于选择一些当代文学作品,而不是诗歌作品,或者过于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主要原因是,首先,当代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即具备相应的读者市场,对这部分作品进行翻译,不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译者本身的角度来说,现代的白话文作品相比一些佶屈聱牙的古典文学作品,译者对其的理解也能更加准确和便捷。其次,当代文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影响力除了有大范围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影响比较直接的特点,这也是葛浩文选择这种作品进行翻译的主要动因。再次,葛浩文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会对读者本身的阅读习惯和喜好予以充分的考虑。这一点习惯和理念的产生,实际上是葛浩文传播和沟通中西方文化目的的典型体现。从上文对葛浩文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就的分析和罗列可以看出,其所涉及的作品翻译范围和作家范围具有显著的广泛性特征,且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定差异,这种广泛性的作品选择习惯,主要是基于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读者的需求的目的而形成的[8]。例如,在20世纪的80年代,莫言的文学作品开始在文坛大量出现,而葛浩文对于莫言的系列文学作品的翻译,首先基于其个人对莫言文学创作的喜爱,这种个人喜好成为其翻译和传播莫言文学作品的主要动力,通过大批量不间断的翻译,终于在西方社会引起一定反响,最终实现了莫言文学作品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和交流。这种现象看起来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局部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的产生是与葛浩文个人的翻译理念和习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正是其通过个人喜好的维度延伸和发展到大范围传播的维度,才使我国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放出光彩。而通过个人的影响,也进一步激发了国外文学评论界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和重视,可见其不仅仅完成了一个翻译人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更进一步地完成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从布尔迪厄的社会学视角分析,葛浩文的这种翻译理念实际上突出体现了其选题关于习性的相关内容,也就是说,作者和译者所处的场域和习性及相应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固定的,但从翻译作品的接受者,读者的角度来说,其在社会视角下关于资本、习性和场域这三部分内容的具体情况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因此,葛浩文的翻译习惯中,从接受对象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将其习性的倾向性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开展翻译工作,从而力求在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其文学价值的传播和传承。从其翻译习惯的各个不同的层次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知,其翻译习惯的表现,实际上基于对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的框架理论体系的资本、习性和场域三方面的尊重和依循,在此基础上开展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其中,从文学作品翻译角度来说,其中的资本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传播的价值资本,而关于习性和场域,则分别通过葛浩文翻译的不同文学作品类型所涵盖的文化背景阶段,以及读者和其自身的喜好和阅读倾向等方面体现出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于当代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开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分别从作者的翻译理念和翻译习惯角度得到了显著体现。

2.葛浩文的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析,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其在翻译中常用厚译与文化补偿的策略进行翻译。其中,厚译主要是指通过注释和评论的方式,将文学作品的翻译放置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这种丰富的文化背景环境,从作用上可以弥补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时的障碍和差异,使其能准确而充分地接受翻译后的文字信息内容。这种翻译方法主要被葛浩文应用在文学作品《BigBreastandWideHips》中,对于七个官家女儿的姓名翻译。葛浩文的翻译先用拼音将七个女儿的名字逐一列出,随后的翻译内容对其名字的内在含义进行解释,达到了文化补偿的效果。第二,其在翻译中注重句式的整合。这主要是基于对整个作品描写情节的尊重和表达,为了保证情节流转中的逻辑性和紧凑性。葛浩文翻译时,会酌情省略一部分次要的语句和事件内容,力求将主要事件的脉络和内容表述清楚,这种翻译策略主要体现在其翻译莫言的《丰乳肥臀》和朱天文的《荒人手记》中。整合过后,读者就不易被复杂繁琐的情节所影响,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翻译内容的主干意思。

四、结语

总之,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于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所产生的影响,逐步通过对翻译者本人的思想和翻译方法的影响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从翻译效果和文化传播角度观察,可见兼顾尊重作者原意,结合读者阅读和理解需求的翻译方法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征,也更符合社会学视角的相关理论体系内容,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中应借鉴和学习的翻译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只有结合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读者需求,才能达到文化传播和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静.从象牙塔到竞技场——翻译能力的社会学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

[2]翁冰莹.布尔迪厄在东方——现今布尔迪厄研究的焦点与反思[J].思想与文化,2017(1).

[3]翁冰莹.作为“新古典”的布尔迪厄社会学研究[J].法国研究,2018(1).

[4]肖双金.翻译社会学视阈下的葛浩文英译《骆驼祥子》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8(3).

[5]曾增.英译本《红高粱家族》在美国赢得读者青睐的原因探究——布迪厄社会学视角[J].海外英语,2015(16).

[6]张婷婷.“译者惯习”论视角下莫言小说方言英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

[7]张婕.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创造性叛逆的研究——以《天堂蒜苔之歌》英译本为例[D].太原: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17.

[8]景杨晓溪.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莫言小说《四十一炮》中汉语幽默文本的英译[D].衡阳: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王丽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054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模板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怎么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如何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格式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范例参考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语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范文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范例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格式大全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_社会学,视角,习惯,翻译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大全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格式模板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模板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格式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格式如何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如何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范文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范例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参考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模板下载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免费下载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模板怎么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格式怎么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怎么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语怎么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模板如何写 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习惯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