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时间:2020-01-25 17:27:53 来源:76范文网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学,原理,我国,研究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本文简介:美学原理是众多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更是美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不仅是美学研究的基础,更有助于人们拓展文化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当代中国,建构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美学原理,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国内美学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本文内容:

  美学原理是众多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更是美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不仅是美学研究的基础,更有助于人们拓展文化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当代中国,建构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美学原理,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国内美学原理研究简要回顾及其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势不可挡,美学进入中国。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第一代美学研究者,将美学、美育、悲剧等观念和范畴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传统文本做了初步分析,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对趣味等范畴的研究等,将西方美学概念引入对中国传统文艺的研究中,开启了美学研究之风气。他们学通中西,博涉多个研究领域,美学只是其关注领域之一,并无专门性的美学理论著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出版了大量美学原理类著作,概括起来,这些著作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作者多有留学日本或欧美的经历,众多著作受到西方或日本相关著作的影响,或是对后者的编译改写。如黄忏华的《美术概论》(1927),受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艺术概论》影响很大。徐蔚南的《艺术哲学ABC》(1929),是根据丹纲的《艺术哲学》第一编的观点和材料编写而成。吕澂的《现代美学思潮》(1931),其底本是德国学者摩伊曼的《现代美学》,以及若干日译本的西方美学著作。金公亮编的《美学原论》(1936),是在英国美学家罗绥的《美》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第二,审美心理学成为主流。如吕澂的《美学浅说》(1923)和《美学概论》(1923)、范寿康的《美学概论》(1927)、李安宅的《美学》(1934)等书,审美心理学是其论述的重点,皆标举里普斯的移情说。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1936)和《谈美》(1932)更是以19世纪的审美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三,确立了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即美、美感、艺术三部分。如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1927),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为:美,自然、人体和艺术,美感和美意识。其他多部著作亦有类似体系。"美"主要涉及美的本质、审美范畴(美、悲、喜)、形式美等。第四,美育亦成为美学原理的一个关注点。由于蔡元培对美育的推重,当时涌现出众多美育研究论著,如李石岑等人的《美育之原理》(1925)、蔡元培等人的《美育实施的方法》(1925)、大玄等人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1925)等。第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没有纳入。这些著作,基本是对西方美学的复述或改写,理论基础多为康德美学和审美心理学派,虽形成了一定的框架体系,但对于中国传统美学,还没有进入思考视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四大派,即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的美在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美在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在客观和社会统一派。这次讨论集中于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反思并批判西方美学的影响,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李泽厚的美学观,得到广泛认同。这一时期,并没有体系性的美学原理著作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次美学热潮,催生出大批美学研究者,美学亦进入大学课堂。一方面由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图书市场的助力,导致美学原理类著作层出不穷。影响较大的,如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1981)、杨辛与甘霖的《美学原理》(1983)、刘叔成等人的《美学基本原理》(1984)、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1985)、蒋培坤的《审美活动论纲》(1988)、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1988)、李泽厚的《美学四讲》(1989)、杨恩寰主编的《美学引论》(1992)、蒋孔阳的《美学新论》(1993)、朱立元主编的《美学》(2001)、董学文的《美学概论》(2003)、叶朗的《美学原理》(2009)、张法的《美学导论》(2015年第4版)、尤西林主编的《美学原理》(2015)等。这些著作体现出如下共性和特色。

  第一,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形成自身的美学体系。

  如蔡仪的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基础,认为美是客观的,美在典型。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融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一方面承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感是对美的反映;另一方面肯定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主张美的本质在于客观社会性。李泽厚对美的认识,经历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认识论到80年代的实践论的转变,他的《美学四讲》是实践美学的代表性著作。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实践和自然的人化。马克思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是中国美学界重要的理论来源。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秉承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框架,关注三大块:美、美感和艺术。如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指出,"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它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来研究其本质和一般规律"1.李泽厚亦指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他的《美学四讲》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先论美学,再讲美、美感和艺术。其他美学原理著作,亦多是如此,有的加上第四部分:美育。不过,前三部分是研究的重点。

  第三,从理论资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西方美学是中国学者构建美学原理的理论基础。如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全书共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文119处,其中马恩的有6处,马克思的有30处,恩格斯的有9处,列宁的有12处,**的有9处,普列汉诺夫的有24处,高尔基的有14处,鲁迅的有15处。2李泽厚的《美学四讲》,除了马克思主义,又对西方近现代哲学流派与美学理论广纳博收,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艾耶尔、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马尔库塞、门罗、杜威、茵加登、杜夫海纳……皆在其书中现身。其中,康德和海德格尔对于中国学者的影响尤大。蒋培坤的《审美活动论纲》一书,共有276则引文,其中,引自马恩经典作家的共94条,西方理论占138条,20世纪80年代翻译的作品占绝大多数,中国古典文献有32条。

  近些年来,美学原理类著作每年总有10余种面世,虽在量上累积甚多,但流于低水平的重复,难有突破性进展。整体来看,美学原理研究比较突出地呈现出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僵化地套用某些理论(如存在主义)建构起一套貌似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实则凌空蹈虚,流于教条,面对丰富多彩的审美现实和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缺乏基本的阐释力。

  第二,过于借重西方美学资源和西方艺术经验,对中国传统美学要么弃之不顾,要么引用一些中国的材料、观点来为西方理论做注脚,没有将中国本土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融汇进去,遑论深入把握中国的美学精神和价值观念。不可否认,一些著作做了有益的探索,尝试结合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和审美观念来建构美学理论,但效果不甚理想。

  第三,大大忽略了非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不同的文化,其审美观和艺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美学原理要尽可能地具有涵括力和包容性,需要将非西方文化考虑在内。3

  第四,受康德美学的影响,过于强调艺术的审美性和超功利性,将艺术纯粹化和学院化,忽视了非西方文化中的艺术承担着形形色色的功能,它们与日常生活、仪式、宗教信仰密切相关,难以抽离出来。

  第五,对当下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缺乏应有的关注,尤其是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涌现出大量新兴的审美现象和审美范畴,它们对传统美学构成巨大挑战,甚至具有颠覆意味,面对这些现象,美学原理应该具有相应的解释力。

  ****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尖锐地指出了我国目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指示。我们的美学研究,并不例外,亦像**所提到的,"三大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命题。

  二、美学原理研究的人类学视域

  笔者近年一直从事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深感人类学或许能够为美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拓展美学理论的视野。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来看,美学从属哲学,注重形而上的思辨;人类学则强调经验性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美学理论是围绕西方经典艺术(大写的艺术Art)建构起来的,如黑格尔推崇古希腊艺术,尼采围绕古希腊戏剧探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弗洛伊德以达·芬奇为例分析原欲的升华,迪基和丹托从杜尚的《泉》推出了体制论。与之相反,人类学研究的是小写的复数的艺术arts,更多是对非西方艺术的研究,如非洲、大洋洲、美洲的土著居民和少数族群,尤其关注边缘的、民间的、弱势的、底层的艺术。美学将艺术抽离出其原初语境,将其纯净化,视其为静态的审美观照对象,人类学则将艺术置于其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思考,注重整体性的视角和语境研究。美学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人类学则强调跨文化比较,在比较中得出更具概括性的结论。就此而言,人类学恰可弥补美学之不足,为美学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

  简单说,人类学就是对人的研究,它将人分成两个层面:生物性和文化性。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的生物层面,文化人类学应对的是人的文化层面。

  审美具有普遍性,任何部族,任何文化,无论其文明程度如何,都可在考古发现或田野调查中发现其审美的印迹。如10万年前的非洲人已开始使用彩色颜料,收集没有明显实用性的石英晶体。4万年前的澳大利亚土著已在创作石雕和岩画,法国拉斯科洞穴上绘制的公牛颇具艺术性。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已是异常精美。众多原始部落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身体装饰。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不同族群,可能具有同样的审美偏好。《淮南子》中说过:"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美女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对此,学者们做过众多实验。有一项研究,让巴拉圭阿齐族的原住民、委内瑞拉希维族的原住民、美国人及俄罗斯人看巴西人、美国人、阿齐族人的面部图片,参与测试的每个人,都喜欢那些大眼睛、尖下巴的女人。4心理学家德温达·辛格(Devandra Singh)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男性,都偏好腰臀比为0.7的女性身材。不管一种文化欣赏的是苗条的女性还是健壮的女性,这一偏好是一样的。自然美亦有普遍性,海拔较低,视野开阔,树木疏落,能够轻易看到远处漫步的哺乳动物的稀树草原,似乎是所有人最爱的自然风景。

  如何解释审美的普遍性?哲学家业已做过诸多思考,他们将美的起源和美的本质诉诸某些高度抽象的形上观念或心理特征,如理念、太一、感性的完善、欲望的升华、存在、实践、格式塔、直觉、距离等等。人类学家的解释似乎朴素得多,他们从人的生物性出发,从进化论的角度给出解释,在他们看来,人们之所以偏爱对称、平衡、青春、光洁、符合某些比例特征(如腰臀比为0.7的女性)的对象,是因为他们更具有性的吸引,更有利于物种的繁衍。同时,这些审美特征能够让人产生秩序感,既让人象征性地体验到一种与威胁人们生存的混乱相抗后获得的秩序和稳定,亦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外部世界。5而稀树草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是因为它给以狩猎与采集为生的人类祖先提供安全与食物。这些观点,承续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还有一些学者结合脑科学、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等前沿科学,对人类审美的普遍性做出解释。这方面的成果已有不少,如埃卡特·沃兰德(Eckart Voland)和卡尔·格拉默(Karl Grammer)的《进化论美学》(2003)、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Vladimir Petrov)等人主编的《进化论和对美学、创造性与艺术的神经认知方法》(2007)、约翰·奥尼恩斯(John Onions)的《神经元艺术史》(2007)、丹尼斯·达顿(Denis Dutton)的《艺术本能:美、快乐和人类进化》(2009)等。比如对景观美的神经学研究中,学者们指出,视皮层中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叫作海马旁位置区,这一区域反映的是可以被直接看到的局部场景,包括景色都市风光、房间内部布局,甚至是乐高积木搭建的"场景".在神经科学家进行的测试中,当被试者看到喜欢的场景时,海马旁位置区右侧的反应比看到不喜欢的场景时的反应更强烈。4这样一些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确认了人类审美的生物性基础。

  实际上,人类学处理的更多是文化的特殊性。尽管所有文化都存在审美现象,但不同的文化和族群,由于自然环境、语言和传统的差异,从而孕育出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表达,衣、食、住、行、器用、娱乐等诸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它们使用着颇不相同的审美话语,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审美形式,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审美解释,体现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上的巨大差异。甚至同一文化、同一族群,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别或年龄,其审美观也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环肥燕瘦",即典型地表明了审美观的阶层差异和时代差异。

  人类学的学科特色是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它以参与观察的方式,深入特定时空中的某个文化之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描述。自这一学科在19世纪中后期诞生以来,成千上万的人类学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究,广泛涉及非洲、大洋洲、亚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土著部落和少数族群,同时亦有对欧美和中国、印度等高度文明社会的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审美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著作,或者涉及审美和艺术的问题。这些研究,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文化比较,建构新型的美学理论提供了实证基础。

  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的建构之路

  我们要建构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学理论,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学这一学科产生于西方,所用的大部分概念和术语,都是根植于西方文化和学术传统,在将其运用于中国文化和非西方文化时,很难不带有文化偏见。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摆脱这些概念和术语,完全另起炉灶,正确的态度,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这些概念和术语进行充分的研究,批判性地吸收,加以调整和拓展。正如荷兰学者范丹姆指出的,"为着能够运用一种全球性的、比较性的视角,美学概念应当经受批判性的分析,旨在揭示它可能存在的西方偏见,并且基于从民族志实地工作中获得的实证性资料拓宽它的内涵"6.

  由此,我们一方面要继承百余年来形成的美学原理的概念、范畴及框架,另一方面要以中国本土美学为立足点,借鉴并吸收西方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文化的美学理论和美学观念,融会贯通,形成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美学原理。

  以往的美学原理,集中于美的本质、审美范畴、审美心理、艺术等几大部分。我们要建构中国型的美学理论,亦可参考这一框架,而根据中国本土的实际进行调整。

  理解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需要深入中国传统气化论的宇宙观,方可有较好把握。中国古人认为万物由气生成,气具有本体性和化生性。它充塞于天地之间,兀兀腾腾,变动不居,化生万物,"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欤"(戴震《原善》)。由于气之流行,一切造物都处于流动变迁之中,生生不已,遂具有了"鸢飞鱼跃"的活泼景象,此即天地之大美。天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都关联在一起,"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遵循宇宙的节律和自然的大道,呈现出和谐的局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眼中的美,就是这种气化流行、生生不已、天人相合的宇宙秩序。道家直承这种宇宙观,崇尚自然无为,道家之美,即是气化之美,山水画、田园诗、古琴、文人园林,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美。儒家重人伦,倡礼乐,其本质亦在达成社会的和谐和天人的和谐。儒家常以善制美,要求"尽善尽美",推崇人格之光辉,道家虽不谈善,但"天地之大美"无疑是合于善的。所以,美善相合,是中国之美的特色,中国人的日常审美和文艺作品,都要合于这一要求。

  西方的宇宙观以数学为基础,强调精确、明晰、主客二分,美与善分离为二,这与中国关联的、混沌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大异其趣。它与印度、阿拉伯、非洲等诸文化中的宇宙观及其美学观,皆有很大差异。如北美原住民纳瓦霍人,在他们的世界中,"艺术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创造美并将自身融入美,代表了一个人最高的学识和最终的命运。Hózh??这一概念,意指纳瓦霍人心中的美和美的状态。美与善、健康、幸福、和谐是不相分离的。它不是事物的抽象品质或经验的碎片。它是自然的正常模式以及经验的最理想形式"7.这样的审美观,和中国很是相似。纳瓦霍人的美,并非如西方那样是静观和沉思的对象,而是动态的,重在体验创造的过程,他们并没有保存艺术作品的兴趣。

  其他文化亦有各不相同的审美观,人类学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中心,结合西方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中的审美观,能够大大拓展我们对美的认知。

  再来看审美范畴。西方文化以美、悲、喜三大范畴为核心,扩展开来包括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滑稽,近来有的学者又加上了媚俗、恐怖等。这些范畴,有的能在中国美学中找到对应,如阴柔、阳刚、壮美、丑、怪等,但是,在中国美学中,真正重要的却是另外一些范畴,如气韵、意境、境界、味、悟、自然等。成复旺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辞典》(1995),将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分成五个系列:一是神、气、韵、味以及意象、意境等范畴;二是心、性、情、意、志、趣以及由之派生的兴趣、意兴、性灵等;三是形、质、象、景、境、天、道;四是观、游、体、品、悟、感、兴等;五是如阳刚、阴柔、和、自然等美的形态的范畴。作者认为,这五个系列构成了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主干:以"心"代表审美主体的范畴系列,以"物"代表审美客体的范畴系列,以"感"代表主客体审美关系的范畴系列,以心物、天人之"合"的"合"代表美的范畴系列,以"品格"的"品"代表美的形态的范畴系列。这一概括虽不无可议之处,却很有助于我们领略中国美学范畴的丰富性和中国美学的独特性。

  当代网络文化发达,在网络空间生成了一些新的审美范畴,如酷、萌、丧等,它们与青年亚文化、当代消费文化以及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况息息相关,是值得美学原理探讨的新范畴。

  其他文化都有体现自身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的美学范畴。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过亦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审美范畴,如物哀、风雅、幽玄、空寂、简素等,这些范畴孕育于日本独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彰显了日本人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追求。印度美学中的情、味、韵,与中国美学似有相通之处,但细究起来,更多体现出两种文化在宇宙观、信仰、价值观等深层上的差异。再如因纽特美学中的takminaktuk(看上去很好或美的),纳瓦霍美学中的Hózh??(美的状态),非洲约鲁巴美学中的ewá(展现美)、ewáode(表面之美)、ewáinu(深层之美)等等,它们与宗教、仪式、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息息相关。8通过跨文化的比较,可以把握人类审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就审美感官而言,西方文化推重视觉和听觉,贬低其他感官。中国文化迥异乎此,强调身心一体,在审美过程中注重整个身心的参与,视、听、触、嗅、味等感官不可或缺,味觉尤其具有基础地位。中国文化重视饮食,最是知"味",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各地饮食都别具风味。滋味在六朝时期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味亦成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如体味、品味、回味、玩味、寻味、追味,乃是身心一体的投入。嗅觉亦为中国美学所推许,花与香,乃中国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他文化中的审美感官,亦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跨文化的比较与综合,更能见出文化的多样性,便可打破西方文化所塑造的"视觉中心主义".

  艺术是美学原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所使用的艺术概念,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确立的Fine Arts,即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舞蹈,后又加上了电影。在古希腊语中,艺术的本意是技能,像辩论、理发、数学之属,都是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亦有技艺之意,儒家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晋书》专设"艺术传",《魏书》则称"术艺传",可知艺和术意思相当,可并称互替,所涉及人物,皆为精通天文、历算、阴阳、占卜等术数、方技之士。《旧唐书·经籍志》载丙部子录十七类,其中天文、历算、五行属术数、方技类,第十四类为"杂艺术类",包括投壶、博弈、围棋等"杂技".《宋史·艺文志》的"杂艺术类",包括绘画、墨、砚、文房、酒令、射、投壶、弹棋等。《明史·艺文志》的"艺术类",已将酒令、射、弹棋等杂艺剔除在外,只包括绘画、书法、音乐(琴)、金石、围棋、印之属。《清史稿·艺文志》的"艺术类",涵盖书画、篆刻、音乐、杂技四种。在中国古代,艺术似经历了一个文人化的过程。

  就文人艺术体系而言,以琴、棋、书、画为核心,他如诗文、印刻、舞蹈、投壶、博弈、酒令等都应涵盖在内,至于相术、中医、武术等,实则与书画等艺术共用一套话语体系和观念体系,具有内在相通性,亦可纳入艺术之列。还不应忽视中国民间艺术体系。民间戏曲、音乐、舞蹈、工艺与节庆仪式、民俗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敬神、驱病、道德教化、社会整合、文化认同等。如今,众多民间艺术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在传统中国,百姓识字率很低,戏曲等民间艺术既能够传播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惩恶扬善,宣扬忠义廉耻等儒家价值观,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艺术的社会价值,自中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一直注重文艺的社会改造力量,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2015年**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核心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西方古典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性,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工业,将艺术变为市场经济中的消费品,突显了艺术的娱乐价值,霍布斯鲍姆曾经提出:"艺术不再是衡量好与坏的标准,也不再代表真善美这样的价值观,不再能净化人的心灵。"这种享乐主义的艺术观,值得引起警惕。

  实际上,在非西方文化中,艺术绝非可有可无。艺术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有的社群,所有人都要参与艺术活动,都会装饰自己的身体、唱歌、跳舞、做手工、讲故事,"所有的民族都进行艺术表现,即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想象力,以解释、理解、庆祝甚至享受生活。进一步说,他们这样做至少4万年了,甚至可能更久。艺术绝不是只有一小部分唯美主义者或逃避现实者才负担得起,或者才懂得欣赏的奢侈品,它是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必须参与的活动"9.艺术和宗教、信仰、经济、政治等文化事项缠绕在一起,难解难分,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

  再来看艺术家。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被推崇为天才,人们津津乐道于其独特的创造力,热衷于谈论其莫名其妙的灵感。这种观念,同样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产物,与当时艺术市场的激烈竞争关联甚大。中国传统美学有时亦谈论天才与灵感,但更多是关注其他方面。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可分为宫廷艺术家、文人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家(工匠)三类,其中以文人为主导,三者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存在差异。文人并不专门从事艺术,而是将琴棋书画作为必备的文化素养,更多是展示自己的闲情逸致,以"逸品"为最高追求。以文人画而论,大量论者都将"人品"置于首位,如陈衡恪提出文人画四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10俞剑华亦指出:"人品必高,学问必深,才情必富,思想必正,见闻必广,学习必勤,胸襟必宽,诗词必妙,书法必工,然后画出画来,才能合于文人画的标准,才能成为杰出的画家。"11所谓人品,即高洁旷达的品性和人格上的修养。宫廷艺术家乃专职创作者,在题材、风格、审美趣味上受到较多制约,大都形神兼备、富丽堂皇,以彰显宫廷之崇高地位。民间艺人更多是依据传统和风俗创作,以工巧和实用为追求,更不讲究天才和灵感。在创作或表演时,有时要严格依循传统,不可误一处,不可错一字,否则便是对神灵的不敬,要遭受惩处。

  大量关于非西方社会的人类学调查,给我们提供了当地艺术家的信息,其中亦呈现出颇大的差异。有的社会,全体成员都是艺术家,都能从事雕刻、编织、歌舞;有的社会,只有部分人员是艺术家,他可能是兼职,因其技艺高超,在闲时从事艺术创作,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平日则和其他人一样从事劳动;有的社会,艺术家是世袭的,地位较高,被人视为掌握着部落的命运,能够和神灵沟通。这些艺术家,有的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有的似乎乃神灵所授,一夜之间就掌握了艺术的秘密。有的艺术家谨守传统创作,有的则锐意创新,风格鲜明,作品广受当地人喜爱。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有名有姓,在当地富有名声,然而,西方人常常将其匿名化,认为原始艺术的作者是无名的,作品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是野蛮的,这无疑体现出了西方人的刻板印象。12

  需要看到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全球化步伐的推进,非西方文化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礼,传统的艺术家亦做出了改变,更换了所用的材料和工具,调整了作品的工艺和流程,很多艺术品是在迎合旅游市场的需要,其用途、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也迅速地变迁和重塑。美学原理亦需要对此做出回应。

  结语

  美学原理是美学研究中的难点,做好并不容易。既要对中外美学史有深入钻研,又要对中外艺术史有较好把握,既要面对历史上的审美活动,又要关注当下的审美经验,然后以一种清晰的思路和框架,建构起既能体现本土特色,又有一定概括力和阐释力的理论。

  并没有最终的答案,百余年来的中国美学,一直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尤其如此。文中提到的人类学视域,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较少受到关注,大量非西方美学的文献,还处于尘封之中。本文亦只是指出了一种可能,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纲要,众多问题还没有涉及,大量工作还需要深入而持续的探讨。

  注释
  1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张法:《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3当然,亦有著作考虑到了其他文化的美学问题,如张法的《美学导论》,就综合性地考察了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印度美学和阿拉伯美学的特色。
  4(6)[美]安简·查特吉:《审美的脑:从演化角度阐释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林旭文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页,第53-54页。
  5Wilfried van Damme:Beauty in Context: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Aesthetics,Brill,1996,p.103.
  6[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李修建、向丽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第47页。
  7Gary Witherspoon,Language and Art in the Navajo Universe,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7,p.151.
  8Richard L.Anderson,Calliope's Sisters:A Comparative Study of Philosophies of Art,Pearson Prentice Hall,2004.
  9[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页。
  10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收入陈师曾:《中国绘画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255页。
  11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下),南京艺术学院,1960年版,第19页。
  12参见[美]萨莉·普利斯:《文明之地的原始艺术》,刘翔宇译,李修建校,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版。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3174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模板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怎么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如何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格式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范例参考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语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范文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范例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格式大全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_美学,原理,我国,研究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大全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格式模板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模板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格式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格式如何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如何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范文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范例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参考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模板下载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免费下载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模板怎么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格式怎么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怎么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语怎么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模板如何写 我国对美学原理研究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