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时间:2017-05-26 05:52:14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专题学习资料

资料整理:紫陌红尘

一 、史料的分类

A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 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例.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⑧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

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B 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1.含义:(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二、获取史料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上网搜索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五、历史观

1、含义: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2、主要历史观:

(1)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2)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3)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

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4)现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5)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主要观点①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

附:史学史观训练题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一)教育科学历史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1.历史研究法、教育科学历史研究法的概念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

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性

(1)历史性。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主体与作为被研究客体的历史现象之间是一种非共存的历史性关系,研究者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去认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对象: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

2.研究过程: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过程

(2)具体性。根据历史研究的定义,是在丰富具体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揭示教育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全部丰富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的研究。因此研究者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史料。

(3)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论概括,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演变的历史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那些还处于萌芽状态、表现模糊不清的东西。

3.历史研究法的作用

(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

(2)通过历史研究,帮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

篇二: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

中国早期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实践

1919年2月,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启超称誉其为“空前之作”,胡适自诩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该书运用实验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胡适自信的断言:“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休想站得住。”

但胡适的自信很快便被胡汉民所打破。在1919年10月《建设》杂志第1卷第3号和11月的第4号上,胡汉民分两部分连载了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成果《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胡汉民在文中依照唯物史观的理论,提出了六条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原则,如从“物质生产方法的变化”、“社会的生活状态”、“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等方面考察哲学的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哲学的目的和作用等,这些思想都是过去思想史研究从未有的指导思想。这篇长达4万多字论文,是中国人应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最早尝试,学者们评价胡的研究是开辟了中国哲学史的新途径,认为胡汉民是开应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之先河的人。

胡汉民在长文中努力把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贯彻落实到具体研究中去,体现在具体的研究结论中。胡汉民论述说,“二千多年中国哲学变迁的原因,以社会物质的关系,为精神状态所受最大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盛无比,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组织的根本变化”所引起的,“以后社会物质的变化,平平无奇,所以再没有一个时代的思想学术和它媲美。”他强调说,任何时代的学术与思想进步都与该时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进步和思想的变化,同出一个公例,就同是以经济的关系为主要原因。”身处于时代之中的思想无时不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但“思想家哲学的精神状态,往往受物质影响而不自知。” 胡汉民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哲学史的方法,令胡适颇为不安,但胡适没有直接向胡汉民的哲学史研究发难,而是抓住其中有关“井田制”问题的论述与胡汉民等展开了一场争论。 胡汉民的文中并没有专论“井田制之有无”问题,只是以“二千六百年前井田制度变坏”来分析春秋时代社会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并进而引起哲学的变革与繁荣。胡适抓住此点,认为井田制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胡适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证明井田制根本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它只是战国时孟子等思想家臆造出来的一个乌托邦理想,历史上根本不存在“井田制度变坏”的问题。也就是说,胡汉民所依据“井田制度变环”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繁荣,是没有根据的。

胡适的论点自然引起了胡汉民等人的反击,于是以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为一方,以胡适、季融五为另一方,以《建设》杂志为基地展开了唯物史观与非唯物史观思想的论战,这也是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后的第一次有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论战。胡汉民、廖仲恺等注重论证“井田”作为一种古代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实施情况,认为“从社会进化的程序看来,??这种井田制度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自然会发生的。”胡适则认为井田制根本没有存在过,《胡适文存》卷3,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212页。 1 胡适:

《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1919年10月《建设》杂志第1卷第3号和11月的第4号 2 胡汉民:

《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3 胡适:

《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建设》第2卷第1号,1920年2月。 4 廖仲恺:4321

它是汉代的学者依据孟子的话,逐渐补添演绎而成的“井田论”,是一种“人为造史”的结果。

今天看来,1920年的井田制之争与其说是一场思想之争,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之争,胡汉民、廖仲恺依据唯物史观的思想从经济史角度论证井田制的存在与发展。胡适则从实验主义思想出发,依照考据的路径证明井田制是思想史臆造的结果,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双方争论中,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占据了上风,但后来因《建设》停刊,争论就此结束了。虽然井田制问题后来又有多次争论,但基本都以承认井田制存在为前提,事实上“井田制有无”问题当时已基本定论。

应该说,从《中国哲学之唯物的研究》到有关“井田制度有无”的争论,唯物史观被应用到历史研究之中,显示了强大的历史解释能力,对后来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与胡汉民相比,李大钊对唯物史观历史学形成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仅奠定了唯物史观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将唯物史观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历史研究之中,为后人作了示范。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与陈独秀等都猛烈抨击复古思潮,其中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对复古思潮的历史立论——上古时代是“黄金时代”之说,进行深刻的批判。

李大钊认为,所谓上古“黄金时代”,是战国诸子的托古之说。“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老庄之徒,言必称黄帝;墨翟之徒,言必称大禹;许行之徒,言必称神农。此风既倡,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概念黄、农、虞、夏、无怀、葛天的黄金时代,以重寄其怀古的幽情。”李大钊反对崇古,主张重今,认为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李大钊反对传统历史叙事的循环观和崇古观,主张用进化的眼光看历史,“史乘之往辙,不可以回旋也,圣哲之伟迹,不可以再现也”,历史上那些“嘉言懿行,传统虽久,施之今世,决非所通”;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以承后世崇敬者,不在其法律典章示人以守成规,而在其卓越天才示人以创造之力”。只有“把中国伪造的黄金时代说打破,才能创造将来,力图进步。”李大钊认为,人类历史从总体上讲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黄金时代不是在我们背后的,是在前面迎着我们的。”李大钊打破伪造的“黄金时代”说, 目的不仅是否定一种错误的历史观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而且要使人们通过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得到乐天迈进的人生观”,增强信心和勇气,“于现在于将来努力去创造黄金时代”。

李大钊的对古史“黄金时代”的批判,与稍晚出现的“古史辨”派可谓殊途而同归。但李大钊并不是仅仅从史料学的角度证明“黄金时代”说之虚妄,而是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李大钊史学论集》, 5 李大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1098765

《李大钊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页。 6 李大钊:

7 同上,第93页、94页、第347页。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74页。 8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87页。 9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86页。 10 李大钊:

对远古时代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李大钊并未停留于疑古,疑古对他来说,只是探索古史真相的一个必要前提,并非古史研究的全部,他的意图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文献和地下出土材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考察。

1920年,李大钊在《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一文中,根据地下发掘材料和古代文字的演变,以及有关伏羲、神农、黄帝的传说,肯定中国远古时期有渔猎、畜牧、农业等不同经济时代的存在,认为被中国人尊奉为祖先的黄帝,“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反映”,“农业之民,土地为重,故崇地之黄色为正色。其首长亦取地的光色尚黄,其民即尊之为黄帝”。在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使用的阳陵和阴隧,以及它的性质和用途的考察时,认为“隧”是取火的物具,亦称“夫遂”,又称“阳遂”,皆是取火的器具。“火为人类生活史上第一个大发明,故那时日人们对于精于用火者,即奉为君主。”李大钊还考察了远古时期的商品交换情况,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在中国石器时代以贝壳为主要的货币”,龟甲、家畜、兵器、农具、布帛等物品也都曾充当货币。从殷墟出土物中没有金属器物,能辨读的甲骨文字中无金字或从金的字。从《尚书》、《诗经》等有关文献记载,可以判定殷商时期“尚为石器时代”,周朝才进入铜器时代。

李大钊上述判断并不符合史实,结论也很肤浅,但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并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新解说的积极努力,从方法论意义上给后来唯物史观学者许多有益启示。与后来其它唯物史观学者一样,李大钊也肯定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他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的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

李大钊在对传统史学的“黄金时代”之说的批判中,阐述了自己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新见解。他说,历史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常是一盛一衰,一治一乱,一起一落”。“一盛之后,有一衰,一衰之后,尚可复盛,一起之后,有一落,一落之后,尚可复起。”这就是说,历史是盛衰、治乱、起落不断变化更替的过程,但每一次变化更替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上,“一盛一衰,一起一落之中,已经含着进步,如螺旋式的循环”。“衰落之后,还有将来的昌明”。他用“螺旋式的循环”阐明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真理性。

李大钊也曾关注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形态的论述,“综其大体而论,吾人得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及现代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为社会经济的组织的进步和阶段。”李大钊文中所引用的这句话,就是后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社会形态划分的经典依据之一,只是在如何把这种历史分期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历史之中,李大钊没有进行下去。李大钊在其论著中屡次使用诸如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资本主义等概念术语,而未加以解释,说明他赞成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而且相信这些论述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但他未对中国历史分期提出自己的系统见解。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2—253页。 11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3页。 12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53—257页。 13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 第255页。 14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211页。 15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73页。 16 李大钊:

《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3页。 17 李大钊:17161514131211

李大钊虽然没有对中国古史进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但他所涉及的古史研究问题,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开端。与胡汉民一样,李大钊的研究在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留给后人不少宝贵的启示,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开了一个先河,其筚路蓝缕之功是不应当忘记的。

篇三:什么是史观——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什么是"史观"?

一、 概念:

史观,就是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历史。

有人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那么他的史观就是文明史观,他在分析历史的时候,是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看的。因此在说历史的时候,就会说:这是农业文明时期的、这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等等。有人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看,那他的史观就是阶级斗争史观,他所认为的历史,就是各种阶级竞相出现、相互斗争的历史,他们就会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推动的。(这类史观通常把历史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根据的就是阶级性)。还有全球史观,将不同地区的历史统一起来看,探寻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史观有很多,英雄史观,就认为英雄推动历史发展,人民史观,就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相信说了这些,你一定明白史观就是看历史的根本观点(或者说根本角度)。

二、历史研究的基本史学观念

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此外,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西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我们要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要重点复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史观重点考察的就是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化史观的基本特征是:认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4、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1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它形成的主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盛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学习时,当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

5、民族史观 :民族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属于民族观的组成部分之一。

狭义民族史观是指一个民族的大部分成员如何记忆、叙述和评价本民族的历史,如何界定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狭义民族史观的特点是,它不是旁观者的看法,而是本民族的自传。与个人自传不同的是,民族总是被想象成将会永远存在下去,所以民族的自传也就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而被不断地重写。但与个人自传相同的是,民族的自传也往往是人们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对自己过去的筛选,这种溯流而上的记载方式,使民族史的叙述带上时代的烙印。可以说,民族史观中很难有类似“定论”的东西,而且常常会“当局者迷”,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往往用有限的、片面的经验去诠释民族的历史。因此,民族史观是与时俱进的,它与其说是对过去的叙述,不如说是对现在的评价和对将来的指向。

6、自由主义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是由东京大学教授藤冈信胜提倡的历史验证法。它把它的攻击对象称为“自虐史观”。 它的提倡者和支持者支持了一些连“大东亚战争肯定史观”、“东京审判史观”、“第三国际史观”都没有支持的立场。反对者批评它是“历史修正主义”、“新皇国史观”。 自由主义史观重视人物为历史的起因,认为“‘伟大’的人物创造辉煌的历史”。它甚至排斥日本战后以重视经济等等“下部构造”为主流的历史观。 虽然重视人物史被一些人觉得“还可以了解”,但历史学家质疑自由主义史观为甚么要轻视社会情况、民生等“下部构造”。因此,支持自由主义史观的人鲜有专修过历史的学者,也不受历史学家接受。 另外,虽然打著自由主义的旗号,但自由主义史观不一定支持自由与民主。莫讲民主,甚至有支持者反对人权,例如八木秀次的‘反“人权”宣言’等。以自由主义史观作立场的“新历史教科书”出版时在日本卖得很好,而且在中国、韩国等国家引起很大的回响,一度掀起了人民的反日情绪。 自由主义史观受到日本右翼团体的强烈推荐,产经新闻也支持这个历史观。文艺春秋社、小学馆、幻冬舍、PHP研究所、扶桑社、展转社和飞鸟新社也跟随这个思想。

7、革命史观 :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8、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9、英雄史观

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它们与唯物史观有根本区别

10、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包括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还包括社会构成和社会发展规律等。

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193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