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加盟网
杏树阅读答案
时间:2017-07-03 05:38:34 来源:建材加盟网

篇一:《春》阅读及答案

《春》

(一)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

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 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

① ② ③ ④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

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

会有什么影响?)

(四)

小草偷偷的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粉的像( ),白的像( )。②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 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翁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6、给加横线的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根据上下文填写括号中的文字。

7、描绘“春花图”时,除了色味结合、虚实结合之外,还有______结合、________结合。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分别表现了地上野花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花”字开头的短语分别概括文中①、 ②、③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改为“长”,效果有什么不同?

2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南宋的《 》诗,它的意思是 这首诗的上一句是。

的特点。

(五)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眨呀眨的。

9.段中运用了精妙的拟人,如: 10.段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1.段中运用了精美的排比,如:

12.段中运用了奇美的想像,如:

(六)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0、在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2分)

11、“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3分)

表现了轻盈、细密的特点

12、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1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黄晕:

静默:

1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烘托: 10、作者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来比喻春风,是因为春风有 和

A、春雨之多;B、春雨之多、细、亮;C、春雨之轻

15、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16、写出语段中写色彩的三个词。(3分)

绿、青、黄

17、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

3 。(3分)

、一点点

18、从远、近角度看,这段文字对景物描写的顺序是(C )(3分)

A、由远及近,有动有静 B、由近及远,有动有静 C、由近及远,有静有动

1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 A、闪光 B、紧密 C、细长

比喻、排比;BAC

(七)

小草偷偷------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还眨呀眨的。

1.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生动性: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钻: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②花下成千成

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闹:用拟人的手法,既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气势

2.第一段写草,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草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C )

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 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4.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嗅觉、视觉;品种多、花色艳、花味香

5.短文写春花花色艳、品种多,可用成语 繁花似锦

6.描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表现春花多艳,惹人喜爱

7.作者写春花,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8.文中写春花是 正面;侧面

9.文中的“你”和“我”是指桃树、杏树、梨树:。

(八)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 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雨丝 、 、 。(4分),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征: 钻、嫩嫩的、绿绿的、满;质地软、色泽绿、长势旺盛;对春草的喜爱。来概括。 闭了眼,树上仿 描写,写蜜蜂等是对春花的 描写。

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1.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朝志南和尚写的中的诗句,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

南宋、《绝句》、引用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⑴引用、比喻⑵拟人⑶排比、比喻

3.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第①句 嗅觉

第②句 听觉

第③句 触觉 春风轻柔温暖 鸟鸣之宛转动听 嘹亮的短笛声

泥土清新的气息 ) )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第④句 视觉、听觉

嘹亮的短笛声 ① 触觉;春风轻柔温暖 ②嗅觉;泥土清新的气息 ③视觉、听觉;鸟鸣之宛转动听 ④触觉;

4.第1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B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5.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C )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

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

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

7.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九)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分别勾画了两幅什么图画,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白天细密的雨景;傍晚宁静的雨景;第一层是正面描写,第二层是侧面描写。

2.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

多、细、密、光亮闪烁、连绵不断等

3.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

5的特征。

篇二:《草房子》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草房子》阅读测试题

作者:曹文轩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填空题。

1. 草房子的作者是( ),他是( )大学的教授。

2. 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

3、秃鹤的本名叫( ),大家叫他秃鹤是因为( )。

4、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 ),最喜欢的男老师是( )。。

5、桑桑得的病是( )。

6、秃鹤因为(),所以不能参加汇操。

7、秃鹤在《 》中演伪军连长( )。

8、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

9、离板仓大约一里地,有条大河。大河边上有一大片树林,在林子深处,有一座古寺,叫()。

10、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 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

2.桑桑是 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

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 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

4.桑桑用了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 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7.油麻地小学因为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8.油麻地小学会操 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

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10.《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

A.采苓 B.百灵 C.白雀 D.纸月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细马很喜欢放羊。 ( )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 )

4.桑桑很喜欢听温幼菊唱的无词歌。( )

5.桑桑几乎是细马惟一一个朋友。 ( )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

7.秦大奶奶没救落水的乔乔。( )

8.桑乔是油麻地人。 ( )

9.桑乔不在乎荣誉。 ( )

10.桑桑有撕纸的习惯,一个字没写好,就哗的撕掉。( )

附:

《草房子》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曹文轩、北京 2.救乔乔、取水中的南瓜

3.陆鹤、他是秃头 4.温幼菊、蒋一轮 5.鼠疮 6.秃头 7.屠桥、杨大秃瓢 8.为了卖钱买鸽子 9.浸月寺 10.胡琴手

1、A、2、A 3、B 4、B 5、C 6、C 7、D 8、D9、A 10、C

三、判断题。1.√ 2.√3.× 4.√ 5.√

6.×7.×8.× 9.× 10.√

篇三:阅读题

风筝仙女

铁凝

①家居市区的边缘, 我们的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仍显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的时候,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的奔跑了,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② 放风筝的不光我们这些就近的居民,还有专门骑着自行车从拥挤的闹市赶来的青年、孩子和老人。

③我的风筝在风筝里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这是一个面带村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虽说这位高玉修描画仙女的笔法粗陋幼稚,选用的颜料也极尽单调,但我相中了它。因为我喜欢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

④早春的空气里洋溢着清新,我举着我的仙女,丝线从手中的线拐子上扑簌簌地滑落着,这仙女实在是充满了灵气:她是多么快就够着了上边的风啊。我关照空中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

⑤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放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风筝:一辆“奥迪”开过来了,吱地停在地边,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也远非我手中这种通俗的杨木棍插成,那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钻戒”站在地边打量天上,一脸的不屑,天上正飞着我的仙女和邻人的燕子。

⑥然后那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他站在地里的姿态,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这样的孩童是连葵花子都懒于亲口去嗑的,他的幸福是差遣大人嗑好每一粒瓜子,准确无误地放进他的口中。

⑦在这时我想起单位里一个爱放风筝的司机。小时候在乡下的家里,他自己糊风筝,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在乡村大道上跑着追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⑧当今的日子,还会有谁为追赶一只风筝跑出七八里地呢?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摆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 ⑨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思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连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1、文章描写的很精彩,请你对第8段中画曲线的语句,做简要赏析

2、请简要说明第⑦段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九段中画横线句子内容的理解。

画线句: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达到我心中的。

4、阅读文章第④~⑤段,作者围绕风筝写了两件事,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情感或态度。阅读文章,完成表格。

1.画线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我”不顾一切拼命追赶风筝的情景,4个“越过”领起的这一组句子,描述了“我”在路上所遇障碍的特征与人物的神态,细致地表现了“我”追赶风筝时的不易和执着不舍的心态,突出了“我”对风筝无比喜爱的情感。

2.与上文中戴钻戒青年的行为形成了对比,也为下文“我”不顾一切追赶风筝作了铺垫。

3.这句话是“我”的感悟,作者借此告诉我们只有靠自己努力,靠自己辛勤付出换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文中的“我”亲手放风筝,又执着地追风筝,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快乐。

仰望母亲

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

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


杏树阅读答案
由:建材加盟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247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