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时间:2019-04-23 09:31:08 来源:76范文网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本文简介: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1)  第三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病因及发病机制熟练掌握① (2)临床表现熟练掌握③ (3)辅助检查了解②2(4)治疗要点掌握② (5)护理措施熟练掌握③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本文内容: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1)
  第三章 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5.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

 
(2)临床表现
熟练掌握

 
(3)辅助检查
了解

2
(4)治疗要点
掌握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是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足月儿多见。
  【病因】
  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其中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病因。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因很多,缺氧原因有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缺血因素有心脏停搏或严重的心动过缓、重度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引起脑损伤的部位与胎龄有关。
  足月儿主要累及脑皮质、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则易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二)临床表现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兴奋)、中(抑制、迟钝)、重度(重度抑制、昏迷)。
  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交替出现。症状常发生在生后24h内。
  惊厥最常见的表现。
  同时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症状体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
项目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
拥抱反射
活跃
减弱
消失
吸吮反射
正常
减弱
消失
惊厥

常有
多见或频繁发作
中枢性呼吸衰竭

无或轻度
严重
瞳孔改变

常缩小
不对称或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前囟张力
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紧张
病程及预后
症状于24小时后逐渐减轻,少有后遗症
大多2周内症状消失,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后遗症
病死率高,多1周内死亡,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1.轻度
  机体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一般不出现惊厥。症状于24小时后逐渐减轻。
  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影像学诊断可无阳性表现。
  2.中度
  机体主要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等。足月儿出现上肢肌张力减退较下肢重,而早产儿则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减退比上肢重。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影像诊断常发现异常。
  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有
  A.嗜睡
  B.瞳孔散大
  C.肌张力增加
  D.脑电图正常
  E.拥抱反射活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度:嗜睡、反应迟钝。
  3.重度
  机体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发作,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明显增高,拥抱、吸吮反射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差,心率减慢等。
  辅助检查,脑电图及影像诊断明显异常。脑干诱发电位也异常。
  此期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
  (三)辅助检查
  B超
具有无创、价廉,对脑室及其周围出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72小时内使用B超(早期)。
  CT扫描(首选)
有助于了解脑水肿范围、基底核及丘脑损伤、脑梗死、颅内出血类型,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适检查时间为生后2~5天。
  脑电图
可客观地反应脑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及有助于惊厥的诊断。
1周内选用脑电图。
  MRI
对脑白质和脑灰质分辨率异常清晰,能发现B超和CT发现不到的地方。病后1-2天首选MRI。
  如果要发现丘脑、基底节有无病灶首选MRI。
基底核及丘脑损伤。
  如果了解脑水肿范围、颅内出血类型首选CT。
  脑电图
可客观地反应脑损害程度。
  HIE病后1-2天首选MRI,72小时内使用B超,
  2-5天内选用CT,1周内选用脑电图。
  头颅B超
  脑水肿



脑水肿消失
  脑实质和基底节回声基本恢复正常,侧脑室显示清晰→脑水肿消失
  男婴,出生20小时,出现全身青紫伴肌张力低下,初步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判断预后首选的检查是
  A.头颅CT
  B.B超
  C.头颅MRI
  D.脑电图
  E.颅脑透照试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电图
可客观地反应脑损害程度。
  女婴,出生30小时,出现嗜睡伴肌张力低下,初步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了解患儿丘脑、基底节有无病灶,应首选的检查是
  A.头颅CT
  B.脑电图
  C.颅脑透照试验
  D.B超
  E.头颅MRI
  『正确答案』E
  (四)治疗
  1.支持疗法
  (1)供氧、纠正酸中毒。
  (2)纠正低血糖:维持血糖高值4.16-5.55mmol/L(75-100mg/dl)。
  (3)纠正低血压:输注多巴胺5~15μg/(kg·min)或多巴酚丁胺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4)补液:每天液量控制在60~80ml/kg。
  给氧、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低血糖;维持血压稳定。
  2.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20mg/kg,15~30min内静脉滴入。如惊厥未控制,可配合使用地西泮(安定)。
  3.治疗脑水肿、恢复脑功能
  颅内压增高时,首选呋塞米,无效考虑甘露醇等脱水剂。一般不主张用激素。
  (五)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呼吸功能,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合理给氧,耐心喂养。
  2.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监护
监护的主要内容为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各系统症状。遵医嘱应用脱水药物,避免外渗,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4.安慰家长
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
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2)
  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营养不良
1.营养不良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
(2)临床表现
熟练掌握
(3)辅助检查
了解
(4)治疗要点
掌握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
  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一)病因
  1.长期摄入不足
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骤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挑食、吃过多零食等引起。
  2.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门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迁延性腹泻、过敏性肠炎、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等)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4.消耗量过大
大量蛋白尿、长期发热、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蛋白质消耗或丢失增多。
  (二)发病机制
  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
消瘦
  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
并发症
  脂肪消耗致→血清胆固醇下降、脂肪肝;
  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低蛋白→水肿;
表现
  由于全身总液量增多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同时还发生各组织器官,如消化、循环、泌尿、免疫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低下。
  临床类型
  消瘦型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浮肿型
  浮肿型
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
  消瘦-浮肿型
介于两者之间
  (三)临床表现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最早
  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最具特征→体重减轻。
结果
  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表现额部出现皱折,两颊下陷,颧骨凸出,形如老人。
  皮肤干燥、苍白、松弛。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
  初期烦躁,以后变得冷漠。有血清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
  营养不良患儿常因缺乏蛋白质及造血物质并发营养性贫血,因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并发干眼症、口腔炎、末梢神经炎。
  还可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牙龈水肿、鼻出血及上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特点
 
营养不良程度
 
Ⅰ度(轻)
Ⅱ度(中)
Ⅲ度(重)
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
腹部皮褶厚度
0.4~0.8m
<0.4m
消失身高(长)
正常
低于正常
明显低于正常,常低于P3(均数减3个标准差)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皮肤
干燥
干燥、苍白
苍白、干皱,无弹性?
可出现瘀点
肌张力
正常
明显降低、肌肉松弛
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精神状态
正常
烦躁不安
委靡,反应低下?
抑制与烦躁交替
  (四)辅助检查
  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白蛋白降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由于其出现在身高(长)、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改变前,而且不受肝功能的影响,被认为是诊断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
  此外,多种血清酶活性、血糖、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各种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生长激素分泌反有增多。
  (五)治疗原则
  尽早发现,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调整饮食以及补充营养物质;
  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控制继发感染;
  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
  治疗并发症。
  (六)护理措施
  1.饮食管理
  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渐补充。
  (1)对于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在基本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富含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开始每日可供给热量250~330kJ/kg(60~80kcal/kg),以后逐渐递增。
  (2)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能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kJ/kg(40~55kcal/kg)开始,逐步增加;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遵医嘱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和B族维生素口服,以助消化;
  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肌注,以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或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营养。
  3.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病情变化。
  (1)患儿清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也可有呼吸暂停,出现此种情况,需立即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对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干燥症者,可用生理盐水湿润角膜及涂抗生素眼膏,同时口服或注射维生素A制剂;
  腹泻、呕吐的患儿易引起酸中毒,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抢救准备。
  凌晨护士查病房时发现某Ⅲ度营养不良患儿,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慢、意识不清、呼吸暂停,肢凉,你首先考虑发生了
  A.心力衰竭
  B.低血糖症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低钙血症
  E.呼吸衰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营养不良患儿清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也可有呼吸暂停,出现此种情况,需立即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2)治疗及护理开始后应每日记录进食情况及对食物的耐受情况,定期测量体重、身高及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判断治疗效果。
  5.促进生长发育
  提供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生活,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儿精神愉快和有充足的睡眠;
  及时纠正先天畸形,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利于生长发育。
  6.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长解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指导喂养的具体方法,纠正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预防感染,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先天畸形患儿应及时手术治疗;做好生长发育监测。
  营养不良必考点总结:
  ①最早表现体重不增。
  ②最主要表现皮下脂肪减少。
  ③最先出现的是腹部。
  ④最后出现是面颊。
  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铁性贫血。
  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自发性低血糖。
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3)
  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小儿肥胖症
2.小儿肥胖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
(2)临床表现
熟练掌握
(3)辅助检查
了解
(4)治疗要点
掌握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肥胖症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蓄积过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长)小儿正常标准的20%以上者即为诊断。
  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还成为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胆石病、痛风等疾病以及猝死的诱因,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营养素摄入过多
如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的食物过多,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剩余热能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
  2.活动量过少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因体力活动量过少,导致热能消耗减少,相对剩余热能转化为体脂蓄积。
  3.遗传因素
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肥胖双亲的后代也常常肥胖。
  4.其他
疾病、进食过快、精神创伤、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小儿肥胖。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据患儿体重增长情况,将儿童肥胖症分为3度。
  以同性别、同身高(长)正常小儿体重均值为标准,体重超过均值20%~29%者为轻度肥胖;
  超过30%~49%者为中度肥胖;
  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3个年龄阶段。
  患儿食欲旺盛且有喜食高脂肪和甜食的习惯。
  肥胖的儿童常有疲劳感,易疲乏,用力时出现气短或腿痛。
  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导致肺通气不良,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
  严重时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体格检查可见患儿体态肥胖,皮下脂肪多而分布均匀。
  重度肥胖者可因胸腹、臀部、大腿脂肪过多致皮肤出现白色或紫色条纹。
  女性肥胖患儿的外生殖器发育大多正常,胸部脂肪增多,应与乳房发育鉴别;
  男性肥胖患儿由于大腿内侧、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隐匿在脂肪组织中而被误诊为阴茎发育不良。
  患儿体格生长发育往往较正常儿童迅速。骨龄、智力、性发育正常或较早。
  患儿因体态肥胖,不爱活动,常出现自卑、胆怯、孤独等心理上的障碍。
  (三)辅助检查
  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可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肝超声显示有脂肪肝。
  (四)治疗原则
  采取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消除心理障碍,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
  (五)护理措施
  1.饮食疗法
为了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患儿每日摄入的热量必须低于机体消耗的总热量,同时必须满足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以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1)每日食物供能总量的减少量,依患儿年龄及其肥胖程度而定。严重肥胖者,可按理想体重所需热能减少30%或更多。肥胖患儿多采用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食谱。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少量多餐,杜绝过饱,鼓励患儿选择体积大、饱腹感明显而热能低的蔬菜类食品,如萝卜、青菜、黄瓜、番茄等,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为主。
  2.运动疗法
  是减轻肥胖者体重的重要手段。鼓励患儿选择喜欢和有效的易于坚持的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如运动后出现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提示活动量过度。
  3.心理护理
  解除患儿的心理负担,提高他们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的兴趣。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4.健康教育
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4)
  第四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
(2)临床表现
掌握
(3)辅助检查
掌握
(4)治疗要点
掌握
(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一、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下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小儿户外活动少。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若日光照射不足或未添加鱼肝油等,则易患佝偻病。
  3.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生长过速,所需维生素D也多。早产儿体内储存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
  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及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均可导致小儿发生佝偻病。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血钙、血磷水平降低。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从而加速骨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以维持血钙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因甲状旁腺素(PTH)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使尿磷排出增加,导致血磷降低、钙磷乘积降低(每分升血清钙磷含量的毫克数相乘值,即钙磷乘积,正常值>40),最终骨样组织钙化受阻,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局部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增多,从而形成骨骼病变和一系列佝偻病的症状体征以及血液生化改变。
  重点提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重点提示:
  佝偻病是甲状旁腺能代偿亢进,能分泌甲状旁腺素,升钙降磷,补充血钙不至于抽搐。
  佝偻病抽搐主要是甲状旁腺不能代偿亢进,分泌不了甲状旁腺素,血钙下降-抽搐。
  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一)初期
  多数小儿出生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
  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此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检查可正常或临时钙化带稍模糊;
  血生化检查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高。
  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极期。
  (二)极期
  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1)头部:3~6个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的感觉;7~8个月患儿可有方颅或鞍形颅;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
  (2)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7~10肋最明显;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胸骨突出,呈鸡胸或漏斗胸,影响呼吸功能。
  (3)四肢:6个月以上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常久坐位者可见脊柱后突或侧弯。
  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八版)
部位
名称
好发年龄
头部
颅骨软化
3~6个月
方颅
8~9个月
前囟增宽及闭合延迟
迟于1.5岁
出牙延迟
1岁出牙,2.5岁仍未出齐
胸部
肋骨串珠
1岁左右
肋膈沟
 
鸡胸、漏斗胸
 
四肢
手镯或脚镯
>6个月
“0”形腿或“X”形腿
>1岁
脊柱
后弯、侧弯
学坐后
骨盆
扁平
 
  3~4个月婴儿佝偻病激期较特殊的表现是
  A.夜间惊啼
  B.肋骨串珠
  C.方颅
  D.枕秃
  E.颅骨软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3~6个月婴儿佝偻病激期可见颅骨软化。选项A、D为初期的表现,肋骨串珠见于1岁左右患儿,方颅见于7~8个月的患儿,所以答案选E。
  8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
  A.方颅
  B.手镯征
  C.肋膈沟
  D.颅骨软化
  E.肋骨串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方颅见于7~8个月的患儿。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患儿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低,腹部膨隆如蛙腹。
  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重症患儿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伴发感染。
  血液生化检测患儿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三)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血清钙、磷浓度、钙磷乘积也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开始下降,约4~6周恢复正常。X线检查骨骺异常明显改善。
  (四)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四、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和控制病情活动,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活动期
合理喂养,多晒太阳。
  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每日50~100μg(2000~4000IU),视临床和X线检查情况,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400IU。
  注射法:用于重症和合并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以及无法口服者,一次肌内注射维生素D320万~30万IU,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
  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症病史的婴儿,在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2~3日至注射后2~3周,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口服治疗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患儿的时间是
  A.至痊愈
  B.用1个月
  C.用至3岁
  D.用至症状消失
  E.用3~6个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口服法:每日50~100μg(2000~4000IU),视临床和X线检查情况,4周后改预防量,每日400IU。
  3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来夜啼,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可见枕秃,未见骨骼畸形,X线无异常。该患儿应考虑为
  A.佝偻病早期
  B.佝偻病活动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
  E.佝偻病极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佝偻病早期:多数小儿出生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2.恢复期
  在夏季多晒太阳,冬季每日给予预防量口服。
  3.后遗症期
  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者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矫正。严重骨骼畸形者需外科手术矫治。
  五、护理措施
  1.定期户外活动
  指导家长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活动时间由短到长,从数分钟增加至1小时以上。
  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尽量多暴露皮肤。
  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让紫外线能够透过。
  2.补充维生素D
  (1)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蛋、蘑菇等。
  (2)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注意维生素D过量的中毒表现,如遇过量立即停服维生素D。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过早、过久地坐、站、走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严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发生后骨折,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4.加强体格锻炼
  对已有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如遗留胸廓畸形,可做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以增加肌张力,矫正畸形。对于行外科手术矫治者,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5.预防感染
  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避免交叉感染。
  6.健康教育
  ①给孕妇及患儿家长讲述有关疾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宣传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尽早开始户外活动和晒太阳;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
  ②以示范和指导练习的方式讲授户外活动、日光浴、服维生素D及按摩肌肉矫正畸形的方法。
  [预防]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
  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至2岁。夏季户外活动多。(考题如果没有说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时按足月儿的标准为主。)
  佝偻病必考点总结:
  ①病因-日照不足
  ②发病机制-甲状旁腺代偿亢进
  ③症状与体征:早期、极期
  ④诊断
  ⑤预防
  某新生儿家长向护士咨询如何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护士的正确回答是
  1.小儿开始服用维生素D的时间是
  A.生后立即
  B.生后2周
  C.生后2月
  D.生后4月
  E.生后半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
  2.每日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A.100IU
  B.200IU
  C.300IU
  D.400IU
  E.1000IU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至2岁。考题如果没有说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时按足月儿的标准为主。
  患儿11个月,因睡眠不安、多汗、易惊来院就诊,体检可见明显方颅、肋骨串珠,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1.该患儿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维生素D
  B.大剂量钙剂
  C.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剂
  D.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E.在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佝偻病活动期的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D+钙剂,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2.对患儿母亲进行护理指导时,下列提法哪项不妥
  A.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B.多抱患儿到外面晒太阳
  C.按医嘱给服鱼肝油
  D.多给患儿进行站立等运动锻炼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佝偻病活动期时应避免过早、过久地坐、站、走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
  A.肋骨串珠
  B.“O”型腿
  C.手镯、足镯
  D.方颅
  E.颅骨软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佝偻病早期:多数小儿出生3个月左右起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常伴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临床特征是
  A.骨骼畸形
  B.长骨干骺端异常
  C.血磷、钙降低
  D.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E.易激惹、烦闹、多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提倡母乳喂养
  B.每日补充维生素D1000IU
  C.及时添加辅食
  D.增加户外活动
  E.生后2周即应补充维生素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儿科,归纳,年初,护理学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8345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模板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怎么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如何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格式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范例参考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语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范文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范例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格式大全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_知识点,儿科,归纳,年初,护理学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大全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格式模板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模板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格式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格式如何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如何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范文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范例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参考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模板下载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免费下载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模板怎么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格式怎么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怎么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语怎么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模板如何写 归纳2019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4套题开头语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