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范文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时间:2019-02-05 19:17:08 来源:76范文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本文简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并逐步确立具有高等工程专科特色和现代特征的教育思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本文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并逐步确立具有高等工程专科特色和现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主动适应工程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本专业人才的有效需求,从产学研结合确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入手,努力形成产学研双向参与、合作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机制。遵循教育规律,按照英教育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精心设计有别于传统的课表式教学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整体优化,对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要精心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动态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运用政策导向、物质与精神激励、制度约束等手段,逐步建立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职责、任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要求,听取社会各界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学习领会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院校教改经验,结合实际研究本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任务,确定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精心设计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学校与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途径,以“实际、实用、实践、实训、实效”为特征的体现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特色、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的培养计划,积极探索本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学生未来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积极探索构建基本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和保证体系,研究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基本素质。
3、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打破了学科性的束缚,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建立由五个模块组成的纵横向相关联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实用型理论教学体系。
4、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法作为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精简课内讲授时间,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自学时间,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社团活动等途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个性化。
6、加强专业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编写一批实用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教材。
7、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思想研究和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逐步确定具有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研成果指导改革实践并贯穿改革的全过程。
 
三、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业务能力培养途径: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由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由专业知识到专业拓展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综合,逐步提高、强化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的模块,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能力的初步培养阶段,该阶段课程主要设置在专业基础模块内,主要在第一、第二学期。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现场教学及制图、建材、测量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专业的性质、任务、应用范围,对专业生产实际有直接接触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一入学便进入专业工程环境中。
第二阶段: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该阶段课程主要设置在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内,主要在第二、第三学期。房屋建筑学、建筑电气、建筑CAD、建筑结构等专业课均开设,多数课程均有课内设计、实验等综合性实训内容,结合课外单项实习,使专业能力得到强化培养。
第三阶段: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该阶段课程主要设置在专业方向模块内,主要在第四、第五学年。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管理、资料管理等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教学积极采用多种方法,如《建筑施工》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结合典型工程实例。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性环节的内容,配合课程设计、单列实验、综合实验和专门的实训,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采用工程的模拟实训,从对一个工程建筑施工、施工组织、资料管理到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进行连续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很好的掌握了上述课程。第五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最后训练,也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三年的专业教学中,实现了实践(前专业实习)——理论(专业课理论教学)——再实践(专业单项技术实习)——再理论(专业理论综合应用教学)——毕业实践的反复强化,以使能力在实践——理论的反复中得以培养、形成和提高。
四、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1、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建筑工程系一直非常重视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的要求,体现培养人才规格的灵活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模块化”,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再据此设置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再根据“模块化”来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课程。
课程体系的改革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是保证学生基本知识结构、基本专业能力,设置的课程基本保持不变。在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中课程则比较灵活。例如,06级别教学计划中,根据市场情况增加了《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必修课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等选修课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课程的整合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在05级教学计划基础上,06级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对原有课程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部分选修课程,压缩了57学时的必修课理论教学,加大了实习实训的力度。
通过对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和论证,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在课程体系上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在理论上依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建立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相互支撑、互相渗透和融合的新教学体系,在培养方式上依靠行业、企业,构筑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等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根据市场调查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反映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建筑工程行业急需大量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如: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根据建筑专业(行业)的就业方向、岗位群、就业工种、人才规格、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的水平,我们聘请企业的专家组成专业课程设置委员会,充分研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内涵、人才规格、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共同研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修订了专业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技能要求和教育科研课题,自主开发课程,选用适用教材,不断加强实训课程、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设,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经过对各岗位群的认真的研究,我们将整个教学计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必修课又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根据每个模块来确定课程和教学时数。
公共理论课程的改革与整合: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下,将原《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合并《高等数学》。同时根据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学院的军工特色,增加了《音乐欣赏》、《国防教育》、《美术欣赏》等公共课程。
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改革:根据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结合人才知识要求,增加了《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等课程。同时对原有课程的教学时数进行了合理调整。如减少《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时数、增加《CAD》的教学时数。
(1)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超过36%的比例。根据专业岗位技能的需求,设置了大量的岗位技能训练操作课程设计和相关实习,保证了岗位技能的培养。
(2)专业选修课的改革:增设《高层建筑施工》、《文献检索》、《公关与礼仪》等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
2、教学形式
提倡教、学并重。专业教学中提倡教与学并重,在要求教师讲好课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在课堂采用讨论式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以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实践教学以构筑学生的能力结构为主要目标。建筑工程技术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精神,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配合、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
(2)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讲授时数,每门课程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4)结合生产实践,安排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性训练。
(5)结合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我们从一些科研任务中选择有实用价值的题目在课程中进行了实验。
因此,本专业要求各个专业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实训基地或实验室上课,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化、逼真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如《CAD》课程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调整在实验室上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建筑施工》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工程计量与计价》采用模拟题目教学的方式;《工程项目管理》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等。
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理论教学效果
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支持与服务,为学生自学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教师们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电子教案、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大大提高讲课的效率。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突出课程了重点和难点,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已建立课件的课程有:《建筑材料》、《CAD》、《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等,其它课程的课件也正在建设当中。
5、突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注重创新,以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参照并与其接轨,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和动态性、开放性,不断吐纳、增删、调整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不仅拿到毕业证,还能同时拿到多种岗位从业资格证书,达到一专多能,以适应社会各种竞
争。完善“创新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各门课程:尤其是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在确定实验课教学内容时,安排1-2个课程设计;同时开设选修课,积极鼓励优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拓展选修课的内容,选修课的开发以职业为依托,如开设中外建筑史、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发展心智,赋予学生坚强的意志力、生存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承受困难与挫折能力,使学生更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教学计划的改革突出素质教育。通过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体育课、语文课、就业指导课、各种学术讲座、选修课及学团活动等,形成了一整套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专业特色鲜明。
五、建工系实践性教学改革

(一)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急剧发展,基于我国与世界接轨的需要,国家逐步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监理制、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筑市场越来越规范,为建筑类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天地。但是,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挑剔,要求毕业生到岗就能工作。对于建筑类毕业生来说,要求毕业生到工地、公司就能整理资料、编制预算和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所以,高校以前在黑板上种田、书本里打拳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必须进行大力改革。为突出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给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我系将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上手快、动手能力强,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高级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2005年以来,我系在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几大步,第一、积极对外联系,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实践性教学实训基地;第二、聘请企业专家介入我系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第三、完善实验室建设和制度;第四、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和实习的次数。

2004、2005、2006三年中,我系按照实践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各年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通过实习,增强学生对建筑产品生产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性教学改革,树立良好的系风、学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也让各大建筑企业认识、熟悉学院求真务实的办学方针,进一步提高我系毕业生在建筑行业的就业率。同时,也进一步加强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

2003年以来,我系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改革。

1、实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建立教学新模式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究,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
式和研究式教学,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等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

(1)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各门课程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依据教学大纲,安排一定学时和内容进行“学导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各门课程必须组织好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内容,提供相应的自学资料,加强自学指导,确保教学质量。
?

(2)
改革实验课、实习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减少理论讲授学时,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或结合实验(实践)教学讲授部分理论。

(3)要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结合起来

要加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学手段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引导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革考核方法,突出职教特色

?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我系将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
(1)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
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2)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形式,突出职教特色
???
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3)要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及与评语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法。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3、完善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落实实践性教学计划。

实习是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最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专业劳动、毕业实习等。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是“综合练习”,是在某些课程结束时或有关内容讲完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的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定,力求典型、实用。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的指导老师由任课教师担任。详细内容见各专业教学计划。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密切联系实际的系统的结合性实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利用所学综合知识,根据教研室指定的施工图和当地的定额及其他资料,独立完成一套建筑施工图预算设计,并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学生毕业设计以手工计算为主,逐步实现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可根据情况与毕业实习同步进行。原则上为8周到一个学期。

?(3)
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是学生进行完毕业设计(论文)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毕业设计或作毕业论文的学生,均需进行毕业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质量、指导教师的评语、学生在报告或回答问题的正误、表达意思的能力等,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5、保障措施

为保证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落实,达到实践性教学的预期目的,应切实加强保障措施。应根据《实践性教学大纲》制定实践性教学实施细则;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性教学大纲内容,结合学院和实习地点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劳动和毕业实习的实习计划。
五、考试模式的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分析国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考试现状,研究本专业考试制度制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加强技能、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明确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重点从岗位资格考试、理论课程考试、实践课程考试、素质考试四个方面开展专项研究与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岗位资格考试采用实训-培训-认证的步骤,与国家职业资格与技术等级鉴定考试相接轨。理论课程考试积极探索考试形式多样化,进行全学程各类考试的总体设计,按照“三高、三精”(考试的高效度、高信度、高质量和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精心管理)的要求,进行考试改革,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论文、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考试方
法。在实践课程考试改革方面采用操作考核、现场观测和提交自制作品等多种考试方法;建立校企联考的考试制度,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学校教授共同制定考试考核标准,完善实践课程试题库。制定学生素质测评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学生素质量化考核制度,将学生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表现等素质能力进行分解量化,综合测评。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突出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可带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例如:《CAD》课程的考核中,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给学生一个题目,进行真实的操作并完成课题,是对学生一个全面的考核,达到使学生全面掌握《CAD》的目的。
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模式的改革,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授课教师的普遍好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改总结?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课。服务的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为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2.主要教学内容
(一)绪言
1)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作用、性质和任务
(2)学习要求和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要求、方法。
难点:学习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
(2)掌握学习方法。
(二)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
1)教学内容
(1)制图工具?
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
(2)制图仪器?
分规、圆规。
(3)制图用品?
图纸、绘图铅笔、橡皮、小刀、胶带纸等。
2)重点、难点
重点:
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难点:
圆规的使用和铅笔的磨削。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种类。
(2)掌握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方法。
(三)
基本制图标准
1)教学内容
(1)图纸幅面?
图纸幅面规格、图框、图纸标题栏。
(2)图线?
线型种类,每种线型的线宽,画图线时应注意的事项。
(3)字体?
汉字、字母和数字
(4)比例?
比例的定义,制图中常用的比例及规定。
(5)尺寸注法?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各种尺寸的标注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图线、字体和尺寸注法。
难点:
各种线型的画法及尺寸注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图纸幅面的种类及图框的格式,比例的定义及常用比例。
(2)掌握图框和标题栏的画法、每种线型的画法、字体的书写要求、常用比例及尺寸注法。
(四)几何作图
1)教学内容
(1)等分线段?
等分直线、等分两平行线间距离。
(2)坡度、斜度和锥度?
概念、画法及标注。
(3)等分圆周作正多边形?
三、四、五、六、七、十二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4)圆弧连接?
作图原理及直线与圆弧连接、用圆弧连接两直线、圆弧与圆弧连接、用圆弧连接直线及圆弧。
(5)曲线的画法?
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渐形线画法。
(6)绘图步骤?
准备工作、画底稿、用铅笔加深及绘图注意事项。
2)重点、难点
重点:
等分圆周、圆弧连接和绘图步骤。
难点:
圆弧连接和绘图步骤。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坡度、斜度、锥度的概念。
(2)掌握等分线段、坡度、斜度、锥度的作法、等分圆周及绘图步骤。
(五)投影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
(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全等性、积聚性和类似性
(3)三面投影图?
形体的长宽高、形体的单面正投影、形体的三面正投影(投影规律、方位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难点:
正投影的概念及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掌握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三面投影间的投影规律。
(六)点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三面投影形成及投影规律。
(2)点的坐标?
点的投影与点的坐标、点的空间位置是一一对应关系,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2)重点、难点
重点: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及点的投影与点的坐标与点的空间位置的关系
难点: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点的三面投影形成过程。
(2)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及与坐标、空间的位置关系。
(七)直线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作直线投影的方法。
(2)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3)直线上的点?
直线上点的投影,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平行两直线、相交两直线、交叉两直线。
(5)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2)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难点:
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及直线上的点。
(2)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直线的点的投影和定比性。
(八)平面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平面的表示法?
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用迹线表示平面。
(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4)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2)重点、难点
重点: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上的直线和点,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难点: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及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的表示法及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2)掌握平面上的直线和点,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九)投影变换
1)教学内容
(1)投影变换的目的和方法
(2)变换投影面法?
点的投影变换规律、直线的投影变换、平面的投影变换
2)重点、难点
重点: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变换
难点:
直线**面的投影变换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投影变换的目的和方法
(2)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变换方法
(十)立体的投影
1)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棱柱体的投影、棱锥体的投影及平面体投影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平面体表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圆柱体的投影、圆锥体的投影、球体的投影及曲面体投影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曲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
(3)组合体的投影?
立体珠组合形式,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组合体投影图的尺寸标注,组合体投影图的阅读。
2)重点、难点
重点:
组合体的投影图的画法和阅读方法
难点:
组合体的投影图的画法和阅读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体、曲面体和组合体的概念
(2)掌握平面体、曲面体和组合体的投影图的画法、尺寸标注和阅读方法
(十一)轴测投影
1)教学内容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轴测投影的形成、种类及特点,轴向缩短系数及轴间角
(2)轴测图的画法?
正等测图的画法,斜二测图的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轴测图画法
(3)轴测投影的选择选择轴测图的类型,选择投影方向。
2)重点、难点
重点:
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难点:
正等测图的画法和轴测投影选择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选择
(2)掌握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十二)立体的截断与相贯
1)教学内容
(1)平面立体的截交线?
棱柱体截交线、棱锥体的截交线
(2)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圆柱体的截交线、圆锥体的截交线、球体的截交线
(3)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
(4)两平面立体相贯?
棱柱与棱柱相贯、棱柱与棱锥相贯,同坡屋面
(5)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棱柱与圆柱相贯,棱柱与圆锥相贯、棱柱与球体相贯
(6)两曲面立体相贯?
两圆柱体相贯、圆柱与圆锥相贯,两曲面立体相贯的特殊情况
2)重点、难点
重点:
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两曲面立体相贯的特殊情况
难点:
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形状及两曲面立体相贯线形状
(2)掌握平面立体、曲面立体截交线及两曲面立体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十三)剖面与断面
1)教学内容
(1)剖面图?
剖面的画法及标注,剖面图的剖切方法,轴测剖面图
(2)断面图?
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的配置方法
2)重点、难点
?
重点: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
?
难点:剖面图的画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
(2)掌握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阅读方法
(十四)房屋建筑工程图
1)教学内容
(1)房屋建筑工程图概述?
房屋建筑的组成,房屋建筑工程图的种类及特点
(2)建筑施工图?
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
(3)结构施工图?
基础图,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4)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
2)重点、难点
?
重点:建筑施工图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和结构施工图中的基础图、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
难点:结构施工图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内容和概念
(2)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的形成、分类、图示方法、看图方法。
3.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应用。
(2)了解建筑工程制图国家标准。
(3)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培养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种图的能力。
(4)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选用教材
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由张会平主编、**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建筑制图与识图》。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知识结构应从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具体应用出发,以建筑图的绘制和阅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
(二)能力结构体系
课程能力结构强调绘图、读图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的分类、图示方法、看图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组合体的轴测图。
(三)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讲内容外,根据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延伸专业内涵。并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
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以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绘图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改革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见习实训和制图大作业实训构成了《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两周制图大作业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内容、表达方法、识读和绘制方法。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见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调查中,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和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学生在学习制图视图基础知识后,应先对建筑形体、结构、工艺有初步的认识,再组织到施工现场见习6学时,改变以往课程末尾最后见习的习惯,然后接着进行专业制图视图的学习,最后进行制图实训。制图实训因地致异,安排学生分组测量部分教学楼,然后练习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
由于有了准确的定位,减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即刻能适应相关的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增加新的知识点,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更方便学生的求职。
4.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注重教学思想的更新,在教学上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我们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讲课)、学(自学)、论(讨论)、答(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变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为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了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
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较为直观的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如在讲授轴测投影概念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绘图操作,有助于学生制图和视图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图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安排一周的“建筑施工”生产见习,安排两周建筑制图作业的实训。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和市建工集团、**星监理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现有教师3人,返聘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这些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
规定每学期由教研室进行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
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三年来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多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专职教师。
3)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4)充分发挥兼职返聘教师作用
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单补充我系教师不足,而且还是改善师队伍结构,实施产学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
?
?
?
?
?
?
?
?
?
《建筑结构》教改总结
一、课程性质及所服务专业中的地位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设备等专业。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其计算原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主要内容为:1、建筑结构基本计算原理。2、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6、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9、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0、梁板结构。11、砌体材料及力学性能。12、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13、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14、过梁和圈梁。15、建筑钢材和钢结构的连接。16、钢结构中的拉弯和压弯构件。
《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及其他相关建筑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内容包含了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和认识实习四部分,教学目的是要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混凝土材料、砌体材料和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掌握各种构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计算及相应的构造要求、各结构设计原理,从而能进行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由于该课程是建筑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因此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及其相关专业专业中的核心作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一直以来建筑各专业人士都将这门课程视为专业的“饭碗”,学生毕业后只要从事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必将熟练的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根据目前对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实、口径宽、适应广、诚信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建筑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以看出: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解决各种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毫无疑问地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本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对应教学安排和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
本课程坚持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优秀教材。确定主讲教材的原则是坚持与时俱进,一定选用最新版、最优秀的教材。目前选用的是由**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周绥平、侯治国主编的《建筑结构》第二版。此教材的特点是:根据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贯彻以应用为主,具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设计意图,正确指导现场施工的精神,对基本理论进行了较清晰而简明的阐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教学法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概念、主要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概况;本课程的特点、任务及学习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概念、主要优缺点
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
3、基本教学要求
(1)本章要求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概念。(2)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概况。
(3)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应用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
建筑结构基本计算原理
1、教学内容?

结构可靠度概念;荷载分类及其代表值的确定;荷载效应与结构抗力的概念;材料强度变异性及其取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设计表达式;各构件的荷载计算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设计表达式、各构件的荷载计算方法。
难点:结构可靠度概念、荷载效应与结构抗力的概念;材料强度变异性及其取值。
3、基本教学要求
(1)要求了解概率论基本术语。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
(2)了解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的概念。
(3)了解荷载的分类,掌握荷载代表值的概念及取值方法。掌握材料强度的取值方法。
(4)了解结构两种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1、教学内容?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钢筋的种类及其化学成份;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的冷拉和冷拔;钢筋的弹性模量;钢筋的强度等级;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钢筋的弯钩与接头。
2、重点、难点
重点:混凝土的各种强度取值、钢筋的种类和设计强度的取值、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钢筋的弯钩与接头。
难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的冷拉和冷拔。
3、基本教学要求
(1)要求掌握混凝土的强度与强度等级概念。
(2)深入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横向变形条件的关系。理解轴心抗拉强度、复合受力强度之间的关系。
(3)理解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
(4)了解混凝土徐变、收缩的性能及其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
(5)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了解钢筋冷加工后力学性能的变化。了解钢筋的品种和级别;了解钢筋的种类及其化学成份。
(6)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与冷加工性能;掌握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以及钢筋的锚固、弯钩、接头的构造要求。
第四章?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1、教学内容?

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简介;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设、基本公式及其计算步骤;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T形截
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简介;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步骤、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梁内钢筋构造要求的补充;受弯构件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要求;单筋、双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步骤、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难点: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钢筋的合理的弯起点与切断点的确定方法。
???????
要求掌握梁和板的主要构造要求,包括梁和板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梁和板内钢筋的直径与数量(或间距)、梁和板的保护层厚度、纵筋的锚固与接头、梁内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最大间距等构造要求。深入理解梁受力各阶段的应力分布,破坏特征及配筋率对破坏性质的影响。理解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及其意义(如平截面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等)。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掌握双筋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纵筋的弯起与切断、纵筋的锚固等构造要求,掌握绘制构件施工图的方法。理解无腹筋梁斜截面的不同破坏形态。熟练掌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掌握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钢筋的合理的弯起点切断点位置。熟练掌握受弯构件的钢筋布置、纵筋的弯起与切断、纵筋的锚固等构造要求,掌握绘制构件施工图的方法。
本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受弯构件的能力。因此,建议选取有代表性的或较典型的实例在习题课中进行分析,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教学内容:轴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试验研究简介;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构造要求;受压构件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重点、难点: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基本教学要求:理解轴心受压构件受力全过程及其破坏特征。熟练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了解螺旋箍筋柱的应用。理解和掌握偏心受压构件的两种破坏形态特征及其变形条件,长细比对破坏类型的影响,掌握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方法,了解附加偏心距及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概念。熟练掌握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工字形截面对称配筋的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及构造要求。会绘制结构施工图
第六章?
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主要教学内容: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介。重点、难点为偏心受拉受拉构件的判别及在给水排水结构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要求:了解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熟悉构造要求并能把受拉构件在给水排水结构中的应用。
第七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教学内容: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剪扭和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重点、难点:弯剪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及配筋、悬挑雨蓬的雨蓬梁计算及配筋;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剪扭相关性的概念及剪扭、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
基本教学要求:理解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理解截面限制条件及构造配筋界限的意义。了解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剪扭相关性的概念及剪扭、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
教学内容为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及可不进行挠度计算的最大跨高比;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减小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措施。重点、难点为掌握用可不进行挠度计算的最大跨高比表来验算挠度的方法;掌握按裂缝宽度近似验算法验算裂缝宽度,掌握减小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措施。受弯构件的变形特点以及短期刚度、长期刚度的概念。
基本教学要求:了解受弯构件的变形特点以及短期刚度、长期刚度的概念了解受弯构件挠度计算的方法,了解轴心受拉及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用可不进行挠度计算的最大跨高比表来验算挠度的方法,掌握按裂缝宽度近似验算法验算裂缝宽度。掌握减小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措施。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知识与构造
教学内容: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加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损失及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重点、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混凝土材料。预应力损失及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基本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与优缺点,了解预应力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及特点。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材料的要求及常用的预应力钢筋种类。掌握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了解预应力的主要损失及其组合。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十章?
梁板结构
教学内容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结构形式及其分类;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板的结构布置;单向板肋形楼板的计算简图;梁、板上的荷载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内力计算;单向板的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次梁的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主梁的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简介;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型式;预制铺板的型式,楼盖梁的型式;铺板式楼盖的结构装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连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计算特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简图的确定、梁和板上的荷载计算、连续梁和板的内力计算、单向板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次梁与主梁的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掌握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连接;预制铺板的型式;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熟识施工图。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连续梁和板计算简图的确定、梁和板上的荷载计算及内力计算。
基本教学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掌握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布置方式。深入理解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内力包络图、塑性铰与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重点掌握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步骤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简图的确定、梁和板上的荷载计算、连续梁和板的内力计算、单向板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次梁与主梁的计算要点与构造要求。理解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掌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型式,了解预制铺板的型式、楼盖梁的型式。掌握铺板式楼盖的结构布置及装配式楼盖的连接。了解装配式楼盖的计算特点。掌握整体式、装配式钢筋混疑土楼盖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计算方法。熟读现浇楼板平面整体表示法施工图。
砌体结构部分
第十二章?
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教学内容?

块材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砂浆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砌体的抗压强度,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及抗剪强度,砌体的弹性模量,砌体材料的选择。重点、难点:各种砌体的抗压强度,砌体的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及抗剪强度设计值的取值。砌体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各种强度的符号。
基本教学要求:了解块材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砂浆的种类及其强度等级。掌握砌体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各种强度的符号,具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砌体材料的能力。能够熟练确定各类砌体的强度设计值。

第十三章?
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教学内容:?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网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裁力计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无筋砌体及网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基本教学要求:掌握无筋砌体及网状配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第十四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
教学内容:房屋墙体的承重体及各自的特点;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刚性方案房屋墙、柱的计算;弹性及刚弹性方案房屋计算简介,防止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圈梁、过梁、墙梁及雨篷的设计;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重点、难点为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刚性方案房屋墙、柱承载力的计算;掌握圈梁过梁、墙梁跳梁及雨篷设计方法;能进行一般砌体房屋设计。掌握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房屋外纵墙承载力验算。
基本教学要求:掌握房屋墙体的承重类型及特点,了解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掌握墙、柱高厚比验算的方法。掌握刚性方案房屋墙、柱的计算方法。了解弹性及刚弹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要点。了解防止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掌握圈梁过梁、墙梁及雨篷设计方法,掌握砌体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具有进行一般砌体房屋设计的能力。能熟练应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和圈梁标准图集选配过梁、圈梁。
钢结构部分
第十六章
建筑钢材
教学内容为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破坏形式和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筑钢材的种类和规格。
第十七章?
钢结构的连接
教学内容为钢结构连接的种类及其特点、焊接连接、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螺栓连接。重点和难点为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
第十八章?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
教学法内容为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刚度、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构件的截面设计、柱与梁的连接形式与构造成、柱脚的形式和构造。重点和难点内容为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与局部稳定。
第十九、二十章?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主要内容为梁的强度和刚度、组合梁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的布置和构造、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及其局部稳定和截面设计。
第二十一章?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简介
主要和重点内容为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的组成及布置、门式刚架的梁柱截面验算和变形计算、连接和节点设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建筑结构》的课程教学中,作为任课教师,我认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为学生进行理论讲解,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相关的结构计算和验算。对于繁琐的公式推导,则可以简略地一带而过,不作过多的讲解。在整个教材的内容处理上,把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受压构件及梁板结构、砌体结构的高厚比验算和局部承压验算、钢结构的连接等几个部分作为讲授的重点,联系施工实际及相关新标准、新规范实施教学。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既采用课堂讲述、板书、作业等传统教学方法,又利用工程实际中与结构相关的案例与相关的质量事故的分析,这样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建筑结构》课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在哪些方面应用。
2.在课堂教学中,变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为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案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对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基本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基本知识的理解。
5.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建筑结构》的内容,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熟练掌握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我利用学校新校区的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感性认识。对受弯构件的实验,采用了由学生自己设计,老师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议系里对实训室采用定期开放式管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CAD》教改总结
?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建筑CAD》是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纸的方法。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准确、快速绘制工程图的能力,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基本绘图和图形编辑命令,能较熟练的绘制建筑工程图;2)对绘图过程、步骤了解清楚,对图形进行合理管理。
2.主要教学内容
(一)、
AutoCAD2004概述
(1)
AutoCAD的操作界面;(2)
AutoCAD图形文件的管理。

重点:
AutoCAD图形文件的管理。
(二)、
AutoCAD2004绘图基础知识
(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2)
坐标系与坐标值;(3)
视图控制;
重点:坐标系与坐标值;视图控制。
难点:坐标系与坐标值;
视图控制。
(三)、基本绘图命令
(1)
Line命令的操作方法;(2)
Xline命令的操作方法;(3)
Pline、Pedit命令的操作方法;(4)
Arc命令的操作方法;(5)
Spline命令的操作方法;(6)
Rectang命令的操作方法;(7)
Rvecloud命令的操作方法;(8)
Polygon命令的操作方法;(9)
Circle命令的操作方法;(9)
Ellipse命令的操作方法。
重点:Line、Pline、Arc、Rectang、Polygon、Circle命令的操作方法。
难点:Pline、Pedit、Ellipse命令的操作方法。
(四)、快速创建多个图形
(1)
对象选择方式;(2)
快速选择对象;(3)
选择集管理;(4)
Copy命令的操作方法;(5)
Mirror命令的操作方法;(6)
Offset命令的操作方法;(7)
Array命令的操作方法。
重点:
快速选择对象;
Copy、Mirror、Offset、Array命令的操作方法。
难点:快速选择对象;
Mirror、Array命令的操作方法。
(五)、图层
(1)
图层的创建;(2)
设置图层特性;(3)图层状态的控制;(4)图层的调用。
重点:图层特性与图层状态的控制。
难点:图层的调用。
(六)、
建筑设计的编辑操作
(1)Erase命令的操作方法;(2)Move命令的操作方法;(3)Rotate命令的操作方法;(4)Stretch命令的操作方法;(5)Scale命令的操作方法;(6)Lengthen命令的操作方法;(7)Trim命令的操作方法;(8)Extend命令的操作方法;(9)Break命令的操作方法;(10)Chamfer命令的操作方法;(11)Fillet命令的操作方法。?

重点:Move、Rotate、Scale、Lengthen、Extend、Break、Chamfer、Trim、Fillet命令的操作方法。
难点:Stretch、Lengthen、Trim命令的操作方法。
(七)、建筑图块
(1)内部图块;(2)外部图块;(3)插入图块;(4)设计中心图块的使用;(5)创建图块属性;(6)图块管理。??????????????????

重点:外部图块;插入图块;创建图块属性。
难点:创建图块属性。??

(八)、AutoCAD编辑技巧
(1)创建图案填充;(2)编辑图案填充;(3)利用夹点编辑对象;(4)改变对象实体属性;(5)特性选项板的使用;(6)图形数据的查询。
重点:图案填充;夹点编辑;特性选项板的使用。
难点:特性选项板的使用
(九)、文本标注
(1)文本样式的设置;(2)创建单行文字;(3)创建多行文字;(4)标注文本的调整、编辑、修改。
重点:单行文字、多行文字的创建;标注文本的调整、编辑、修改。?

难点:标注文本的调整、编辑、修改。??

(十)、建筑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
(1)尺寸标注的组成;(2)设置当前尺寸标注样式;(2)修改尺寸标注样式;(3)替代、比较尺寸标注样式。
重点:设置当前尺寸标注样式;修改尺寸标注样式。?

难点:替代、比较尺寸标注样式。
(十一)、尺寸标注
(1)水平、倾斜尺寸标注;(2)角度尺寸标注;(3)基线、连续尺寸标注;(4)半径、直径尺寸标注;(5)点坐标尺寸标注(6)快速引线尺寸标注;(7)尺寸标注编辑修改。
重点:合理使用、编辑各种尺寸标注。?

(十二)、建筑图形的输出
(1)打印参数的设置;(2)布局的设置;(3)文件的打印、输出。
重点:打印参数的设置;布局的设置。?

难点:布局的设置。
(十三)、建筑样图设置
(1)
建筑工程样图设置;(2)
样图文件的调用。?????????????????????

重点:建筑工程样图设置。
难点:样图文件的调用。
(十四)、创建建筑平面图
(1)轴网设计;(2)墙体设计;(3)门窗设计;(4)交通组织设计;(5)室内家具设备布置;(6)其他设施。????????????????????

重点:建筑平面图的正确绘制。??

(十五)、创建建筑立面图
(1)
建筑立面墙体的绘制;(2)建筑立面门窗的绘制;(3)建筑立面其他部件的绘制。?????????????????????

重点:建筑立面图的正确绘制。
(十六)、创建建筑剖面图
(1)
建筑剖面墙体的绘制;(2)建筑剖面门窗的绘制;(3)建筑剖面其他部件的绘制。?????????????????????

重点:建筑剖面图的正确绘制。
(十七)、创建建筑总平面图
(1)
地形图、地物的绘制;(2)红线的绘制;(3)建筑外轮廓的绘制;(4)道路、绿化、配景、指北针等要素的绘制。?????????????????????

重点:建筑总平面图的正确绘制。
(十八)、创建建筑施工图、详图
(1)
平面施工图的绘制;(2)立面施工图的绘制;(3)剖面施工图的绘制;(4)大样图、详图的绘制。?????????????????????

重点:完整、正确绘制出建筑施工图、详图。
3.课时安排
授课64学时,课内实训32学时,
综合实训2周。
4.学习目标
(1)熟悉AutoCAD软件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
(2)熟练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总平面图、施工图、详图的绘制。
(3)能够通过国家CAD认证资格考试。
5.选用教材
目前《建筑CAD》选用的教材是由吴勇、向导、李春艳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AutoCAD2004建筑设计培训教程》。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知识结构从建筑CAD的具体应用出发,结合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针对学习目标进行教学。教学中以达到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为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补充。如对Mirror命令的“Mirrtext”义项进行了补充、增加“Group”命令、删减了Spline命令的有关义项操作等,以求使符合本专业、本课程大纲的要求。
(2)能力结构体系
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建筑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快速绘制各类建筑图纸,并能够通过国家CAD资格认证考试。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建筑绘图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本课程教学需要具备有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如数学、建筑识图、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等。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以学生达到的技能能力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的安排采用“边讲边练”的模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1:1。

在理论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AutoCAD的基本绘图、编辑命令按照教材来讲述,同时授课过程中采用较简单的实例图来演示,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图能力,在后边的章节里,结合学生易于接受的工程实例图纸进行教学,并以一个实例为主贯穿教学过程。如以我院新区学生公寓楼的全套建筑施工图为例,从单个的房间绘制开始,再到平面图的形成,然后进行文字标注、尺寸标注、细部的修改
……,同样再绘制立面、剖面等。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教学的目标。
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建筑CAD》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课内实验和综合实训构成了《建筑CAD》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较大比例的课内实验和综合实训,可以将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连续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每次理论教学后即进行实践操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掌握AutoCAD软件的操作应用,熟悉每个命令的使用方法。当全部学完AutoCAD软件的操作命令后,又通过两周时间的综合性实训的强化实践练习,使学生系统化的掌握AutoCAD软件的操作应用。
(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制建筑图纸的技能。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使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理论达到1:1的比例,同时也将原来一周的综合性实训加大到二周时间。实践证明,二周时间的综合性实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平时个别学习不太好的学生通过二周时间的综合性实训基本掌握了该软件的应用。
另外,针对课内实验、实训时间短,有的学生存在练习盲目的情况,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在演示中尽量结合教材的实例或同一个补充的实例,实验、实训时再将这些题目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达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效果。
3.《建筑CAD》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建筑CAD》是一门技能型课程,要求教师详细的传授给学生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根据这一要求,教学组织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演示、配合黑板板书的方式,使学生直接获取信息。目前,《建筑CAD》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在机房内进行,授课中教师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每个学生的计算机,解除控制后学生即可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除了具有传统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的优点外,又体现了互动性强、信息反馈快的特点,同时也避免了原来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间隔长造成学生遗忘的弊端。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32学时的课内实训及2周的综合实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CAD资格认证考试的通过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进行建筑图纸的绘制并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4.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建筑CAD》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在考试方面实行考试改革,建立试题库。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同时也注重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结合。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CAD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建筑CAD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成绩评定时,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课间实训占总成绩的20%.
三、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建筑CAD训室成立于2004年,现微机50台,全部安装有Auto
CAD、3DMAX等绘图软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筑CAD课程现有教师3人,全部为中级职称。这些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统一组织对教师进行新仪器使用的培训,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规定每学期由教研室进行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从中建七局引进了卢杨、冯桂云、桑谦等三名高级工程师,卢杨老师为《建筑工程测量》专职教师。
(3)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4)充分发挥兼职返聘教师作用。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单单是补充我系教师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是改善师队伍结构,实施产学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一是鼓励单位与我系专业相关的职工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有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受到学校的尊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参与我系的教学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屋建筑学》教改总结
?????????????????????????????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的专业课程,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等专业。该课程涉及到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原理、构造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研究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吸取了国内外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经验,体现了建筑设计从总体到细部,从平面到空间的全过程。
房屋建筑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理解民用建筑设计的原理,掌握一般性的民用建筑构造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参考。
2.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1)教学内容
(1)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
(2)建筑发展概况。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建筑的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
难点内容:建筑的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
?
第一篇?
民用建筑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教学内容
(1)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2)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3)建筑设计的依据。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阶段的划分。
难点内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1)教学内容
(1)平面设计的内容;
(2)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3)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4)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平面设计的内容(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
难点内容: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方法。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1)教学内容
(1)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2)建筑层数的确定和建筑剖面空间的组合设计;
(3)建筑室内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房间层高及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难点内容: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教学内容
(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2)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方法。
难点内容: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方法。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1)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2)建筑的保温与隔热;
(3)建筑节能。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难点内容: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1)教学内容
(1)地基与基础概述;
(2)基础构造;
(3)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基础的类型及构造要求;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措施。
难点内容:基础的设计要求;基础的类型及构造要求。
第七章:墙体
1)教学内容
(1)墙的类型与要求;
(2)砖墙;
(3)隔墙;
(4)墙体饰面。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墙体的设计要求;砖墙的细部构造要求;砖墙的加固措施。??????

难点内容:砖墙的细部构造要求;砖墙的加固措施。
第八章:楼地层

1)教学内容
(1)楼地层的设计要求与组成;
(2)钢筋混凝土楼板;
(3)楼地面构造;
(4)顶棚;
(5)阳台与雨篷。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楼地层的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主要类型;阳台、雨篷构造;大量民用建筑的楼地面装修;顶棚构造。
难点内容: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主要类型;阳台、雨篷构造;大量民用建筑的楼地面装修;顶棚构造。
第九章:楼梯

1)教学内容
(1)楼梯的组成与尺度;
???
(2)钢筋混凝土楼梯;
???
(3)楼梯细部构造;
(4)室外台阶与坡道;
(5)电梯和自动扶梯。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楼梯的组成与尺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楼梯细部构造。
难点内容:楼梯的设计。
第十章:屋顶

1)教学内容
(1)屋顶的组成与形式;
???
(2)平屋顶;
???
(3)坡屋顶;
2)重点、难点
???
重点内容:屋顶的组成
;平屋顶的排水形式及排水设计;平屋顶的防水构造做法。

难点内容:平屋顶的排水形式及排水设计;平屋顶的防水构造做法。
第十一章:门窗
1)教学内容
(1)门窗的类型;
???
(2)木门窗构造;
???
(3)金属门窗构造。
2)重点、难点
??
重点内容:木门窗、铝合**窗、塑料门窗的构造。
??
难点内容:木门窗、铝合**窗、塑料门窗的构造。
第十二章: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简介
1)教学内容
(1)砌块建筑;
???
(2)大板建筑;
???
(3)大模板建筑;
???
(4)其他类型的工业化建筑。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砌块建筑;大板建筑。
难点内容:砌块建筑;大板建筑。
第二篇
?工业建筑
第十三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1)教学内容
(1)工业建筑的分类与特点;
???
(2)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工业建筑的特点。
难点内容:工业建筑的特点。
第十四章单层厂房设计
1)教学内容
(1)单层厂房组成;
???
(2)单层厂房平面设计;
???
(3)单层厂房剖面设计;
???
(4)定位轴线的划分;
???
(5)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
?
2)重点、难点
????
重点内容:单层厂房组成;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内容;定位轴线的划分。
????
难点内容:厂房柱网的确定。
???
第十五章单层厂房构造
1)教学内容
(1)外墙及门窗;
???
(2)屋顶;
???
(3)天窗。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外墙、屋顶、天窗的构造原理
、构造层次和构造做法。
难点内容:厂房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做法。
第十六章多层厂房的简介
1)教学内容
(1)多层厂房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2)平面设计;
???
(3)剖面设计。
2)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生产工艺与平、剖面设计的关系;柱网的选择;层数、层高的确定。
难点内容
:生产工艺与平、剖面设计的关系;柱网的选择;层数、层高的确定。
3.课时安排
章次
教学内容
学??
时??
分??

理论教学
参观
作业
合计
?
绪论

2
?
?
2
第一章
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2
?
?
2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8
?
2??

?
8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4
?
?
4
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4
2
?
4
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4
?
?
4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8
?
?
8
第七章
墙体
8
?
?
8
第八章
楼地层

8
?
?
8
第九章
楼梯

8
?
?
8
第十章
屋顶

8
?
?
8
第十一章
门窗
4
?
?
4
第十二章
民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简介
2
?
?
2
第十三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
2
?
?
2
第十四章
单层厂房设计
10
4
?
10
第十五章
单层厂房构造
20
?
?
20
第十六章
多层厂房的简介
4
?
?
4
总??

106
8

6
120
4.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融贯与运用,强调动手能力。按照教学进度在不同阶段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从设计的初步认知——技术环节的学习——知识的综合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领悟和表达,强化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差距,为课程学习更好地面向社会提供合理的平台。根据不同的深度要求,注重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够识读施工图纸,掌握一般性建筑设计原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熟练掌握房屋构造知识,了解设计及构造规范。
5.选用教材
目前《房屋建筑学》选用的教材是由**职业技术学院冯美宇副教授主编、**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房屋建筑学》。
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房屋建筑学》王崇杰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4第二版
(2)《房屋建筑学》王志军、袁雪峰主编
科学出版社
03第一版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知识结构应从房屋建筑学的具体应用出发,以建筑物构造做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将新设计理念、新技术、新规范容入教学中。
(2)能力结构体系
课程能力结构强调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能够识读施工图纸,掌握一般性建筑设计原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熟练掌握房屋构造知识,了解设计及构造规范。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有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如制图、计算机等,同时它又为后续的建筑施工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讲内容外,根据到施工企业的调研结果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建筑、施工规范内容,新型建筑材料的施工要求,并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
3.《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虽配合幻灯、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象《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此外,现场教学被运用到教学中。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构造做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和市建工集团、建设集团、省四建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聘请建筑公司有多年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为兼职教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向大型建筑公司学习他们高水平、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外,我们还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也尽可能和中小型公司联合,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顶岗实习。
4.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同时也注重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结合。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理论教学部分采用笔试闭卷形式,笔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大作业占总成绩的20%。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现有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这些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规定每学期由教研室进行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从中建七局引进了卢杨、冯桂云、桑谦等三名高级工程师。
(3)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
?
?
?
?
?
《工程项目管理》教改总结
??????????????????????????????????????

一、本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至今已有近三十年,在这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市场也初步形成,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筑业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施工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推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管理中求效益。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一次重大变革,它通过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层层负责制和资源市场化管理制等,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最终实现企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对施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提高施工企业素质的要求,为了给学生提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等专业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它是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这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它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提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系统,从施工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讲授项目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管理的应用。设立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协调,为学生建立管理项目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应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法规和规范,借鉴国内外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地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概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工程项目档案的作用、熟悉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概念与编制要求,工程项目档案的内容,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制依据,明确工程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工程项目档案的质量要求,熟悉工程项目档案的立卷、归档、验收和移交。
第二章?
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档案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明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明确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内容,明确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监理的内容和收集的档案要求,明确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程序、申请开工报告的条件等内容。
第三章?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档案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图样会审的步骤、内容,技术交底的内容、方法,熟悉工程测量定位记录的类型、要求,熟悉分部分项隐蔽工程质量检查记录的项目,熟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明确建筑原材料出厂证明及试验的项目,了解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的基本阶段、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处理的方法,熟悉施工日志的内容。
第四章?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档案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项目申请竣工验收的条件,竣工验收的程序,掌握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验收报告、竣工图等资料的内容。
第五章?
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史,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框架。本章要了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清楚项目与工程项目的关系,项目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理解以及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建设程序,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程序。重点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及系统结构,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因素。
第六章?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熟悉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分解的内容,明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实施,掌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重点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熟悉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内容和、评定等级。
第七章?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了解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掌握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及措施,了解项目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了解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实施的分析对比方法,掌握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中目标的确定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明确网络计划执行中的管理,了解工程项目物资供应的进度控制。
第八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控制的对象和内容。明确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成果的处理,掌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及偏差分析。
第九章?
工程承包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承包的概念、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概况,明确工程承包的范围与分类,了解国内外常用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了解国外工程承包的具体办法。
第十章?
工程招标与投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工程招标与投标的概念,了解我国工程招标与投标的特点、招标的方式,掌握招标文件的编制,了解工程招标投标程序。
第十一章?
工程合同管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特点,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明确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管理的概念和合同当事人,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的主要条款,了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概念、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和特点,明确合同管理涉及的有关各方,合同的订立,理解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竣工阶段的合同管理,了解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内容。
3.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装饰、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因此课时安排应根据专业授课计划的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课时在45-60之间。下表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设置60学时
4.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
1
\*
GB3
①了解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各参与方;
?=
2
\*
GB3
②懂得项目管理的组织与发包方式;
?=
3
\*
GB3
③掌握项目管理中的目标控制方法和应用;
?=
4
\*
GB3
④初步具有应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选用教材
《工程项目管理》教材选用张智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知识结构应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具体应用出发,以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核心,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将一些新的管理方法、经验加入课程中。
(2)能力结构体系
本课程的作用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较全面的了解,为其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具体如下:
?=
1
\*
GB3
①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工程项目的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和工程项目的特点等,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
2
\*
GB3
②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从事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初步能力;
?=
3
\*
GB3
③熟悉工程项目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工程项目进度、质量、费用管理的初步能力。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有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如工程监理、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工程预算等。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讲内容外,根据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目的,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延伸专业内涵,增加了一些新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方法。并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
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以本着“加强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第七章进度控制这一章中,网络计划在施工组织中已经学习过,本课程不再讲授。
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①本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放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一些基本环节上。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在本课程中一一加以介绍。
?
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很多,考虑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因此,在本课程中,工程项目费用管理总体来说介绍较为简单,而主要也仅是介绍费用控制的基本原理。
(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不断有新的管理内容与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因此,课程讲授中教师应尽量采用更多的案例教学方式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就要求:
?①教与学的结合
?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③常规授课方式与专题讲座的结合
?④国内外的结合
?⑤理论方法与案例的结合
此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并通过案例教学、管理游戏等方式将管理原理与理论应用到解决管理问题实践之中,建议在教师带领下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有机会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此外,研讨会和答疑等方式也应采用。
(3)《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注重教学思想的更新,在教学上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我们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讲课)、学(自学)、论(讨论)、答(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1)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①既采用课堂讲述、板书、作业等传统教学方法,又运用现代手段,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采用动画效果的表现手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运用视频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如进入现场;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做简要介绍。这样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
②在课堂教学中,变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为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③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④对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基本知识的理解。
⑤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我们积极从一线企业中聘请项目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2)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了以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
4.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非常有限,《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理论性非常强。因此本课程建议采用开卷考试,同时把平时的考勤(20%)、课堂提问成绩(20%)与试卷成绩(60%)综合综合评定学生的总成绩。理论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现有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这些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要求每学期由教研室进行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从中建七局引进了卢杨、冯桂云、桑谦等三名高级工程师。
(3)充分发挥兼职返聘教师作用。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师队伍结构。实施产学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
?
?
?
?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教改总结
??????????????????????????????????????????????????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工程施工管理类专业课。本课程是研究工程监理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及有关规范的一门学科。工程建设监理(Observ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课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与规划,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打下工程建设监理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监理工程师、监理单位、监理规划等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概念,熟悉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的基本内容,了解监理规划的内容和基本构成,以及建立项目监理组织的基本原理、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工程建设监理概述
?
1、教学内容
(1)概述:建设工程监理基本概念、工作范围、性质、任务和内容;
(2)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及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
2、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建设监理基本概念、内容。

难点:工程建设监理基本概念、内容。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建设工程监理基本概念及内容;了解建设工程监理性质和任务;了解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
第二章
监理工程师
1、?
教学内容
(1)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和素质;
(2)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
(3)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
2、?
重点、难点
重点: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和素质。
难点: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和素质。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和素质;了解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制度;熟悉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准则。
???
第三章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
1、?
教学内容
(1)概述:工程监理企业的概念、分类;
(2)工程监理企业的设立;
(3)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及管理;
(4)工程监理企业与工程建设其它各方的关系
(5)工程监理企业的选择
2、?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监理企业的概念、分类;工程监理企业设立条件、申报条件、资质等级管理。
难点:工程监理企业的概念、分类;工程监理企业设立条件、申报条件、资质等级管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工程监理企业的概念、分类;熟悉工程监理企业设立条件、申报条件、资质等级管理;了解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活动及基本准则。
第四章
建设工程监理目标控制
1、教学内容
(1)概述:建设工程监理目标的内容;三大目标的关系;目标控制的基本原理;
(2)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3)建设工程监理项目进度控制;
(4)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2、重点、难点
重点:建设工程监理目标以及目标控制的基本原理;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的任务和影响因素。
难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工程事故处理方法。
???
第五章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
1、教学内容
(1)概述:组织的概念、组织结构、组织设计;
(2)工程项目监理机构;
(3)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
(4)监理人员的配备和职责分工。
2、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程序;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
难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程序;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程序;建设工程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熟悉组织的基本原理、实施监理的基本原则和人员配备;了解监理模式。
???
第六章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
1、教学内容
(1)监理规划的作用与编写要求;
(2)监理规划的内容;
(3)监理规划案例。
2、重点、难点
重点:监理规划的作用、编制要求和主要内容。
难点:监理规划的作用、编制要求和主要内容。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监理规划的作用、编制要求和主要内容;熟悉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了解监理规划编写的依据。
第七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1、教学内容
(1)概述:合同的概念、分类、内容及作用;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2、重点、难点
重点:合同的概念;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
难点:合同的概念;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合同的概念;熟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勘察与设计合同管理、监理合同管理的内容。
第八章
建设法规
1、教学内容
(1)概述:建设法规的概念、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实施;
(2)建设法规的体系构成。
2、重点、难点
重点:建设法规的概念、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实施办法。
难点:建设法规的概念、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实施办法。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建设法规的概念、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实施办法;了解建设法规的体系。
考虑到我国建设监理尚在发展完善之中,本课程的关于制度和法规内容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大纲与其它课程大纲相比具有较大的动态性,要适时进行调整。
?(三)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
  1.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工程建设监理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
  2.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与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标准化合同示范文本主要内容的程度,以及依据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协调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运用合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原理、内容、程序、方法等理论知识的程度,以提高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用教材
1、使用教材
2006年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写,知识产权出版社。
2、参考用书推荐
(1)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刘贞平、刘廷彦、李清立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第二版),吴泽主编,**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补充讲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
使学生了解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监理工程师、监理规范等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内容以及监理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监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能力结构体系
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建筑业的施工、监理、预算、现场管理等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突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毕业后不仅具备直接进入工地组织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整理资料的岗位,而且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监理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能力、重知识灌输、轻探求引导的观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跳出旧的办学观念的藩篱,克服重视层次、忽视类型、崇高理论、鄙视技能的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改注视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监控评价,把工程监理教学本位的监控评价观念转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促进本课程教育特色的形成。
为了积累更多的素材,任课教师正通过施工现场及网络加紧获取大量的关于工程监理的信息、不断更**丰富所讲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的有关内容

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建筑工程监理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为便于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并能指导实践,本课程设置认识实习一周;生产实习四周;毕业设计二周。
1.认识实习
参观施工现场的项目监理部,听取现场监理人员讲解现场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及组织协调。通过实习促进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转化、拓展,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提高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
2.生产实习
通过四周的生产实习,了解工程监理组织形式、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参加实际监理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监理人员的优秀品质,树立公正、独立、公平、解决问题的思想。了解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的标准、监理有关规范及条例。
3.课程设计
在生产实习后,课程设计1周时间,编制监理大纲;
(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四周的生产实习中,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自己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心得,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盲点,将学生交叉分组,让不同知识面的人组成一组,分别派往不同的施工现场项目监理部进行实习。
 由于每个实习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因此在实习中容易形成互帮互带、取长补短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平,使实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3.《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注重教学思想的更新,在教学上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我们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讲课)、学(自学)、论(讨论)、答(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1)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①在课堂教学中,变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为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③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我们积极从一线监理企业中聘请监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结合工程实例讲解案例等。
(2)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了以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
①现场教学——在讲授课程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项目监理部,现场讲授施工现场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②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监理任务,
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向监理公司学习他们工作方法、内容外,我们还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顶岗实习。
4.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在考试中,我们偏重于建筑施工规范条文的考核,同时将学生们在实习中碰到的、提出的典型问题转化为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理论教学部分采用笔试闭卷形式,笔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30%,课间实训占总成绩的10%,实践实际考核,占总成绩的30%。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这门课现有教师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
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材料》教改总结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专业等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从本课程的目的及任务出发,课程内容着重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对这两方面内容提出如下要求:
(1)在材料性质方面: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
(2)在材料应用方面: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了解材料使用方法的要点;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
建筑材料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建筑材料产品及其应用的技术标准,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第二章?
石材
天然岩石的分类;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建筑中常用岩石的特性与应用;石材的加工类型与选用原则;人造石材。
第三章?
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石膏;水玻璃。
第四章?
水泥
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第五章?
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普通混凝土结构及性质;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外加剂;轻混凝土;其它混凝土。
第六章?
建筑砂浆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其他特种砂浆。
第七章?
砌墙砖与砌块
砌墙砖;砌块。
第八章?
金属材料
建筑钢材;铝材及铝合金。
(2)了解铝材和铝合金制品的种类及性能。
第九章?
木材
木材的构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木材的的等级与综合应用;木材的防腐与防火。
第十章?
防水材料
石油沥青;煤沥青;改性沥青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建筑防水制品。
第十一章?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塑料的组成与特性;常用建筑塑料及制品;建筑胶粘剂。
第十二章?
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
塑料的组成与特性;常用建筑塑料及制品;建筑胶粘剂。
第十三章?
建筑装饰材料
建筑装饰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建筑涂料;墙面装饰板材;壁纸、墙布;隔墙及吊顶龙骨。
3、学时分配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验
参观
讨论
合计
?
绪论
1
?
?
?
1
第一章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3
2
?
?
5
第二章
石材
1
?
?
?
1
第三章
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
2
?
?
?
2
第四章
水泥
8
2
?
?
10
第五章
混凝土
12
4
?
?
16
第六章
建筑砂浆
2
?
?
?
2
第七章
砌墙砖与砌块
1
?
?
?
1
第八章
金属材料
4
?
?
?
4
第九章

木材
2
?
?
?
2
第十章?
防水材料
6
?
?
?
6
第十一章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1
?
?
?
1
第十二章?

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
1
?
?
?
1第十三章?

建筑装饰材料
6
?
2
?
8
总??????????

50
8
2
?
60
实验内容与安排
章节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学时
备注
第一章
实验1.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
2
?
第四章
实验2.水泥
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试件
2
?
 
第五章
实验3:混凝土
混凝土用骨料筛分析等
2
?
第五章
实验4: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2
?
4、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
考核的原则: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题目类型多样化,知识覆盖面宽,突出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作业及平时测验: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
二、课程建设
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经由**省政府批准的一所综合类高职院校。它的发展追朔到1973年10月,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创建“五三一机械工业学校”,校址在**省济源县。1978年更名为“**机械工业学校”。1979年学校由济源县搬迁到**市。先后隶属于隶属于国家机械委、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隶属于**省人民政府,由省国防科工委举办和管理。
学校刚成立时,为中等专业学校,当时开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从那时起,就有了《建筑材料》课程。当时的建筑材料课程教材内容单一,课时较少,只有1、2名专职教师,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以后教学人员逐渐增多,教学设施逐渐完善,可开设一些实验课,但都是演示实验。自成立高职学院以后,师资方面有了很大的扩充,特别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建材层出不穷,特别是装饰材料的迅速发展,材料的类型也从单一功能型转向复合型,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质逐渐规范,所涉及的标准也向着国际化的标准发展。教师队伍逐渐壮大,现有专任任教师6人,其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
近年来,承担建筑材料教学的教师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按照学院教学六认真进行教学,即认真备课、认真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教学辅导,认真组织考试。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参与教学改革,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针对我院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历次教学测评中,学生对建筑材料授课教师的评价普遍较高。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建筑工程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均要开涉该门课程,授课学时因专业不同而介于52~72学时之间。
建筑材料从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以及实验教学设备等方面均经历了长达近三十年的不断建设、完善。现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完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已规范化,开创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一门经典课程。
2.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教研室充分利用了现有丰富的教师资源,优中选优,合理配置,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以及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特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求教师到工地参与实习,并参加高学历的学习,另一方面,积极从社会引进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
(高级一程师李志仁)参与教学,并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及创新求进的精神。通过采取鼓励攻读高一级学位、学习进修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教学规章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并进行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要求,加强学习和交流,形成高质量教学和管理的共识。根据已建立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随时接受监督,做到内在自觉性和外部监控的高度统一。从而形成一只年龄、职称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下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高军林

1965.10
副教授
无机非金属材料
理论、实践教学
曹双梅

1968.02
副教授
建筑材料及制品
理论、实践教学



1968.05
副教授
工业与民用建筑
理论、实践教学
许志中

1973.10
讲师
工业与民用建筑
理论、实践教学
李**

1965.11
实验师
工业与民用建筑
实践教学
翁?


1983.02
助教
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3、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资源丰厚?
实验项目多,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实验设备都是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标准修订,随时更新。且建筑材料实验室已通过了我市建筑行业评估。基本能进行常规的水泥、砖、混凝土、砂浆、沥青、钢材等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全部经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检测人员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实验室不仅能满足一般的验证实验需要,也能完成一些设计实验。
4、教材建设
优选国家规划教材,根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建筑材料这门课程选择使用两本教材:《建筑材料》和《建筑材料与检测》。
??这两本教材从内容到结构体系,都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了建筑材料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调整了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突出了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主编、参编教材,提高教师的编写水平,我院郭红教师编写《建筑材料》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正在编制一套适合我院学生的教材。
5、试题库的建设
为了实现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我们组织有关教师从多年的《建筑材料》试题考试卷中精选了部分习题按章节编写了试题库,在考试中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同时也注重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结合。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6、课件建设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组织有关教师制做了《建筑材料》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材、电子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将相关内容上网供学生学习。根据学生学习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随时对网上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7、精品课的建设
根据课程资源上网计划,将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参考文献、教学计划、教材介绍、授课教案、电子课件、部分教学录相、习题与答案、模拟试题与答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案、实验课件、建筑材料教学大纲、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建筑材料习题集已上学院校园网。计划继续上网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录像,从而完成《建筑材料》精品課的建设,并通院级精品課的验收。
三、课程改革
1.教学内容??

把建筑材料相关知识内容分为四大知识块,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分别进行针对性教学和培训;同时,把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素质教育的内容交融并贯彻其中。
2.教学方法??

把教育的重点从以“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的要求,课堂讲解与分组实践交叉进行,实现交互式教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轮流发言讲述,实现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实验、现场教学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电教化、多媒体等)来提高教学效果等等,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
3.教学管理?

传统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管理相结合,形成一种半开放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教师集中面授辅导和学员实践性学习为中心,突出教师的导学地位、学员的互动学习和完善对学员的教学支持服务。教研室鼓励和督促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上,采取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教学。积极联系相关施工单位,将新教师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工程实践,使他们熟悉施工现场需要哪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以使他们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法规概论》教改总结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近年开办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职业培训,又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不是以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为指向,而是以解决实际生产、服务、管理问题的技术和能力为依据;它所培养的不是学者、研究者,而是应用型、技术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所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应用知识的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建筑业转入市场机制后,涉及建筑业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和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使得我国建筑业的法制建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
在新的世纪里,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下面结合我们学院建筑工程系在讲授《建筑法规概论》的做法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在高职学生进行建筑法规教育谈一点看法:
??
一《建筑法规概论》的理论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
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建筑法规概论》以市场经济法律为基础,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线,结合其他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司法解释,对我国建筑法律制度作了简洁而全面的论述性介绍。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应负的法律责任也作了必要的阐述。我院建筑工程系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工作中对不同专业人员在建筑法规方面要求的侧重点,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确定了适当的前瞻性,制定了不同专业《建筑法规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了学法,懂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建筑法规,掌握建筑法规,遵守建筑法规是每个从事建筑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法律素质。作为高职在校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应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现在就应该打好建筑法规方面的基础。然后又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的不同,有重点的强调法规的具体内涵,并通过不同的案例说明建筑法律法规在建筑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建筑法规中的专业术语则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其定义,掌握其内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取材恰当,体系科学,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直观易学,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的要求。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既强调了学生要全面理解建筑法规,,同时,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重点讲解相关的案例。例如: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我们重点讲解了在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方面的法规和相关案例;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我们重点讲解了建筑装饰装修法规的相关内容和案例分析;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了建筑工程监理法规相关内容和案例分析等等。总的来说,在教学实际做到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既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建筑法规是每个从事建筑活动的人员的义务,同时又能够针对自己所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有关建筑法规的内容进行解释和应用。合理分配学时,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授课的作用。
?
(二)、更新教育理念 开创创新教育 改进教学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
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策划教学过程、设计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营造启发思维、上下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热情。
(2)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进而达到善于思考。
(3)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信息的收集整理,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用实际案例结合所讲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
(4)
教师应和已毕业的学生加强联系,调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课程所学内容的应用程度和需要删减和加强的部分,并实际运用到所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
?(5)
聘请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教学督导,有计划地深入课堂,进行指导,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组织教师讲公开课,聘请校外知名教授讲示范课,课后评教评学,促使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6)
教师应主动和长期在工程实践中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学校的实验人员加强联系,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工程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效能。
2.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注意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这个角度看,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不再过分强调课程自身的体系,而探索与其它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由狭隘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向适应性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主体观,要以教师为本转为以学生为本。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传授知识相当于给学生以面包,而培养能力则相当于教会学生做面包的本领。教师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行为的变化,在以学生为主的新的课堂模式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在以学会学习为根本的教育目的观、以主体自觉为理念的教学过程观、以参与创造为宗旨的师生互动观、以方法与手段组合为目标的现代技术观的指引下,优化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改革考核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我们对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既考虑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考虑学有余力的同学的个性发展,采取了多元化考核模式。
例如:对学生中善于创新思维的同学在分数上给予适当的提高,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思维;对主动提出实际问题的同学给予成绩上的鼓励;把这些成绩按一定方式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听往届学生说学校里学的知识到工作中好多都用不上。必须让学生懂得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够直接用于工作中,因为学校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再三提醒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重要”。在讲课中一般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线进行讲授,如:在讲到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许可这一建筑法规时,提出了为什么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然后从深化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从存在高资质单位承接业务,由低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的现象,从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对外开放,从加速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队伍素质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是学生充分认识到取得执业资格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取得执业资格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到应用建筑法规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
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学好《建筑法规概论》课程:
??
(1)
充分了解建筑法规的表现形式,规范指导建筑行为,保护合法建筑行为,处罚违法建筑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建筑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调整对象和《建筑法》确立的基本制度。
??
(2)
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进一步理解所学过的各类建筑法规的特征、原则和具体内容。

??
(3)
应用所学建筑法规知识结合其他课程解释所涉及到的内容。用建筑法规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
(4)
在学习中,掌握专业术语的定义和内涵,应用专业术语解释所遇到的相关事项。
??
(5)结合所学专业,作好在所学专业中建筑法规应用的知识储备,以便于在实际的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
??
(6)在学习本课程中,养成自觉查阅条款的习惯,以便于在工作中的应用。
?
5
改进教学内容
?
在目前的建筑法规的课堂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为防止在讲述各种法规条款是的枯燥,实际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在讲述一段理论之后,结合所讲理论,穿插适当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讲课的时效性。例如:在讲到招标投标法规时,结合目前学院正在进行的基本建设,分析招标投标法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又如在讲解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质量管理法规中,通过相应的案例分析充分说明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质量管理法规的重要性等等。通过类似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建筑法规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高职特色的关键为了实践教学完善并具有特色,我们利用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建筑法规概论》的有关内容运用实践中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事先给学生布置相应题目,由老师带领学生到比较典型的施工现场进行讲解,由具体的施工组织者讲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于《建筑法规概论》中多涉及的各类法规,我们尽可能的通过让学生编制某一按法规要求的相关文件,实际的案例分析,参与实际的工程文件编制等方法,加深对《建筑法规概论》课程的理解,增强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对建筑法规条文的应用能力。
《建筑法规概论》课程学习中学生的成绩往往由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业,测验或考试来确定。这中间难免有抄袭现象,特别是作业,针对此种现象,我们试行增加了口试答辩的方法。即由学生抽取不同的案例分析题应用建筑法规的有关条文对其进行解释。一般都提出3个问题。如果3个问题都回答正确,可在成果成绩(例如“良好”)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例如提为“优秀”);如果2个问题回答正确,则按成果成绩来定(良好);如果只答对一个问题,则应在成果成绩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等级(例如降为“中”);如果3个问题都没有回答出来,则应在成果成绩的基础上降低两个等级(例如降为“及格”)或直接确定为“不及格”。这种评定方法比较科学,评定出来的成绩真实可靠。
我们通过试行该方法,效果很好。抄袭别人的学生,在被提问问题时漏出破绽,有些同学还主动承认自己的成果是抄袭别人的,表示自己要重新做一遍。这样就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高职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但自己要严格遵守建筑法规,而且应当大力宣传建筑法规,尽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建筑法规在建筑活动中的作用,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在学校学好建筑法规的有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积极做好建筑法规的授课内容,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建筑法规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内容新颖,完整精练,实用性强,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分析的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是讲授《建筑法规概论》教师的义不容辞的任务。
综上所述,高职《建筑法规概论》课程应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改革现有的不合理之处,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改革试行,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教改总结
???????????????????????????????????????????????
?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施工工艺及方法,施工项目科学的组织原理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本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而且其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加强现场教学,并在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中加以巩固,以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规律,包括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原理及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授课80-110学时,课间实践4学时,
生产实习4周,综合实训1周。其中授课的部分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教学。
(三)学习目标
通过各教学环节,应达到下述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设计与施工、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四)选用教材
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材采用土建学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姚谨英主编),以及配套的实验教材。使用的参考教材:
《建筑施工》
同济大学、**建筑大学、**建筑大学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出版,陈守兰主编?
2006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应当区分主次与层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的问题需要“知其所以然”,而有的问题则只须“知其然”。在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分清主次,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对于次要的内容,就不能过于注重基础与系统性。让只需知道应用即可的学生也去搞清楚一系列的原理、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此外,如果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偏深、偏难而又不厌其烦的话,往往只会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所以理论教学以
“必需”和“够用”为度,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规范容入测量教学中。如我们在土方工程的教学中,删除了土方的调配计算,而在土壁支护这一节,还补充以下新内容:土钉墙、锚喷桩、地下连续墙、地下逆作法等施工技术。
(2)能力结构体系
课程能力结构强调施工技术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
???
1.熟悉土木工程施工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工艺原理;
???
2.掌握各工种的操作步骤、方法;
???
3.熟悉各分项工程的技术、质量标准;
???
4.培养分析、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
5.了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施工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建筑施工技术》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知识,所以需进行课堂讲授(最好是多媒体教学)、参观、实习、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掌握其知识体系。
改变原有教材重复的、陈旧的内容以及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较差,不能突出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的不足,在授课内容上力求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反映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成就,以及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知识点的取舍上,保留了一些常用的工艺与方法,注重纳入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突出综合运用建筑工程施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力求叙述简明易懂。
由于在本课程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建筑施工工艺图和施工设备工作原理图,单靠教师在黑板上描绘是很难表达清楚的,也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尽量采用多媒体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像、活动画面信息,大大地缩短了认识进程。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述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及时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教授内容,便于控制课堂教学进度。
为了积累更多的素材,任课教师正通过施工现场及网络加紧获取大量的关于建筑施工的信息、不断更**丰富所讲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的有关内容。
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改革
(1)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与理科的注重分析和逻辑推理不同,工程技术人员常常面临着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判断和多种技术方案的比较选优,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对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工程实践教学以其“亲身经历与感受”的特征,在这方面有着其他教学过程无法替代的显著作用。《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为便于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并能指导实践,本课程设置认识实习一周;生产实习四周;综合实训一周,课程设计二周;毕业设计二周。
1.参观认识实习
参观砖墙砌体施工现场(保证砖墙砌体质量的措施和砌筑用脚手架的类型及其搭设);参观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现场中的施工工艺;参观装饰工程施工现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层构造及其施工过程和作法)。通过实习促进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转化、拓展,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提高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
2.生产实习
通过四周的生产实习,了解建筑构造、结构体系及特点;了解某些**筑、新结构、新施工工艺、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等。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对典型土木工程的单位或分部分项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了解拟定典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通过现场实习了解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对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施工成本的控制,生产要素的管理有所了解。参加实际生产工作,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广大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树立刻苦钻研科学技术为祖国现代化多作贡献的思想。学习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有所了解。了解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检验和管理的标准。
3.综合实训
通过一周的综合实训,了解、掌握钢筋、模板、砌筑等工种的操作方法、构造要求及质量标准
3.课程设计
在生产实习后,课程设计1周时间,题目为: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方案设计,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结构安装方案),施工平面图二张(分别为厂房结构构件预制阶段和吊装前排放阶段的施工平面图);
4.毕业设计
通过三周的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施工项目经理部及组织机构的设置;掌握土建工程施工方法;掌握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了解土建工程与水暖电卫工程施工配合方法。掌握房屋工程施工项目实施规划的方法和步骤;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施工组织问题。掌握运用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步骤。了解现行工程招标投标的方法和步骤。
(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四周的《施工技术》生产实习中,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自己在整个学期中的学习心得,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盲点,将学生交叉分组,让不同知识面的人组成一组,分别派往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实习。
 由于每个实习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因此在实习中容易形成互帮互带、取长补短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平,使实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注重教学思想的更新,在教学上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我们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讲课)、学(自学)、论(讨论)、答(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1)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①既采用课堂讲述、板书、作业等传统教学方法,又运用现代手段,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采用动画效果的表现手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运用视频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如进入现场;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做简要介绍。这样使学生既能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
②在课堂教学中,变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为向学生传授自学方法,提倡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③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点评的互动过程,达到教学相长,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④对一些实际生产中的基本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基本知识的理解。
⑤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我们积极从一线企业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结合工程实例讲解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等。
(2)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了以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
①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较为直观的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如在讲授“钢管脚手架扣件”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②现场教学——在讲授课程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工艺、方法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③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施工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和市建工集团、建设集团、省四建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聘请建筑公司有多年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为兼职教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向大型建筑公司学习他们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施工技术方法外,我们还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也尽可能和中小型公司联合,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顶岗实习。
由于学生在校内进行了的课间实训及综合实训和工地的生产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学生参加工作后,对一般工程的技术工作能独立承担,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4.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任何课程考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压力下学习,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知识特点,我们认为,考试不应局限于单纯的书面测试,而必须将书面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将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个部分进行。在理论考试中,我们偏重于建筑施工规范条文的考核,同时将学生们在实习中碰到的、提出的典型问题转化为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操考试中,我们将考试场所设在施工现场,并故意在现场中预先设置一些不符合规范的做法,让学生从其中找出破绽并指出处理方法、依据。通过这种实操的方法,考核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部分采用笔试闭卷形式,笔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课间实训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30%。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发现学生对《施工技术》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明显比以往的学生好,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具有一定的实操技能,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
三、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学院成立了建筑工程实训室,能够进行测量、建筑工程放线、钢筋、模板、架子工种操作等实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各工种施工操作方法,了解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建筑工程系实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放在首位,积极进行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和资料,更新实验内容。建筑工程系实训中心拥有一批优秀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现有教师3人,返聘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实验员2人。队伍的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教师搭配合理,专业配备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计算机技能强等特长,能够满足课程建设方面: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方法改革、生产实习、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的要求。
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课程教学团队重视梯队建设,培养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已形成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
?
?
?
?
?
?
《建筑施工组织》教改总结
??????????????????????????????????????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的专业课程,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该课程涉及到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主要研究建筑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内业管理的内容及方法。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2.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施工组织概论
1)教学内容
(1)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基本建设程序与建筑施工程序;
(3)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
(4)施工组织的设计作用与分类;
(5)组织施工的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建设的概念、建设项目的概念及分类;
???????????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及分类。
难点:基本建设的概念、建设项目的概念及分类;
???????
????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及分类。
3)教学基本要求
(1)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
(2)掌握基本建设及建筑施工程序;
(3)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及分类;
(4)了解建筑产品的生产特点及组织施工的原则。
第二章:建筑工程流水施工
1)教学内容
(1)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建筑流水施工的组织特点;
(2)流水参数;
(3)建筑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4)流水施工的具体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流水施工的概念,流水参数确定,流水施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根据流水施工方法正确计算流水参数,绘制流水施工指示图。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流水施工的概念;
(2)学会运用流水施工的基本方法到实际工程中。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
1)教学内容
(1)网络计划的性质与特点及经济效果分析;建筑群的流水组织;网络计划的原理、网络图与横道图的比较,网络计划的产生与发展;
(2)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绘制规则;
(3)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4)施工网络计划的绘制、流水网络的产生、概念、绘制方法与应用;
(5)网络计划的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及时间参数计算、关键线路确定;
???????????
流水网络时标的绘制与应用。

难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及时间参数计算、关键线路确定;
???????????
流水网络时标的绘制与应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网络计划的原理;
(2)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及时间参数计算、关键线路确定;
(3)掌握流水网络时标的绘制与应用;

(4)一般性了解网络计划的优化。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1)教学内容
(1)施工准备工作的作用、内容与要求;
(2)原始资料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技术资料的准备;
(3)施工现场的准备;
(4)劳动力及物资准备
(5)冬、雨季施工准备。

2)重点、难点
重点:施工准备工作的作用、内容。
难点:施工准备工作的作用、内容。
3)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知道施工准备工作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第五章:施工组织总设计
1)教学内容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内容;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4)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作用、编制步骤;
(5)各项主要资源计划;
(6)施工总平面图;
(7)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2)重点、难点
重点:临时供水、供电、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难点:临时供水、供电、临时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及作用,能看懂实际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
第六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教学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内容、编制程序;
(2)施工方案的选择(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特点、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编制步骤、编制与调整、资源需要总计划;
(4)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
(5)质量安全措施和降低成本措施;
(6)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2)重点、难点

重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以及施工平面图设计。
难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以及施工平面图设计。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学会如何选择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设计施工平面图;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3.课时安排40-60学时。
4.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融贯与运用,强调动手能力。按照教学进度在不同阶段布置练习题,从设计的初步认知——技术环节的学习——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差距,为课程学习更好地面向社会提供合理的平台。
5.选用教材???
?
目前《建筑施工组织》选用的教材是由陈乃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建筑施工组织》。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课程知识结构应从建筑施工组织的具体应用出发,以流水施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核心,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将新管理理念、新技术、新规范容入教学中。
(2)能力结构体系
课程能力结构强调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能够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本课程教学需要运用有关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如施工技术、计量计价等,同时它又为后续的工程造价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讲内容外,根据到施工企业的调研结果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建施工、质量检验规范内容,并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
3.《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
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与电化教学手段,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课堂讲授,生动活泼,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2?????????
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内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尽量采用多媒体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像、活动画面信息,大大地缩短了认识进程。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述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及时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教授内容,便于控制课堂教学进度。
目前课件的制作只是用Powerpoint软件,还略显粗糙,我们正积极准备采用新的课件制作软件,实现活动画面的丰富多彩。为了积累更多的素材,任课教师正通过网络加紧获取大量的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的信息、不断更**丰富所讲内容。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和市建工集团、建设集团、省四建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聘请建筑公司有多年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为兼职教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向大型建筑公司学习他们高水平、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外,我们还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也尽可能和中小型公司联合,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顶岗实习。
4.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考试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每份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根据题型按比例抽取。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把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同时也注重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结合。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围绕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为了考核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知识拓展性,考试题目中有一定的开放式题目。这也有利于拉开档次,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理论教学部分采用笔试闭卷形式,笔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筑施工组织》这门课现有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工1人。这些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规定每学期由教研室进行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从中建七局引进了卢杨、冯桂云、桑谦等三名高级工程师。
(3)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我系在这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土力学与地基础》教改总结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地基与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与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工程地质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资料,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设计原理,具有识读和绘制一般基础施工图的能力,识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能力,并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类型。???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具有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资料和正确设计一般浅基础的能力。
????(一)基本知识目标
?????1.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
?????2.掌握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设计原理;
?????3.掌握土压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二)能力教学目标
?????1.具有计算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的能力;
?????2.具有阅读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
?????3.具有一般天然地基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4.具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能力;
?????5.具有常规土工试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2.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土工试验、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挡土墙设计。
2、课程难点:地基土中应力及变形验算、土的抗剪强度及土的承载力确定。
3、理论课程内容组织设计时注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教学的内容组织、环节组织、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加以解决。总课时安排50-60课时,安排10课时实验课。建议课时安排如下:
???????????????
章?

知识模块顺序
总学时
授课
实验
习题
第一章
绪论
2
2
?
?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8
4
4
?
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4
4
?
?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6
4
2
?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6
4
2
?
第六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8
6
?
2
第七章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
2
2
?
?
第八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12
10
?
2
第九章
桩基础设计
4
4
?
?
第十章
地基处理
2
2
?
?
?
机动(现场教学)
2
?
(2)
?
合???

56
42
10
4
?
1)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强化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基础理论方面以必须、够用和能用为原则,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过程,结合各章节内容配置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计算例题、思考题及习题。重点教学内容的学时数适当加大,难点内容则以原理的认知与理解为主要教学目的,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简化。
2)各章节内容相互参透、有机结合,做到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并与其它相关的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而不孤立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
3)为使课程内容真正体现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全部内容按当前有效版本的规范、标准讲授。
4)与传统内容比较,课程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以缩小与应职岗位能力之间的差距。
5)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
四、实践教学
《地基与基础》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实践教学是《地基与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实践教学达到既定目标,我们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课堂实验、案例教学和模拟设计三大部分,并配套编写了《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土工试验指导书、报告书》等实践教学辅助材料,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不同实践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常规实验操作,熟练掌握常规试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模拟设计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综合模拟设计项目的全过程,系统掌握工程设计方法;案例教学以实际典型工程为例,在实习基地现场教学或在室内、室外有关场所进行,方法简单、直观,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所学知识。经过反复实践训练,进一步熟练试验技术,接受岗位能力训练,完成关键能力培养,了解和熟悉现场条件,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产学结合,学生从中积累经验,为学生以后从事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课程实验: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所讲理论,掌握土工试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安排有8学时的课堂实验。
土工试验教学目标:
掌握土工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程序,具有常规土工试验的能力。
土工试验项目名称与学时:
a—土的密度、天然含水量、塑限及液限???????
4学时
b—土的压缩试验???????????????????????????
2学时
c—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2学时
实验课程组织:采用分组方式组织进行,每4个人为一组,每人独立完成试验项目,同组人员互为协助,试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后及时辅导。
2.模拟设计:
为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习题课,及时理解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计划中安排1周课程设计,进行工程模拟设计,系统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并且在设计大纲中对1周的日程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及安排,学生应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课程设计内容:
(1)计算部分:在给定上部结构及层数、荷载的条件下,确定基础平面布置,计算荷载和进行基础计算。
(2)绘制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3)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序号
内?????

学时分配(天)
1
荷载计算
0.5
2
基础计算
2.0
3
基础平面布置
0.5
4
绘制基础施工图
1.5
5
答辩
0.5
合??????

5.0
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每人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对设计方案、计算原理、准确性等技术问题进行认真及时的指导。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直观,教学效率高。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案例教学包含的具体内容如下:
A.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B.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C.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与应用;
D.房屋建筑基础施工图的识读;
E.地基处理工艺;
F.地基验槽方法与工艺。
4.实践技能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实行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技能考核不及格者,需重新进行技能训练,然后进行补考,直至达到标准等级为止。
关于技能考核成绩等级的界定:
优秀:能独立、熟练掌握该项技能。
良好:能独立掌握该项技能。
及格:基本掌握该项技能。
不及格:不能掌握该项技能(凡不及格者不能毕业)。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是《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和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组织各环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学实践活动中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以人为本的双向活动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用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课件与常规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代替注入式教学,克服重传统继承、轻创新开拓的传统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交融,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练习。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理论教学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
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语言文字、挂图或模型等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有教学内容枯燥、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的联系,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体力写板书、画示意图,教学效果不理想、效率低等弊病。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仿真与模拟功能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充实、形象且更具有吸引力,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采用恰当教学技术手段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教改教研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先进仪器设备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整个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如在绪论中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了解,结合实际工程为正反面实例制作电子教案或课件,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土与地基与基础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地基与基础涉及的知识内容;对地基土的附加压力和土压力两部分,有较多公式和信息,但有规律可循,制作成课件教学,节约时间,增加信息,总结规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对于实验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经过模拟设计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更加了解,从本课程角度实现培养工程建设行业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多媒体课件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映结合,手段多样
多媒体教学不管怎么先进,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切不可盲目地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二者应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达到现有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于课件,课上教师的启发、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疑难问题栩栩如生的讲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课件必须灵活运用,因为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手段并用,如传统教学方法中采用的教具、模型、实物等。另外,由于多媒体投影的使用,粉笔板书用得越来越少,但是恰当地利用粉笔板书却可以补充投影的不足。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讲解例题时,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教师使用粉笔板书,虽然利用投影讲解也能听懂,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却总是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课下做作业无从下手,因此,有些知识点还是需要粉笔板书的。
3.模拟设计
为增强学生的计算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工程实例讲解和习题课,以便学生能及时理解并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4.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直观,教学效率高。在基础结构与构造、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方法等实践性强的知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5.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写工作,教学资源已公开发布于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课程教学具有以下效果:
a.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b.图文并举,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c.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d.适合专业特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e.有效提供互动教学情境,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f.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6.考试方法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开卷、口试、笔试、无纸化、大型作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技能实训考核应将其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技能点,并制定考核标准。
注重考试的科学性,采用试卷考试与平日考核(课堂提问、习题、课堂大作业、出勤等方面)、实验技能考核有机结合的方法,在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教学条件
1.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一直使用配套的高职教材,为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当代高职教育的特点,配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出版了规划推荐系列教材,现已采用,教学效果良好。
2.扩充性资料使用: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学习兴趣,课程内容中组织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并编写了试验指导书与实践(案例)教学内容,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得到了加强,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筑工程系建立了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有土工实验室,工种实习场,可完成教学计划与大纲中规定的各项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我们建立了至少三处校外实训基地,可随时保证现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
主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有:直剪仪、固结仪、电脑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击实仪、分析天平、干燥箱、液限测定仪、扭力天平等。
4.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我院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均接通了
Internet
网,地基与基础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均已上网,可供学生进行资料下载、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土工试验指导书和网上答疑等。
七、师资队伍:多年来通过传帮带的措施,已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课程教师队伍,以满足正常的专业教学及课程建设工作。
教师队伍情况表
姓名
年龄
专业
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杨雪玲
40
建筑工程
副教授
教研与教学,骨干
冯桂云
38
建筑工程
高级工程师
教研与教学,骨干
卢扬
37
建筑工程
高级工程师
教研与教学,骨干
刘晓宁
41
建筑工程
讲师
实践教学,骨干
翁梅
23
建筑工程
助教
实践教学
八、课程特色
????该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全面改革,不断突破和创新。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系统全面地改革研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1.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必须、够用和实用为原则,减少了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2.增加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知识与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了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应用性;
????3.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
?
?
?
?
?
《土力学与地基础》教改总结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地基与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与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工程地质学等学科密切相关。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资料,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设计原理,具有识读和绘制一般基础施工图的能力,识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能力,并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类型。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具有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资料和正确设计一般浅基础的能力。
????(一)基本知识目标
?????1.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
?????2.掌握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掌握一般浅基础和桩基础设计原理;?????3.掌握土压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二)能力教学目标
?????1.具有计算土的应力、变形和强度的能力;
?????2.具有阅读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
?????3.具有一般天然地基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4.具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能力;
?????5.具有常规土工试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2.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土工试验、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挡土墙设计。
2、课程难点:地基土中应力及变形验算、土的抗剪强度及土的承载力确定。
3、理论课程内容组织设计时注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教学的内容组织、环节组织、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加以解决。总课时安排50-60课时,安排10课时实验课。建议课时安排如下:
???????????????
章?

知识模块顺序
总学时
授课
实验
习题
第一章
绪论
2
2
?
?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8
4
4
?
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4
4
?
?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6
4
2
?
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6
4
2
?
第六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8
6
?
2
第七章
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
2
2
?
?
第八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12
10
?
2
第九章
桩基础设计
4
4
?
?第十章
地基处理
2
2
?
?
?
机动(现场教学)
2
?
(2)
?
合???

56
42
10
4
?
1)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强化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基础理论方面以必须、够用和能用为原则,阐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过程,结合各章节内容配置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计算例题、思考题及习题。重点教学内容的学时数适当加大,难点内容则以原理的认知与理解为主要教学目的,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简化。
2)各章节内容相互参透、有机结合,做到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并与其它相关的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形成相对完整的而不孤立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
3)为使课程内容真正体现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全部内容按当前有效版本的规范、标准讲授。
4)与传统内容比较,课程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以缩小与应职岗位能力之间的差距。
5)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
四、实践教学
《地基与基础》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实践教学是《地基与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实践教学达到既定目标,我们将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课堂实验、案例教学和模拟设计三大部分,并配套编写了《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土工试验指导书、报告书》等实践教学辅助材料,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不同实践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常规实验操作,熟练掌握常规试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模拟设计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综合模拟设计项目的全过程,系统掌握工程设计方法;案例教学以实际典型工程为例,在实习基地现场教学或在室内、室外有关场所进行,方法简单、直观,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所学知识。经过反复实践训练,进一步熟练试验技术,接受岗位能力训练,完成关键能力培养,了解和熟悉现场条件,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产学结合,学生从中积累经验,为学生以后从事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课程实验: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所讲理论,掌握土工试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安排有8学时的课堂实验。
土工试验教学目标:
掌握土工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程序,具有常规土工试验的能力。
土工试验项目名称与学时:
a—土的密度、天然含水量、塑限及液限???????
4学时
b—土的压缩试验???????????????????????????
2学时
c—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2学时
实验课程组织:采用分组方式组织进行,每4个人为一组,每人独立完成试验项目,同组人员互为协助,试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后及时辅导。
2.模拟设计:
为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习题课,及时理解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教学计划中安排1周课程设计,进行工程模拟设计,系统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并且在设计大纲中对1周的日程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成绩评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及安排,学生应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课程设计内容:
(1)计算部分:在给定上部结构及层数、荷载的条件下,确定基础平面布置,计算荷载和进行基础计算。
(2)绘制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3)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序号
内?????

学时分配(天)1
荷载计算
0.5
2
基础计算
2.0
3
基础平面布置
0.5
4
绘制基础施工图
1.5
5
答辩
0.5
合??????

5.0
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每人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对设计方案、计算原理、准确性等技术问题进行认真及时的指导。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直观,教学效率高。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案例教学包含的具体内容如下:
A.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B.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C.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与应用;
D.房屋建筑基础施工图的识读;
E.地基处理工艺;
F.地基验槽方法与工艺。
4.实践技能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实行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技能考核不及格者,需重新进行技能训练,然后进行补考,直至达到标准等级为止。
关于技能考核成绩等级的界定:
优秀:能独立、熟练掌握该项技能。
良好:能独立掌握该项技能。
及格:基本掌握该项技能。
不及格:不能掌握该项技能(凡不及格者不能毕业)。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是《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和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组织各环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学实践活动中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以人为本的双向活动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用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课件与常规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代替注入式教学,克服重传统继承、轻创新开拓的传统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互为补充、互为渗透、互为交融,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实验室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练习。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理论教学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为主
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语言文字、挂图或模型等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有教学内容枯燥、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的联系,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体力写板书、画示意图,教学效果不理想、效率低等弊病。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仿真与模拟功能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充实、形象且更具有吸引力,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采用恰当教学技术手段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教改教研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先进仪器设备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整个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如在绪论中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了解,结合实际工程为正反面实例制作电子教案或课件,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土与地基与基础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地基与基础涉及的知识内容;对地基土的附加压力和土压力两部分,有较多公式和信息,但有规律可循,制作成课件教学,节约时间,增加信息,总结规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对于实验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经过模拟设计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实际工作更加了解,从本课程角度实现培养工程建设行业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多媒体课件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映结合,手段多样
多媒体教学不管怎么先进,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切不可盲目地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二者应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达到现有条件下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于课件,课上教师的启发、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疑难问题栩栩如生的讲解,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课件必须灵活运用,因为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才
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种手段并用,如传统教学方法中采用的教具、模型、实物等。另外,由于多媒体投影的使用,粉笔板书用得越来越少,但是恰当地利用粉笔板书却可以补充投影的不足。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讲解例题时,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教师使用粉笔板书,虽然利用投影讲解也能听懂,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却总是留不下深刻的印象,课下做作业无从下手,因此,有些知识点还是需要粉笔板书的。
3.模拟设计
为增强学生的计算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学时的工程实例讲解和习题课,以便学生能及时理解并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4.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直观,教学效率高。在基础结构与构造、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方法等实践性强的知识,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5.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写工作,教学资源已公开发布于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课程教学具有以下效果:
a.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b.图文并举,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c.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d.适合专业特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e.有效提供互动教学情境,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f.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6.考试方法根据课程特点采取开卷、口试、笔试、无纸化、大型作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技能实训考核应将其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技能点,并制定考核标准。
注重考试的科学性,采用试卷考试与平日考核(课堂提问、习题、课堂大作业、出勤等方面)、实验技能考核有机结合的方法,在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教学条件
1.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一直使用配套的高职教材,为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当代高职教育的特点,配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出版了规划推荐系列教材,现已采用,教学效果良好。
2.扩充性资料使用: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学习兴趣,课程内容中组织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并编写了试验指导书与实践(案例)教学内容,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得到了加强,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筑工程系建立了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有土工实验室,工种实习场,可完成教学计划与大纲中规定的各项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我们建立了至少三处校外实训基地,可随时保证现场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
主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有:直剪仪、固结仪、电脑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击实仪、分析天平、干燥箱、液限测定仪、扭力天平等。
4.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我院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均接通了
Internet
网,地基与基础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均已上网,可供学生进行资料下载、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土工试验指导书和网上答疑等。
七、师资队伍:多年来通过传帮带的措施,已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课程教师队伍,以满足正常的专业教学及课程建设工作。
教师队伍情况表
姓名
年龄
专业
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杨雪玲
40
建筑工程
副教授
教研与教学,骨干
冯桂云
38
建筑工程
高级工程师
教研与教学,骨干卢扬
37
建筑工程
高级工程师
教研与教学,骨干
刘晓宁
41
建筑工程
讲师
实践教学,骨干
翁梅
23
建筑工程
助教
实践教学
八、课程特色
????该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全面改革,不断突破和创新。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系统全面地改革研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1.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必须、够用和实用为原则,减少了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2.增加了大量的工程实践知识与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了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应用性;
????3.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清晰地表述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
?
?
?
?
?
《建筑电气》教改总结?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建筑电气》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是现代电气技术与现代建筑的巧妙集成。其内容涵盖了建筑电工基础、建筑电工技术基础以及建筑电气方面的知识,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知识涉及面广,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实践性较强。如果说“建筑”是人为地限定空间和环境,则“建筑电气”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对建筑物的服务性与干预性,完善了建筑物的功能,也提高了建筑物的等级和效益。伴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建筑电气等相关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气设备在建筑物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建筑电气照明的初始目的是获得适当的照度,但在很多现代建筑中,灯具和照明的装饰作用和烘托气氛的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
建筑电气的任务、组成、性质、要求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建筑电气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的串、并、混联电路);基本定律(克希霍夫定律);单相交流电路(基本物理量、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串联交流电路);三相交流定电路(三相电路
、星形连接
、三角形连接、三相功率),变压器(构造和原理、铭牌)和电动机(构造、工作原理、铭牌)。
2、重点、难点
重点:克希霍夫定律
、基本物理量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交流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三相功率、构造和原理、铭牌。
难点:支路电流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三相电路;变压器、电机构造和原理。
第三章
常用低压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电路
1、教学内容
?低压开关、熔断器、控制电器、及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
2、重点、难点
?重点:低压开关、熔断器、控制电器的构造及作用,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
难点: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
第四章
建筑工程供电
1、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组成;负荷分级、计算;变配电所及成套供配电装置的构造及作用。
2、重点、难点
?重点:负荷分级、计算;变配电所及成套供配电装置的构造及作用;低压供电线路及导线选择。
难点:负荷计算,导线选择。
第五章
室内供配电
1、教学内容
室内供配电要求及配电方式;保护装置及选择;电能表的接线;配电箱的构造、作用及布置
2、重点、难点
重点:配电方式;保护装置及选择、配电箱的构造、作用及布置。
难点:;保护装置及选择。
第六章
建筑电气照明
1、教学内容、
照明技术的基本概念;常见光源和灯具;照明种类及基本要求;电气照明的计算。
2、重点、难点
?重点:照明种类及基本要求;电气照明的计算。
?难点:电气照明的计算。
第七章
建筑电气安全技术
1、教学内容
触电事故及救护;接地;建筑工程的防雷系统;漏电、浪涌保护技术。
2、重点、难点
接地;建筑工程的防雷系统;漏电、浪涌保护技术。
(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了解建筑电气的任务、组成以及建筑电气设备和系统的种类;熟悉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原则与程序,能够看懂建筑电气施工图;掌握建筑电气的电工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布置,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熟悉建筑电气照明,能进行灯具的选择、布置和照度的计算;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讲述现代建筑内部的电能供应和分配问题,并讲述电气照明、电工基本知识以及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运行、维护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建筑电气实际知识和技能,并初步掌握建筑供配电系统和电气照明运行维护和设计计算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与电气专业的配合能力,具有建筑、装饰工程中电气设计的基本技能以及利用灯具和照明达到装饰效果的能力,能看懂建筑电气施工图,为今后从事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5.选用教材
选用的《建筑电气》教材是由汪永华主编的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体系的构建
(1)知识结构体系
根据“建筑、装饰”课程体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来处理,削弱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将建筑电气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规范等容入教学中。根据“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增减课程内容。
(2)能力结构体系
课程能力结构强调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将所学建筑电气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建筑电气的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工程施工与设计之中,能完成相应建筑工程中简单的电气设计和施工管理。
(3)素质结构体系
课程素质结构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电气工程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中本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探索建筑工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重新设计细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结构,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安排上体现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思想。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加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职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理论以“必须、够用”为标准,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的思想。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具体做法包括:
(1)课程内容设计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定位明确。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

(2)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讲述电气工程的设备及导线选择时,结合装饰工程施工及设计时有关要求和需要来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教师选择好实际工程图纸,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力求做到实践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带领学生参观变配电所,使学生在参观中了解供配电设备的的结构,作用,系统集成的原则和方法;并利用电气工程系的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
(5)在教学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把施工第一线的各种信息,尤其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出现以后,将这些新的理论与技能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力求避免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6)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改革,强调学生是教师服务的主体。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我们采用了启发式和模拟式教学,积极采用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即围绕具体工程项目去组织教学,列举工程实例,让学生身临实景,在仿真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7)通过定期的教学小组研讨,特别是在教研室活动中不断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发展方向,研究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
2
、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筑电气课程,在理论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性教学环节中,我们理论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核。
?3
、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教学手段现代化

(1)学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定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同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控制。
(2)在教材建设与使用方面,我们选用适应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十五”规划教材,从而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3)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理论教学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我们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效率高、信息量大、图片清晰、图文并茂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断把工程一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大量的资料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产、学、研有机结合。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的良好作用。

(5)为了更好地加强产学研结合,我系下属有**市嘉年华装饰工程公司,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公司的设计与施工任务,通过供电设计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为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年来,系、教研室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各种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1)重视教师基本功培训。统一组织对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的培训,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同时每学期由教研室组织进行一至两次示范课讲解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讲评结合,加强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进优秀的人才。为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满足课程教学发展的需求,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构成,我系吸收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从中建七局引进了卢杨、冯桂云、桑谦、李斌胜等四名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使师资队伍结构更合理。
(3)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师的突出特点是“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除了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外,我系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系里承担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4)充分发挥兼职返聘教师和电气工程系电气专业教师的作用。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单单是补充我系教师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是改善师队伍结构,实施产学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系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一是鼓励单位与我系专业相关的职工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有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受到学校的尊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参与我系的教学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设备》教改总结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建筑设备》是建筑工程系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设备等专业。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应用有关建筑设备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设备》作为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有关工具的使用,掌握建筑设备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建筑施工中能把建筑设备安装穿插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在高职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及建筑装饰专业中,是一门基础专业课,但又是一门必须的专业课,它是集建筑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和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等多门专业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侧重点倾向于建筑环境创造与建筑设备体系的创新,向“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内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建筑设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
给排水部分土要包括空内给水系统、室内饮水系统、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室内排水系统、水景工程给排水系统及游泳他给排水系统等。
???
消防工程主要包括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和其他非水消防系统,如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以及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主要包括室内供暖及热源、室内燃气供应、建筑物通风及防徘烟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及冷源等。???

建筑电气主要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建筑照明、建筑防雷、消防控制系统、安保系统、通信与广播及有线电视系统等
二、理论教学
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在高职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及建筑装饰专业中,是一门基础专业课,但又是一门必须的专业课,理论教学。目前《建筑设备》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绍远任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建筑设备》。
基础课以够用为度,以实用为准,专业课要立足岗位需要,结合课程特点,科学整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现在的建筑设备理论教学,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建筑设备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内容杂,需要学生们具备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这样一来
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有需要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又显得过于奢侈。因此在讲述建筑设时,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学生的应知应会知识点,既要求学生应当会的知识是必须学会,应当掌握的知识必须掌握。避免学生学而不会,或者学习理论太深而增加学习负担。老师在讲述有关建筑设备课程时,经常遇到老师讲的东西学生没有见过,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我就经常带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设备的认识,譬如我们到太阳能工程现场讲述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安装和运行管理,到变电所去讲述供配电原理、维护、管理等就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的改革应以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新技术、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综合性、连贯性。即供暖工程、
供热工程、锅炉房、工业通风、空气调节及制冷技术等分别设置,各自独立,这样因为时间短,每个设计只能浅尝则止,且重复内容较多,如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有关设备的选择等,使得设计主次不明,还占用了时间。为了加强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建议开设综合课程设计。比如说“室内供暖系统设计、室外热力管网设计、锅炉房工艺系统设计”三个独立的课程设计,合并为“小区供热工程设计”,即把热源、室外管网、室内采暖系统连贯起来,使学生对供热工程有个总体的设计观念,完整地掌握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及设计方法。
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在高职建筑工程
、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及建筑装饰专业中,毕业设计的命题往往可以采用模拟工程设计,即选择一个建筑物,根据其用途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或者其工业通风系统;或者给一定的负荷要求设计具有一定规模的锅炉房系统等,但是在建筑设备专业里,我们也应调整毕业设计命题思路。由于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这样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致使设计思路单一,形式雷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拓宽毕业设计思路,注重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设方案:除模拟工程设计外,还要注重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的结合,将教师的在研科研课题细化,部分或全部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既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他们对专业研究领域的了解,又能鼓励他们去了解专业的前沿技术,同时还可以为研究课题作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既可使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多样化,可为工程设计图,也可为毕业设计论文,从而丰富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更快更强的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有机会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到实践中去理解、深化、掌握,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满足实习要求,达到教学目的,可开发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立应该是广泛的、全面的,能基本覆盖整个专业的内容,使学生在实习中熟悉今后的工作环境及方向,对专业有更深的了解,还可发现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专业问题,以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案:
(1)暖通设备基地:以设备生产厂家为基地,使学生从中了解各种设备的生产过程,深化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工程中应用设备的多样化需求有所了解,拓宽思路。
(2)系统运行管理基地:以工厂的通风除尘车间、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商场、旅馆、办公楼等建筑为实习基地。使学生参与各系统的运行管理,有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在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学生可了解到在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尽量减少同样问题的发生。还可对一些初建成或者已运行一段时间的系统进行调试和参数测定,以了解系统形式设计的合理性,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3)设备安装基地:以建筑安装单位为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参加安装加工的过程中,了解各专业设备、管道及部件的加工情况,增加一些实践经验,这样可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总之,面对专业调整,教师应更新专业教学思想观念,摆脱本专业原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师应以新的思维看待新的专业,重视专业中各方面的内容,充分认识到新专业不是原来几**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本专业的发展,努力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生产实习
毕业生产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建筑设备一般要安排有生产实习教学环节。
1、生产实习应该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
建筑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也是该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本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生产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一向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工作就业岗位急需应用型工艺人才的情况下,加强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明确生产实习教学目的,并把它提高到与理论教学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具有重要的意义。
???
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一是要明确生产实习的政治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建筑设备工程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劳动光荣的思想。二是要明确生产实习的业务目标,即学习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明确社会化目标,即通过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即将进入的设备工程行业,熟悉该行业的专门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了解今后工作中有关的职业道德、工作规范等,认识到本专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我们在毕业生产实习过程中,调整和充实了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认识,建立了多个校内外生产实习基地,同时也与很多本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仅从实习企业学习到很多实际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认识到我校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把毕业生产实习与就业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
2、生产实习的形式应多样化
???
《建筑设备》课程所包括的内容及与之相适应的对口的工作极其广泛,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市政、营销、设备制造和研发、技术支持及能源动力等。从我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也是非常广泛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情况,也要求毕业生产实习形式的多样化。
???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产实习的单位主要以生产性企业为主,实习形式比较单一。近几年来,随着生产、教学实习改革的深入,学生毕业实习的形式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或工作意向,由学校或学生个人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使毕业生产实习既能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效果,又能和学生的志趣及工作去向结合起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当然,由于实习单位多,学生分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由指导教师按地区巡回指导,或由学校在实习单位聘请指导教师等。这样,由于实习单位一次接受的学生少,对其生产及其他方面影响不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又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所以实习单位更乐于与学校合作。
???
3、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毕业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向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目前本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急需应用型、工艺型、复合型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的改革,提高毕业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并把它提高到与理论教学等同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首先,应该处理好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恰当分配教学培养方案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次,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生产基地的质量。这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基础建设,应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力求完善。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并与很多单位签订了生产实习协议。很多基地是通过产学研合作,互相增进了解后建立起来的。基地在服务于生产实习的同时,也为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是改革生产实习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生产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更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于学生工程意识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生产实践的熏陶。通过毕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大为增强,公关能力、谋职能力及适应能力都得到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毕业生产实习的教学评估
???
要使毕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因此,对生产实习教学环节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评估,可以对生产实习的现状、教学效果及管理质量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通过评估,进一步促进毕业生产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推动学生总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
一般来说,生产实习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对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激励等三种功能。所产生的作用,应具有导向、判断、促进作用,引导生产实习的方向,掌握生产实习的总体情况,促进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生产实习环境。
???
生产实习评价指标体系除掌握评估的科学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我评估和主管部门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外,还应掌握评价的可行性和可信性原则,以便于坚持和推广。
???
生产实习的评估指标体系,宜分设若干个分级指标。评价生产实习教学的质量标准,除了各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外,还要看各环节要素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既要看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师资力量,也要看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和环境,还要考虑学生在整个实习阶段的综合表现,以及对生产实习的管理制度和统计制度等诸因素,以便使该指标体系能够真正起到促进生产实习质量提高的作用。
?
??本文档由论文格式(http://www.csmayi.cn/)用户上传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本文关键词:专业,教学改革,工程技术,总结报告,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由:76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yuan0.cn/a/4982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最近更新/ NEWS
推荐专题/ NEWS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模板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如何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格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范例参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范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格式大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_专业,教学改革,工程技术,总结报告,建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大全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格式模板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模板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格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格式如何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如何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范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范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参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模板下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免费下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模板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格式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语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模板如何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开头语如何写